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化根在玉

 仲玉 2010-12-07
                                                                              华夏文化根在玉
                                                                                        仲玉

           关键词:华夏文化,文化起源之根,通灵之物,文化之根,玉神器,玉崇拜,玉王权,玉德学,玉体制,
“六器六瑞”华夏文明第一龙,儒释道和易与玉的联系,石头记,金镶玉等
           文章摘要:通过对玉在万年的发展史中对华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作用,说明在华夏文化产生和发展
过程中,玉起到的重要作用,说明华夏文化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美丽的石头---玉。
           文化广义的讲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创造的结果即是文明,过程
更多的体现着文化的特征.华夏文化可分为几百种,文化和文明相互促进,互相依存.但文化的产生不同的国
家和民族又有不同的特点。最初人类崇拜的和生成依赖的就应该是文化的根。如河流,水,天,地等。中
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包括史前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玉一直扮演着为华夏文化产生和
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关健作用。
           1981-1993年从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考古发现史前玉片有3-2万年的历史到07年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的玉
块有10300年;从辽宁兴隆洼遗址发现的玉器今有8000年历史。到红山,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等发现中
,都有力地证明了在漫长的中华文化产生,发展过程中,玉一直承载着华夏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使命。
从玉的作用和发挥的历史演变展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玉的发现和功能作用的变化,主要经历:
坚硬的石头→玉工具→玉美学→玉神器→玉王权→玉礼制→玉德学→平民化即玉普及阶段。在这个漫长的
历史过程中,由於玉所承载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继而引导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玉发展利
用的各个阶段中,最重要的是:玉神器、玉王权、和玉德学和玉普及阶段。
             著名的学者,丁一教授汉讲:在中国不了解玉文化,就不了解中华文明,我们的祖先在汉3-2万年前就发现
了玉这种石头比其它物质更坚硬,从而用于削切物品之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氏族内部产品有了小量的剩余,逐步发现玉石不仅质地坚硬而且,色泽剔透,
很美丽,用於作简单的饰品.由於所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害致使出现人和物遭受到的死亡和损失。
或许是因为上苍的启示,使人类对自然产生了恐惧和敬畏心理,都希望能得到天地的庇护,於是祈求上苍
或其它神灵能保护人类免受和少受灾难。於是原始宗教出现。因为玉的坚韧,温润祥和的特点,使我们的
先辈对玉也产生崇拜,认为玉是上苍赐予的宝物。是大地的舍俐,是大地脊梁的物品,具有通天、通神的
通灵之物。
           在原始祭祀活动中,人们拥簇在具有通神作用,象征上天意志的玉器面前祈求上苍的保护,玉神器的时代
到来了。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那些在自然和获取食物活动中勇敢而又聪明的人成了氏族的首领,产品进一步剩余以
后,作为氏族首领,专门拥有玉器饰品,并将其制作为象征权力的各类物品。玉这字即寓意王者身上饰佩
之物。玉王权时代到来了。这在红山、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玉琮、玉壁、玉圭   、玉璜 、玉璋等得到了
有力的证明,作为红山和良渚文化,在继承了先辈玉文化的衣钵的基础上而把史前的玉器文明推进了一个
辉煌的时代。
          到了商代,商朝在创造了伟大的青铜文明的同时,更是发展了玉器文明,把玉王权文化推向了一
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玉文化辉煌灿烂的时代。
          根据的甲骨文的记载,在汉代的丝绸之路早约2000年就有了运送玉石之路。在商代为了获得昆仑山的宝石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为了获取玉石“越三江五湖,千人往,百人至,百人往,十人返”,足
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玉远胜于其它任何物品的重视。也体现了玉石当时最有价值的物品。
为了获得昆仑山的宝玉,商朝发动了一场争夺玉石的持久战争,远涉几千里之外攻打鬼方部落(即今天的
和田玉所在地)战争持续了三年,终于商王朝赢得了战争,从此,昆仑山的玉石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原,从
而为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商代出现了玉器为标志的国家制度,官吏制体相结合的玉礼
制。使得玉器体现的礼制作为统治国家的工具,最具体就是商朝“六器六瑞”六器即指:以玉礼天、以玉
礼地、以玉礼东、以玉礼南、以玉礼西、以玉礼北。即以玉器祭祀天地、东南西北,以祈求上苍对商朝和
人民的护佑。六瑞也是礼器即:王执镇圭,公执恒圭,候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周礼
、春官、大宗伯》。不同的玉器体现不的官价和身份。连身佩之玉都受到严格的约束,有明确规范,一点
也不能马虎,达到了中国古代其他任何历史文化难以比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玉对中国政权制度、官吏制
度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这种情形虽在后来有所减退但到明代仍然在使用,只是规矩不同而已。,据《
史记》记载商衬王在死前把宫殿的玉器堆在自己的四周,然后自焚。而周武王打进朝歌后,获得140多万
件玉器品。可以看出玉在对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商朝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说文解字中“以玉事神谓之巫”。周朝的巫主要从事以玉器祭祀神和天地的一种重要的具有很高的政治
地位的工作。又被称为儒者。后来儒者又逐步承接了相礼教学等职能。到了春秋时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
的孔丘逐步创立了儒家学派。克己复礼就要恢复西周的典章制度,当然也包括“六器六瑞”。《论语》记
载了孔子执圭时的情景,“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辑,下如授”,对玉圭如所敬畏。对一小片玉,
曲腿,弯腰、低头,象承受了无法搬动物品的压力。一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玉圭面前如此表现,充分
说明玉所承载的国家礼制是多么的厚重。
          玉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先于丝绸,作为道德文明的载体,早于商周.到了春秋时,一代思想家孔子论玉: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以玉比德焉”。即君子有优良的品德如玉一般(相同)。孔子论玉,根据玉
的特性赋予了君子十一种美德,即“仁、义、礼、智、信、道、法、天、地、忠、乐”,给玉赋予了人格
化的品格,从而使玉成了君子人格化的标志物。中国历来有君子执身如玉之说。。使玉本身跳出了物品的
范畴而进入精神领域,从而掀开中华玉文化发展崭新的一页。
         到了汉代,对玉的崇拜,特别是玉对人的寓意美好和可保尸身不灭、灵魂永存到了一个巅峰阶段。汉朝把
从新疆进中原的关隘定为玉门关,从红山、良诸文化中发现的金缕玉衣以及人体器官,七孔使用的九窍塞
說明汉朝统治者对玉的寓意美好和崇拜达到我们今人无法想象的地步。
         著名的和氏壁的故事,更是众人皆知,它充满了千年的血雨腥风和刀光剑影,但它的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和
氏壁成为中华两千多年以来皇权的象征。
           在说文解字中,凡是带玉的字,都是美好的,如金玉良言,冰清玉洁,金科玉律,如花似玉,锦衣玉食等等。
据有关人士统计,带玉的部首字有126个,是部首最多的字,带玉的成语。词语有100多条。中国四大名著
之一《红楼梦》即《石头记》是玉崇拜的作品,同时也是玉文化表现最全面的中国古典小說创作的最高峰,
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成为封建制度的一缩影。书中宝玉和黛玉不能结合,宝玉只能和宝钗结婚
,因为中国人相信金玉良缘。可见,玉对中华文明中文字、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代玉逐步走向市民化,商品化、世俗化。元代忽必烈由于受汉人对玉的崇拜,同时也为了尽快与中原汉
人融合,非常酷爱玉,他的宫殿以及出行随伴,尽可见玉,同时令工匠雕制了重达3500公斤的大玉海,现
存北京北海公园。乾隆皇帝对玉更是情有独钟,他开创了乾隆玉的历史时代。现存北京、台北、故宫博物
馆的玉器,大部分为乾隆时期的作品。同时,乾隆对玉咏诗达800余首,他本人有“玉痴”的雅号。慈禧
太后时期,由于腾冲人把缅玉引到中国,慈禧收到进献的缅玉十分喜爱,从而带动宫廷嫔妃和举国人的效
仿,从而把玉的平民化掀起了又一更高的高潮。
          在华夏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文化来源于易,儒,释和道。可是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可以看到玉所起到的
作用
          在易中,有学者研究认为玉器的圭,璧,璜,琮功能是:圭为盘古开天地的劳动工具,后为神器;璧为
太极用于日影的变化,后为礼天的神器;璜为二仪懂阴阳定日夜之别;琮为四象,是分方向定四方为礼地之器
;著名的易家的风水宝典《天玉经》无不体现玉的作用。<<玉井奥诀>>更是易家的代表。
         儒家对"玉德"的阐释就是利用玉所特有的物质性,把抽象的伦理道德观念具体形象化了。
         佛教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文化之一。传承至今的佛教文化也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福圣玉
将佛文化与玉文化完美地结合,采玉之灵气,融佛之教文。鞍山玉佛苑、上海玉佛寺。以及南阳的桐柏淮
源水帘寺的玉佛等等也是这样的例子。《玉历宝钞》是一本传抄已久的“阴律”善书,其传出者淡痴尊者
是一位得道高僧. 总之,中国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是相互的,而且都渗透了悠久的历史精髓。
         道教对中国玉文化偏爱才致使玉文化从药用、丧器、法器入手展示了辉煌的道教思想所在。再次把
玉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从“玉皇大帝”到“玉女玉郎”,天界地域为“玉京玉清”,所居之处曰“
玉阙玉楼”,其书称之“玉简玉册”,更有那动植物封以“玉兔玉蟾”、“玉树玉花”。道教文化的神物
美称有相当一部分与玉文化息息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道教思想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具有
超自然性。玉有灵通,可以升飞。玉为阳物之精,生服可以延年益寿。玉有祥瑞之征,可远祸近福除恶辟
邪。
         宋代以后,随着易,儒、释、道的不断融合以及玉逐步走向市场化,商品化和市俗化。从而使玉走进
了平常百姓家庭。使玉文化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
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娇龙成为中国龙的雏形,77年遗址中出的园雕龙都是采用的是岫岩玉,而成为中华龙
文化图腾的雏形,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即有“岫岩宝玉万年史,华夏文明第一龙”之称。华夏民族有龙的
传人之说,其源离不开美丽的石头——玉。
         六十年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国徽方案的征集选择,最后集中在两种方案上,其中一个方案
就是由著名学者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提案,提案是一个玉璧,玉璧边镶缀麦穗,玉璧上有五个五角星。
另一个方案就是我国现在的国徽。这个国徽的提案,至今保存在全国政协的档案馆中,虽然这个方案没有
被采纳,但可以看出玉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之深远。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其奖牌全部采用金镶玉的形式,这是组委会向全世界传递着玉文化的厚重信
息。
          今天,缅玉、昆仑玉、黄龙玉、岫岩玉、俄玉和其它玉价格暴涨,虽然可能是资金转移和炒作等其它原因
,但与中国人爱玉、喜玉、佩玉,藏玉以及国人收入上升,玉资源越来越少等相关。换句话说,中国人爱
玉、资源稀少,是投资转移和炒作的前提和基础。
          玉在长达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国人建立了密不可分的机缘联系,据有关学者分析,国人喜爱玉器基
本上有以下十大作用或功能:
(一)装饰美丽;(二)驱灾辟邪;(三)寓意吉祥;(四)心理暗示;(五)人玉互养;(六)身份象征;(七)闲暇玩物;(八)宝贝收藏;(九)保值物品;(十)传承之物。
           在今天富裕起来的国人之中,每人至少有2件以上的玉饰品。
西方有学者认为,文明起源和发展之三大坐标,即城市、文字和青铜器,但是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过程
特别是早期更重要的是玉。玉的温润而泽、至纯至洁、坚硬,美丽内敛、含蓄,蕴籍丰富却不张扬.正是国
人包容,坚定,大度,中庸,中和性格的体现。西方人崇尚个性,强调自我性格张扬,情感外露,特征是喜欢
光线射入宝石后夺人心魄的珠光宝气,正是宝石特性的体现。这正是国人与西方人的差异由来的体现。长
期以来,玉成为华夏民族的国宝民魂,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华夏文化根在玉.
 
                说明: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部份互联网资料和书籍,在此表示对资料和书的作者的衷心感谢!
                                                                                   
                                                                                2010/11/29日于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