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俊士 井西学 庄 娜)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摘要】 目的 分析SCL-90量表在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争议。方法 搜集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结果进行综述。结果 SCL-90量表在适用对象、信效度及常模3个方面存在争议。结论 在目前尚无更好的可供选择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情况下,SCL-90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同时,要注重更加科学、有效的量表的引进或研制。
【关键词】 症状自评量表;心理测量;心理健康;心理学
Dispute over SCL-90 as a Tool Using in the Research of Mental Health. Bian Junshi, Jing Xixue, Zhuang Na.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ifang, Shandong 261042,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pute over SCL-90 as a tool using in the research of mental health.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literatures,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literatures using the content-analyzing method. Results As a tool using in the research of mental health, there are disputes over SCL-90, including the applicable objects,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t's norms etc. Conclusion SCL-90 is still available because we have no better choices. But we should find more scientific and valuable scales rather than dispute it.
【Key words】 SCL-90; Psychometrics; Mental Health; Psychology
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有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该量表由Derogatis编制于1973年,是一个包含90个项目的自陈症状量表,最初是被设计用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筛选新兵。1984年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将其编译引入我国,引入最初也主要应用于精神症状的研究,但由于我国还没有本国学者编制并标准化了的适合于心理健康的量表,而SCL-90量表又具有灵敏、简便等特点,因此部分学者转而开始将SCL-90量表尝试应用于正常人群,并逐步推广,所使用对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已成为国内心理健康研究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1]。但也有学者认为SCL-90量表“在高频率、大规模的使用中,也出现了偏离设计初衷、误用等现象”[2]。
SCL-90在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争议,争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SCL-90的适用对象
SCL-90的设计初衷是测查精神病门诊患者的症状行为,王征宇引进之初也主要是应用于精神症状的研究。高旭等人的研究表明[2],国外SCL-90的测量人群多是心理疾病患者,而且这些患者多是住院或门诊病人。该研究检索了678篇应用SCL-90量表的国外研究论文,其中用于健康评定的只有6篇。在国内,1986年金华等提供了我国正常人的常模,为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后,SCL-90的测评对象逐步从精神科病人扩展为正常人群,其测量目标也由精神症状扩展为心理健康。唐秋萍等(1999)的研究表明:在SCL-90量表的各类应用中,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占69.23%[3]。
对SCL-90适用对象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SCL-90量表应用于健康人群似乎不妥,这主要是由于违背了设计者的初衷。高旭(2006)等人认为,SCL-90是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测量,其用于心理健康测评主要是测量“心理不健康”的程度,比较谁的“心理不健康”更少,测量结果是心理健康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不足以全面反映心理健康的完整概念。单茂洪(1998)认为,SCL-90对有心理症状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能较好地区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它对没有或有较少心理症状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缺少区分能力。因而,它只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程度如何。不适用于用来判断比较普通人之间心理水平的差异、尤其不适用于比较两个普通人群间平均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某人群平均心理健康水平与常模的差异。这好比小学数学试题不适于比较大中学生的数学水平[4]。
另一种观点认为,SCL-90量表基本适用于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评价。许多以学生为样本的研究证明SCL-90量表可以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7]。对其他一些人群如工人、农村五保老人等[8-10]的研究也表明,SCL-90量表基本适用于评价心理健康。
2 、关于SCL-90的信、效度
对SCL-90的信、效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效度方面,特别是结构效度上,对信度的结论一致性较强。陈树林等(2003)的研究[10]表明,SCL-90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7,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96以上,重测信度大于0.7。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79~0.92,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59~0.83,说明SCL-90量表内容和结构效应较好,SCL-90在正常人群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王极盛等(1999)以中学生为样本得出的SCL-90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6796~0.8792,斯皮尔曼分半信度为0.7029~0.8532;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5460~0.8141,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7322~0.9009,且其中6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8334以上,提示SCL-90在中学生这个群体有较好的信度,其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也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6]。谢华等[1]的研究表明,与国外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SCL-90量表的信度和内容效度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其结构效度则不尽如人意。高旭等[2]的研究表明,在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测量时,SCL-90的因素结构有变化,研究者需要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因素分析,以检验该量表的结构效度。
3、 关于SCL-90的常模
应当指出的是,SCL-90在应用于症状自评时属于标准参照测验。所谓标准参照测验是指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中按照具体行为标准对测验结果作出直接解释的测验,它对分数的解释是根据测验者在测验实施之前就制订好的标准进行,不依赖常模。常模参照测验则是将测量结果同常模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1986年金华等提供了我国正常人的SCL-90常模后,国内的多数研究就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被试测量分数在常模的相对位置上,使SCL-90的测量性质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常模参照测验和诊断工具。因此有学者提醒研究者在使用量表进行心理健康评定时,必须审慎行事,注意量表的应用范围和属性[2]。
中国正常人SCL-90常模建立至今已20余年,中间未有权威的修订,在这20多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社会竞争机制使不同职业的人们竞争压力增大,现代人心理症状的产生也更为普遍。因此,我们看到很多研究结论都是某一群体SCL-90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的报道,这也是对SCL-90常模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所在。
王极盛等1999年建立了北京市中学生从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的SCL-90常模[6]。唐秋萍等综合了1984年至1997年间的研究数据,得出了大学生、中学生、军人、工人、其他综合健康人群等不同职业及正常人群的SCL-90均数和标准差,提出了以此作为新的参照标准的设想[3]。刘恒等2004年以2209名中学生为样本,测得的数据与唐秋萍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高于唐秋萍的综合中学生样本,认为自己的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价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SCL-90常模[5]。也有其他学者提出要重新制订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人群的SCL-90常模,并在使用过程中参考有针对性的常模[10]。
虽然SCL-90量表在我国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争议,但在目前尚未引进并修订或自行研制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综合性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情况下,SCL-90量表还是具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国外像PSI[11](The Psychological Screening Inventory)、K10[12](The Kessler 10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等可供选择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较多,而国内目前手段还不够丰富。对SCL-90量表的争议还会持续,但在争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把精力放在引进或研制更加科学、有效的量表上来。
4、 参考文献
[1]谢华,戴海崎.SCL-90量表评价.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6(2):156-159
[2]高旭,毛志雄,周忠革.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在心理健康评定中的误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0):684-686
[3]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等.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5-1252/2008/02/48-1.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