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潜能生的转化案例 潜能生的心态表现 由我从教十多年来的实践观察所得,“潜能生”有以下几种心态:逆返心理、应付心理、恐惧心理、厌学心理、……归纳到一点就是不愿与家人、老师、同学沟通;同时,又一贯受人歧视,嘲笑、指责,因此形成了孤僻、粗野、不合群的个性,也失去应得的关心和爱,这些都无疑成为了他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三、潜能生的心理行为特点 1、贪玩,缺乏学习动机,缺乏意志力。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随之产生厌学心理,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战胜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思想行为,且意志力较差。 2、自卑与自重共存。表现为当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后,自卑心理产生并得到增强。有时他们为了满足个人的自尊,故意和教师对着干,表现自己的能耐,并把打架,违反纪律当成英雄行为,以此为资本炫耀自己,达到心理平衡。 3、用对立保护心中的疑惧。他们认为教师的教育是故意找麻烦,家长的教育是嫌弃他们,同学的帮助是嘲讽他们,从而保持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如果谁“触犯”了他们,他们 就会采取粗暴无理的行为。 4、感情用事,服软不服硬。一旦有人对他们表示理解,爱护,帮助和支持,便很快与这个人交上朋友。 1.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受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地主动,提高效率。 学生英语成绩一旦落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集中精力听讲,而且还会在课堂上捣乱,使教学活动受到影响。为了让他们逐步的喜欢上英语、学英语,我采取了由易到难,由游戏到教学的方法,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这门语言。潜能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潜能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词而激动,我也为他们的一点点的进步而兴奋不已。这样潜能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潜能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潜能生上课专注的时间,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好潜能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潜能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列计划,定目标。 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就及时地帮助他们列出学习计划。由于他们基础较差,接受新知识较慢,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做好课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在课后也及时的督促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潜能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位潜能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让他们经常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同时利用班级和同学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进步。鼓励优秀生主动与潜能生结对子,帮助潜能生进步。并不断的加强班级凝聚力,利用集体给他们加压,使潜能生意识到自己成绩的落后会给班机拖后腿,为了班级荣誉致使他们会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成绩。 3.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对于潜能生的转化单独依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有部分家长自身就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他们不会再提高,能够上完中学就不错。这种思想对潜能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潜能生转化的思想障碍。因此,学校应多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首先恢复他们的信心。 对于潜能生来说,要想进步自然要付出的更多。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回家之后也要做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这些的督促与完成就要靠家长的支持了。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配合起来,共同的努力,潜能生的转化工作并不难进行。 在管理初二(2)班的过程中,碰到一些着实令我头疼的学生。尤其是初二的下半年,学生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具有很明显的不稳定性。下面我仅就其中一位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背景: 于信,男,15岁,初二学生,与父亲、母亲、奶奶一起生活。刚上初二时学习成绩属于下游,课堂上几乎看不到他举手,经常脑袋走神,不回答老师的问题,小组活动游离在讨论之外,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自习课经常故意大声喧哗以引起学生注意,经常撒谎,班级集体活动不积极参与,属于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的类型。 诊断分析: 一、对学生的表象分析: 1、家庭因素。于信是家中的独子,而且是家族中的唯一男孩,自小由奶奶带大,对其百般宠惯和溺爱。父亲在外打工无时间和孩子交流,更谈不上教育。母亲在家务农,由于奶奶护短,当妈妈对其进行管教时,他就用沉默对抗。奶奶不仅护短,而且还经常偷偷给孙子零花钱。过多的零用钱使他有了大手大脚、爱请客、爱摆阔的习惯。整个家族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的身上,他承受的压力很大,形成了较为强烈的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曾经在五年级时由邻居家孩子带到网吧上网数天,家人知情后对其教育并看管才断了上网的念头。别人不敢做的他敢背着父母做,做事不考虑后果。有时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二、对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薄弱。于信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认真上课。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对其他任何班级事务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同学与他无关。 2、心理疲劳。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做事懒散无力,没有一个15岁学生应该具有的那种飞扬的神采。 3、精神消沉。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整天昏昏噩噩,消极混世,颓废。没有信念、抱负,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前途,得过且过。 4、思想狂热。对新鲜事物特别喜欢,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凡属能出风头的事,都要去做,不考虑后果,多次违反校纪校规。 心理辅导及教育过程: 1、重情感交流,消除心理隔阂 第一次交流是因为他课间与同学疯打闹,与他在走廊谈了他这样做对自身及对班级的影响,谈话的结果是,沉默许久的他满口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因此谈话算是圆满结束。 第二次交流是科代表说他没完成作业。当时与他达成协议:语文英文必须完成,数学可以选择自己会做的题,每天可以少做。可是没几天,违纪、不写作业的老毛病重犯。于是走廊上、校园内经常会有我和他的影子,我对他常关注,常谈话,但稍不关注他又滑到起点。 2、借家长之力,改掉不良习惯 对于信的教育一直没有很大的起色,我想到借助家长的力量对其进行教育、监管。请家长到校一起探讨对于信的有效家教方式。我建议父母应该利用周末时间带他出去游玩,一起玩乐,一起交流玩乐时的感受,让他逐渐变成一个能与家长沟通的孩子,首先解决家长无法与孩子沟通的难题。在谈到如何纠正于信的不良学习习惯及爱花零用钱时父母有些无奈,尤其是零用钱,母亲因碍于婆婆的阻挠而无力进行正常的家庭教育(婆婆已接近80岁),一个劲的拜托我在学校多管教。不管如何家长的作用还是有些效果的,此后于信的头型由原来的“火焰头”变成了小平头,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大有好转。 3、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学习热情 我将于信的情况给每个任课老师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让老师们常关注他,对他的微小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表扬。在数学课上,我经常会设计梯度较小的题给他做,让他慢慢找到尝试成功的快乐,收获愉悦,找回自信。渐渐地,课堂上看到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把手举得越来越高了。 4、用小组互助,培养集体荣誉感 班级中的8个小组是互相竞争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都会在小组考核中体现。于信几次给小组扣分,无形中就有压力,(与他交流时他说很在乎小组的考核,也想给小组加分)我安排他与组长同桌,并告诉组长要经常帮助他,督促他。对小组的考核,我有个小组和谐加分。小组讨论时,若有同学不参与发言,是不给加分的。前几次因他不发言小组一直没有加分,后来他开始发言了,看到因为他的参与给小组加分,他很骄傲。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找回了他缺失已久的集体荣誉感。 5、开主题班会,点燃希望之光 为了巩固、增强于信的自信,我设计了“找优点”的主题班会,发动同学们寻找他的优点。这是一个师生彼此了解的好机会。我在这次班会中还真有不少意外收获!没想到学生是如此的坦诚,对于信的表扬是如此的慷慨。有说他爱劳动的,有说他工作负责的,有说他变得爱问问题了,有说他性格开朗的。。。大家在叙说的时候我不时看看于信的表情,由原来的不好意思,开始变得脸上有些笑意,身子也慢慢坐直了。在班会结束时我突发奇想说:“一个月后同学们要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于信的变化》,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齐声说“好”。我看到于信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或许他有了些压力了! 这个主题班会,不仅使更多的同学看到了他的优点,点燃了于信学习的希望,无形之中全体同学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在这些过程中,我所看到的是,于信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开始想方设法给小组找加分的机会了,经常会主动站起来问问题了,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得更好了。我期待着他慢慢成长。。。 从心理辅导和教育过程引发的几点思考: 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在语言智力、空间智力、内省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等8种智力中,学生不可能是8种的同时拥有,而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出色的,都是可变化发展的。如果我们用那种静止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来看学生,就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所以,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就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决不能把学生理解为一成不变的东西。 2、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如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便可进入一个健康而又稳定的发展时期。若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很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3、要以对孩子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成人们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初二学生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阶段,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矛盾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孩子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以至不少孩子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压抑于心灵深处,备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以对孩子们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 4、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和全方面的教育,建立全员参与、全科渗透、全面关注、全面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探索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从学校到家庭、齐抓共管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担当主力军,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提升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使班主任真正成为与学生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的中介和纽带。科任教师人人都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里手,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科知识点上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因素,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行为的每一个细节,捕捉教育时机,关注学生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及良好思想品质的养成,关注学生协作精神、意志品质及良好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好书,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育好人。而要育好人,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既拥有健壮的体魄、广博的学识,又拥有健康、青春、阳光、向上的心理! 如何促进潜能生转化 初三英语组 于芳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真正的学好并掌握一门语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们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只是每天在45分钟课堂上的练习,有相当部分的同学不能掌握,产生了不少的学困生,也可以说潜能生。这些潜能生的特点是:学习兴趣差,习惯差,方法差,能力差。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更加关注这些潜能生。我们必须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我认为针对学困生的这几个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1、以“爱心”唤“信心”。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与这门学科的课任老师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喜欢一位英语老师,也往往会喜欢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的情感力量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利用情感去感化后进生,用“爱心”来唤醒他们内心对学习的“信心”。“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人才。”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毫无保留地加以表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融化其心灵的坚冰,鼓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多给这些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如课堂发言、课堂游戏、都给潜能生一定倾斜优惠,让潜能生也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其逐渐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迎头赶上的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帮助后进生制定一个学习目标。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它能帮助后进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2)帮助后进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明白一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一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所在,可以使他们上课时更加主动,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上课能否集中注意力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尽量创设愉快的氛围,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一些诸如猜一猜、演一演、比一比、唱一唱等游戏活动,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为了在游戏中获得成功,他们会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4)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督促后进生在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在家回顾一天所学,做到一课一复习,一单元一复习,不把缺漏带到下一课或下一单元,一面造成新的更大的分化。 3、改善潜能生的学习方法 智力迟钝、反映缓慢、神经系统不灵活的慢智型学生往往心理活动的速度比较慢,学习效率低,赶不上其他同学,加之课堂上得不到老师的特别照顾和关照,久而久之就掉了队,成了潜能生。对待这样的学生,除了在座位、提问、表演,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方面,给予特别的优待外,更主要的是从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入手,帮助他们学会听课,课堂上思考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回答问题时要听清老师是怎样问的,其他同学是怎样回答的,然后再确定自己应该怎样回答,当认为别人回答不全面或不正确时,要勇于及时予以补充或纠正,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始终与其他同学保持同步。 4、互帮互助,坚持小组学习法 今年我校在学习杜浪口教学模式后,推行的小组学习法和评价法,我认为很有效。我在课堂上初步体验这种小组评估制。学优生能积极的帮助学困生,很大的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也不愿意拖大家后腿,不愿意因为自己给小组扣分。最终没有得到少写作业的奖励。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坚持使用小组学习法,以期最终的万紫千红。 其实方法有好多种,如果大家仔细想,或许还有更好的建议。只是,最大的困难对我们老师而言,是如何能坚持下去。学校要求老师要抓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认为对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改变,在备课,小测,辅导,作业的设置方面,我们都需要仔细考虑,该如何进行。我想今后,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要注意面向全体,适当降低难度,课堂容量不要太大,要重实效,要效果。校长曾说过,如果进度快,容量大,就意味着不精。而对于差生我们在无形中又给了他们更多压力,使他们丧失信心。但是我们不可能课堂上只根据差生的能力水平来设置目标,确定进度,所以我认为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分层教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力,使他们发挥各自的最优效能。根据分层教学,可把学生分成优、中、潜能生三类,并根据潜能生实际情况作如下安排。 1、适当降低英语学习要求,抓住重点。 根据潜能生基础差这一实际情况,让他们和英语成绩优异的同学结对子,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一定的主动性,在尖子生帮助下预习单词、词组及翻译课文,适当降低要求,能理解课文,背诵重点句型和课文段落,掌握重点句子即可,切勿操之过急。 2、课堂上进行分层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及时正确地权衡他们面临的易难点。例如让潜能生朗读课文,还可以让他们回答简单的例如“yes”或“no” 的问题,这样鼓励潜能生,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 3、作业分层: 预习作业:要求潜能生注出单词中生词的音标,并能根据音标读出单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对其进行巡回答疑、解惑和耐心细致的课外辅导,及时提示、引导、点拨,帮助他们排除学习的困难,搞好课前预习。 背诵作业:一般情况下,要求潜能生能熟读课文,熟知课文内容,背熟所学新单词和词组,碰到一些重要对话或课文段落,则要求背诵。每天布置单词、词组听写作业,以此增加词汇量,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批改:由于初中英语教师平时教学任务较重,我觉得可以分层批改作业,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批改一些较难、较易出错的作业,但对于潜能生的作业则须全批,并要求其及时订正,再予批改,直到做对为止。 4.评价分层 对潜能生的评价也需要分层设置,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例如小测成绩,我按小组记分,优秀学生全对得分,有进步的得分,而基础极差的潜能生,由最初的对一个句子就得分,到慢慢的对两个得分,对三个得分等等。使他们总是有自己的目标,总是有能力完成目标,给他们成就感,给他们学习的信心。 以上是我们组整体讨论确定的一些方法,我们都知道,抓潜能生转化是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们得要有满腔的热情和强烈的育人责任感,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使潜能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我们很容易对他们丧失信心。有一句话说的好:“雕刻一座石像尚需要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人的灵魂呢?”既然我们被赋予了这么高尚的名词,可以塑人之灵魂,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再苦再累,我们都只能风雨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