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1

 天上星星期二 2010-11-15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1

(2009-02-23 05:58:53)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1

作者:萧剑平

第一节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贝币

第三节早期的铜铸币

第四节铜钱

第五节金银和谷帛货币

第六节钞币

 

 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货币之一。它源远流长,三四千年的发展过程连绵不断,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中国货币体系,在世界古代货币史上独树一帜。中国早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丛艳丽之花。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辅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繁举。现仅按货币的不同形式种类,分述如下。

第一节   商品交换和货币的起源

    在原始氏族社会,人们过着群居简陋的生活。那时生产力还很低下,人们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所获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命,所以当时没有商品交换,也不存在货币。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开始时,氏族与氏族之间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后来扩大到部落之间互通有无,交换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财物。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个人之间的交换也愈来愈多了,而且逐渐占居了优势。古书曾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1)“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2)据说这是四、五千年以前神农、唐尧时的情形,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换。

    生产日益发展,物品愈来愈丰富,交换也就愈频繁。人们为了交换方便,就先把手中的商品换来一般易于为别人接受的或需要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在众多的商品中就逐渐分离出一种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都能交换的商品。这种商品在政治经济学上叫做“一般等价物”,由于它的媒介作用,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成为最早的货币雏形。在我国古代,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多种多样,如牛、马、刀、箭、皮、帛、贝、玉等等。经过长时期的演变,为了交换的便利,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种类不断减少,逐渐集中并固定在少数的经常为大家所公认的几种商品上,这些商品即成为古代的原始货币。司马迁写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3)其它古籍也有记载,如:《管子》:“先王……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4)“汤以庄山之金铸币”,“禹以历山之金铸币”;(5)《盐铁论》:“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6)等等。从这些记载可以知道,我国最早的原始货币主要是上述一些物品,其中有金、银、铜、贝、玉、珠、龟甲等物;也有人们的日常用品,如农具钱、布(镈)和渔猎工具刀。原始货币产生的年代,据说是“虞夏”或“夏后”时代,也有说是神农、黄帝时代的。如以夏代(前2100—1600年)计算,至少也有四千余年了。

    但是,这些古籍的记述过于简略,而且都是后人追述的,带有很大的传说性质,还需结合考古发掘的出土实物,加以研究核实。

第二节  贝币

    贝壳在中国古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装饰品,是大家都想获得的价值极高的东西,因此人们往往把最美好的东西称做宝贝。从古代文字结构看,凡是同货币、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如赏赐、宝货、贫贱等等。可见,中国文字形成的时候,贝就已经是起货币作用的价值尺度了。

    据考证,贝在夏代就已成为原始形态的货币了。在河南偃师夏代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中,除发现了人们作为货币使用的天然贝外,还有经过加工制作的骨贝和石贝。(7)二里头类型文化的断代,介于龙山文化(8)和郑州二里冈商代前期文化之间,应该是夏代晚期的遗址,因此这一发现可以说明夏末商初时期贝币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了。骨贝、石贝等人工制造的仿制贝的出现,表明当时贝币的需求量很大,真贝的数量已不敷应用,才以仿制贝来代替真贝。可以认为,这一时期贝的功能,应为兼有装饰品和货币的两种作用。

    进入商代,从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看,贝币的使用已很普遍了。记载中用贝的数量也愈来愈大,从“二贝”、“五贝”发展到几朋、几十朋。如殷墟甲骨卜辞:“取■贝”;(9)“其■用旧贝一■贝十朋”。(10)传世的殷彝铭文,也不乏关于贝币的记载,如:“王商(赏)戍嗣子贝廿朋”。(11)在已知的这些记载中,把贝用来作为赏赐品的情况比其他任何物品都多。货币职能已逐渐成为贝的主要作用。古籍《尚书·盘庚篇》记述了盘庚斥责他的臣僚们贪求贝玉的行为,告诫他们要“无总于货宝”。可见早在公元前一千三百余年时,贝就成为人们经常贪求的财宝了。贝所以能具有这样的品格,根本原因是它已成为社会公认的、代表一定价值并能换来多种物品的货币了,而不单纯是装饰品。河南安阳殷墟武丁配偶“妇好”墓,出土海贝有七千枚之多,(12)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大墓出土贝三千七百九十枚,(13)其他商代中晚期墓葬中也多有出土数百枚贝的现象,这些表明贝的数量显示了货币财富的多少,贝是当时通行的主要货币。

    贝所以能够成为古代最早的货币,一是由于它具有天然美丽的形态和色彩斑斓的花纹、光泽,同时又被古代先民看作是象征美好和吉利的护符,所以人们都乐于互相赠予或珍藏。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它具有很多作为媒介物的优点,比如它能以枚为单位,便于计数;坚固耐磨,轻巧灵便,便于携带和授受;它的产量不多,得来不易,不致流通过滥。海贝有一百多个品种,被用作货币最普遍的是齿贝,它的长短大小在一寸左右。此外还有紫贝、玄贝、大贝等。大贝作为货币在商代已有记载,殷《戊辰彝铭》:“戊辰■师锡■鬯廿卣、■贝”;《庚午父乙鼎铭》:“作册友史锡■贝”,(14)据郭沫若考证,“■贝”就是大贝。《尚书·大传》中也有“大贝百朋”的话。殷墟妇好墓出土实物中的一种大贝,比一般的海贝体积大得多,可能就是这种■贝,它的价值应比一般的海贝要高。从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的贝字写成■、■看,被当作货币的贝,可能还有类似河蚌的双壳贝。贝币发展到鼎盛时期,真贝的数量不足,仿制贝日渐增多。现在已知的仿制贝种类有:珧贝、(15)石贝、骨贝、角贝、陶贝以及各种金属贝,如铜贝、金贝、包金贝等。

    贝币在流通中,最初以枚或个为单位。商末周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货币的作用和流通范围扩大了,贝币的计算单位就逐渐改为“朋”。朋是用绳穿起来的贝币。根据朋字的写法“■”、“■”,以及其他史料的研究,一朋的数量大约是十个或二十个贝币。现在出土的贝币,有不少是有穿孔的,一孔的、二孔的、三孔的都有,这是绳穿的遗迹。在商代以朋计数的尚少,进入西周后,各种文字中记载贝币数量时,以朋为单位就多起来了。如《诗经》:“既见君子,锡我百朋”。(16)西周青铜器也有“易贝十朋”、“易贝五十朋”等铭文,所记数额都在十朋以上。以朋计数的贝币的购买力有多大,现在已知的材料很少。西周初期的《遽伯睘彝铭》,记述铸造本器的费用为:“用贝十朋又■朋”,意即铸造它花费了十四朋贝币。周恭王三年的《卫盉铭》记载:“堇(瑾)章(璋)才八十朋,氒(厥)■”;“赤虎(琥)两、麂■(韨)两、■■一,才廿朋”,(17)说明瑾璋(美玉制的礼器)值贝币八十朋,两件赤琥、两件麂韨(麂皮制的祭服蔽膝)、一件■■(画有花纹的蔽膝),共值贝币十朋。可以认为,这就是当时的物价了。

    西周中期,由于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贝币逐渐流行。从发掘的文物看,铜铸贝币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河南、山西都曾出土过这种铜贝币(18),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比西方最早的小亚细亚的里底亚(Lydia)铸币,要早四、五个世纪。大约在周恭王以后,铜贝币的使用就逐渐增多起来。现在已知的铜贝币,大体有两类:一是形体凸起,齿纹成曲线,比较像真贝;另一类形体扁平,齿纹成直线,使用较方便。铜贝币广泛流通使用以后,贝币的计算单位又改为“寽”。寽(lǜ)是古代金属重量单位名称,一寽合十一又二十五分之十三铢,即略小于半两(十二铢)。周穆王时的《稽卣铭》:“易贝卅肘”;周厉王时的《扬铭》:“取■五寽”;周宣王时的《毛公鼎铭》:“取■卅寽”,(19)这些都是铜贝流通使用的记载。以寽来计算铜贝,是货币制度的一个重要改革。朋是以串计数的,没有脱离原始的个数计算的范围。寽是以重量来计算货币价值的多少,用寽计算铜货币的数量,从此开辟了称量货币的新阶段。铜贝的购买力情况,在周孝王时的《曶鼎铭》中有这样的记载:“用■诞买兹五夫用百寽”,(20)说明买五个奴隶的价格是一百寽铜贝。

    上述贝币流通的整个时期,能起价值尺度和其他货币职能作用的物品还有:金、银、铜、龟甲、珠玉、布帛等,但这些都不占主要地位。到西周末春秋初期,铜贝以及金属铜块的流通使用已相当广泛,它的作用和流通范围都超过了以往的天然贝,从而逐渐取代了天然贝的主要货币地位。春秋以后,金属贝也逐渐衰落。至秦始皇改革币制时,明确规定禁止用贝作货币,从此贝在法律上正式失去了货币的资格。

第三节        早期的铜铸币

我国古代很早就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金、银、铜等都曾担任过一般等价物,起过某种货币媒介作用。由于当时金、银的产量很少,而铜的开采和冶炼相对地比较容易,于是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从生产工具、兵器、祭祀的礼器到日常生活器具,都逐渐用铜制造。这时,铜的货币媒介作用也随着它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逐步扩大。

    进入商周时期,青铜制品已达到了相当精美的水平,铜块、铜饼等铜制的货币也随之出现,并与贝、金、银、谷、帛等货币同时流通。历史上关于铜制货币的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不少了。西周青铜彝器铭文中,有许多关于用铜来赏赐、处罚或缴获铜货币的记述。如周成王时《禽铭》:“王易(赐)金百寽”,周昭王时的《■伯铭》:“■伯从王伐反荆,寽金”,周穆王时的《臤觯铭》:“易赤金”,(21)这里所说的金,显然都指的是铜而不是黄金,说明铜在西周时期已发展为一种比较重要的货币了。这一时期铜制货币的形态,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生铜块,现在已知的有不规则的块状、饼状、钣状。1975年江苏金坛县鳖墩西周墓葬曾出土过这种青铜块。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街西周遗址,也曾出土过作为货币的铜饼。这种铜饼呈圆形饼状,直径约二十厘米。从各种资料来看,这种无定形的铜制货币,是早期铜铸币的初始类型,属于称量货币,它的计算单位与铜贝一样是寽。

    到春秋时期,牛耕、冶铁、煮盐等先进技术相继出现,农业、手工业的进步促使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商业的规模空前扩大,原来的以贝币为主的货币流通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逐渐解体,铜贝和无定形铜块在流通中的作用逐渐缩小,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早期铜铸币。这种新型货币,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时止,在全国范围流通至少有五、六百年。

    早期铜铸币,在全国范围内有四个货币体系同时并行,即布币、刀货、蚁鼻钱、圜钱四大货币体系。由于当时周王权衰落,各地诸侯割据争雄,政治上的分裂导致经济上的分割,反映在货币上即逐渐形成货币形制特点和流通使用区域范围不同的铜铸币。不同体系的铜铸币,既互相区别,又互相影响、融合。

一、布币

    布币是由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古代有一种农具叫“镈”(bó),是用来锄草的。其形状类似铲,上面头部圆空,可装木柄;中间厚重,不易折断;下面足部尖薄,适宜锄草、掘沟等劳作。由于镈与布同音,所以又叫做布。还有一种农具叫“钱”,形状与镈类似,但下面足部稍平。这两种农具,在交换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布币。

    最早的布币,大小和原来的农具差不多,币面一般没有文字,或有少量的铭文,甚至还可直接用于耕作。钱币学家把它称做原始布(或称大铲布、古布)。(图1)它的形状,从镈演化而来的,肩略高耸,足略尖,又称尖足布;从钱演化而来的,肩平足钝,又叫平足布。原始布早在殷商后期、西周初期黄河中游一带地方就已出现,在河南洛阳、安阳、郑州一带曾有实物出土,但数量不多。原始布流通使用的时间,大约有四、五百年之久。

    稍晚些时候,为了携带和交换的方便,布币的体型逐渐变小变薄,而头部圆空的銎则比原始布加长,叫做空首布。这种布币,币面大都铸有铭文,如地名、干支、数字等,也有的铸其他意义的文字,如财富的“富”字、重量单位“釿”字等。布币的体型均为近方形,空首布的形状,大体分为平肩弧足和耸肩尖足两类,上端的“空首”保留着农具铜铲的原始遗痕。空首布出土地点,多为河南、陕西、山西等地,说明它在当时流通使用范围主要是周、郑、晋、卫等国,流通的时间直至战国初期。

在战国时期,布币体型变得更加轻小。其外形出现重大变革,其头部不再是圆空的銎,而变为扁平坚实的板片状,世称为平首布或实首布。平首布的形制,只略具原来的农具钱、镈形态而已,基本上摆脱了原始的痕迹。为了适应货币流通发展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首布的首部、肩部、足部形状逐渐朝着平钝化、圆化的方向发展。原来的空首平肩弧足布,逐渐变为平首平肩平足布;原来的空首耸肩尖足布,逐渐变为平首斜肩尖足布,后又变为方足小布。到战国晚期,很多地方铸造的布币都渐变为圆首圆肩圆足布了。有些地方还铸造了各种形状不够规范的布币,有的圆肩,有的短足,一般称为异形布。晚期的圆足布有的上面还有穿孔,多为三个穿孔,这是为了用绳穿起来携带方便,所以这种布币又叫做三孔布。布币的圆化趋向,表明了铸币在形态上的进步和完善,因为战国时期商品交易已相当发达了,货币交换愈来愈频繁,带尖的、有棱角的铸币在多次反复使用中易于磨损和折断。从货币历史的发展来看,布币的圆化,也可以说是以后几千年行使圆形钱币的前奏。

    平首布的铸造,比空首布要精巧得多,纹饰也愈来愈美观。币面一般都有铭文,多是地名和重量、价值单位,如“梁□釿”、“梁一釿”、“梁半釿”等,是我国最早的纪值纪重铸币。“釿”是布币的货币单位,它所代表的重量在战国的几百年中是有变化的。从出土实物看,战国早期的一釿布约重12—17克,半釿布约重6—9克;战国晚期的一釿布约重11—13克,半釿布约重4—6克。魏国迁都大梁后还铸过同时标明两种重量单位的铭文布,如“梁夸釿百当寽”。据说,寽是指楚国流通黄金的计重单位,釿为魏国布币计重单位,“釿当百寽”是二者的比价,“夸”是表明大而足值的意思,因此这种布币是适应使用两种不同重量单位的两地间商业往来的货币。

    平首布流通的区域为北自辽宁,南抵河南,西至陕西,东至山东的广大农业地区。从地下发掘的实物铭文看,布币的铸造地有魏、韩、赵、秦、燕等国一百余处城邑。许多地方同时铸造行使同一货币单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大小分等级的布币,实行了一种“子母相权”的货币制度。大的重的为母,小的轻的为子,但都是足值货币。大小币之间有一定比例关系,它们既不是主币辅币关系,也不同于后代的货币贬值。战国晚期,这种小币的数量特别多,说明这种单位重量的铸币最适宜于流通界的需要。子母相权制度,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的复杂化和货币制度的进步,表明货币经济在我国已开始确立。

 二、刀币

刀币产生于我国东方、北方渔猎区和手工业商业发达的地区。刀币是由古代一种叫“削”的铜制渔猎和手工业用刀演化而来的。它的形状类似带柄的刀,其前部刀端较尖,刀背呈弧形,刃凹,柄身有裂沟,柄端有穿绳圆孔。刀币按它的形制和铸造地区划分,大体有三种类型:{ewl MVIMAGE,MVIMAGE, !50000464_0010_1.bmp}1.齐刀这种刀币体型较大,又称大刀,多流通于山东半岛的齐国。齐刀的制作比较精整,币面都铸有铭文,铭文字数有六字的、五字的、三字的不等。但无论哪一种都有“齐、法、化”三字。化即货字,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指货币的重量、成色、形制均合标准。据研究,齐刀币中最古老的是有“齐造邦长法化”六字铭文的刀币,(图2)有人认为是西周姜尚初建齐国时造的,有的说是齐桓公时,或田和取得齐国政权时铸的。因此,齐刀可能始于西周。进入战国时期,齐刀中有全国性货币和地方性货币之分。大约在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时期,齐国普遍铸造“齐法化”三字铭文刀,在境内统一流通使用,反映了地方诸侯铸币权的进一步加强和货币制度的进步。其他一些刀币和“节墨邑之法化”(即墨刀)、“安易之法化”(安阳刀)等,应属于地方性货币,也可能是“齐法化”三字刀流通之前的旧币。齐刀币的流通范围,在战国时期随着齐国疆域的拓展而扩大,从历年齐刀币出土地点来看,已遍及现在的山东各地。2.燕刀燕刀是燕国地区流通的刀币,有三种类型。一是明刀。这种刀币的正面都铸有一个“■”(明)字,所以叫做“明刀”。这是在燕地流通最广,历代出土最多的燕刀币。燕明刀的背面,有的铸有铭文,有是各种图形、符号,据说是铸币时炉次的标识。明刀的形制有两种,一种刀身圆折,弧背凹刃,称作圆折刀;一种直背直刃,刀身方折,象古磬形状,故称磬折刀。在齐国也行使过少量的明字刀,多发现于山东博山附近,叫做齐明刀或博山刀。这种明刀形体较短狭,上面的铭文有:“齐化”、“齐化共金”或齐国的城邑名等。据认为,这是燕国名将乐毅攻占齐国七十余城邑时期铸造的。燕明刀流通的地域很广,河北、辽宁、吉林、河南等许多地方都曾出土,在朝鲜、日本等地也有发现,流通的时限约为战国时期。另一种燕刀,叫做尖首刀。它的特征是刀身较长狭,前端首部较尖锐,币面铸有一个或两个字的铭文,可能是地名或其他标识。尖首刀的形制比较接近于齐刀,据认为是受了齐国的影响。流通的时限约在春秋末战国初期,历代出土的数量较少。还有一种燕刀叫做针首刀,它的前端首部更尖,像针一样。刀身较短而薄,形制古朴,多数没有文字,少数有一些象形文字或符号。产生的年代比尖首刀更早一些,有人说可能是西周时代的刀币。针首刀流通的范围很小,从出土的地域看,主要限于燕国沿长城边地一带。也有人说它出于匈奴故地,故又称匈奴刀。3.赵刀赵刀是赵国靠近燕国的地区使用的刀币。它的特征是前端比较平或呈圆形,刀身平直薄小而有弹力,又叫做圆首刀、平首刀或直刀。赵刀的铭文多为“甘丹”(邯郸)、“白人”(柏人)两种地名,也有少量其它地名的。赵刀流通时间,约在战国中后期,赵地本是布币流通区,因受燕、齐的影响,为便于地区间商业交往而铸造的。实际上,燕、赵两地均为布币、刀币并行流通地区。三、圜钱圜钱是从纺织工具纺轮演化而来的。它的形制扁平而圆,中间有孔,大小、形状都和铜制纺轮实物差不多。圜钱的扁圆体型,比布币刀币更便于计数和携带,又不象布币那样容易折断,而且有孔可以穿绳,适合于商品交换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圜钱的出现,是早期铜铸币的一个进步。在战国的中后期,除楚国以外陆续为各国所采用,逐渐取代布币、刀币而形成一种新的铜铸币体系。圜钱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刀币流通区和刀布币并行区发展起来的圜钱。这种圜钱圆形方孔,货币单位沿用刀币的“化”。有的有郭(郭是指钱的周圈加厚的部分,具有加强圜钱耐磨力的作用),如賹化圜钱(賹原为黄金的重量名称,賹化即为极珍贵的货币的意思),又名有轮益化;有的无郭,如明字圜钱。这些圜钱约流通于战国的晚期,如齐国的“賹四化”、“賹六化”圜钱,是齐襄王(前283—前265年)复国以后铸行的。燕国的“明四”、“明化”圜钱的产生年代,比齐圜钱要更晚一些。另一类为布币流通区发展起来的圜钱。这种钱面平孔圆无郭,后来有的也变为方孔或有郭的了。货币单位一般都沿用布币的“釿”,币面铸有地名和货币单位,如三晋和周地区的“共”、“垣”、“蔺”、“漆垣一釿”等。魏国的共字圜钱、垣字圜钱是产生年代最早的圜钱,大约是在魏惠王(前370—前319年)迁都大梁以后。秦国也处于布币流通区,秦圜钱与别国不同的特征是,以“两”为货币单位,币面只纪货币单位,不纪地名,这表明货币铸造权集中于朝廷,在货币制度上更具有进步性。秦圜钱,最初是圆形圆孔无郭,背面平素无文,正面铭文“珠重一两”(珠是宝贵珍物的意思),战国晚期演变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授受,适合当时流通的需要,得到迅速发展,后来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四、蚁鼻钱蚁鼻钱是江淮流域楚国流通的货币,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由于楚国的经济、文化比中原各国落后,镈、刀、纺轮的使用也较迟,铜铸币就沿用了仿制贝的形态。蚁鼻钱的形制,为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状像贝但体积较小。币面铸有阴文,有的铭文为“■”字,状似蚂蚁;有的铭文为“■”字,笔划深凹很象人脸,两竖中间部位凸出,象人的鼻子,故名为蚁鼻钱或鬼脸钱。也有少量蚁鼻钱的铭文为“釿”、“全”(金)等字。还有人对■字铭文释为“■桼”、“五朱”、“口六朱”等字。这些都带有纪重的意思,流通的时限似应在战国晚期。蚁鼻钱的产生,大约在春秋时期,古籍中就曾记载楚庄王(前613—前590年)铸钱的故事。进入战国以后,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大,蚁鼻钱的流通范围也逐渐扩大,原来行使布币的陈、蔡、宋、鲁一些地方也成为蚁鼻钱流通地区,从而形成独立的蚁鼻钱货币体系。但蚁鼻钱的制作粗陋,与同时期的刀币、布币比相差甚远。综合上述四个铜铸币体系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货币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开始确立,货币因素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战国初期李悝曾列举了一张当时普通农家生活费用账单,他说:农民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除缴税和本身消费外,可得一千三百五十钱,衣服每口岁用三百钱,五口则为千五百钱,再加上社闾祭祀等活动的支出,尚不足四百五十钱,需靠副业等补足。(22)这张单子表明,货币经济在当时已很普遍,不仅在城邑到处使用货币,而且又渗透于农民日常生活之中了。早期铜铸币的使用范围已很广泛,除日常买卖东西之外,还用于赏赐、馈赠、贿赂、纳贡、借贷等经济活动。劳动力的雇佣也使用铜铸币。《韩非子》说:“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23)当时的财政税收,用粮食也兼用铜铸币。“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24)穷人向富人借债也用铜铸币,名之为“称贷”、“贳(shì)贷”,“贷子钱”或“贷息钱”。大的放高利贷者,称为贷家、子钱家。齐国孟尝君放债,一次就收“息钱十万”。鲁人曹邴氏为子钱家,“贳贷行贾遍郡国”。(25)铜铸币还被当作殉葬品,河南汲县山彪镇的一个战国大墓,一次就随葬六七百个空首布。(26)以窖藏铜铸币来保存价值的现象更为普遍,如1961年冬在山西祁县下王庄出土一个绳纹陶罐,罐内装满了战国布币,共重24.5公斤。由于铜铸币的广泛通行,以货币计算的价格观念也渐深入人心。关于当时物价的记载,在史籍中也逐渐增多起来,但由于各国货币制度不统一,铸币的轻重大小差别很大,难于和后代比较。例如,春秋末,越国粟价,在平常年景大约为一石值三十钱,价格低落时二十钱,价格高涨时可达八九十钱。(27)秦国禾粟价格,也是“石卅钱”;做衣服的粗麻,“十八斤直六十钱。”(28)齐国的物价,据《管子》所说,粟价每石四十钱,绢价每匹合黄金十四铢半,布价每匹约合黄金五铢。金价是一金四千钱,如果一金是指一斤,则绢价每匹值钱一百五十,布价每匹值钱五十。铜铸币在各国的发行流通虽有一定制度,但都较粗放,发行数量一般无所限制,减重的事也有时发生。例如楚庄王因钱轻,要改小钱为大钱,百姓不便,孙叔敖劝楚庄王恢复了旧币制。(29)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将铸大钱,单穆公反对,讲了一番关于铸大钱、小钱的道理。(30)这种大钱,如果是增加钱的重量,则会使物价下跌;如果是只增加名义价值,不增实际钱重,则物价会上涨。所以,管子说:“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31)这是他对那一个历史时期货币物价关系的总结。

第四节   铜钱

    铜钱是我国流通时间最长,对古代社会经济影响最大的一种货币。从秦始皇到清朝末年,大约流通了二千一百多年,这在世界货币史上也是仅有的。

    铜钱是在早期铜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战国末期,各国商品生产发展较快,商业繁荣,地区间贸易往来也很频繁,货币的使用范围和数量也愈来愈大。但是另一方面,各诸侯国以至大的城邑货币制度极不统一,货币种类相当繁杂,形形色色、大小轻重不一,代表的价值相差悬殊,给商品交换带来极大的不便。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政权,推行统一的铜钱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从此开创了钱币的历史。

    铜钱的形状,是一个周圆孔方的金属圆饼。这种外圆内方的形态,在世界上是东方货币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象征着君临万方,皇权至上的思想。把钱币和天地宇宙相比拟,说明中国的货币发展到钱币阶段,货币在人们的心目之中已处于极重要的地位。有人给钱币起个别号为:“孔方兄”,认为它是万能的,说“死生无命,富贵在钱”,“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32)铜钱的形制也就是货币拜物教思想的体现。

    铜钱上都镌铸有铭文,与西方钱币上有人物、动物等花纹图案完全不同,这也是东方货币的一大特色。早期铜钱上的文字,一般是标明重量,后期则一般为朝代年号,也有标上铸造地点、铸造机关以及其他标记符号的。制作铜钱的材料(简称币材),主要是铜,一般为铜、锡、铅合金,所以叫做铜钱。由于币材其本身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钱币的重量就是它的价值的标志。历代政府对钱重都有明确规定,但也经常有钱币减重贬值的情况。

    铜钱的通行,标志着我国金属铸币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两千多年来随着朝代的演变,它的发行制度和流通制度有着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冶金制作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地区、民族特点的体现,铜钱的名称、形制和流通状况等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变化。因此,铜钱的种类非常繁多,样式也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制钱四个大类。

一、半两钱

    秦国在战国末期秦惠文王时,就在本国境内统一了币制,推行“秦半两”圜钱。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货币改革令,“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33)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币制。当时规定黄金为上币,用于大额支付和赏赐,半两铜钱为下币,供日常市场买卖流通。对于以前六国的杂乱货币,一律禁用。对原来可作为货币的珠、玉、龟、贝、银器饰,不能作货币再用。由于黄金使用的范围较狭,半两钱使用广泛,实际上半两钱在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秦始皇的币制改革,统一了钱币的形制,明确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从而结束了战国币制紊乱的局面。

半两钱,有秦半两和汉半两二种。

    秦半两是秦朝铸造的,流通的年代如果从秦惠文王算起到汉朝初年,大约有一百三十多年。秦半两造型古朴,开始时为圆孔圆形无轮郭,后改为外圆内方无轮郭,币面有小篆体“半两”二字。史书说“重如其文”,(34)即半两重,实际上由于当时冶炼技术还较原始,各枚重量往往相差悬殊。从出土的实物看,重的一枚可抵轻的三枚以上。

    汉半两,是西汉初期铸造的。西汉继承秦的币制,但认为秦半两太重,提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改铸较轻的半两钱,并允许民间私铸,即为汉半两。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半两共行使了七十余年。

    汉半两的形制与秦半两基本相同,但重量不断减轻,名为半两(即十二铢),实际只重八铢、四铢、三铢不等。有些小钱穿孔大而钱体薄小,形似榆,又叫“钱”。汉半两的减重贬值,造成了汉初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汉半两的发行制度和流通制度,都不够稳定。七十余年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改革的突出问题为是否允许私人铸钱。汉高祖“许民私铸”,造成低劣小钱到处充斥。后又严禁私铸,规定违者处死,但也未根本解决问题。汉文帝时又允许私铸,各地豪强富商借机大发横财。大夫邓通因铸钱而“富甲天下”,超过王侯。吴王刘濞招亡命之徒采铜铸钱,“富埒天子”,后来终于叛乱。于是汉景帝又禁私铸。汉武帝时大臣们进行了一场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大辩论,最后采纳了桑弘羊的主张,将冶金、煮盐、铸钱大权收归官营,从而为以后数千年造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础。

二、五铢钱

    五铢钱与半两钱同是以重量为钱名的铜钱,法定重量为五铢。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共通行了七百三十九年,对我国古代钱币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五铢钱的出现,是汉初以来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它的特点,一是大小轻重适度。秦半两厚重不方便,汉半两钱又太轻小,而五铢钱重量适中,携带或计数都较方便,适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所以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还能持续延用不废。二是形制铸造先进。五铢钱在形制上,继承了半两钱外圆内方的基本形态,同时又吸收了战国时某些刀币、圜钱在边缘上突起轮郭的铸法,这样既可以保护币面文字不被磨损,又可增加钱币的牢度。这种制作法,一直延续到清末。五铢钱的制作,规定由朝廷的专门机构负责,这就使钱币的质量有了保证。同时采用铜质母范(浇铸金属的模具)的方法,比过去用泥范的工艺技术大为进步,使铸出的钱币大小和式样达到一致。因此,汉武帝五铢钱一般铜色浑厚匀称,文字端庄俊秀。(图3)三是确立了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朝廷的制度。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命令上林三官(35)铸造标准的五铢钱,废除以前各种钱币,“今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36)。从此,历代王朝都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

    在长期流通过程中,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五铢钱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和不同的特点,从而也出现了各种不同名目的五铢钱。比如汉武帝“三官五铢”,制作精整,郭纹很细。汉宣帝五铢,上有宣帝年号,币面“五”字的中间相交的两画向内收,外郭比较宽。东汉灵帝、献帝时的五铢,钱背面有四道斜文,从穿孔的四角直达边缘,叫做四出五铢。南朝萧梁铸造四柱五铢和二柱五铢,即在五铢钱正面有两个星点,背面也有两个星点,是为四柱五铢;背面没有星点的,是为二柱五铢。隋文帝时的五铢,重量严格,制作精整,书法笔画较细,“五”字交股处稍曲而圆,钱色发白,又叫“白钱”。

    五铢钱流通期间,个别帝王也曾废除五铢钱,改行其他名称钱币,例如,西汉末王莽的“六泉十布”,三国时蜀汉刘备的“太平百钱”,东吴孙权的“大泉”、南北朝前凉张轨的“凉造新泉”、刘宋的四铢钱、二铢钱,北周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币。这些钱币在形体上大都仍为方孔圆形,但大小、轻重、制作工艺都各有特色,铭文则更是不同。这些钱币大多行使在战乱年代,钱体重量与法定重量差别很大,处于通货膨胀状态,而且流通的时间也都较短暂。其中较突出的是王莽时的币制。王莽热衷于货币制度改革,以为制定了新的制度就会天下太平,因此八年间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废除了五铢钱,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复古式的货币。他在始建国二年(10年)的第三次币制改革中,推行所谓宝货制,一次即搞出用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制作的28种货币。用龟甲、贝壳交易时须先量尺寸再计价值,其麻烦可想而知。布币分成十级,从小布一百到大布千钱,每级实际重量只差一铢,不识字的人根本无法分辨。因而人民拒绝用这些钱,偷偷坚持以五铢钱来交易。

    王莽推行光怪陆离的特殊的货币制度,却也促进了铸造钱币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其中“金错刀”的错金(以金丝金片嵌入器物表面)技术是相当高明的,“一刀”两字能发射出水银的光彩,是珍贵的艺术品。东汉张衡在《四愁诗》中写道:“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把它和珠玉相比美。又如“货布”长二寸半,宽一寸,四枚连放在一起,恰好等于汉制一尺。这种货布制造规格严谨,检查上千枚,其大小轻重差别也很小,因而可用这种货布来确定汉代的度和衡的规制。但是,钱币华美的外表无法掩盖它实际价值的降低,王莽的新币制使物价越来越高,米价涨到每石万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