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智慧(九)快乐度人生
百家讲坛之孟子的智慧 2009-10-30 23:36:02 阅读23 评论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快乐,但是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够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 那么,孟子是怎么解释快乐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快乐?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呢?
现代社会人们常说: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看来快乐生活是现代人的最高追求。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快乐生活呢?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够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甚至被后人讥笑为“丧家犬”,但孔子却认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又是如何解释快乐的呢?
今天谈的主题是快乐人生。我们不要忘记,人活在世界上本来就有权利追求快乐。对于快乐你可以有不同的定义跟了解。什么叫哲学呢?
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经验,要做一种深刻的反省,设法去知道说,对人来说,什么是人生正确的路要选择去走的,然后再规划一个未来的理想作为方向,把过去、现在、未来连在一起。你才能说,我这个思想是“一以贯之”。你总要让人可以活得不意义吧,哲学家的目的就是如此。儒家就是一套很好的哲学。对于孔子来说,有些人看到他表面上一生都不得意,至少在做官的五年之外没有什么特别得意的事。但孔子非常快乐,他是乐在其中。他的学生颜渊也是一样。天下是乱世,个人生活也相当贫困,但快乐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那么,到孟子的时候,他也一样。他要设法说明,人生的快乐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种好的哲学,如果不能告诉你怎么样可以活得有意义,并且活得快乐,那这种哲学谁要学呢?学了半天越学越痛苦。所以,在今天我们就要特别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叫快乐呢?在孟子看来,首先快乐跟危险连在一起。怎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齐宣王,这两位大国的国君招待孟子的时候都做着同样 一件事——请孟子参观他们的园林。他们的园林盖得非常壮观,大雁小雁,大鹿小鹿,看起来真是一番享受啊。这两位大王问孟子的话正好也都一样,说:“贤者亦乐此乎?”——你们这些贤明的学者也会以这种享受为乐吗?孟子怎么回答?孟子说:“只有贤者才能够有这样的享受,如果你不贤,如果你不是很善良,很正当的话,很难长期这样享受。”他接着就举谁做例子呢?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天子。夏桀是非常嚣张狂妄的,他怎么说?他说:“我拥有天下,就好像天上有一个太阳一样。太阳什么时候消失了,我才会灭亡。”这话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后来老百姓怎么说:太阳啊,什么时候消失?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这话都出来了。所以,孟子就是提醒这些帝王,你不能够一个人快乐。你一个人快乐的话,老百姓受苦受难,你快乐不了多久。所以,快乐跟危险会连在一起。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希望追求快乐。孟子却说,快乐是跟危险连在一起。那谁还敢追求快乐呢?为什么孟子会这样说?又怎样能够证明,快乐是和危险连在一起的呢?
另外有一句名言是孟子说的,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什么意思呢?他说:一个国家如果在内没有遵守法律的大臣以及辅佐国君的贤臣,在外没有敌对的国家跟外患的威胁,那么你迟早就要灭亡的。这就说明,在忧患中可以得到生存,在安乐中会获至灭亡。所以这边就提醒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要注意它跟危险跟灭亡有时候连在一起。“忧患”这两个字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儒家思想就具备一种忧患意识。
我们念《易经》,后面有《易传》,《易传》代表儒家的思想,里面就一再强调“做易者,岂有忧患乎?”为什么?因为宇宙万物,它有它的规则,它没有什么复杂的问题。生物之间有食物链,它有生物平衡,生态平衡。人不一样,人如果说没受教育的话,他不知道怎么做思考,跟选择、判断。到最后呢,弄成天下大乱。所以,人需要受教育,圣人就要忧患这个。就是人类没有好好受教育,将来就活着不是快乐,反而是痛苦啊。
在《中庸》里面也说,他说“天地之大,人犹有所憾。”憾就是遗憾。天地这么大,圣人还是觉得很遗憾。就是因为人类这种生命,他不会自然发展,身体又会自然成长。但是,你还需要受教育。因为你是万物之灵啊,如果你在思想上、在精神上没有引导的方向的话,最后恐怕就误入岐途,不可收拾。
所以,孟子特别强调忧患。他说:“如果一个国君‘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那就好了。以天下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的忧愁为忧愁。”后来就发展到宋朝的范仲淹说了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我更欣赏孟子原来说的话。因为范仲淹说的话非常好,没有人做得到啊。你要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你永远不会快乐的。因为天下永远有人不快乐,所以我们还是会说孟子的思想比较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如果“乐”跟“忧”都以天下人为我的考虑的话呢,那就自然可以称王天下,天下人都欢迎你的。
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强调人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要能够居安思危。但是从“忧患”两个字来看,“忧”是忧愁的意思,“患”是担心的意思。难道我们的人生真的应该在忧愁和担心之中度过吗?我们要不要追求快乐?又该追求什么样的快乐呢?
如果说再进一步来看,孟子说过一句话“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他把“忧”跟“患”分开了。我有一辈子的忧愁,但是没有一天的“患”——患代表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的终身之忧是想到舜,舜本来是一个平凡人,后来变成圣贤,造福天下百姓。我本来也是平凡人,可是我到现在没什么长进。一辈子都要担心,一辈子都要去忧愁这个事情,因为我做的跟舜比起来差太远了。
“没有一朝之患”是什么意思呢?不会说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觉得难过过不去的。他说:“我只要反省自己做到两点:第一个是仁,另一个是礼。仁就是我非常真诚,做好事;礼就是我遵守规范,按照礼仪来跟别人互动。那么一天里面有一些损失,有一些获得,它不值得作为我的喜怒哀乐的来源。”就是“没有一朝之患”。那么,人的这种快乐跟忧患连在一起就知道孟子的立场,你不要以个人自己的快乐为考虑,你要考虑到天下人。当然我们一般人会说,那我又不是政治领袖,我干吗(嘛)考虑那么多呢?所以,孟子后面就会得到,你如何让你一个人也能够快乐。说到快乐,在孔子的《论语》里面特别提到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
譬如说,“乐于用礼乐来调节生活”就是我生活都由礼跟乐来调节,这是第一种快乐,有益的。第二种是,“乐于在背后称赞别人的优点”,譬如说我在背后讲张三的好话,我乐于如此。这种快乐是最没有后遗症的,只有好的报应。第三种快乐呢,是“乐于交很多好朋友”——“乐多贤友”。
那另外三种快乐有害是什么?“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骄傲为乐,到处游玩、游手好闲,每天大宴小宴、大吃小吃。这三种快乐都落实在一种物质享受上,那是有害的。孔子也不否认那也是快乐啊,不过他是很局限性,并且将来会有后遗症的。
在《孟子》这本书里特别强调,第一个要以尧舜的理想为乐——“以尧舜之道为乐”。“尧舜之道”是什么呢?就是行善嘛。我尽量帮助别人,做好事。尤其以舜来说是“与人为善”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今天的意思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今天说“与人为善”就是不要太严格。有时候学生说老师,我这次考试考得不好,你能不能与人为善就叫我们老师分数算宽一点吧。这不是孟子的意思。孟子说舜与人为善是说,舜跟别人一起来行善。怎么说呢?他把别人的善拿来在自己身上实践,让别人发现原来他的善在舜身上也能做到,别人就更愿意行善。是这个意思啊。绕了一圈,这叫做与人为善。让大家一起把自己身上善的行为有恒心地做下去。
儒家思想并不是说人生不应该追求快乐,而是要看追求什么样的快乐。孟子强调,应该以尧舜之道为乐。而尧舜之道就是与人为善,别人做了善去事自己也要来做。大家一起做善事,就会非常快乐。这正是为什么做一名志愿者,做一名义工会感到非常快乐的原因。那么,孟子所说的快乐还有哪些呢?
那么另外一个乐是,孟子特别提到的颜渊,以孔子的理想为乐——叫做“孔子之道”。那么,这个“尧舜之道”跟“孔子之道”是类似的,都是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生命的价值。所以,后代很多的有政治权力的人对孟子都不太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听不下去啊。所以,到明朝开国的朱元璋在洪武五年下令,把孟子赶出孔庙,不让接受祭祀。如果当天大雷雨发生了,负责的官员跑来报告说,天象示警,代表不应该把孟子赶出去。朱元璋既然是天子,还是要听天的话,就说:好吧,那就算了,暂时留下来。但他心里想的还是不甘心,就把《孟子》书中的反动言论删掉。所以,有一段时间《孟子》里面少了好几章。
那些篇章统治者不容易听下去啊。比如说,国君把大臣当作手足、手脚,大臣就把国君当做腹心来保护。国君把大臣当做狗跟马来利用,大臣就把国君当做什么?路人。你给我钱我办事,不给钱我就下班了。国君把大臣当作泥土草芥来践踏,大臣就把国君当做强盗跟仇人来痛恨。这国君当然听不下去——删掉。还好,后来我们都知道国君只是一时的嘛,真正的思想是完整的系统。那几句删掉不够,它整个思想还是可以发展出来同样的思想。接着我们就要看看,孟子有没有特别提到其他快乐呢?有的。
他公开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称王天下不在其中啊,一般人都认为称王天下,我是天下帝王这应该快乐吧。孟子说,有三种快乐超过这个。我们非常好奇,很希望知道到底有哪三种快乐比当帝王还要更好的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吗?孟子说:“是的。”
第一种,“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八个字听起来有一点让人惊讶。说,父母都还健康还活着,兄弟姐妹都无灾无难。这种快乐有点狭隘,有点家庭主义。我一家人父母兄弟姐妹都很好,这个快乐最大。
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我们常常问,一个哲学家说的话,他难道背后没有道理吗?他的道理是什么?因为一个人父母健在的话,他看到别人跟父母年纪差不多的,他就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出去。一个人兄弟姐妹健在的话,到外面去交朋友,看到别人的兄弟姐妹年龄差不多的,他也可以推出去,把他们当做兄弟姐妹一样。这是一种人性自然发展的趋势、跟它的阶段。所以,人生的快乐是因为我们的人性可以发展,而人性发展的时候就跟我的父母健在,兄弟姐妹没有任何灾难连在一起的。而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快乐。
你会说:我明明具备孟子说的第一种条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什么我不觉得快乐呢?你这样想的话代表你对于自己的人性恐怕有一点误会了,以为说快乐全部是外在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快乐是人性发展的正常状态。这是最大的快乐。等于是我的生命随着年龄慢慢成长,而我的人性也有机会很顺利地发展。 这是第一种最大的快乐。
中国民间有一个习俗,再穷的人家也要给新娘子陪嫁两床被子。而缝被子的人必须是父母兄弟姐妹俱在的“全乎人”,以求图个吉利。也许这正是对孟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第一种快乐的印证。那么,孟子所说的第二种快乐是什么呢?
第二种快乐呢,就有点悬了。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现在我们还用这个成语啊,叫做“俯仰无愧”。第二句话比较容易,“俯不怍于人”,我们先用白话来说:抬头看天,不觉得惭愧;低头看人也不觉得惭愧。这句话怎么去理解呢?我们先看第二段,低头看别人没觉得惭愧。这个比较容易嘛,我又没有跟别人借钱不还,我又没有欺骗别人,也没有害过任何人。所以,我们看到别人不觉得惭愧,这比较容易做到,对任何人我都问心无愧。
那么我们说,我对别人不觉得惭愧,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什么叫做“抬头看天,对天不觉得惭愧”呢?这就很难理解了。很多人就喜欢怎么说呢?说,孟子所谓的“天”就是人的心,所以抬头看天,等于是我问自己的良心,有没有自己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做过什么坏事。这样讲太狭隘了。为什么?因为你要问良心的话,每一个人都很主观。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对,其实别人看你不一定对。你说,我问心无愧。别人说,你那个心有没有问题。那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在这里就要了解,我们不要轻易去抹煞儒家对“天”的观念。孟子说抬头看天不觉得惭愧,是因为他知道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他也说知道一个活在世界上对天要不个交待。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简单说一下,什么叫“对天有个交待”呢?就是我生下来是一个人,人跟动物不一样。既然是一个人就有人的使命。什么使命呢?就是好好做一个人。
“好好做一个人”绝不是吃饭喝足慢慢长大,最后老了就过世了,不是那个。也不是说我长大之后成家立业多生几个孩子,传宗接代,也不是这个。“好好做一个人”是说,我把人性向善的要求设法“择善固执”,要追求“止于至善”这是我的使命。我如果没有在这个路上走,那么我就对不起“天”,白白给我一个人的形状,人的样子。所以,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只有圣人,可以践形”,践是“实践”的践,形是“形状”的形。这两个字很特别。因为我生下来就有人的形状,像个人的样子。但是,只有圣人可以把人的样子充分实现出来。那么为什么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呢?因为你外表有人的样子,代表内心也是人的心啊。那你这一生就要把人的心和价值全部实现出来,才能算是圣人。换句话说,做一个真正的人就是做成圣人。圣人不是特别的人,圣人跟我们平凡人有什么差别?平凡人还不够真实,圣人是真实的人。意思就在这里。所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第二种最大的快乐。
孟子的第二种快乐似乎有点难。因为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个平凡人。但这是孟子的一个理想,一种追求。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那么,孟子的第三种快乐是什么?我们普通人可以达到吗?
还有第三种,叫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一点很多人听到都以为是老师,并且是明星学校的老师。你说有的学校不怎么样,学生念书成绩不太好。老师就说,你看我没有这种快乐,我得到的不是英才。如果这样讲不是有偏差吗?难道都要教这些最好的明星学校吗?重点学校吗?如果孟子这样讲的话,这种快乐一般人也达不到的。
所以,我们要说明一下。儒家所谓的英才,只有一个标准叫做“有心上进的人”就是英才。 很简单。我们从《论语》开始说起,在《论语》有一句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什么意思 ?一般翻译都翻成,孔子说:“中等材质的人以上可以跟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以下就不能跟他讲高深的道理。”这样翻译当然是错的。为什么?因为中等材质的人占多数啊。那以上是指这些人之外百分之十,以下是说这些之外另外百分之十。偏偏孔子又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最聪明的百分之十跟最笨的百分之十你没有教的,你改变不了他的。那这两句话不是矛盾吗?所以,“中人以上”是什么意思 ?中等材质的人愿意上进,要把“以上”当做(作)一种动词来理解,“愿意上进”,就跟他讲高深的道理。他如果不愿意上进,就不用跟他讲。所以,儒家很重视一个学习者本身的主动的意愿。
孟子这边讲的英才也一样,有心上进的称为“英才”,并且老师不仅指学校的老师,在社会上任何地方长辈教导晚辈,长官教导部下,年纪大的去告诉年纪轻的人,都是一种教育。而这些年轻的受教者有心上进的话,这个快乐啊,我们当老师的快乐——我刚刚讲的这些,长辈的快乐——难以想象。因为文化需要继承啊,需要发展。年轻一辈愿意上进的话,将来就有更大的希望。所以,孟子说人生最大的三种快乐,超过当帝王的。当帝王可以说富贵到极点,如果当帝王是快乐的,天下很少有人快乐,永远只有一个人快乐。
那孟子还有另外一段话,他说,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他原文怎么讲,他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是最大的快乐了。前面讲三种快乐比当帝王还要快乐。现在讲的是真正最大的快乐。什么叫“万物皆备于我”呢?这是很大的问题。“万物皆备于我”,我们身上连穿几件衣服都撑不住了,万物那么大,那么多,怎么可能都在我身上呢?“万物皆备于我”就是一切在我这里都齐备了,就是我生下来是一个人,我里面就够了,外面都是可多可少,没有什么非要不可的。
譬如,我现在活着,活着就可能以做一个人。但是你说你活着一定要有多少条件,每个月赚多少钱,住什么房子,坐什么车子,统统具备了我才能好好做一个人。不一定的。事实上,你一定要有这些外在的条件才会快乐吗?这样就正好违背儒家的原则。平常我们只知道颜渊,孔子说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田也不堪其乐。贤哉,回也。”说颜回真是杰出啊,每天吃一竹筐饭,喝点白开水,住在违章建筑里面。别人都受不了这种忧愁,颜回没有改变他的快乐。这段话是孔子称赞颜渊的,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孔子怎么说自己的呢?孔子说他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提简单的食物,喝的是白开水,手臂弯起来做枕头,里面就有快乐。这是孔子自我描述啊。
孔子跟颜渊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快乐绝对不在外在的事物齐备我才能快乐,外在的事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有时候看你生在什么时代,处在什么社会。所以,真正的快乐是在内不在外。这个如果不能掌握的话,我们学什么儒家道家都没有用,因为他学不懂为什么他们可以有这样的情操。所以,我们讲到说“万物皆备于我”是说:一切在我这儿都齐备了,我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本身就内在圆满,具备所有的快乐条件。
接着第二句话“反身而诚”,我反省自己发现我完全真诚,那么快乐就没有比它更大的了。第二句话不容易做到。反省自己是完全真诚,通常我们自我反省的时候都会觉得曾经有过不良的动机,曾经恐怕无意中或有意中伤害到别人,或是对别人有些亏欠,人生哪里有圆满的呢?所以,人生往往就是,你前辈子做一些偏差的事情,后半辈子设法去弥补,去改善,再设法走上正路。很少有人一辈子从小开始全部做的是正面的事,太难了。儒家也了解人生的困难。
现代社会调查发现,一个人经济条件的好坏与他快乐的感觉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有钱人未必快乐,而穷人未必不快乐。可见快乐只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但是,一个人是由外在的身体和内在的思想所组成的,难道外在的身体就与快乐无关吗?
其实一个人是一个整体的生命。孟子从来没有忽略人的身体的重要,但是或者换一个词来说——身体的必要性。我们都知道孟子对于人的身跟心,把身当做小体,把心当做大体。他有一段话说得很直接,他说:“你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的眼珠。眼珠如果是亮的话,黑白分明代表胸中正;眼珠如果是昏黄的话代表胸中不正。”这种话说出来,实在是很难到普遍的认同啊。假如说,我正好患了黄疸病,眼珠昏黄。那孟子就说:你这个人眼珠昏黄,胸中不正。这不是冤枉吗?那我们就要问了,孟子为什么说这个容易被人误会的话呢?因为他要强调身跟心的配合,所以人不能没有身体。譬如我走在街上,一个老人家摔跤,我如果没有手的话怎么去扶他呢?他要做好事,需要心里面下命令,然后我的身体、手脚去行动,我才能把好事做完。如果我没有手,没有脚,没有身体的话,我光是一个心,像灵一样的东西,那是没用的。所以,儒家不会忽略身体有它的必要性。就好像有身体所以我们需要吃饭喝足才有力气,但这是必要的。
什么叫必要呢?非有它不可,有它还不够,就是必要。我吃饭喝足了这是必要的,然后我才能够怎么样呢,去做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就是心去发号施令,然后身体设法来配合。等于以心为主,以身体为辅,这两个配合起来之后才能做到许多好事。所以,能够做到的话,这是最大的快乐——“反身而诚”。
他继续说,能够努力实践,推己及人的恕道,这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实践仁德。我们讲到怎么样“行仁”,儒家的思想孔子的“一贯之道”就是一个字,叫做“仁”。孔子本身怎么说你要行仁呢?他说“能近取譬”这四个字,能够就近在身边找譬喻来设法让我去做。简单地说来就是换位思考。你要行仁吗?你就要替别人设想。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你,我会希望别人怎么做?那我就这么做。就是我跟你换位,用适当的方式来回应你对我的要求。
在孟子来说,也是一样,“强恕而行”,就是我努力“恕”——推己及人叫做“恕”,如心为恕,将心比心就是恕。我努力照这个做,就可以行仁。所以,儒家思想里面的真诚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真诚。讲真诚的时候就要问,我跟别人之间的关系是否适当。如果适当的话,当然内心里面非常愉快,问心无愧嘛。那如果不适当的话,那就要问了,我是不是可以改善。我们一再谈到这个观念。他说:古代的人得志的时候恩泽加于百姓身上。不得志的话呢,退下来修养自己,立身处世。穷困的时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不是一个人不跟别人来往。“独善其身”是我穷困的时候,没有机会做官造福百姓,我就设法怎么样呢,我让自己变得完美。至于我得意的时候,通达的时候,显达的时候呢,就让天下人一起走向完美。
所以,我们讲儒家思想的时候就要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说我读书人学习儒家的思想,做官的造福百姓,让百姓过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光造福百姓不够啊,还要带着百姓一起走向完美的人生。这要分两方面。所以,为什么儒家思想它对于读书人的启发很深刻呢?就是你除了要有德行之外,还要有能力。你能力不够,你德行再高,你无法真的改善百姓的生活,那也是很可惜啊。所以,后来孟子思想发展,在整个儒家的《易经》传统里面就会特别谈到,古代的帝王照顾百姓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个,要有德行。因为你有德行的话呢,跟所有人才会心心相通。你德行越高,别人越高兴,因为你会照顾他嘛,你会与人为善嘛。
第二个呢,你需要培养能力。能力不够的话,你光是一个好人,那么办事情办不通,办不成,那不是很可惜吗?
第三个呢,需要有智慧。因为人活在世界上常常会有迷惑。什么叫迷惑呢?孔子就说过“四十而不惑”这样的话。他的学生们有两次就直接提到,什么样叫做迷惑。孔子的回答没有例外,都提到情绪,情感的问题。第一次孔子会说,什么叫迷惑呢?你对一个人爱他的时候希望他一直活下去,恨他的时候希望他立刻死去。对同一个又爱又恨,就是迷惑。另外一个学生问什么叫迷惑。他说,一时的愤怒,忘记自身的安危以及父母亲的安危,这叫做迷惑。所以,孔子所说的迷惑都跟情绪的反应冲动有关,代表儒家很强调,你要设法有好的情商,调节你的情绪智商。这个做到之后,才能够没有迷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快乐,但是人生中有许多我们自己无法把握的因素,我们学习儒家思想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那么,一个自身修养良好的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是不是就能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了呢?
人的生命非常可贵。我们常会想到孔子的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流的水从来没有停过,晚上睡觉的时候它继续在流啊。那我们能够不努力吗?忽然之间就过了十年二十年了,就要问自己:有没有长进啊?而像孔子、孟子,他们的生命等于中一直往上走,是一个立体的生命。我们学儒家就要让自己的生命也变成立体的生命。而这里面有很大的压力,但你不要忘记,有更大的快乐。有时候,我们看到介绍孔子或者孟子的一些资料,就提到说孔子是丧家狗,郁郁寡欢,一生不得意,如何穷愁潦倒。这些话其实都非常浮面的,孔子一辈子都非常快乐。他平常生活的时候,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非常自在轻松的。
孟子也是一样。他的学生说,老师看起来不太开心。他说,为什么我不高兴呢?有理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要看天时地利人和能不能配合。不能配合的话,我独善其身,让我自己改善变得完美,至少对得起我自己这个生命。我们平常看故事喜欢看结局,有一个快乐的结局——Happy ending——就觉得说终于圆满团圆了。但是你不要忘记,很多事情你做了半天没有圆满结束怎么办呢?但是儒家基本上不在乎那个结局是否圆满,只在乎你是否继续再做。
这种继续再做是最难的,你要有恒心由内而发。意思就是说,我要设法对得起我自己,我自己这个人性的要求。至于说别人怎么样我实在不能去干涉他。你怎么可能说,因为你孝顺,所以你父母就要慈爱呢?或者做父母的,因为你慈爱,子女就应该孝顺呢?没有人敢打这个包票的。所以,儒家基本上是回到每一个人自己的身上。人际关系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人都活在人群里面。你没有这个人际关系的网络,你根本不可能生存发展。但是呢,你不能选择说我一定要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兄弟姐妹,什么样的同事同学朋友。你不能选择,很多都已经定了。你注定在这儿工作,你跟这些人做朋友。啊呀,你说我朋友都有些问题,同事都有他们的毛病,都对我不好,怎么办呢?儒家会认为,正好借机会修德行善啊。
我们有时候也可以思考,如果孔子不是生在春秋时代末期,孟子不是生在战国时代中期。他们两个生下来就很顺利,哎,书念得很好,理想也很高,做大官做很多好事。那就是孔子、孟子吗?恐怕就不是孔子、孟子,反而变成恐怕是很平凡的一生了。所以,有很多时候在颠沛流离之际你才能够真的看透人生里面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重要的。儒家是把到握重要的这个成分,认为人要面对的是什么?每一个人自己的人性,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快乐也一样,由内而发。掌握这个原则的话呢,谈到儒家的快乐,就变成我们每个人完全操之于己,而不用求之于人的。
你学了《孟子》之后就感觉到内在真的是有一种力量,感觉到内心充满浩然之气,活在世界上那种坦荡荡的快乐是难以想象的。那么,同时呢也可以明白人生的价值何在,如何过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不断提升生命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