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已经好一段日子了,差不多有两个多月了吧。浑浑噩噩中也不知这些日子是怎么过的,就是感觉很快很快。小时候学过朱自清的《匆匆》,当时只是觉得那些排比的句子写得很好,就没有再多的感受了。现在再来品味一下,就觉得不仅是那么一回事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时间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就这样流星划过似的永远地消失了……或许我不应这样地叹息过去的日子,难免会显得有点消极。是啊,日子总会过去的,就像你每天都要吃饭那样自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沉浸于过去总是不现实的。 走进大学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的欣喜,也没有多少值得我去骄傲的东西。原想着进入大学就应继续去奋斗吧,怀着这样的心理就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或许总是我把事情想得浪漫了。我很喜欢“浪漫”这个词,还曾特意地去查了这个词,但不管它有怎样的释义,在我看来就是我所想的美好了。浪漫可以体现在轰轰烈烈的爱情上,也可以体现在做某一件很小的事情上,或许只是读一首小诗,或许只是抬头看看天空,或是俯下身去倾听一朵花开的声音。只是进入大学来,我还没发现这样的浪漫。 大学生活与我想象中的相差太大了。大学很忙,但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是学习课程吗?还是那些社团活动?只是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每天都忙得很晚。有时候坐在椅子上去想想,一天下来也没有多少收获,便觉得茫然了。大学真是这样的吗? 虽说每天忙下来都没能让自己满意,但是回头看看,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进步了,这种让人不易觉察的进步总会迷惑我们许久,但日子久了,一切就都在意料之中了。两个月里,我学会了太极,虽然打的不好,但也能打下来了;两个月里,我学会了去锻炼,知道了自己是自己拥有的一切,身体不好,一切都没了意义,自己都不在了,你的拥有还有价值吗;两个月里,我学会一些医学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更多了一份了解,对人生就多了一份思考;两个月里,我学会去认识一些我不认识的人和不认识我的人,我更多的认识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以更多的了解了我;两个月里,我学会了去探寻学校里的每一条小径,使自己更多的方向感,就不会迷路了;两个月里,我学会了去独立,我使自己不再想家,我尝试一个人走路,一个人思考;两个月里,我学会了去合作,我不再孤傲地去否定他人的想法,讨论后一切明朗;两个月里,一不小心会发现自己就这样长大了许多。 最近喜欢上了听散文的朗读和诗歌的吟诵,感觉很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故都的秋》,高中学过的散文再去听听,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亲切。只是寝室里不是干这些事的地方,寝室里不适合去欣赏这种美,也许容不得你去欣赏。我把它们下到了手机里,戴上耳机就出去了。 大学里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多雨的广州也变得干燥起来,花坛里的土也有点泛白,只是上面的几丛灌木仍显出一片翠绿,喜人就不必说了。既然提到了广州的雨,就由不得要多说几句了。广州热季的雨很多,只是最近不曾下过了,记得军训的时候,三两天就下一次雨,有时晴日当空也会忽然转阴,下起雨来。这儿的雨下得不大,也许只是初来乍到的我还没能有机会看见广州的瓢泼大雨吧;广州的雨有时也会显得有些缠绵,一连下好几天,确乎有点江南的味道了,只是没有江南的多情,落到地上一下子就蒸干了。今天天气忽然阴了下来,很凉,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场雨在等着我们呢?会不会有一场雨去滋润这儿干燥的空气呢? 过了食堂,就看见生活区的足球场了,那儿是我军训的地方,不过那些日子也已成为我永久的回忆了。每天傍晚都会从这儿走过,经常会看见许多的老人,他们推着婴儿车散步,很悠闲的样子,如果你幸运的话,那些小宝宝们还会从车里向你投来灿烂的笑,笑得小小脸上的肉都簇拥到了一块,看到他们,忙绿了一天后的心情也不由得转好了,曾在空间里发过这样感慨:“他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可爱的人了”! 走过足球场的正门后,就上了天桥,这是每次去上课的必经之路,走得多了,心里常生出一种抱怨来,要知道要爬过这些台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每天晚上上完课后还会从这儿走回来,不过这时心情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我一个人走过天桥。我喜欢站在天桥上,去看底下公路上的霓虹灯,整齐地一直弯曲着伸向远方,给我无尽的遐想。天桥上会不时的吹过几阵风去,很凉,但老师说秋风凋敝,人与自然合一,吹多了秋风不好,这样想后,站不久就会赶回宿舍去。 在大学的日子里,些许会有些轻松,但轻松后就会显得有些无聊了。从朋友们QQ上的说说都会发现他们会进入一阵迷茫的日子,因为大学里新鲜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英文单词中的freshman说的就是意思吧。无聊是可以避免的,空淡的日子也会改变的,而这只需你去热爱它,热爱生活。很喜欢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喜欢那一句“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问题是,怎样去热爱呢?我想说,还是去听听史铁生的散文吧,听听那篇《我与地坛》,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文字,学会从绝望中找到希望。很喜欢他那段对死的解释: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很喜欢这样的话,从消极的死中能找到它的积极。既然,对待死都是积极的态度,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学会了这样去思考,但不管怎样这毕竟是好的吧。老师有时也会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但我知道,那是真的,只是我的年纪还不能体会到那样的沧桑,理解那样的深奥。但她说,她羡慕我们的年轻,我是懂的,我明白的。年轻,可能是我们年轻人不曾发现的资本;年轻,可能是我们年轻人体会不到的美妙;年轻,或许是你我年轻人们正在忽视的幸福。相信年轻吧,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在大学的日子,不想用长短来说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只愿好好地,去生活每一天。 相信年轻,热爱生命。这也只是我想说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