分享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昵称3539345 2010-10-29

 研究性学习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课程的主要目的不是知识目标,而是比较重视素质目标。课程的重点不是理解知识,而是使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创设某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背景,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多种手段主动探索、发现、获取信息,学会把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简约、引申、转换和评价等加工策略,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现如今研究性学习不再拘泥于教材和已有知识基础,它需要更为灵活、开放和有效地教学组织形式。学习形式可以由个体转向班级集体学习和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协作,社会调查访谈,开展平等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课题研究过程。通过这种合作手段,取得集体成效,各小组成员之间的成果相互依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与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相比,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则较受重视,更重视的是体验、应用和全员参与的价值取向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