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要求(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课题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实践研讨活动等,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业务和教科研水平以及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现实意义(解决“想不想”的问题) 第一,是教研组建设走出困境的需要。 在平时的教学视导中发现学校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教研组活动内容比较随意。由于教研组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或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每次教研活动大多是由教研组长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或临时从杂志上、书籍上信手拈来的一些内容组织学习,从而导致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系统性,缺乏科学性对于教师缺乏较强的思辨性和指导性。二是活动形式比较简单。教研活动更多地成为一些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等内容的说教活动,或者是其他一些形式化的活动。三是活动主体比较单一。每次教研组活动的主体是主持学习的教研组长或上实践课的教师,其他教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甚微。(如何让每一个老师都参与,如何调动每一位叫的积极性?) 第二,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当前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作用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研组活动课题化将能促进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把广大教师推向教学研究的前沿,真正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结合。 第三,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需要。 一方面,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使广大教师产生一种开放的心理,在研究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同时也学会欣赏自己,发现自己惊人的创造力,并经过一个重新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这里,通过分享,带来了已有东西的增值,也带来了每一位教师对自我潜能的再认识。另一方面,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够使广大教师不断地增强信心。在研究过程中,你会发现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很多人在支持你,帮助你,在同你做同样的一件事,你会发现你在做一件符合时代潮流的事情,你会感觉到你一定会取得成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使你成为一个充满热情、希望,焕发青春活力的开拓者,会是你拥有一种吸引被人的魅力。(列举具体的人和事加以说明。) 下面是一位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的内心感受: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说我在教学上取得一些成绩,那是因为有一个团结向上的教研组。我很幸运,因为我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为我的成长插上了翅膀,所以我先尝到了一些成功的喜悦。我深深地感受到,离开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和集体智慧,一切个人的努力都是渺小的,苍白无力的。” 也许最后一句话对你来说,说的也些绝对,但这是他的真心实在的感受,这位教师获得过省级赛课一等奖,省级课件展示一等奖,还担任了一个省级课题的研究任务,从他的成长过程中,说出这句话,我认为不为过。也许你的感受和他一样强烈,也许你还没有他这样的感受,但我相信你希望获得他这样的感受,但无论如何我们无可否认教研组建设在我们每一位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认为,谈教研组建设,首先应思考教研组建设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从多方面去思考,如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促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对教研组内每一位教师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可以说他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举一个实例),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个人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到教研组建设中去,主动为教研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就是教研组建设的最关键所在,教研组建设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关爱并为他争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奉献了自己的力量,那么我们的教研组没有理由不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我们个人肯定会从中获得极大的收获,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我想都是大家铭记于心的。
三、实施策略(解决“会不会”的问题) 第一,精心选择课题。 课题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我们不能把它人为地神秘化,像你平时教学中最感兴趣的事,最得意的做法,最大的困惑等等都可以成为你的一个有价值的课题,每个教研组都应确定一个课题,每个备课组都应围绕教研组的课题确立一个子课题,每个人都应在课题研究中承担一定的具体任务。 一个主导教研组活动的课题,往往决定着教研活动的方向、价值、深度和效果。选择和确定一个课题必须注重三方面的思考:一是必须具有较高的价值性。所选择的课题要符合当前课改的基本精神和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深化、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二是必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应与教研组成员的实际水平(知识、经验、研究能力等)、现有的教学相关条件以及有关材料的掌握情况相适应,能够达成预定目标;三是必须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使教研组每个成员都有发挥自己专长的空间。(如体验式教学……该课题就是根据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目标而选定,不仅对政治学科,而且对其他学科都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二,注重教研过程。 1.整体规划教研组的奋斗目标。 教研组确定的目标应该能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样能够催人奋进,凝聚人心,让人感到希望。目标制定的依据、内容应该客观,尤其是内容,要细化,量化,如学生活动情况、公开课、听课备课评课、论文、课题、各类获奖、甚至中考成绩(一个观点:初三高三教学不只是初三高三教师的事,而应是全体教研组教师的事,全组教师都应关注初高三的教学研究,从课堂教学、试卷评析、资料收集等方面,强调合作的学习研究方式,互相启发,集体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就是智慧,就是成功的源泉。这种力量可以使个人的大事变成小事,难事变成易事。) 所以,我觉得目标的制定至少有这样两个作用,一是把全组教师凝聚到一起,形象地说是用一个目标把大家捆在一起,这里既有个人的自主、探究,又有集体的合作;二是通过这个目标起到一个激励作用,使大家有一种实现目标的动力。 2.增强教研的成果意识。 一是获得成果的意识。我们可以思考:从哪些方面扩大教研成果(如前面提到的教研组建设的价值问题,还有前面提到的量化的成果)?同时,对这些成果应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广泛交流。 二是收集资料,保留成果的意识。(从优秀教研组评比的资料说起,主要是计划总结,缺原始资料、过程资料,多是一些临时补给的结果资料。)注意收集:计划总结等结果性的资料;会议记录、活动照片等过程性的资料。注重教师、学生的活动中的一些原始资料。 三是成果转化意识。搞教研的目的在于运用,教研能否出成果,成果能否进行有效的利用、转化和推广,发挥其实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研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从事教学研究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或出现的热点、难点、疑点、盲点,以及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切实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想到了体验式教学的推广等问题) 3.优化教研组各项工作的运作方式。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它的高效运作必须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进行(学校的管理、重视),这是前提。重点是加强制度建设(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如教研组的会议制度、教研制度、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在制度中一是要突出一些规范性的要求,二是要突出一些量化的东西。 从平时的教学视导中发现,教研组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如备课组活动(每个人自己先反思一下,看自己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一是备课组名存实亡,基本上不交流。(表现:教学进度不一致、课后作业不一致、教案中所反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资源、教学环节根本没有任何共同支出等等。) 二是备课组只在非常时期起作用。(表现:开公开课、听课评课,但也只是讲讲形式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三是备课组资源共享。(如每一课有一个人重点备课,然后将自己的成果奉献给大家参考,轮流等) 第四种是每一课面对面的研讨。(每一周的几个教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结构环节等方面进行细致的交流讨论,每个人介绍自己备课、教学中最得意的方面,并相互听课,不断反思提高,这是一种理想的备课形式。这注重了内容和质量效果,营造人性化、生活化的教研氛围,积极拓展教师教研的时空,随时随地,有感而发,不拘形式,但求真诚交流,互盯启迪,共同进步。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真教研”的热情与需求,让教研组充满生机与活力。) 以备课相联系的还有教案和评课等环节。 教案:除了检查数量是否足,其他好像没有任何要求。问题:书本知识的堆积、教参内容的复写、缺少教师自己的东西、没有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源等,这样的教案写了还不如不写,对教学的误导,还有对教学的反思……评课:是提高自我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客观地评价一节课,既要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也要看到其不足的一面(不能偏向一面)。在评课过程中,应突出这节课的启发作用(正反都有)…… 优化教研组常规工作的运作机制,要努力做到在常规重创新(创新不是刻意追求的,它是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心灵思想火花的闪现,往往在最常规的工作中也是最易创新的地方。)创新的表现就是形成有自己特色,就是自己教研组叫的响的地方。 第三,加强总结反思。 研究过程中加强对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反思,这是保证课题研究取得预定目标的有效举措之一。总结反思应贯穿于整个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在研究中不定期地及时总结前阶段研究的成果,反思前阶段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后阶段研究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每次研究活动后及时对活动的具体操作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每次教研组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组成员根据教学实践加强案例(包括教学案例和学生个案等)分析,以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同时通过教学实践来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内化,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此基础上,撰写有理论有实践的论文。
四、勇于实践(解决“做不做”的问题) 搞课题研究,一开始由于经验缺乏、工作不到位等原因,总会经历一个痛苦的阶段。遇到困难,一是放弃自己的追求,前功尽弃;一是继续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往下走、往下走,这是你会发现教研组工作的另一片晴天。享受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的口号,更是我们的期望,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去为这一理想而努力。 原文载于:无锡惠山教育信息网
http://www./hsjys/ReadNews.asp?NewsID=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