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 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尊敬的课题组专家、教研中心的领导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东胜九小《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课题组,对我校关于《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科研课题两年的研究做一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以指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可见,课程改革已经加大了拓展教材内容的来源和范围的力度,力图构建开放的内容体系,提供尽量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 做这个课题,还缘于我校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即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素质教育难以深化。因此,我们确定《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课题,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生活化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求能克服当前我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进行的切实有效的研究,它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本课题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的实施将有利于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关爱学生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自主性差,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不够理解。学习方式偏向与注入式的多,主动探讨的少。必然影响到学习和教学的质量。只有让课堂教学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课堂,才能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其三,从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师在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课程标准,研究生活实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练一招一式,过硬本领,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走科研兴教的成功之路,促使我校教师尽快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化。 其四,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生活化理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课题研究目标 1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再改造,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2、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型的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一条 “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之路。 4、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3—2008、7) (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 (2)制订课题方案,做好组织发动工作,成立组织机构。 (3)通过问卷对我校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现状调查摸底。 (4)报区教研室审批。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8、9—2009、6) (1)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的策略。 (2)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4)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积累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09、9—2009、12)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优秀教学随笔集。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收集整理软件资料,形成案例 资料的收集是我们前期课题研究的一个核心工作,资料的收集要详实、具体。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注重了资料的整体性能,对于课题研究较有帮助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同时我也让我们研究老师自我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特色的课题研究资料。每学期,我校都给每一位教师一本笔记本,进行万字业务笔记的记载,我还要求我们的研究老师针对课题进行业务学习记录,在教研例会上进行交流,我们也进行整理,形成案例资料。对于资料的收集处理,我们课题组专门对文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2、教师的培训工作 自我培训:只有一个好的研究教师群体,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成果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为了将课题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课题组要求每一位研究教师必须自我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校长室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外出的培训学习中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培训上的倾斜,多次组织研究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校本培训:从上学期至今,我们先后学习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教育名篇》、《生活教育与课程改革》、《生活教育与德育》、《你就是一道风景》、《走进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永明的《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国内唯一以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教学设计》等理论学习篇目,要求教师做好笔记,形成思考。在进行备课的同时,也要求我们的研究老师勤写教后记、教学反思等,通过这些让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一个提高。 3、围绕课题研究学校开展的活动 为了这个课题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配合课题研究的需要: (1)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并在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要有所展示。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制定的子课题上了一堂研讨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课题的研究,。这样使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全体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是产生问题的地方,要解决问题就得进行研究。 (2)我校开设与课题相关的特色教育(例如沙画、口风琴、葫芦丝、舞蹈等),扎实开展活动。如我校在科技馆展出了沙画作品展,深受社会好评。总之我们要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路,发挥教育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要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 (3)从学校的大环境出发,为了整个课题的发展,学校更换了一批标语和橱窗的内容,将以前一些比较陈旧的内容换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图片,一些熟悉的有激励作用的标语、名言、古诗词等,通过这一环境的变化,让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的生活学习环境当中,看着自己的书法作品,感受着文化的熏陶,怎能不让孩子们喜爱学习呢?利用学校的校报《春蕾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组利用学生喜看、爱看《春蕾报》的时机,在校报上刊发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指导和习作指导,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 为了给研究教师提供更多课题研究、学习、交流的机会和舞台,我校教科室创办了《教研小报》,在出版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增添内容版面,提高质量品位,以美、新、实的面貌引领教育教学工作。由于刊物立足刊登前卫实在、百花齐放的经验论文、课题案例等,独到切实的感悟文章,深受老师的欢迎。08年第二学期初,我们学校网站已建立成功,相信它必将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广阔的视野空间。为了使教师好的课题研究经验得以推广与交流,教科室出版了教师随笔集“让思维向前走一步”。08年10月16日,我校在“全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上做了题为“边走边学边实践——郊区学校的教研之路”的发言,并制作了相关的专题展版,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代表的一致赞同。 (5)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校还召开了“手抄报”比赛,比赛的主题就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看一看,让学生观察身边事物,自我整理资料,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手抄报。 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每学期我们都要进行习作竞赛,竞赛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写作文,避免了一些深奥的、学生难以下笔的作文题,如:我的老师,我的烦恼,我有一个好伙伴等等,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感到没有困难,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4、建立会议室文化,为老师提供分享的平台 (1)我们搞了很多年教育科研活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成果往往是装入档案盒已备上级部门检查,或只是单一的分享形式,做成册子每个教师一本,说实话教师平时也看得少,我们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反思,怎样才能使我们仅有的一点点科研成果,让大家能共同分享呢?正在我们苦苦思量的时候,李玉平专家的指导——建立会议室文化,为老师提供分享的平台。 (2)会议室是我校全体教职工每天都要到来的地方。教师可充分利用会前、会后的时间在会议室内进行自我学习或相互交流,充分分享教师研究的智慧和结晶。据科学研究:一个人理解无意识学习比有意识学习能够更加促进自己的学习。无意识的学习更加趋近于人的本能。是对现实的一种内化行为,这样的学习会更加的持久。我们建设的会议室文化正是使教师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会议室文化的魅力,不经意间产生的学习行为,引导老师,慢慢的由无意识的学习,内化为有意识的学习行为。 (3)具体做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会议室开设以下几个栏目:“每周寄语”、“建议栏”、“分享栏”、“激励栏”、“教研撷英”和“记事本”。 为了更好的调动每位老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九小教师的群体智慧,学校开设了“建议栏”。只要教师有建议就可以将自己建议的内容张贴到栏目上。学校及时研究建议内容,并在下次会议中给予答复,我校工会还设置了“金点子”奖,用于奖励对学校管理工作见言献策的教师。同时,我们还设立了“激励栏”。就是要“赞师生之美,扬师生之长”,目的就是发挥榜样效应。 “分享栏”的设立是展示各学科中较成功的、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或是对人们有启迪的文章,使教师能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分享教育教学中好的策略,分享栏由教务处负责更换张贴内容。 “每周寄语”栏目的设置则是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理念。德育处负责每周选择一条精彩的、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把张贴内容的字号放到尽可能大,使教师进入会议室后有意、无意间都能受到启发和教育。 “记事本”是为了张贴各个科室的工作安排表或是通知,给教师及时传达近期的工作安排,以便于有计划的完成。 李玉平老师说过“研究,就是深入一点点,深入一点点是务实的态度,研究往往就是改进一点点,改进一点点,就是智慧的结晶。”我们本着“行动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方式。使课题研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六、课题研究实践成效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探索,课题“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一)课题研究营造了一个令师生基本满意的课堂。 课题组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营造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通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等形式,加强了课题的实践研究,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课堂的基本途径:从教材入手,改善师生生活;从活动入手,改变师生生活。生活化课堂的营造,在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里,师生的课堂生活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书本之间的联系,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周围的世界之间的联系,使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生活,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获得更精彩。 (二)课题研究营造了一个主动发展教师的课堂。 课题研究首先改变的是教师的角色行为,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顾问、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创造、参与课堂生活,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其次,教师的人才观、发展观发生了变化,当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生活被打破,课堂生活的内容延伸到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教师失去了知识权威的光环。因此,课题组成员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采取交流式、案例式等有效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理论底蕴,能上好课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营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所创设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愉悦的课堂生活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潜能放飞被囚禁的情愫,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上都得到了发展。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积极体验生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七、问题讨论 以下是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课题本身而言,原先设想的营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的一套模式,还需进一步提炼、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第二,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上,有待于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辅导作用和辐射作用,广泛引领更多教师继续投入到教改中去,在更广的领域内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东胜九小的教育科研从起步走到今天,得益于教研中心领导和教研员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李玉平主任,周凤华主任多次到校指导我校的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为我们出谋划策 。还有小教室的教研员郝娴老师、王俊青老师、龚小俊老师、张玲老师等多次到校指导听课,参加我们的教研活动。在这我代表九小的全体老师对您们的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九小能继续得到中心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我们都在实践都在探索,我们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这轮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