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庄家的成本非常重要,投资者可以根据计算庄家成本,来判断庄家有无获利空间以及获利大小,若是目前价格庄家已有丰厚利润,那这样的股票庄家随时有出逃的可能,风险较大,要小心为妙。庄家的成本也就是庄家的底细,看清了庄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庄家的软硬兼施,看清了问题的实质,就会觉得股价的涨跌不过是庄家跟我们玩的心理游戏而已。
我们将庄家的成本分为主要的几类:包括进货成本,利息成本,拉升成本公关成本,交易成本等。 1.进货成本 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的吸筹资金,这部分是庄家的进货成本。 2.利息成本 除了少数自有资金充足的机构外,大多数庄家的资金都是从各种渠道筹来的短期借贷资金,要支付的利息高,有的还要从坐庄赢利中按比例分成。因此坐庄越久利息支出越高,持仓成本也越高,有时庄家贷款到期,而股票又没有获利,那只好再找资金,拆东补西,或被迫平仓出局。 3.拉升成本 大多数庄家需要盘中对倒放量制造股票成交活跃的假像,因此仅交易费一项就花费不少。另外庄家还要准备护盘资金,在大盘跳水或技术形态变坏时进行护盘,有时甚至要高买低卖。 4.公关成本 5.交易成本 二、庄家建仓成本的几种计算方法。 由于其中大部分类型的成本我们是无法计算的,我们一般能够探索的只是庄家的建仓成本 1.平均价测算 庄家若通过长期低位横盘来收集筹码,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庄家筹码的大致成本价格。此外圆形底,潜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测算持仓成本。庄家若是通过拉高吸筹的,成本会更高一些。 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个交易日,即8——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可以认为是主力的平均成本区,这种算法会有一定误差,但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若升幅为100%,则庄家正常利润为40%,我们把主力的成本算出来后,然后在这价位上乘以50%,即为庄家最低目标价,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会到这个价位,因为庄家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 2.统计换手率测算 对于老股,在出现明显的大底部区域放量时,可用为庄家建仓的成本区,具体计算方法是计算每日的换手率,直到统计至换手率达到100%为止,以此时的市场平均价作为庄家持仓成本区。对于新股,很多庄家选择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入,一般可将上市首日的均价或上市第一周的均价作为庄家的成本区。 3.最低价测算 在最低价位之上的成交密集区的平均价就是庄家建仓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大约高于最低价的10%——15% 4.股价测算 以最低价为基准,低价股在最低价以上0.5——1.5元左右,中价股在最低价以上1.5——3.0元左右,高价股在最低价3.0-6.0元左右为主力大致成本区。 5.用SSL指标测算 SSL指标是显示股价的成交密集区和支撑位,压力位,成交密集区内平均价位对应的巨大成交量的价位就是庄家的建仓成本。 6.庄家的持仓成本 庄家的持仓成本=(最低价+最高价最平常的中间周的收市价)/3 作为庄家,其控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应在50%以上,大多数为100%。 如何判断庄家的持仓量 在长期的操盘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一个规律;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应该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以上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如果控盘达不到20%,原则上是不可能坐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种股票的活跃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大多数庄家都是中线庄家;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于这种控盘区。一般来说控盘度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一只股票的升幅,一定程度上由介入的资金量的大小决定,庄家动用的资金量越大,日后的升幅越可观。 我们在分析中发现,一只股票流通盘总数的20%左右一般是锁定不动的,无论行情怎么变化,这部分筹码也不会跑出来,也就是说这部分是死的。这是因为,一只股票总有人要做长线,无论股价如何暴涨暴跌,他们就是不走;或者说有一部分人在高位深套“死猪不怕开水烫”,把股票压箱底了,不想跑了;或者投资者出差或是出国了;或是忙于其它事忘了有股票这回事了等等。这批人等于为庄家锁仓,庄家想把他们手里的筹码骗出来非常难。流通盘中除了20%不流动的股票外,剩下的80%是流动筹码。在这部分筹码中,属于最活跃的浮筹只占流通盘的30%左右,当庄家把这部分最活跃的浮筹清洗完毕,如果不考虑股价因素,市场中每日卖出的浮筹就非常少了,所以庄家持有30%的筹码就能大体控盘。其余50%都是相对稳定的持股者,只有在股价大幅上涨或行情持续走低时,他们才会陆续地跑出来。如果庄家在剩余的50%浮筹中再控制20%,手里的筹码就有50%,庄家基本上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所以,一只股票的筹码从流动到稳定分布是这样的:30%是浮动筹码,最容易流动;接下来20%是相对稳定,只有大涨或大跌时才会卖出;再下来15%的稳定部分,只有涨的时间长了才卖出;后面的15%更稳定,只有技术形态变坏了才卖出;最后20%是长期稳定,涨也不卖,跌更不卖,基本上处于死亡状态。 但是,庄家手里筹码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也不是。如果控盘60%以下,那么外面的流动筹码只有20%,市场中没有财富效应,赚钱的人很少,这只股票的走势就会慢慢变得呆滞,从易涨难跌到难涨难跌,成交量也很少。而且庄家控制的筹码越多,占用的资金越多,撤退越难,所以,除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好股外,庄家一般都希望尽可能少占用资金。 如果跟庄做短线,最好是跟持仓量30%左右的,如果做中线,就跟持仓量60%左右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能对庄家的持仓总量进行准确判断。 判断庄家持仓时,周线图参考意义最大,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按97回车可查看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5.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有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稳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以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 我们在判断庄家持仓总量的时候,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即一波行情从底部到顶部上涨的过程中,如果成交量是一亿股,那么庄家一般占有其中的30%。在操作的时候还可以再简单一点,从庄家介入的那天开始到大规模拉升之前,算一下这过程中总共成交量是多少股,如果算到最后,成交量是五亿股,那么庄家的持仓量大约是1.5亿股,有一种例外,就是有的庄家是在一段过程中收集的,在另一段过程中就不作为了,到了下一段又重新开始做,那么你就可以一段一段地算。 实践中具体如何估算庄家仓位轻重呢? 在判断庄家持仓量时我们一般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换手率计算 用换手率计算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低位成交活跃,换手率高,而股价涨幅不大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量”写“价”似乎为一对互不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价”必会紧紧跟上“量”的步伐,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X100%。计算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怎样确认庄家开始建仓呢?参考周K线图的K线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周MACD指标金叉可以认为是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是计算换手庇的起点。 一般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但股涨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假设放量/缩量=2/1.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前提假设为若上涨时换手200%,刚下跌时换手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X30%-100%X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其持仓量才达到40%,也就是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13.3%,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头这个换手率X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450%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 一般而言,当换手总率达到200%时,庄家会加快吸筹,拉高建仓,因为低价筹码已经没有了,这是短线介入的良机。而当换手总率达到300%时,庄家基本已吸足筹码,接下来是庄家急速拉升或强行洗盘,应从盘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力和动向,切忌盲目冒进而被动地使投资由短线变为中线。 在平时的看盘中,我们可以跟踪分析那些在低位换手率超过300%的个股,然后综合其中日K线,成交量以及结合一些技术指标来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必有厚报。 二、根据吸货期的长短判断 对吸货期很明显的个股,简单算法是将吸货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吸货期,即可大致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吸货期X每天成交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吸货期长,庄家的持仓量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因此,投资者看到上市后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黑马在默默吃草。有些新股不经过充分的吸货期,其行情难为为续。 三、根据大盘整理期该股的表现来分析、 有些个股吸货期不明显,或是老庄卷土重来,或是庄家边拉边及,或在下跌过程中不断吸货,难以明确划分吸货期。这些个股庄家持仓量可通过其在整理期的表现来判断。 四、根据上升过程中的放量情况判断 一般来说,随着股价上涨,成交量会同步放大,某些庄家控盘的个股随着股价上涨,成交反而缩小,股价往往能一涨再涨,对这些个股可重势不重价;庄家持有大量筹码的个股,只要在其上涨过程中,只要不放大量,就可一路持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