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的根源(2009-06-18 15:38:43)
造成我们痛苦的不是人类的欲望心 佛教徒们遇到痛苦烦恼,常常使用一个词汇描述生成这种痛苦的现象原因——那就是“我执”。我执的根源是什么?他们常常埋怨人类的欲望心。于是,他们不停的仇恨欲望,埋怨欲望,攻击欲望,不停教导和被教导放下欲望……,而欲望是什么呢?那只不过一个想要什么的念头。想要些什么有什么错吗?当然没有。在我看到,想要什么又不允许自己要什么那才是错呢。一个念头说“我想要……”,另一个念头说“不行……”,于是两个念头在你的里面打起架来。事实上每一个念头都没有错,但它俩打起架来就有问题了,为什么?让你痛苦、难受了。 念头在你里面打架才是问题 在人的内在里面,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率真的小孩,它吵着要这,它吵着要那……但它们没有错,它们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嘛。每个单独的念头本身从来都不是我们的问题,问题是一个念头在内里对一个念头的指责、批评、对抗、执着等。如果念头不在你里面打架,无论那念头是什么,都不是问题。如果念头在你里面象安静的士兵们一样,排着队,一个一个的来了又走了,如果它们经过你像经过安静的城市,它们不打架,不争吵,不战争,那这些有什么问题呢?如果念头像河中的波涛,念念相续,波波流过,念头不会有什么问题。造就我们痛苦的不是单个念头,而是一个念头对另一个念头的阻抗,一个念头对另一个念头的过不去。 信念是念头冲突的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一个念头在阻抗另一个念头?为什么一个念头在和另一个信念过不去?那表面的原因是因为,在古老的过去你于无知觉中接受一个别人告诉你的信念,你深刻相信了它,在以后的岁月,如果有和这个念头一致的念头,你就相信它,喜欢这;如果有和这念头相反的念头出现,你就讨厌它,反对它。没有事先你认同的某个念头,就不会有你后面反对某个念头的念头。坚持相信某个念头是真的、是对的、是正确的,是造成我们内在念头打架、暴力、冲突和痛苦的因。事实上,在我们的里面,所有的念头都是平等的,你不该相信这个而不该相信那个。你相信这个念头,不相信那个念头,是造成我们内在冲突的原因。 死抓着一个念头不放,那就是我执 什么是我执?坚持对一个念头的相信就是我执。死抓着一个念头不放,那就是我执。你为什么会死抓着一个念头不放呢?有人可能解释为恐惧,因为恐惧你想抓着什么来让自己不恐惧,事实上,这种“解释”只接近了现象的真实,还没有接近真正原因的真实。你之所以抓着某个念头不放,那是因为你从古老过去的某刻开始,你就深信了那个念头是什么什么了。你相信认为那念头意味着什么,你相信认为那念头对你代表什么意义……是你执着的源。你于无明中的“相信”是你执着的根。假如你没有对某个念头代表什么意义的相信,你就不会有我执。因此,造成我执产生的原因不是欲望,不是恐惧,不是贪求,而是你对那念头的“相信”。没有你深部的相信,就没有我执。 无明是我执的因,而无觉知是无明的因 你为什么会在深部里相信那个念头呢?因为无明——你没有考察过它、了解过它、觉知过它……这就是无明。没有觉知是无明持续存在的因,一旦觉知无明就将退去,犹如没有太阳的照耀黑暗会存在,一旦太阳照耀黑暗会退去一样。无明是因为无觉知,无觉知是造成我执的背景性原因。但造成我执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呢?你认死理般的、固执的坚持相信一个念头造就的。 你为什么会认死理般的、固执的坚持相信那个念头呢? 你为什么会认死理般的、固执的坚持相信那个念头呢?那是因为你的心不够开放,那是因为你的智慧不够。你总是站在一个“点(念头)”上,朝固定的一个方向看去;你从来不会移动你站立的“点(念头)”,你从来不曾想到朝其它的方向看去……这是造成你“我执”的基本原因。不着了“我”相,你又着了“人”相,才是你产生“我执”的背景的基本的原因。你终于站着的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我相,就是人相。你站在那个“点(念头)”朝着一个方向看去——那个“方向”就是我的认为,我的角度。因为你从来没有出离过“我”的角度、“人”的角度,因为你从来跳出过“我”的认为、“人”的认,所以你才产生了那么强烈的“我执”!为什么你从来没跳出过我的角度、人的角度,我的认为、人的认为吗?因为你的心不够开放,因为你的心从来没有四面八方的打开过——你只朝某一个方向打开你的心的某一扇门或某一扇窗,这是造成一个人我执的最重要的根本性原因之一。 智慧就是心打开的程度 你知道什么是智慧吗?智慧就是心打开的程度。你的心越打开你的智慧就越多。你知道一个老子或一个佛教为什么没有我执吗?那是因为他们的心完全打开。一个老子会从一个“点”上朝一千个方向看去,而一个佛陀会以一千种身份看向一个“点”,如果你遇到事情也会像老子一样从一个点(念头)上朝一千个方向看去,如果你遇到事情也会像佛陀一样,以一千种身份回看一个点(念头),你还会产生我执吗?那根本不可能。没有固定的角度,没有坚持的认为,没有无明的相信,没有失去觉知的知,“我执”打死也不会产生。 心是一间屋子,如果你只打开一扇朝向南的窗子,窗外是一片狼藉之地,到处是废物,还苍蝇嗡嗡的飞,还有难闻的气体;如果你的心只打开了一扇朝南窗户,如果你只知道有那样一样世界,你是什么样的感觉?你一定郁闷,讨厌,生气,甚至大为烦恼!但是,如果你再为你的心打开一扇窗子——打开朝东的窗子,看看有什么?当你为你的心掘开一扇朝东的窗子时,哇,你看到那是一片青山,到处流泉清水,鸟语花香,看到这你的心会高兴了些了吧?至少会把刚才你因为看到南边窗子下的垃圾所产生的郁闷烦恼心情给冲淡了一些吧?嗯,如果你再为你的心屋打开一扇朝北的窗子呢?那儿是一片江水,碧水幽幽,白帆点点,海鸟鸣鸣,这时你的心又高兴了些吧?那因南窗子下的垃圾所产生的苦闷心情几乎快没了吧?嗯,继续在西面墙上掘出一扇的窗子来:哇,那儿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上面有奔跑的斑马,幽逛的梅花鹿,独行的狮子……当你为你的心打开了四扇窗子时,刚才因为其中的一扇窗下的污物场地所产生的烦恼全然不见了吧? 嗯,一个人的心打开的窗户越多,他的烦恼就会越少,喜乐就是越增加。这是为你的心打开四扇窗子的情况,且还是次第打开的。如果把你的心所有的墙、门、窗子全部拆掉呢?你的心就是整个宇宙。当你的心就是整个宇宙时,你会发现原来这片存在的大地上垃圾、鲜花、青山、江水和草原同时存在啊?这时让你因为某处的某物生气你还能生起来吗?你不会。 所以造成你痛苦、我执或烦恼不是别的,而是我们的心打开不够,而是我们不够智慧。智慧就意味着心的开放度,心的开放度就意味着智慧。 欲解构我执,走上自由喜悦的大道 你之所以遇事不能以一千个身份看一个“点”或从一个“点”向一千个方向看去,那是因为你的心不够智慧;你的心不够智慧那是因为你的心不够开放;你的心不够开放那是因为你不是着了我相就是着了人相;你之所以着了我相人相,那是因为你从古老的过去开始就于无明中接受和相信了一些别人告诉你的念头;你之所以于无明中接受和相信了那些念头,是因为你当初没有觉知;你当初之所以没有觉知,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什么是觉知、什么不是觉知;之所以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什么是觉知什么不是觉知,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因为众生都在梦里,从来没有人醒过,谁会告诉你——觉知、无明、我相人相、非我非人相和我执的关系呢?谁会告诉痛苦和我执的关系呢? 好,现在有人告诉你了,去“破”除你的我执吧?如何破?首先事事保持觉知,保持觉知就不会坠入无明,不坠入无明就不会坠入我执之中,这是从外面防止自己掉入我执的方法;其次要寻找和解构你于古老的过去时、无明之中相信的那些信念(念头),松动它、敲碎它、瓦解它、崩溃它,这是从里面打碎我执的方法。学习开放心,学习像老子和佛陀一样,以一千种身份看一个问题,或学习像他们一样,从一个点上向一千个方向看去……这是消融我执的方法,它使“我执”像种子种在空中一样无法扎根。觉知,破除信念,以老子和佛陀一样的智慧看待事物,这是从外、内和整体上“治除”我执的法宝,你注意到了吗?凡遇“我执”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我执就不会继续存在。欲解构我执,走上自由喜悦的大道,修行者可向这“三条”路上走去。 破除我执 你明白“我执”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破除方法了吗?我执是如何产生的?无觉生无明,无明受恶种,恶种生恶因,恶因出恶果,恶果我人相,我人相生执,一执千年苦,轮转不解脱。——我的意思是说,人们因为没有觉知,所以产生了无明;因为无明,所以才像土地一样接受了恶的种子;因为接受了恶的种子,所以才生出恶的因;因为生出了恶的因,才会生出恶的果;恶的果就是人相、我相;因为有人相我相,才会产生出固定而不知变易的我的角度、我的认为;因为有坚持不知变易的我的角度、我的认为,才会造成我执;这一执就造成了人们千年之苦,生死轮转反复不能解脱。如何对治我执呢?持觉从外照,光强破无明,无明若成觉,我执便断绝;深入向里行,般若寻恶种,般若破人我,执着立即崩。——持着觉知从外面照耀,觉知强烈地存在着就会破除无明;如果无明都变成了觉,我执就会断绝不生。深入向里漫行,让般若智慧寻找信念的种子,如果般若智慧找到“人”的信念“人”的念头破除掉了,我执就会从里面开始崩解。这是从外和内两个方面破除我执的方法。修行的人们深领其意。 修行的人们听最后一段偈语:行若像老子,走若似佛陀,开放般若心,我执扎根何?种落地上根叶生,种若空中生如何?心若全开是无心,无心即等即是空。空中诸般不能生,成空诸绝自由行。行且修,修且行,修行无我龙云风。——修行者啊,如果你在日常生活里行动像老子一样,做事就像佛陀,完全开放你的般若智慧心,我执往哪里扎根啊?种子只有落在无明的地上才能生根发芽,如果它在空若无物的空中如何生根发芽?心要是全然打开它自己就是无心,无心就是空了。在空中什么都不能生存,如果你成为了空,所有的烦恼、恐惧、担心等都会绝灭,一旦所有的烦恼割掉都断了,你就会像龙、像风或像白云一样的自由地来往于生命觉性的天空。修行吧,修行能让你到达如此的地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