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石壁被称为“世外桃源”、“战争的避风港”,主要是指石壁的地理环境。唐宋间,这里自然环境优异,社会安定和平,地广人稀,是一方初有开发的处女地,对于疲于奔命的中原移民,无疑是一方休养生息的理想乐土。
石壁是个地理概念,她是村名、镇名,也是个地域代称,而且还是古代宁化县的象征和代表。 石壁上市《张氏族谱》卷一对石壁有如下记载: 石壁号日玉屏,乃宁阳分野西北之乡也。层山叠嶂,附卫千里。理取伏例船形,是其名也。至若来龙祖脉,溯其源,出自白水顶,斯风云之所摅,江山之所带,孤峰仄宇,峭壁万寻。天将雨则白云相搏,诸山星拱,势若万马奔驰,枝分千里,脉派万方之真,乃入宁之华表,豫章之苗裔者也。一脉超递至千家围,由升仙台孤峰峻耸,怪石嵯峨,绿水潺流,茂林翁蔚,石锣石鼓时鸣,春鸟并春花角胜奇峰。日午,鹤立霞楼,天滋浪平,鸥浮鹄玄。香炉峰卷青霜,狮子岩前锡挂,屏山叠嶂,危岭千霄,此熊刘二羽士修身霞举于其山也。乡人异之,构二仙之像,文人墨士,览胜传奇,载之志书。传之海内外,题韵不辍,往来冠盖,频无间断。一脉穿出,迤逶东家坪,艮龙发秀,亥脉铺毡。由此至白岭脑,寻细枝条至孔莹堂,顿住,山明水秀,地广而平,苍松翠谳,万卉森罗,左为宁化之当途,右为琴江之古道,两省通泽,经商成缕,界由吴家围粉壁前,族分上下,宗谊无殊,迄今百世,和睦最笃,由然可表,虽然世事沧桑,几经鼎革,四方足迹,未常沧亡,不彰石壁者宁阳之西北乡也。 “宁阳”是宁化县城之雅称。“琴江”是江西省石城县的主要河流,是石城县之代称。“两省”是指福建、江西两省。 石壁村是今宁化县石壁镇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自然村的村名,古时为龙上下里七都,位于宁化西部,是石壁镇辖区的中心地,也是石壁盆地之中央,地势平坦,历史上曾谓玉屏、石壁、石碧,1994年为同文献记载一致,正名为‘石壁。其镇原谓禾口乡,亦于1994年升镇,并改为今名。历史上的石壁村曾接纳过数十姓的中原移民,虽然现在只有张、刘、管、傅、李、朱、雷7姓,2000余人口,而又绝大多数姓张,其他6姓共十余户。但历史的姓氏住址如今犹存,如吴家园、张家段、伍家巷、李家坪、杨家排等等,都是根据住户姓氏所命地名,都是在石壁村范围之内。吴家园,原是石壁村的中心之地,根据《吴氏族谱》记载,是吴伯琏兄弟五人于后唐元年(923年)自福建南平迁徙石壁,辟地开基繁衍生息,后人称吴氏开基处为吴家园。这批吴氏是后梁年间自苏州迁福建南平的。吴家园在清朝时,被太平天国残部全部烧毁,于是吴氏迁居他乡。许多姓氏都或因天灾,或因人口发展地盘太小等因而外迁。 史料对石壁有洞、塘、寨、都、乡、城、市等各种不同的称谓,这些都不是行政建置。石壁是一个地区的泛称。史料记载如“石壁市澳内村”、“石壁村葛藤坪”、“石壁村林家城”、“石壁紫源里”等等,许多史料记“宁化石壁”,并无冠以“村、乡”称谓,都是一种地区泛称,就是冠以“市、乡、村”等称谓,亦未必就是指石壁本村。如“石壁村葛藤坪”,亦有称“葛藤凹”、“葛藤村”,此村今名“南田”,亦称“南田坳”,距石壁村近5公里,居住谢、马、张、朱、涂、伊、曾、王、虞、雷10姓,一千余人口,村中小村名有:俞坑里、南田、沙州段、塘坑里、南山下、庵坝里、塘甲里、南田坳。古时的小村名还有程家窠、肖家垅、夏家屋、邹家排、李子坪(今居住马氏)、陈家屋、蓝家屋、蒋家窠。这些都是以住户姓氏命名的地名。这个村原来还居住过罗、刁等姓氏族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先后都迁离这个村。泛称“石壁”的地理范围,应为古时的龙上上里、龙上下里和龙下里,今为石壁镇、淮土乡、方田乡、济村乡,亦可简称为“宁化西乡”,如今还留存这样的习惯,称“石壁”人,不一定就是石壁村或石壁镇籍的人,往往把淮土乡人或方田乡的一部分人氏也称为石壁人(在未改乡名之前,称“禾口人”),他称或自称,都可以认同。这一地区总面积为479平方公里。与江西省石城县毗邻,由武夷山脉分界,两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经济、文化交往十分频繁。 石壁“层山叠嶂,附卫千里。”“山明水秀,地广而平,苍松翠谳,万卉森罗。”宋代石壁修的《杨氏族谱》在记载其始祖胜二郎迁居石壁原因是这样写的:“七十三世,始祖用蕃,原籍山东滩州,于乾符二年(875年)由延平始迁宁阳之杨家排,而始居焉。因黄巢之乱,见其山川秀丽,四水藻洄,上有玉屏耸翠,下有七星过段,遂卜家居焉。”上述描述石壁地区是由一块绿色屏障,附卫着万顷沃野,山青水秀,林茂土腴的开阔盆地。这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面积都在海拔 以石壁村为中心的石壁地区,可谓“近山匀称,远山环抱,山水交汇,龙气结聚”钟灵毓秀之地。 然而石壁还不仅是宁化西部的代称。因为石壁开发早于宁化县城。宁化县城原称“黄连峒”,始建置为镇,名“黄连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建县,亦称“黄连县”,至天宝元年(742年)方改为“宁化县”。隋朝末年,石壁便“开山伐木,泛筏于吴”,通过赣江,同扬州一带的吴地沟通了商业、文化交往,而且石壁的木材特佳,受到隋帝的嘉赞,自然声誉远播赣、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之尔后牵引众多的南下中原汉人。隋唐间,宁化(或称黄连)名声远不如石壁。就是到了宋代,石壁仍然比宁化更有吸引力,所以一些在县衙为官者,卸任之后,迁到石壁定居。如五华《华城邬氏族谱》:成化,宋进士,官任宁化县正堂,解职后,立基宁化石壁村。梅县《何氏族谱》载:始祖大郎,后梁开平进士,贞明七年(921年)授宁化县尹,解职之后,于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定居石壁村。甚至在汀州为官者也迁石壁定居。如孙坑《孙氏族谱》载:唐咸通间,孙煌,官历御史中丞,后为汀州刺吏,传至曾孙太郎,于同光二年(924年)自汀州花园角迁居宁阳(即宁化)龙上下里之青坪(石壁地区)。所以我们认为,论石壁,不能囿于石壁之一隅,应涉及宁化的其他地方,石壁者,亦宁化也。 宁化,古称黄连峒,位于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隅,与江西石城、广昌相邻,边界长达百余公里。隋陈以前,名不见于史,相沿闽越属会稽郡而已。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镇,名黄连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格为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闽西设汀州,隶属于汀州,当时宁化县境域“东至桐头岭,西至站岭,南至杉木堆,北至乌泥坑。”“桐头岭”在今明溪县境内。当时全境总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宋元符元年(1098年)析宁化六团里、长汀二团里建立清流县。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立归化县(今明溪县),又从宁化划出东北部的柳杨、下角二里归属归化县。此后宁化县境域没有再变更。总面积为2368平方公里,在地史近期,全境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5座,主要分布在边境的武夷山主脉和两条斜贯县境的支脉上,县城海拔 境内溪河分别流入闽、赣、韩三江,素有“三江之源”之称。宁化西溪是闽江源头之一,东溪是闽江源头(其源头在宁化水茜乡边境的数公里处的建宁境内,其水源流入水茜,至宁化县城,称东溪),上文已记石壁的淮土溪是贡水源头之一,贡江于赣州与章江汇合成赣江,直达九江,入长江。汀江发源于宁化南部治平乡的赖家山,流经长汀全境,经上杭、永定进入粤东,至广东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梅坛河相汇成韩江,经汕头出海。“三江之源”,赋予宁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尚无现代交通工具之时,它们是极为重要的交通航道。过去县城便有船只驶入闽江,到达福州。淮土溪虽然不能通船,但在隋朝末年便被利用运送木材到长江中下游,自宁化出境,不上百华里,便可到达白水寨(前面记述家书)乘船北上。宁化古代陆上交通也是二省要津。以宁化县城为中心,往西,经石壁、站岭到达江西石城,是闽人北上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北人南下进入闽西的重要通道。县城往南有三条要道:一是经竹蒿岭、南坑、曹坊滑石可达汀州府(长汀)、上杭、入粤东;二是经鱼龙铺、丁坑口、谢坊、安乐、夏坊可抵连城县,通向龙岩、泉州、厦门和粤东大埔等地;三是经鱼龙铺、丁坑口、谢坊、洋坊、黄地桥到达清流县,通向福州。县城向北,经河龙、安远经建宁可达邵武,再北上或经建宁县到达江西南丰县,北上。宋朝有些古道上开始设驿站。这些古道,构成南一北和东一西的交叉通道网络,所以说,宁化虽然地处福建边陲,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在古代成为十分重要的省际交通枢纽,这便是成为“客家中转站”的重要原因之一。 宁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境可分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山地270余万亩,古代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耕地曾达50多万亩。地质结构复杂,侵入岩较发育,地层出露约三分之二,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真乃是物华天宝。她为客家人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很好条件。
宁化地处省际的交汇处。“东汉永和六年(141年),分会稽为东南二部,东部为临海,南部为建安都尉。黄连(即宁化)当在南部中。孙策渡江,以贺齐代领都尉事。吴永安三年,即南部罢都尉,置建安郡,始析其校乡西偏将乐地置绥安县。黄连当属绥安。晋灭吴,析建安立晋安(今福州)。其属建安者,日吴兴、东平、建阳、将乐、邵武、延平,凡县七。黄连当属将乐。其属晋安,领县八……。俱隶于杨州。东晋义熙元年,改绥安为绥城。宋、齐、梁、陈因之。隋开皇间,又废绥城,并人邵武,隶抚州。黄连当并入邵武也。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邵武置绥城县,隶建州。黄连当属绥城。五年(622年),又析邵武地,增将乐县。七年(624年),又以邵武属绥城,而省将乐。贞观三年(629年),复省绥安入邵武。高宗乾封二年(667年),乃析绥城地,为归化、黄连二镇。黄连盖历附绥城也。嗣圣五年(嗣圣只一年,但原文如此,可能是垂拱四年),又析绥城县地置将乐县,水之南隶将乐,属福州;水之北隶临川,属抚州。黄连当仍属建州矣。”宁化在建县之前,“山高皇帝远”,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政权,都鞭长莫及。这里的土著,原为闽越族,属闽越国。元鼎六年(111年)汉廷灭了南越。武帝认为闽越王余善反覆无常,索性把闽越解决掉,余善得到汉军压境消息,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发动攻势,连占白沙、武林、梅岭三要隘,击杀汉军三校尉,自称武帝。汉廷四路出兵进攻闽越,征灭闽越。之后,汉廷为了加强其统治,于是天子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将其民(越人)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汉军进攻闽越的“第三路,中尉王温舒出梅岭。梅岭在虔化县(今宁都县)东北八十里,本路汉军由虔化入闽西。”宁化属闽西,汉军第三路自江西宁都入闽西,宁化自然是其军事进攻的范围之内。是宁化有历史记载的兵革所及的第一次。但是唐林蕴序《林氏族谱》云:“汉武帝以闽数反,命迁其民于江淮,久空其地。今诸姓入闽,自永嘉始也。”《史记》所云是“东越地遂虚”。朱维干也说:“汉迁闽越,并不是把全部越人都迁于江淮之间,主要是把它的贵族、官僚和军队带走。”但宁化情况如何,越人是否都被迁走,尚无考证。根据宁化出土文物看,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遍布全县,有87处之多,直至西汉的陶器皿也有发现。可是自汉晋至隋陈间的历史文物,却一件也没有发现,是尚未发现,还是“虚其地”而造成历史的真空?据谱牒资料记载,东汉至隋有管、钟、邓、许、巫、陈、丘、罗等姓汉人迁入宁化居住。说明越人就是都被赶跑,也有汉人填补了这一地区的真空,不可能数百年没有人烟。没有发现历史文物的原因:一是可能就是尚未发现,而不是没有;二是藏匿下来的越人,进了深山密林之中,为数不多,难以遗留什么;三是尽管有汉人人居,但人数也很少,而且主要在隋末迁入。本文不是讨论自西汉至隋陈,宁化有没有人居住的问题,而是要说明在西汉,闽越造反,引起干戈之后,宁化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兵革未及,社会安定。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及其后长达百年的所谓“五胡乱华”,尽管“洛京倾覆”,但其乱在中州,江南倒成了避难所,宁化当然也在其中,所以受“永嘉之乱”影响,就有中原汉人陆续迁入宁化或石壁居住。据蕉岭《钟氏族谱》载:“晋代,二十八世钟先之曾孙钟贤,避难南迁江苏金陵,因岁荒转徙江西虔州再迁兴国(另谱载:五胡乱华时,钟先携孙钟宝及曾孙善、圣、贤一族南迁。钟贤先居赣南虔州孝义坊,后迁兴国蓝田里)。钟贤之子钟朝(三十二世)自兴国移居宁化石壁”。梅县《丘氏族谱传序》载:“河南丘氏,先世自东晋五胡之扰南迁,人闽南而徙之宁化石壁。”梅县《邓氏族谱东汉源流序》:“永嘉末年,后越石勒作乱,伊时有号伯通,叔筱公,友爱感天,全一家命脉,救一方生命,即宁化石壁乡是矣。” 南朝自梁末侯景之乱,西魏陷江陵,朝廷威力大减。新兴豪强,乘时崛起。留异割据东阳郡(治所在浙江金华),周迪割据临川(治所在今江西抚州),陈宝应割据晋安(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建安(治所在今福建建瓯),他们互相结授,与新起的陈朝抗争。他们与官兵拉锯作战的主要范围在今江西南城至福建光泽、邵武、建宁等地。这些地方虽是宁化的近邻,但战火并未燃及宁化。 隋朝末年,建安郡爆发了郑文雅和林宝护为首的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军多至三万人,攻入邵武县城,杀了建安郡守杨景祥。江西有林士弘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以虔州为根据地,攻占临川、庐陵、南康、宜春等郡,后又占循、潮等州之地。宁化正处在这两大农民起义征战范围之间。但未见受到战争影响的记载。实际上,无论周迪、陈宝应的反陈战争,还是郑文雅、林宝护和林士弘的农民起义战争,宁化未及兵灾,倒成了战争的避风港,不愿当陈朝顺民的百姓,和失败的农民军的残部,逃匿到宁化的深山密林之中。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界(时潮、漳、建俱属泉州)。福州西界捡得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奏闻,前因居民罗令纪之请,因升黄连镇为县。”三千余户的避役百姓中,一部分可能是上述两大战事后藏匿在宁化周边的难民。 “隋大业之季,群雄并起。东海李子通率众渡淮,据江都,称吴帝,改元明政,遣使略闽地。其时土寇蜂举,黄连人巫罗俊者,年少负殊勇,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李子通“遣使略闽地”,杜伙威(隋末起义者之一)据江西向福建扩展地盘,与李子通争战,其时“土寇蜂举”,但有巫罗俊者为首“筑堡卫众,寇不敢犯”,乱世之秋,宁化倒是方太平乐土,所以百姓“远近争附之”,来者应主要是宁化周边地区的百姓,当然也包括黄连峒范围之内的百姓。所以在唐贞观三年(629年),“罗俊自诣行在上状,言黄连土旷齿繁”说明黄连峒已有了相当多的居民。 唐代,无论安史之乱还是黄巢起义,兵革也未及宁化。 “黄巢于乾符五年(878年)春,始陷江西洪州,继陷虔吉二州。六年(879年)春,自信州东出建州,继入福州。翌年正月即广明元年(880年)正月与高骈将张嶙相持于信州,嶙战败死亡。巢旋离闽,而辗转趋寇广州。其在赣骚扰经过,以虔信二州为最甚,宁化等地,处建信诸州之南,虔州之东,未及兵祸,故为当时避地乐土,客家先民之群趋其地,亦势所然也。”黄巢率十万农民起义军,渡长江,攻克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入浙西,与王仙芝余部会合,一举攻下江西虔州(今赣州市)、吉州(今吉安市)、饶州(今波阳县)、信州(今上饶市)。乾符五年(878年)六月,黄巢军转向浙东,由衢州(今衢州市)进攻福建建州(今建瓯县),因没有船只,所以改于仙霞岭路入闽。仙霞岭在衢州江山县南,自北而南有六岭,巍峰叠嶂,农民军队“开山路七百里,直趋建州”。进入闽北后,受到建阳指挥使李材、建州镇将上官泊、节度使童猛的抵抗。建宁(当时为黄连镇)陈岩的九龙军抵御,黄巢锋芒指向福州,所以没有同陈岩军计较而折向福州,未过建宁进入宁化。黄巢军在江西攻克虔州。唐末,虔州领7县:赣县、于都、信丰、南康、大余、虔化、安远。其时与宁化毗邻的石城尚未设县而属虔化(今宁都)、瑞金尚未设县属于都。也就是说黄巢军到达宁化的西北的邻地,宁化却太平无事,“故为当时避地乐土”。所以这一由黄巢起义引发的中原汉人再次南下的大移民运动中(称客家第二次大迁移),迁入宁化及其石壁避难定居的达54姓以上(含五代和北宋)。 梅县《刘氏族谱》载:一百二十世祖,宁化大始祖讳祥“于唐僖宗乾符间,因黄巢起义,为避战乱携子孙避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择地立业。” 《杨氏族谱》载:胜二郎(亦作胜义郎或称圣郎)仕唐,任延平刺吏(有谱作御吏)居延平,因“黄巢之乱”举家卜隐宁化石壁杨家排而居。 台东《官氏族谱》载:官膺,本姓关,解梁(今山西解县)人。黄巢起义后,与祖母避宁化石壁,改姓官。 宁化安远《唐氏族谱》载:唐景嵩,字淮卿,世居山东唐县,奉陶唐氏为祖。西晋永嘉之乱迁于江西,至唐末迁居福建宁化县。 兴宁《温氏族谱》载:唐僖宗时(874年),同保为避乱自石城移居宁化石壁。 《罗氏族谱》称:唐末有铁史公之子景新,因避黄巢之乱,与父母分散于虔州,乃迁闽省汀州宁化县石壁洞葛藤村紫源里家焉。 《崇正同人系谱》载: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于卞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以上列举的数姓中,官(关)姓迁自山西、刘氏迁自河南转江苏入宁化、李氏迁自陕西、杨氏自福建南平迁入、唐氏、罗氏和温氏分别自江西虔州和石城迁入。他们的迁徙远自中原,近自江西和福建(当然,江西、福建迁来的也原是中原人,不过较早南下就是)。 自汉元鼎至宋靖康,一千年间,历经九代,风云变幻,朝政更迭,内扰外患,战事不断,四邻起火,而宁化及其石壁却安然无事,所以她无愧为“战争避风港”、“世外桃源”。“客家先民之群趋其地,亦势所然也。” 宁化自古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据古生物化石考证,距今2.8亿年前的古生代二迭纪时期,宁化东部的湖村、泉上等地被原始大森林所覆盖,后经“造山运动”被埋没于地下而形成煤层。今宁化山林面积达278万亩,在宋以前基本都被大森林所覆盖。宋人黄大受描述白水寨(今中沙乡楼家、沙坪)为“虎穴山川附,蛟涎草水腥,负龌由此经,界日不堪行。”元代,据大德七年(1303年)版《大元一统志》载:“潭飞寨,在宁化县南乡,重岗复岭,环布森列,草茂林深,易于藏聚”。潭飞寨在今宁化南部、方田乡境。清初李元仲《宁化县志·山川志》记载,宁化南部治平乱萝山“延襄百余里,樵苏永绝,木有大十围者,是有奇禽异兽,或闻犬吠鸡鸣,迹之乌有也。”城郊天宝峰“山岭逶迤,松竹夹径,迢迢五里,竹大如椽,帚欲扫天,千尺万松,屯蓄风雨”。石壁双髻峰,“陟跻五里,曲径苍林”。铁顶寨“上有古刹,古木环之”。宁化南部安乐石灰岩“众壑丛险,而万松郁列。”县东北水茜燕子岩“奇石回环,草树蓉密”。县东湖村瑞华岩“古木千章,亏蔽天日”。泉上石上岩“古木苍浓,暑气不侵”。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版《闽产实异》载:“杉木,以宁化为最,其木大至数围,高至十余丈,远望浓郁株株相同”。直至1930年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进军宁化后,在其《如梦令·元旦》中仍写道:“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他所经过清流县、归化县(今明溪县)的部分,唐代均属宁化县境域。 宁化“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这是按现代土地开发状况所得的大体比例。实际“田”,不等于可开垦为田的土地,而是现有的耕地。按唐代宁化的境域,耕地面积最高峰达78万亩以上。但可垦地应该大于此数。实际已开垦也可能大于此数。据各地考察,如今仍荒于深山沟或山排上的耕地也不少,而且大多都石砌田埂,荒芜时间均在百年之前。宁化在南宋宝祐年间,人口高峰达11万人。有的学者有疑问,根据是当时生产水平很低,亩产稻谷只一百斤左右,宁化耕地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如果用上述耕地状况说明,近80万亩耕地,养活11万人口,应该问题不大。可能还会提出另一个疑问,.那就是南宋是否可能有那么多耕地。南宋时期,宁化究竟有多少耕地,至今尚未找到明确的文字记载,但有一种情况,也可能是一种规律,大概可以说明一二,那就是在生产力水平没有很大提高的情况下,耕地增减与人口成正比,人口减少了,土地抛荒,人口增长了,开垦面积也增加了,特别是在土地开垦潜力较大的情况下是如此。南宋时期,还有一个人口流动现象也必须注意到,那就是南宋时期宁化人口流动量十分大,是一种大进大出的情形,而且是出大于进,这就是说南宋宝祐年间人口高峰并不是太长。之所以“大出”,其中原因之一也就是生活环境起了变化,耕地不足,人口饱和了。 如前所述,宁化虽是山区,但低山、丘陵、盆地占总面积96%,说明开垦潜力大。唐代以前宁化地旷人稀,森林繁茂,土地肯定是十分肥沃。据明崇祯《宁化县志》载:东,泉下里,其田腴瘠半;南,会同里,其田多瘠;西南,龙上上里(石壁地区),其田多硗瘠旱;西北,龙下里,其田腴瘠半;北,招得里和永丰里,都是其田腴瘠半。这些所述是明代情况,唐、宋间应不是如此,同时还反映了这种现象:西和南的田都多瘠。这是与人口流迁有关,西是石壁地区,南是曹坊地区,是紧邻汀州府,二地历史上人口都比较集中,尤其是西部的石壁,早开垦,地力下降,所以土地瘠瘦。但总的说,唐、宋时期的宁化耕地还不至于此,应该大多腴壤。 宁化这方肥美的处女地,何时开始开发,可以说,自宁化有人类活动就开始,宁化东部湖村(今名)老虎岩洞发现第四纪哺乳动物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化石,并发现多片动物骨骼化石上有古人类食用的砍痕,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湖村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湖村老虎岩洞口还发现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挖掘出大量木炭、石器和古人类吃过的野猪、水鹿等动物骨骼。说明当时人类社会还处于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宁化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而清流县沙芜(唐时属宁化县境)狐狸洞发现福建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据专家考证,是一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说明宁化在一万多年前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在旧古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至新古石器时代,始定居,过着农耕生活。但就宁化而言,在汉代之前,有闽越人民居住,但人数不多,且汉武帝时被赶跑。之后,虽然陆续迁入一些中原汉人,但直至隋末,人数仍然十分少。宁化这方处女地的真正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应该是在隋末唐初。 隋大业之际,巫氏“罗俊因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居奇获赢,因以观时变,益鸠众辟土。”“贞观三年,罗俊自诣行在上状,言黄连土旷齿繁,宜可授田定税。朝廷嘉之,因授巫罗俊一职,令归剪荒以自效”。前面已述,巫罗俊“年少负殊勇,就峒筑堡卫众,寇不敢犯,远近争附之。”说明当时的宁化聚集了不少人,为了生活必须“辟土”“剪荒”。宁化这块膏腴之荒野开始有一定的开发。人唐以后,随着中原汉人和畲族的不断迁入,宁化人口不断增加,于是对宁化的开发也不断扩大。迄今已发掘石壁地区唐代窑址二处,一为瓷窑,一为陶窑。从出土的器物看,其烧造工艺与湖南长沙窑非常相似,具有异地同工之妙,窑神排古窑是专门烧造制作擂茶用的擂茶器皿,规模很大,从二个窑址证明,唐代宁化的陶瓷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宁化已有相当的人口规模;二、具有相当高的手工业生产水平;三、反映人口生活水平;四、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也就综合反映宁化的开发程度。据古宁化县志记载,唐代已建了一些寺庙,如石壁的升仙台道观、水茜宝池寺、城东的崇福堂等,都在唐乾符年之前所建。这也反映宁化的开发情况,但总的说,开发程度只是初步的,主要是人口总量不多。 宁化为什么是客家先民生息乐土?综上所述,概言之,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宁化有相当广阔的地域,且是一方土地肥美、林木繁茂初有开发的处女地。这里既有开发的热土,又有未开发的腴壤,自然是移民定居的理想环境。 (二)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一,地处闽赣两省结合部,江西省石城县与福建省宁化县相距只 (三)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宁化在靖康之前,千百年兵革未及。在周围战火纷飞之时,宁化也安然无事,成了战争的避风港,自然是避难人的最佳去处。 (四)宁化石壁在唐末之前,就名声远播“吴地”。她是中原汉族移民所开发,对于后来的中原移民,无疑具有很大亲情感和信赖感,亲情的牵引、乡情的牵连,使得来者追逐而至。石壁《张氏族谱》有一则张氏入迁石壁的记载是这样的:最早入迁石壁的张氏名虎,他有兄弟三人,原居姑苏张家巷,老大张龙于唐天祐二年(906年)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朱温称帝,改国号梁,唐朝亡,五代纷争,张惟立(张龙父)父子生活在兵灾人祸之中,人人自危,后来打听到当年同科进士,有一位在闽国(今福建)的汀州当官,那里又很太平,张惟立便叫次子张虎去看望老朋友并打探那里的社会情形。张虎经九江走陆路,过石城,越站岭到达石壁。经过石壁时,“爱其山川蓊郁,返而举家徙是”。这是石壁张氏《追远堂》始祖张茂甫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为首修《追远堂张氏族谱》作序所述。张虎迁入石壁时为938-940年间。而后,张虎之弟张麟的五世孙张瑞祯,为宋嘉定(1224年间)进士,官宣抚使。当金兵南下,张瑞祯抗金失利被降职,调任江西抚州乐安县令。当忽必烈强渡长江,进攻鄂州,宋朝官员、富户纷纷南逃。张瑞祯也带着家眷,混在逃难百姓之中,寻找到了其先祖张虎开基之地石壁村。同路者上千户,他们来到石壁少憩之后,为避再遇兵灾,便在石壁周围崇山峻岭中寻找安全躲身之处,终于在今“千家围”的高山上开基立业,因此山高,山顶平阔,且有泉水,四周峭壁,易守难攻,后由于居住者多,而名为“千家围”。这则故事反映了石壁的环境,同时反映由于亲缘、乡缘,招徕者不断。正由于上述原因,所以自唐末中原汉人大量涌人宁化及其石壁便势所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