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嘴拙舌,词不达意,会使人四外碰壁,寸步难行;巧舌如簧,口吐莲花,会使你柳暗花明,左右逢源。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是走入社会、走向成功的第一课。
许多有能力的人常常因为不会交际和说话而失去被提拔的机会。
与领导交流需要口才,与同事相处需要口才,求人办事需要口才,谈判签约需要口才,化解矛盾也需要口才,口才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说话到位,事半功倍;人们常常免不了“以貌取人”,但更多时候是“以言取人”。
本书在权威理论的基础上.以丰富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交际与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效果的技巧.并通过在职场、推销、谈判、恋爱、交友等交际场合中的实际运用,帮助读者获得高超的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说话艺术。为人生成功铺开金光大道。
上部 交际与口才的学问(基础篇)
第一章 行走天下的资本
口才交际,成功阶梯
沟通能力,影响人生
企业形象,口才体现
有效公关,小心说话
电话交谈,电波传情
语言中肯,言之有物
第二章 社会交际的礼仪规范
社交规范,礼仪惯例
称谓得体,见面之道
交际开始,介绍得当
交谈礼仪,注意礼貌
恭维得体,缩短距离
访谈会晤,风度翩翩
第三章 交际场上的基本规则
言而有信,交友准则
充满真情,以情暖人
避免生硬,易于融合
平时投资,急时受益
伤人之语,背后不说
第四章 成为口才高手的先决条件
口才能力,自我解析
语调节奏,引人人胜
巧用修辞,化繁为简
魅力语言,点石成金
善于倾听,三思而言
研究个性,学会看人
第五章 交往要有灵活性
分析形势,方式灵活
就地取材,话题多样
肢体手势,第二语言
机智幽默,化险为夷
随机应变,左右逢源
成功交谈,提升效率
第六章 交际中常犯的错误
锋芒毕露,伤人伤己
喜说人短,与人争辩
奉承过头,弄巧成拙
实话实说,有时欠妥
无话不谈,交友大忌
送人礼物,勿犯禁忌
中部 交际与口才的应用(实战篇)
第一章 求人办事的技巧
求人办事,学会客套
要得人心,投其所好
软磨硬泡,意志坚决
欲知其事,巧立名目
事未办成,亦应感谢
透露隐私,获取亲近
第二章 迎来送往中的应酬之术
交际应酬,遵循原则
接送有礼,拜访有节
公关陪同,礼仪致词
敬烟敬茶,讲究修养
请客还礼,送往迎来
迎宾送客,酒桌考验
第三章 登门拜访的礼节
拜访会晤,遵守规范
即兴聊天,获取信息
诚意谈心,消除误会
推销游说,机变百出
自我表露,把握分寸
探望病人,也要讲究
第四章 谈判场合的语言艺术
谈判高手,有备而来
攻防奇招,抢占上风
以退为进,巧妙拒绝
说服客户,妙法不同
趁热打铁,达成协议
边做生意,边交朋友
第五章 交往要会捧场
祝贺得当,增进情感
赞美对方,换取好感
逢人短命,遇货添钱
做足人情,给足面子
给人方便,己也方便
投其所好,攻其心理
第六章 职场口才艺术
自我推销,巧妙求职
说服别人,耐心了解
批评员工,不损自尊
激励下属,如此简单
同事相处,贵在和谐
平等相待,获得信赖
下部 交际与口才的艺术(提升篇)
第一章 说服劝慰,情至事成
说服常规,轻易不破
正面说理,良言相劝
决定成败,要素有三
渐进说服,步步为营
说服对方,妙用时机
关键理由,一击成功
第二章 好口才,批评、拒绝也动听
批评有“道”,通晓禁忌
“瞻前顾后”,消除阴影
顾及场合,言近旨远
就事论事,不揭旧短
善用拒绝,轻松破局
公事拒绝,私事补偿
第三章 紧急情况应对策略
精选话题,小心“雷区”
应对提问,分析前提
话不投机,打破冷场
窘境难免,妙语得脱
面对紧逼,不落被动
化解怨愤,讽刺幽默
避实就虚,巧妙迂回
息事宁人,巧打圆场
第四章 靠大树、借人力的艺术
读懂上级,适时表现
尊重上司,保持谦逊
取悦领导,设法立足
说话忌讳,小心分寸
区别对待,投其所好
适应上司,努力上靠
驾驭语言,社交自如
第五章 辩论口才
审题立论,掌握技巧
材料搜集,成就辩题
制胜要诀,灵活把握
逻辑严谨,滴水不漏
语言互动,彰显功力
口才训练,循序渐进
第六章 演讲——成功人士的必修课
有备而来,从容自如
演讲语言,通俗口语
切中主题,选对就赢
成功演讲,重在开场
绝妙结尾,余音绕梁
竞聘演讲,彰显“个性”
第七章 领导的口才艺术
体现素养,提高威望
点到为止,不要唠叨
突出个性,扩大影响
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出言有据,使人信服
把握机会,说服下属
言语失误,巧妙化解
1.尊重隐私
隐私,即不愿告诉他人和不愿意公开的个人情况。国内外的社交活动中均尊重个人隐私权,凡涉及个人隐私的一切问题,在交往中均应回避,否则就会引起对方的不悦,自己也感到尴尬。
由于习俗不同,许多民族都有其忌讳的话题。政治问题、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个人好恶,等等,在交往中都不宜枉加非议。个人隐私、他人的短长、令人不快的事物以及低级趣味,也是不应选择的话题。
需要强调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发现自己选择的话题不受欢迎,应立即转移话题,不要毫不知趣地继续下去。如因自己疏忽而选择了令对方不快的话题,则应当道歉,这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2.五不问
在交往中,如何做到慎选话题,具体而言,一般应做到“五不问”:
(1)不问年龄。
现代女性年龄是保密的,她们希望自己永远年轻,特别是外国女性,24岁以后就不愿再如实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
(2)不问婚否。
中国人爱谈论彼此的婚姻状况,这对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这可能是不礼貌的话题。
(3)不问经历。
中国人之间交往,一般以询问经历来寻找共同的话题。对外国人却不能如此,因为“经历”问题既是对方的“老底”,也聚集着许多悲欢离合,一般应避开此话题。
(4)不问收入。
收入的问题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不到很相熟的程度,最好是免谈。为了消除经济收入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语言环境,人们也不愿意谈这个问题。对那些能够反映出个人收入状况的化妆品和服饰的价格、汽车的型号、住宅的大小等等问题,也不宜触及。
(5)不问健康。
外国人认为个人的健康状况,也属于隐私范围。因此在与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的交往中,最好别打听对方的健康状况。更不要因见对方脸色不好而惊讶地说:“你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对于“隐私”的划分,西方人同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标准。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热情、友好、人情味浓。例如,询问年龄、经历,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不算干涉隐私。又如,熟人问你这身西服的价钱,他绝对没有窥探你经济收入的嫌疑。相反,在同中国人的交往中,恰当地过问某些所谓的“隐私”,聊聊家常,有时可以达到缩小彼此距离和出其不意的效果。
3.社交中“不”的惯例
在社交中,要注意分寸,明确多种“不”的惯例,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短,不犯禁忌。
(1)不过分开玩笑。
朋友之间相处,开玩笑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开玩笑要适度,不能违背礼仪。过度的玩笑常常会适得其反,引起不良的后果。
(2)不要乱起绰号。
绰号即外号,它是根据别人的特点而人为产生的。有的绰号,如称中国女排名将郎平为“铁榔头”,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等,这是一种带褒义的美称,这是包括本人在内都乐于接受的。但是有的是针对别人的生理缺陷而带有侮辱性的绰号,这种专揭别人短处的绰号一定要忌起。
(3)不随便发怒。
在社交场合中随便发怒,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
首先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它会伤了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与信任。其次,对发怒者不利,一方面对本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发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他缺乏修养,不宜深交。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适应环境,并求得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它在社会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不发怒或不发脾气,并从多方面克制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遇事要冷静思考;其次,要多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对人要平和礼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尊重他人,事实上也是在尊重自己。对人平和礼貌,可以表现自己的修养、风格和气度,可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赢得更多朋友的信赖和尊重。
(4)不当面纠正。
中国人相处,讲究待人以诚。遇到亲朋好友做得不大对头的事情,当面指出并加以纠正,才够朋友。可是在涉外交际中,我们却不宜这么做。这是因为中外文化和习俗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国内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国外却未必尽然。
简而言之,“不得纠正”,就是对对方的举止行为,不要轻易评论其对或错,更不要对我们认为是错的而当即去纠正。
(5)不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在社交场合中决不会有自己真正的朋友。
朋友以诚相待。坦率真诚地与朋友交往,在关键时刻要帮助朋友排忧解难,与朋友建立起真正的友谊,相互信赖,友好往来。要记住自己的许诺。平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一般不要许诺过多,但一旦许诺,便要记住,以便日后兑现。平时说话一定要恪守信用,绝不食言。对自己说的话,要具有责任感,要承担责任和义务。
(6)不恶语伤人。
恶语是指那些肮脏污秽、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语言。这些语言和现代文明极不相称,必须予以杜绝。
有时,在对方脾气一触即发,可能会以恶语伤害自己时,最好回避,使对方找不到发泄对象,并逐步消火。这虽是对对方的一种“妥协”,但它可证明自身的修养,也给对方以冷静思考的机会,这对双方都很有利。
及时沟通,以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对有些人来讲,恶语有时很难避免,这就要分析恶语的原因,最好的办法,是在事情发生或有苗头之后,双方坐下来进行思想交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指导原则,借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或矛盾,避免恶语的再度出现。
(7)不热情过度。
中国人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外国人却大都强调个性独立,所以不可以把中国式的善意的关心和规劝施之于外国人,不然就会出力不讨好。
(8)不妨碍他人。
在公共场合每个有教养的人都应当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不因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妨碍、打扰他人。
在车站、机场、商店等公共场所,说话的声音要小到不妨碍他人为宜,手势也不宜过多。那种高谈阔论、指手画脚地谈笑是对他人的妨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轻视。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走路“咚咚”作响,步子要轻一些,遇急事,不宜慌不择路、拼命奔跑,以免引起他人的不安。
剧院和音乐厅的规矩相当严格。首先,必须按时到达,准时入场。如果迟到,看戏必须等待一幕演完,音乐会必须在奏完一曲后,来者方可入场。有时甚至要等到中间休息后,才能入场就座。
在剧场观看演出时,观众的热情很高,尤其是看到喜爱的演员、歌星出场时,更是掌声雷动。但也有个别观众遇到不喜欢的演员登台时,就喊倒好、鼓倒掌,甚至喊“下去吧”,表现出极低的素质,这是对演员和艺术的不尊重,也妨碍他人观看。
场内要保持安静,特别是音乐会,在演出过程中,除了演奏的音乐声外,应该鸦雀无声。谈话、品评、有时甚至翻阅节目单的沙沙作响,都会使邻座的人不高兴。咳嗽也要尽量避免。
称谓得体,见面之道
和别人打交道,总是以称谓开头,它好像是一个见面礼,又好像是进入交往大门的通行证。称谓得体,可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基础。称谓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怒,双方陷入尴尬境地,致使交往梗阻甚至中断。那么,怎样称谓才算得体呢?这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和交往的场合,以及双方的关系来决定,不可能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要靠自己的经验积累。
1.不能随便称谓
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见了陌生的长者,一定呼尊称,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比如:“老爷爷”、“老奶奶”、“大叔”、“大娘”、“老先生”、“老师傅”、“您老”等,不能随便喊:“喂”、“嗨”、“骑车的”、“放牛的”、“干活的”等。否则,会使人讨厌,甚至发生不愉快的口角。另外,还需注意,看年龄称呼人,要力求准确,否则会闹笑话。比如,看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妇女就称“大嫂”,可实际上人家还没结婚,就会使别人不高兴。
2.职业区分称谓
有人在承德避暑山庄碰到这样一件事情。几个年轻人结伴去旅游,这天他们从避暑山庄出来,想去外八庙,为了抄近路,两个小伙子上前去问路,正遇上一个卖蛋的农家姑娘。一个小伙子上前有礼貌地叫了声:“小师傅!”开始这姑娘没有答应,小伙子以为她没听见,又高声叫一声,这下可激怒了这位姑娘,她嘴上也不饶人,气呼呼地说:“回家叫你娘小师傅去!”两个小伙子还算有涵养,压了压火气,没有发作。本来是有礼貌地问路,反倒挨了一顿骂,这是为什么?后来才知道,当地的农民管和尚、尼姑才称“师傅”,一个大姑娘怎愿意听你称她“小师傅”呢?两个小伙子遭到痛骂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一些青年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口称“师傅”,难免不使人反感。可见在称呼上还必须区分不同的职业。对工人、司机、理发师、厨师等称“师傅”,当然是合情合理的,而对农民、军人、医生、售货员、教师,统统称“师傅”就有些不伦不类,让人听着不舒服。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同志”这个称呼,本意是指志同道合者,在革命年代,一般把革命同仁战友称为同志,这便赋予了它的政治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内部和国家工作人员之间一般互称同志,使人们感到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现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频繁和复杂,人们相互之间的称呼也就越来越多样化,既不能都叫“师傅”,也不能统称“同志”。比如,对外企的经理,对外商,就不能称“同志”,而应称“先生”、“小姐”、“夫人”等。再如,对刚从海外归来的港台同胞、外籍华人,若用“同志”称呼,有可能使他们感到不习惯,而用“先生”、“太太”、“小姐”称呼倒会使他们感到自然亲切。这种称呼,在开放特区也逐渐为国内的一般工作人员所接受。比如,到沿海地区国营旅馆或商店称年轻的女服务员“小姐”,她们是欢迎的,在内陆这类称呼目前也渐渐流行开来。
有位大学生一次到老师的家里请教问题,不巧老师不在家,他的爱人开门迎接,当时不知称呼什么为好,脱口叫了声“师母”。她感到很难为情,这位学生也意识到有些不妥,因为她也就比大学生大10岁左右。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称呼?还要看对方的身份。按身份,老师的爱人,当然是“师母”,这是旧称,人家不愿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老师”,不管她是什么职业(或者不知道她从事什么职业)。称呼别人老师含有尊敬对方和谦逊的意思。
3.称呼上级和领导要区别不同的场合
在日常交往中,对领导、对上级最好不称官衔,以“老张”、“老李”相称,使人感到平等、亲切、也显得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明智的领导会欢迎这样称呼的。但是,如果在正式场合,如开会、与外单位接洽、谈工作时,称领导为“王经理”、“张厂长”、“赵校长”、“孙局长”等,常常是必要的,因为这能体现工作的严肃性和领导的权威性和法人资格,是顺利开展工作所必需的。
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与对方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比如,和你的兄弟姐妹、同窗好友、同一车间班组的伙伴见面时,还是直呼其名更是显得亲密无间、欢快自然,无拘无束。否则,见面后一本正经地冠以“同志”、“班长”、“小姐”之类的称呼,反倒显得外道、疏远了。当然,为了打趣故作“正经”,开个玩笑,也是可以的。
4.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
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在外交场合,宴请外宾时,这种称呼先后有序更为重要。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招待会上这样称呼:“总统先生,尼克松夫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这种称谓客气、周到而又出言有序的外交家的风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在向人打招呼时,要使对方有一见如故之感,最好的办法就是称呼他(她)的名字。美国交际家代尔•卡耐基说:在交际中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使他有受到重视的感觉。
有一位师范毕业生到某中学实习,在短短的一个月的共同生活中,他和学生们相处得很好。在实习结束的欢送会上,他没有讲故事,而是含着泪花一口气背诵出全班48个同学的名字!当时同学们又惊讶,又激动,一个劲地鼓掌。在任教的老师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时间最短的一个。然而他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后来,班上的一位学生也当了一所师范学校的教师,并且每年都当班主任,他也就学着那位实习老师的做法,新学年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记住学生的名字,这办法果然很灵,不出一个星期就和全班学生建立了感情,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15年后的今天,仍然还有许多当年的学生和他保持联系。还有一位记人名字的能手,他是一所大学德育领域的专家,他能熟记全国各省市高校德育研究会的理事长、秘书长,以及全国几百所大学德育研究室主任的名字,难怪他在全国高校德育界享有不小的名气,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记住别人名字的多少与交往范围的大小和事业的成败成正比。一个政治家,记住幕僚的名字可博得拥戴;一个管理者,记住下属的名字能指挥自如;一个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可赢得威信;任何一个人,记住他所结识过的人的名字,都会受到对方的喜爱。这是因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记住他的名字,是尊重他的最简单的表示。
遇见熟人,脱口叫出他的名字,显得自然而亲切。如果叫不出人家的名字,就会感到语塞,或称呼失当,交往的大门就不容易打开。和陌生人第一次接触,应先问问“您贵姓?”、“您怎样称呼?”要尽可能在不十分熟悉之前就记住他的名字。否则一旦很熟悉了还叫不出名字,这时再去问“您贵姓”,就有点问不出口了。
交际开始,介绍得当
有人说,介绍是一切社交活动的开始。这种说法是颇有见地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都要从不认识到认识,尔后方能进行交际;就连婴儿认识父母,也少不了反复的介绍或自我介绍。可见,掌握一些必要的介绍用语,往往能使交际活动一开始就出现一种礼貌、和谐的气氛,有助于达到交际的目的。
介绍的对象,一般有三种:人、事、物。这里,我们主要谈谈人与人之间的介绍活动与技巧。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把介绍分为“自我介绍”和“居间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