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明年煤炭供应依然趋紧

 laurel.89 2010-12-02

中国明年煤炭供应依然趋紧

2010年12月02日02:0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李毅

  需求暴增 进口不畅

  花旗集团周二发布报告预测,2011年中国煤炭净进口量将劲增63%至超过2亿吨,主要原因为中国国内煤炭产量难以满足旺盛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大电煤进口国印度尼西亚却在收紧煤炭出口。专家认为,此举或将导致明年中国的煤炭供应形势较为严峻。

  花旗研究报告称:“中国煤炭净进口应从2010年的1.43亿吨(预估)增加到2.33亿吨,供给缺口扩大,国内和国际(煤炭)价格应会上涨。”并指出,巨大的需求或将推动明年中国煤炭合约价格上涨8%。

  报告同时称,来自电力、钢材和水泥生产商的强劲需求将推动明年中国国内的煤炭需求较今年增长7.3%,而煤炭供应仅将增加4.8%至33.8亿吨,短缺形势日益明显。

  与此相印证的是澳新银行经济与全球市场研究部日前发布的报告。该报告也称,中国发电企业明年1月煤炭供应可能出现短缺。市场的看涨情绪继续支撑价格,中国买家已将询购价提高5美元/吨左右,以反映供应紧张的状况,此外中国的电力公司和煤炭企业已经启动了合约谈判。

  有煤炭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由于担心今年冬季将遭遇严寒,因此中国煤炭买家在现货市场的表现更加活跃,导致中国国内电煤价格连续数周上涨。

  另据某大型发电集团人士透露,作为中国目前第一大电煤进口国的印度尼西亚遭遇煤炭供应紧张,从而导致出口紧缩,可能是国内煤炭供应短缺的主因。

  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资深专家李朝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向记者表示,煤炭供应紧张的主因不是进口受阻,而是产能利用不充分等问题。

  据李朝林测算,五大发电集团每年从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口的电煤逐年攀升,今年可能超过1.1亿吨。但即使如此,全部进口电煤也不到五大集团用煤总量的10%,应当不会成为“闹煤荒”的主因。另一方面,李朝林认为中国完全可不进口电煤,而依靠自身资源解决用煤问题。重点即在于恢复部分民营中小煤矿的产能,让这些在煤矿国有化浪潮中被兼并和废弃的煤矿重新为满足需求贡献力量。

  另外,作为煤炭供应短缺及价格高涨的应对之策,发电集团及钢铁、水泥等用煤大户早已着手打造一体化公司,向产业链上游争夺煤炭资源。李朝林认为,鉴于政府允许其他行业进入煤炭产业,长远来说发电、钢铁等行业企业在此领域很可能后来居上,但显然不是今天。据了解,五大发电集团目前在上游煤炭产业所拥有的产量仅能满足其全部需求的10%左右,且中、低质煤居多,好煤有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