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解说】 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考生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考生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以下从四个方面来谈高考古诗鉴赏能力训练。 一、正确理解词句 正确理解词句首先要求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语境、背景分析原则,其次要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和词性,有时还要注意词句的修辞。 【例1】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中的“客”指的是,“低”字意为。 例1中“客”应指诗人自己,如误为其他人,就说明未能准确抓住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诗人作客异地这一背景。“低”字为动词,意为“使旷野之中的树显得低矮”,若解为“天的低矮”就是词性判定错误,也是未能分析前后句对仗结构的结果。 二、准确把握形象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步组成。整体界定时要能有效地从原诗中撷取信息,往往表观为对人物的年龄外貌等外部特征和身份性格等内部特征以及社会阶级属性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具体分析则要求能结合原诗信息对整体界定中的定义来源作出阐释。 【例2】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燕然:内蒙古的燕然山。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采燕然山石,勒石记功而返。 试简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写景物的特点。 该句以“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组合成一幅富有层次的塞下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开阔苍凉的气氛。这里注意的就是景物的组合及传情效果分析。 三、鉴赏表现手法 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知识系统,它包括诗歌的整体写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情况,也包括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效果分析以及联想、想像、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识别等内容。这是对古诗写作艺术技巧的赏析,也是高考必考的能力点。以下试分论之。 1.整体结构的把握 诗歌整体结构的把握既涉及诗歌写作的构思,又涉及诗歌即景抒情,由事转议等常见的结构方法。阅读时我们不仅要注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法,还要注意诗歌意义单元的划分,结构上的总结与前后照应等内容。比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一、二句写美景,三、四句写乡愁,由景入情,结构分明。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明显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这便是我们要重视的整体结构把握法。 2.表达技巧的赏析 这里首先要求我们能准确判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解答,我们首先应澄清基本概念,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各自的定义和特点;其次要特别重视抒情的直接与间接、描写中的正面与侧面、动与静和点与面等技巧的处理,品味其妙处。 【例3】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本诗前两句与后两句均为写景,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解答此题,若注意到写景方法中的动静、点面问题,就能很快将答案明确为:前两句着重整体描画,写静景;后两句着重个体(雨、鱼)描写,写动态。 3.修辞手法的分析 诗歌中常用的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等修辞手法,我们不仅要能准确地识别判断,而且要能分析其效果。如1997年高考题《望洞庭》、《题君山》的比较鉴赏中就涉及了比喻修辞格的判定与效果分析问题。 这一考查点首先要求我们能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作出准确的识别判断;其次要求我们能结合修辞运用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其效果。比如比喻,我们不仅要熟悉比喻的定义、类型,而且要能分析比喻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要能分析运用比喻所带来的更为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 如分析上文例3中前两句诗中修辞手法所起的作用时,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这里两处运用了比喻。前句以眉喻月,写出了月亮的清丽形态;后句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水的清澈明静。 此外,联想、想像和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既是诗歌写作常用的,还是鉴赏诗歌必需的知识,在平时阅读鉴赏训练中要多加体会。 四、把握思想情感、主旨、风格和意境 1.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主旨 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往往依附于诗歌所写的景物与人事,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不仅要求注意诗歌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普遍性规律,还要注意诗歌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等手法的运用情况。 如分析上文例2中“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诗中的景物环境氛围,还要注意“白发”、“泪”、“家万里”、“燕然未勒”、“人不寐”等词句,这样我们就能明确该句蕴含了诗人久戍边疆而战功未成、边患犹在的遗憾以及久在边塞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感情深沉而悲壮。 2.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意境 对作品风格的把握要求我们在平时阅读中积累感性认识,如李白的清新飘逸和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和柳永的婉约等;同时,诗歌的风格与作者的生平思想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的由盛转衰时期,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及苏轼受到儒道佛多方面思想的影响等,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背景因素。至于意境的分析,我们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往往完成了一首诗歌的意境分析。 除了上述诗歌鉴赏的四个方面之外,同学在回答主观鉴赏题时还要做到“三注意”。 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有提示性:像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和《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毛泽东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的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三注意”做到了,诗歌鉴赏你就成功了一半,此言并不夸张。 【课前诊断】 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C (陶渊明爱菊这是我们已有的知识。“遍绕”和“日渐斜(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写出诗人赏菊入迷和流连忘返的情景。最后两句转入议论,即直接抒情。“此花开尽更无花”,是说菊花最后凋谢,这与“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一致的,完全不是渲染菊花的“高洁气质”。C项的后一分句是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来制造干扰,令人上当) 2.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 (李清照的《如梦令》有两首,一首是初中课本上学过的,所谓“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是其中的名句。对这一首《如梦令》的赏析,前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之说,与作品不符。本词用间接抒情法,主要是借景抒情,也有在对话(知否?知否?……)中抒发感情的)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2)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1)D (2)C (这首元曲是阿鲁威的小令“\[双调\]蟾宫曲”。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蒙古人。这两题,重点考的是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第(1)题侧重于对作品文句的理解,第(2)题侧重于对作品内容、艺术的分析。 第(1)题,正确的选项是D。A、B、C三项对作品文句的解说都没有错误。作者在作品中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三位英雄人物:曹操、孙权和诸葛亮。但D项中却说作品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和曹操,这显然是错误的,因此D为正确选项。 第(2)题,正确的选项是C。A、B、D三项对作品的分析都没有什么不恰当之处。C项中说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的意愿,这还说得过去,但说作者有“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就不恰当了,因为作品中根本未体现出这一点)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像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1)B (2)(D第(1)题侧重于对两首诗字句的解说理解;第(2)题侧重于对作品艺术思想的分析。 第(1)题,A、C、D三项对两首唐诗字句的解说都很恰当,雍诗“烟波不动影沉沉”句,描写了君山映在湖中的景象,确实也给人风平浪静、凝重的感觉,但它没有点明是在“月光”下;刘诗“潭面无风镜未磨”句,因“潭面无风”,所以给人一种风平浪静的感觉;因湖面如同一面没有磨光的镜子,所以给人以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感觉,但这句中却不曾提到山的倒影。现在B项却将这两句说成“都贴切地描绘了……”,显然这种解说是不恰当的。 第(2)题,A、B、C三项对作品所作的艺术分析,都没有什么不恰当之处,而D项的分析就不恰当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确实很多。这两首诗,都抓住了洞庭的特色,运用丰富的想像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如要说写得“高旷超俗”,勉强还可以,但从这两首诗中无论如何都难以同范仲淹说的“宠辱偕忘”联系起来,这两首诗不同于《岳阳楼记》,并没有抒发个人的胸襟和政治抱负。因此说D项的分析是不恰当的)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1)B (2)C (第(1)题,A、C、D三项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都很恰当。A、D两项中都有“幽”字,但在“幽居”和“幽期”中两个“幽”确实有不同的解释。“幽居”一词有“隐居”“深居”“僻静的居处”等意思,在本诗中显然是指“僻静的居处”,所以这里的“幽”应解释为“僻静”;“幽期”一词有“隐逸的期约……幽雅的约会”“男女间的约会”等意思,在本诗里显然当做“隐逸的期约”,即“归隐的约定”,所以这里的“幽”应解释成“隐微”。C项说了关于“推敲”一词的来源。其实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课后的小方框中所引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一则就已清楚地指出了“推敲”一词的由来,因此,对学生来说要判定这是解说正确的一项并不难。B项中将“少邻并”中的“少”理解为“自小”,将这一句解释为“自小就有邻居挨着作伴”,是错误的。因为这一联主要是写李凝居住处的幽静,从全首来看,也着重写李凝的“幽居”,所以这里的“少”不应理解成“自小”(音shào),而是应该看作是数量不多(音shǎo)。这句的正确解说应为“李凝居住的地方很少有邻居挨着作伴”。 第(2)题C项说“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符合作品的内容。对照本题A项可知,首联写李凝居处的环境,没有对隐逸生活向往的意思)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别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C (2)C (第(1)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A、B、D三项对杜甫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都是恰当的。诗人写月,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而是写“江月”,即水中的月影,因人在舟中,所以江中的月影似乎离人只有数尺;又因江面十分平静,才能十分真切地看到“江月”。这首句诗与孟浩然的“江清月近人”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A项的分析是恰当的。第三句中的“联拳”,是“屈曲”的意思,全句是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月光照耀着沙滩,沙滩上一群白鹭屈曲着身子在夜宿,境界十分恬适、静谧。所以B项的分析也是恰当的。通读全诗,我们就可感到,饱经丧乱的诗人(首句中已出现了“人”,我们完全可以将他看成就是诗人自己)在舟中望着江中的月、桅杆上的风灯、沙滩上的白鹭时,心中油然而起的一种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当一条大鱼突然跃出水面发出拨剌声时,更突出了一个“静”。可见D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诗的第二句中,“风灯”是一种有罩子能防风的灯,不是什么“江风吹打桅灯”,这一点我们从它与“江月”句的相对中也可看出。这一句其实还是写出一种“静态”,因此说它与第一句的静“对比鲜明”是不恰当的。 第(2)题题干中将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提了出来,即每句写一个景,也即前人所说的“一句一绝”,要求学生从所给出的四首诗中找出在写法上与本诗相同的一首。A项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前两句确实写出了诗人登楼远眺所及之美景,但三、四两句却不着眼于写景,而是用具有哲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襟怀。B项是唐代裴度(字中立)的《溪居》诗,全诗写出了他溪居的幽静,但第三句“红尘飘不到”(“飘”一作“飞”)却不是写景,而是写他居处的幽,“红尘”一句,即闹市的飞尘也飞不到这个地方,显然这也不是一幅景。D项是唐柳宗元的《江雪》诗。全诗有山有水,有舟船,有飞雪,还有独钓的老渔翁,是一幅绝妙的图画。仔细看来,诗的一、二两句分别写景,但三、四两句却要连起来才成为一幅景。由此可见A、B、D三项都不符合题目提出的要求。C项是杜甫的《绝句》诗。诗中“迟日”即“春日”。首句写的是一幅春日江山丽的全景;第二句写了春风吹拂着花草令人感到一阵阵香气袭来的中景;三、四两句分别写了燕子衔泥飞上画梁,鸳鸯在暖暖的沙滩上栖息的画面,四句诗也是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成了一幅春景图。因此,C项是正确选项) 7.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C (本题选项应是C。赵师秀(?~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著有《赵师秀集》二卷。本题A、B、D三项对赵师秀《约客》一诗的赏析都是恰当的。“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诗人在这样的雨夜约了友人来下棋,但友人尚未出现,他只得静静等候。因此A的赏析是恰当的。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可见B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了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所以D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C项中,“闲敲棋子”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但我们仔细体味一下,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由此可知,C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2)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 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1) C (2)B (这是一首送别诗,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第(1)题A、B、D三项都是恰当的。C项不恰当,就在于“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诗人写到“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时,离愁别绪喷涌而出,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情无限”“比散丝”,何含蓄之有? 第(2)题指明“将离别之情”寓于“景中”的写法是辨别、赏析的依据。A项“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直写悲壮的送别之情;C项的“闻道”之语,“书信定应稀”之说,都是直接抒情;D项也写送别,但全是劝戒“僮仆”之语,未见寓情于景中之笔。B项“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是写景,写离别之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三四两句写离别,但离别之情含蕴在景物之中,含蕴在“独”字之中) 9.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 (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的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答:。(1)欢乐失意无奈(意思对即可)(蒋捷是南宋末年的词人。他这首《虞美人·听雨》是运用时空变化精练地概括人生道路的名作之一。词人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画面:温馨香艳的“歌楼夜雨图”,凄风苦雨的“江舟秋霖图”,孤独苦寂的“僧庐听雨图”。三幅图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鬓已星星”)孤冷的特定的人生长卷。这人生中三个阶段的心态渐次变化。少年歌楼听雨,“红烛昏罗帐”虽属灯红酒绿的追欢逐笑,但温馨欢乐、缠绵的情怀显而易见,因为那是无忧无虑的岁月。壮年听雨舟中,用江阔、云低、断雁(孤雁)、西风四个意象构成背景,渲染气氛,强调风雨飘摇悲凉失意的心境。下片“鬓已星星也”点明“而今”的年岁,重心是“悲欢离合总无情”,用议论表达对人生的认识,慨叹深沉,表达的是内心的惘然。“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从“总无情”中产生的听雨僧庐下的无奈。算了,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听雨到天明吧,一切都无所谓了。 (2)C解答本题,既要看“悲欢离合总无情”这一句,还得联系“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悲欢离合”本来表现的都是一个“情”字,而作者偏偏说它“总无情”,如上文所说,这表达的是内心的惘然、茫然之情。“一任”全都听便,也就是内心不十分在乎了,可见C项理解确切。A项所说的“悲欢离合”是作者的遭遇,而不是“他人”的情感,故A项不正确;B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正确的,已如上文所说。D项不正确。“总无情”是作者很深的感叹,而不是说“悲欢离合”本身没有情感,故D项错。 (3)参考角度: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鉴赏题。上面参考角度中的形象,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听雨”的形象,这个形象包含着从少年、壮年到老年的变化过程,也就是“悲欢离合”的变化,要注意揭示心态的变化,景物的烘托等;线索,是时空的变化) 10 (2006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答: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 答:(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典型例题】 【例1】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里。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撰著授徒。 ⑴本是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⑵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解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前几年试题中也考查过文学鉴赏的能力,但当时运用的方法为客观性命题,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本诗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形象的感悟能力。第一问要求学生能述出诗中的景及诗人的形象,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第二问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情与景关系的分析。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解析】王维的《过香积寺》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过”,访,不是路过之意。起句“不知”正应了“过”的意思。诗人山行数里,来到云雾缭绕的一座山峰。山中古木参天,没有人行的小道,显示出山之“深”。不知何处传来钟声,既衬托出山之深之静,又暗示出“寺”,所谓深山古寺也。五、六两句再写山中之景。泉声咽危石,泉水在危石间发出呜咽之声,这是泉水遭危石阻挡所致;“日色冷青松”的“冷”,从语法上来说,为“使……冷”之意。由于山高林密,投射进来的日光照在青松上显得黯淡阴冷。这两句绘声绘色地烘托出香积寺的环境气氛。最后两句点明题旨。薄暮时分,来到这幽静空寂的深山古寺之中,闭目静坐,扫除各种世俗的欲念,表达的是一种“出世”之意。能这样来理解这首诗,答题是不困难的。如果不注意全诗的理解,“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就困难了。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例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颇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觳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皱,如细绉纱舡;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7】(2004年北京卷)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客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梅花、白莲写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答案】(1)C(2)A(3)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它们的神韵、精神品格和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第二问三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的有无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例8】(2004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3)题。 赤壁 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或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一事。 (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答案】(1)对仗(或:对偶)(2)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3)从角度、内容、语言三方面综合考虑 【例9】(20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例11】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什么。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和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1) (2) 【答案】(1)答案烘托望海楼的高峻(2)答案空间时间(3)答案B(4)答案略 【解析】宋代画家、诗人米芾的《望海楼》是一首写景为主的七言律诗。首句不写楼,而从楼所在城池写起。诗人仿佛从远处对望海楼作仰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它的根基,无限的天宇是它的背景,再着一“飞”字,写出了望海楼的高峻奇伟。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看的情景。望海楼下临大江,昼夜奔流的涛声传入耳际,触发了作者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涛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帆影落到了樽前。这两句写的本是诗人亲见亲闻亲感,却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情与景就脱开了眼前的实境,空间、时间大大扩展。颈联两句写景是自楼内向外远望,视线随地平线延伸。黄昏来临,画角声像催促红日西沉;日落了,平静的江边升腾起白色的雾气。在这里,红日、白烟形成色彩对比,日落、烟起形成趋向的对比,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的对比,而它们又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尾联以“忽忆”二字领起,诗歌情调急剧变换,诗人忽然想到,哪里才是自己的赏心之处?和煦的春风、皎洁的秋月,一向被认为是自然中美的代表,但诗人却对此感到茫然,表露出低沉伤感的情绪。(4)可参照题(1)的解析文字,从色彩(红、白)、声音(画角)、动态(催、起)等方面作具体说明。 【自我检测】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追:追随,引申为“萦绕”。 (1)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其中这一“寒”字,突出了;“”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汇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 (2)本词是思乡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 答: (1)这一“寒”字,突出了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山映斜阳天接水。内容上的作用:以芳草无情反衬人之有情;(2)答案要点: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有人评论这首诗时认为“云自无心水自闲”是全诗的佳句,句中两个“自”字独具匠心,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境。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 同意。句中连用两个“自”字,描绘白云自在地在天上飘荡,泉水自在地流淌,一切都是那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诗人寓情于景,景中寓情,准确地表现了自己恬淡和闲适的心情。(讲到云和水的自在形态和诗人闲逸心情这两层意思即可)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呜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 答;(1)①交代了环境;②为全诗定下了冷清的基调,烘托了气氛;③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2)①断弦反映了筝曲的激越。(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像瑰丽,表现音乐的繁促酣畅,“断弦”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断弦表现了弹筝人的忘情。(弹筝人创造着音乐形象,又被自己创造的音乐形象所感动,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拨断了琴弦。)③断弦也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景抒情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全篇写景,但惜别之情充溢其间。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描写是如何表现惜别之情的? 答: 诗歌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用“柳条藤蔓”将“离情”系住,表面写他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实际上表现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 ①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和杜鹃啼鸣,巧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回的飘零之感。②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你认为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对象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不超过60 个字) (2)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不超过50个字) 答: (1)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2)用对比手法,拿“冷落”与“富贵”进行对比。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改本色“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贵品格。 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咏柳 李商隐 曾巩 曾逐东风佛舞筵,乱条犹未变初黄, 乐游春苑断肠天①。依得东风势便狂。 如何肯到清秋日,解把飞花蒙日月, 已带斜阳又带蝉!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依”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答:。 (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依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逐”字用拟人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此题考查两首相同题材唐诗的比较鉴赏能力,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弄清每首诗的大意和感情基调,即从文题和文体入手,通读全诗,再现“画面”,领悟意境,然后再从两首诗的内容(思想感情)和语言(诗眼)加以比较鉴赏。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前人认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见妙境之无穷”,请作简要赏析。 (2)古人评说,“偶然”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 (1)“云”本来就给人一种悠闲的感受,再通过“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运用衬托手法,形象地揭示了此时诗人闲适到极点的心情;从艺术上看,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给人宽广的想像空间。(2)同意。“偶然”贯穿全诗,成为诗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乘兴出游、行到水穷处、偶遇林叟都是“偶然”)。正因为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这样更能体现出诗人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闲适恬淡之情。 10. (2006 江苏)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1)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2)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3)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欣赏这首诗,有人偏爱首尾两联,也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中间二联,可谓见仁见智。 那么,你是如何看的呢?请根据诗句中的关键字词作简要赏析。 答: 不求答案一致,能自圆其说即可。若是偏爱首尾两联,首联“赌友”“偏惊”写出了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对物候变化感到新奇的心理,“独”“偏”起了强调作用,惊新而不快,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理,尾联“忽闻”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触动诗人思乡之情,一“忽”字看似意外,其实诗人内心思乡之情本就深切,一经触发更加伤感。既点明了归思,又照应了诗题。若认为中间二联精彩,中间二联承接首联“惊新”而写,细腻地描写出了江南水乡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特色,本是正常的物候变化,而在诗人笔下却是“偏惊”,诗人是从故乡中原物候来写江南的新奇的,正是新因旧而奇,景因情方惊,诗人思归之情隐含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①。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③。 [注]①孙郎:指三国时期被人称道为英雄的孙权。②冯唐:西汉大臣。当时魏尚守边有方,却因报功不实而获罪。冯唐为魏尚鸣不平,文帝“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③天狼:星名,词中指在西部边境不断侵扰北宋王朝的辽和西夏统治者。 (1)这首词上下两片都引用了典故,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这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1)①上片以孙权比况自己的英武有为。②下片用冯唐一事渴望自己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边陲的急切心情。(2)用典故的作用是引起读者联想,表达含蓄委婉而意味深长。 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联作简要的赏析。 答: ①写出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②反映作者观赏景色的欣悦。③揭示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④对仗自然、工整。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鸣。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眼?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从表现手法看,这首诗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有什么不同之处? (1)荒烟不是自断,而是被夜色遮断,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荡平,“断”“平”二字写出了夜色的沉重,缕缕荒烟和参差古木原是孤征途中的一丝安慰,却也要被夜色吞没,突出诗人乡愁的越发沉重,这两个动词看似平凡,实为精巧。(2)这首诗寓情于景,笔法细腻,《登幽州台歌》直抒胸臆,笔法粗犷。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萍。 [注]此诗后三句,均出自梁代柳恽的《江南曲》。其诗为:“汀洲采白萍,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客归,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难。” (1)诗中的“飞鸟没何处”句,其含义是什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这首送别诗以愁苦为感情基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是用哪些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 答: (1)“飞鸟没何处”含意是:友人远行,烟水迷茫,前程难卜,何处才是友人的归宿之地。这一句寄予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注和忧虑。(2)诗人表现这种“愁苦”之情所用的表现手法:一是以景衬情,用具体的景物“飞鸟”、“青山”等表现对友人的忧虑和关注;二是化用前人诗句点化作者悠然不尽的情思。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1)[清]王夫之曾说,“风正一帆悬”一句妙在“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请说出第二联中“阔”、“悬”两字传神在哪里? (2)[明]胡应麟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你说说蕴含在第三联描写景物、节令中的理趣和全诗流露出的诗人的情感。 答: (1)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开阔起来。“阔”字形象地写出了江面、江水、江潮的恢弘阔大的气势及舟大的感受。江风和煦顺畅,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悬”字写船行江上,大江直流,波平浪尽的花木如在眼前。(2)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句道出了时序的交替是匆匆不可等待及大自然生机勃发的情理。全诗感情基调乐观、向上、明快,略带诗人淡淡的乡思乡愁以及飘零羁旅之情。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请就这一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1)在异乡做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2)其一、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一反上两句抒情的直抒胸臆,显得含蓄深沉。其二、三、四句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感情,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1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有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天淡银河垂地”,评点家视为佳句。请分析“佳”在何处。 答: (1)词题为“秋日怀旧”,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描写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书写孤寂愁思的情怀,作者只抓住秋声和秋色,便很自然地引出秋思。(2)六个字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月高照,银河清朗,横跨天际,而且意境深邃,骨力遒劲,深沉激越,有一种清刚之气,实不减杜甫“星垂平野阔”的气势。 1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清平乐 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kān)。 [注]①检校:查核。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诗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 (2)下片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 答:(1)①“连云松竹”,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精神上的满足。②分肉送酒,梨枣丰收,写物质上的富足。(2)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惟恐被人发现的神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枣儿童的欣赏、爱护之情。 2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问答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答: 认同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诗一开头就写明媚的景物,渲染饯行时的热烈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乐观开朗的基调。后来又直接抒情,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管弦演奏离别的曲调,表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 22 (2006 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 】【 】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 答:①D、E ②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古人说 ,“ 景乃诗之媒, 情乃诗之胚, 合而为诗。” 用今天的话说, 就是所谓的“ 情景交融”。这首诗在情景交融上做得怎样? 说说你的看法。 答: 本诗情景交融做得很好。 “东泉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两句已透漏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高风送秋,黄叶飘落, 夕阳西沉,余晖渐息,这正是触发诗人失意归隐后彷徨苦闷的心境的媒介;而牧人驱犊、猎马带禽的田园景致, 又逗起了诗人归隐之后于恬淡悠闲的生活情趣中产生的淡淡的愉悦;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 诗人登山临水之际不能不以我观物, 执笔运思之时又不能不缘情写景,因此中间两联所写之景就必然是以诗人所怀之情为胚胎的。最后两句“相顾元相识,长歌怀采 薇 ”, 诉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 只能追怀古代的隐士伯夷、叔齐 , 表示自己在隋唐易代之际, 怀有伯夷、叔齐那样的心情。总之, 诗人苦闷与愉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因山野晚秋景致的点染得到了加深,而山野晚秋的景致也因诗人的这种复杂感情的注入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 彼此渗透, 合二为一的。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 , 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 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 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 遭诬, 以贪赃罪名下狱。②西陆: 指秋天。 ③南冠: 指囚徒。④玄鬓: 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诗, 诗人借对蝉的吟咏, 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 但不为时人所了解, 相反还被诬陷入狱, 在狱中含冤激愤的思想感情。 一、二两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 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 以蝉声来逗起客思。三、四两句, 一句说蝉, 一句说自己, 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内心凄恻的感情。五、六两句, 纯用比喻, 表现了自己政治上不得意, 言论上受压制。七、八两句, 表明自己品性高洁, 被诬陷入狱, 但无人来替自己雪冤, 这也是对冤情的辩白。 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 (1)BE“迥临飞鸟上”一句写诗人登上鹳雀楼同向下俯视的一种感觉,以衬托出楼之高耸;“高出世尘间”也是写俯视的感觉,而不是“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故B项不恰当。全诗写登临俯视、纵目所望的壮阔景象,并未抒发涌起的壮志豪情,故E项不恰当。 (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本诗考查两首同题诗的比较鉴赏能力,能级为E。王之涣的诗前两句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阔景象;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作者抒发的情怀,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而畅当的诗没有抒发这样的情怀,没有表现这样的人生哲理,因而境界不如王诗高远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1)“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2)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时的神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6.阅读下而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答:(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水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来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二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答: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1)“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下片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 (1)“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感。(2)“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阕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这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 [南宋]宗泽 伞幄①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注]①伞幄:将军的仪仗。 (1)“水长山远路多花”一句,表现了那些方面的内容,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宗泽为南宋抗金名将,前人诗评多赞此诗有“大将风度”,请对诗中表现出的“大将风度”作简要赏析。 答: (1)①“长”和“远”交待了行军路程的漫长。②写“水”、“山”、“花”的“长”、“远”和“多”,表现了沿途山水的辽阔壮丽。(2)此诗描写诗人率军队早晨出发时的情景。第一句从将帅的角度写行军时的军容严整,第四句从队伍的角度写行军时军纪的严明,第三句写诗人身为将帅的儒雅沉着、韬略在胸。从诗中可以看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写得好吗?请说出理由。 答: (1)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现自己的孤独。(2)写得好。“冰心”“玉壶”都纯净无瑕,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气节。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们的深情。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玉勒雕鞍游冶处”指丈夫所在之处。 (1)本词哪一句最能表现庭院之深?是怎样表现的? (2)怎样理解“无计留春住”中的“春”字?本词抒发了词中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答: (1)“帘幕无重数”是写庭院之深。作者不直接说庭院到底有多深,而是用一重又一重的无数重帘幕间接表现庭院的无比幽深。(2)“春”既是自然之春,也指女子的芳华。本词抒发了女子感伤春天与芳华将逝、思念丈夫、连无情之物都报以深深的伤感之情。 1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有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自”“横”二字,用得极妙,充满情趣。试分析“自”“横”二字的妙处。 (2)这首诗用一系列自然景物构成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1)“自”自由自在,“横”是船的陈列之态,用“自”“横”二字,使意象(或画面)极具动态感,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2)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情趣。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2)词的下阕在挖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有人评价说:“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简述理由。 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