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言必信,行必果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1-18

【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1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2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4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子贡问:“怎么样才能称为一个有文化知识的人?”孔子说:“在谈到自己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羞耻心;出使于四方各国,不辜负君主的重托,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士了。”

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的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宗族里的人都称赞他孝,乡亲朋友都称赞他敬爱兄长。”

子贡又问:“再请问次一等的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说话必须讲信用,行动必须有结果,否则就是见识浅薄而又固执的小人了。这样亦可以称为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又问:“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唉,气量狭小和才识短浅的人,哪里值得一提呢。”

【说明】樊迟不明白孔子为什么要尊重叶公,子贡也不明白,但他不象樊迟那样问“仁”,而改换成问“士”,意思是叶公也能称得上是个士吗?孔子的回答肯定了叶公是个士,而且是个很好的士。“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就是孔子对叶公的称赞,也是对叶公行为的肯定。子贡听了孔子的话后,可能自己思忖了一番,认为自己可能达不到,便转而问其次。其实孔子的这一番话,中心内容还是正己而后才能正人的原则。“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是指正己而后正人,别人才会称赞;不能正己因而也不能正人,别人怎么会称赞你孝弟呢?“言必信,行必果;”也是正己的必然行为,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言行一致,有始有终,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然而却有许多人做不到,做不到的人便是硁硁然小人哉!”就是一个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人了。然而子贡还是不服气,认为叶公再怎么说也比不上现今的那些鲁国的从政者,而孔子却认为那些人不值一提。确实,就鲁国的季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而言,欺君霸权,已经没有了羞耻之心;相反,叶公长途跋涉来到鲁国,不耻下问,虚心学习文明礼仪,也就说明他比当今的那些从政者更象个“士”。

——————————————————

【注释】1.行:(háng) 《易·艮·辞》:“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书·禹贡》:“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书·酒诰》:“亦罔非酒惟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尔雅·释诂下》:“行,言也。”郭璞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战国策·燕策》:“行而无信。”清洪颐煊《读书丛录》卷八:“《左氏哀元年传》:‘因吴太宰嚭以行成。’服虔注:‘行成,求成也。’《管子·山权数篇》:‘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是皆行为言也。”这里用为言说之意。

2.弟:通“悌”。《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诗·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礼记·曲礼上》:“僚友称其弟也。”《荀子·王制》:“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商君书·去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这里用为敬爱兄长之意。

3.硁:(keng坑)《论语·宪问》:“鄙哉,硁硁乎!”敲打石头的声音。硁硁然:形容一个人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样子。

4.斗:计粮食容积的量器。筲:一种竹器,仅容一斗二升。因斗和筲都是很小的容器,比喻气量狭小和才识短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