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怜天下父母心

 珠穆朗玛罗静 2010-11-05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很小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家里多余的人。我有一哥一姐,对于父母来说,已经是儿女双全了,再有个我不是多余吗。我刚记事时,母亲跟我讲,有个亲戚家三个女儿没有儿子,我在娘胎里的时候,她们就约定,如果我是个男孩儿,就送给她家,结果是事不随人意。我庆幸自己是个女儿身,没有与亲人们生生离别。
        记得是七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特别紧张,一天半夜里墙上的广播突然响起来,通知全体职工家属立即准备衣食去山里隐蔽。我从小就贪睡,全家人都起床准备好了等待出发,不知是没有人叫我,还是叫我没有醒,反正是我没有起床。一家人等待出发的消息时,没有事情就围着火炉烤馒头吃,折腾到快天亮了,又通知解除了行动。算我有福气,既没耽误睡觉,也没有被丢掉。长大一点时我问母亲,你们要是走了真就把我扔下了吗,是不是怕带着我麻烦,或者是怕叫醒我睡不好觉?母亲只是笑而不答。
        长大后,想一想,任何事情都有其因果。如果那次真的去山里隐蔽,母亲一定会带上我的。母亲一直是最疼爱我、最理解我的人。在以后我成长的岁月中,更是深刻体会到了父母对女儿的一片苦心,改变了过去心中的想法。
        为了给我和哥哥创造好一些的学习环境,虽然那时家里经济拮据,社会上也不重视学习,但是父母硬是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一九七三年就把我们送到了外地上学。父母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家里的一切家务活也都要母亲自己去做。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含辛茹苦打理着一家九口人的衣食住行。母亲特别讲卫生,家里总是打扫的干净整洁,经常是早上三四点钟就起床了,拆洗全家人的被褥,做早饭,洗碗,然后再去上班。工作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在昏暗的灯光下缝补衣服到深夜。制做全家人的衣服,单衣、棉衣、薄的厚的,一样都不能少。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听母亲说过苦和累,那些年,母亲真是操碎了心,吃尽了辛苦,落下了终身腰腿疼的病。
        我参加工作后,母亲听人说我三十二岁时要遇到水灾,她还真把这种唯心的说法当回事了,一直放心不下。在我三十一岁那年,她自己专程去了一趟嫩江县,找人给看看说没有这个事,这才放心地回家了。过了很久母亲告诉我这件事,不去论母亲的做法如何,我看到了母亲深爱女儿的心。
        让我最感到不安的是,自己成家后,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家庭,从没给父母做过家务。父母与我们共同生活过一年多的时间,都是父母尽全力照顾我,帮我做家务,照顾孩子。今年母亲节正好是双休日,我去齐齐哈尔看望父母时,清洗了他们的衣服、被罩、床单。五一放假我再去时,母亲说刚洗过了衣服、被褥,不想让我去时匆匆忙忙再给洗了,挺累的。
        一九九八年,母亲动脉血栓,手术住院一个多月,只是手术时我在手术室外陪了半天。因为要过春节了,单位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是我主持筹备的,别人不了解情况,在母亲的催促下,我含泪连夜赶回了单位。
        今年一月,父亲心梗住进了齐齐哈尔第一医院,等我赶到时已经脱离了危险。看着重病的父亲,我心酸地想,父亲年事已高,还能有多少时间陪伴在他身边呢!我一定要好好照顾父亲,让他老人家早日康复,多享点福。细心的为父亲洗脸、喂饭、吃药,用适当的话语安慰父亲。第三天单位就有事来电话了,父亲对我说,回去上班吧,我没有事,不要因为我耽误你工作。父亲住院一个月,都是哥哥和弟弟、弟媳照顾的。
      我总想请父母到家里住一段时间,让我尽尽孝心。但是他们看我总是忙忙碌碌,心疼我,从不给我增加负担,每次从齐市回来都是住在弟弟家里。父母就是这样,默默地支持我,疼爱我,为我取得点滴成绩而高兴,为我鼓劲喝彩。
        父母亲勤劳、坚强、俭朴、明理的品格,是我一生的精神食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