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处作业的定义 按照国标规定:“凡是坠落高度基准面 (1) 技术措施及所需料具要完整地列入施工计划; (2) 进行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 (3) 所有安全标志、工具和设备等,在施工前逐一检查; (4) 做好对高处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等。 2 高处作业的级别 高处作业的级别可分为四级,即高处作业在2~ 特殊高处作业的分类: (1) 在阵风的风力六级(风速 (2)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 (3) 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4) 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5) 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6)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7) 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作业; (8)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一般高处作业是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 3.高处作业的标记 高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作标记,写明级别和种类;特殊高处作业作标记时,写明级别和类别,种类可省略不写。例:三级,一般高处作业;一级,强风高处作业;二级,异温、高处作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怀青,杜世中。 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根据高度h不同分别是: 当高度h为2~5m时,半径R为2m; 当高度h为5m以上至15m时,半径R为3m; 当高度h为15以上至30m时,半径R为4m; 当高度h为30m以上时,半径为5m。 高度h为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4.高处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1) 凡是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 (2) 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应接受安全知识教育;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3) 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 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5)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需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 (6) 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着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 (7) 在风雪天应采取防滑措施,当风速在 (8) 应设置联系信号可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9) 高处作业时,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5.高处作业时应注意事项 (1) 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必要时停止作业。 (2) 遇到各种恶劣天气时,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校正修理使之完善。 (3) 现场的冰霜水雪等均须清除。 (4) 搭拆防护棚和安全设施,需设警戒区、有专人防护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注意事项 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前,必须对有关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得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作业时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设点必须安全、可靠。 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不得妨碍作业,并制定防止坠落的措施;使用工具应有防止工具脱手坠落伤人的措施;工具用完应随手放人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及登高架设作业、起重和打桩作业。 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梯子横档间距以 单面梯工作角度以75℃± 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撑、桁条、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专人负责。 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除指派的专业人员外,禁止攀登起重臂、绳索或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常识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高处作业中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的比例最大。许多事故案例都说明,由于正确佩戴了安全帽、安全带或按规定架设了安全网,从而避免了伤亡事故。事实证明,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减少和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常称之为“三宝”。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帽,调好帽箍,系好帽带;正确使用安全带,高挂低用。 一、安全帽: 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如物体打击)起防护作用的帽子。使用时要注意: 1、选用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其上有“安鉴”标志的安全帽; 2、使用戴帽前先检查外壳是否破损,有无合格帽衬,帽带是否齐全,如果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 3、调整好帽箍、帽衬(4~ 二、安全带: 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防护用品。使用时要注意: 1、选用经有关部们检验合格的安全带,并保证在使用有效期内。 2、安全带严禁打结、续接。 3、使用中,要可靠地挂在牢固的地方,高挂低用,且要防止摆动,避免明火和刺割。 4、 5、在无法直接挂设安全带的地方,应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拉绳、安全栏杆等。 三、安全网: 用来防止人、物坠落或用来避免、减轻坠落及物体打击伤害的网具。使用时要注意: 1、要选用有合格证的安全网;在东莞地区使用时,必须按规定到有关部门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安全网若有破损、老化应及时更换。 3、安全网与架体连接不宜绷得太紧,系结点要沿边分布均匀、绑牢。 4、立网不得作为平网使用。 5、立网必须选用密目式安全网。 高处作业安全 上下交叉作业 不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作业。如果必须在上层物体有可能坠落的范围之内作业,上下层之间要设隔离防护层。 高处作业 要穿紧口工作服、防滑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带。 遇到大雾、大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时,要停止高处作业。 作业时要带好工具袋,暂时不用的工具,装入工具袋。 各种物料用系绳或溜放的方法放到地面,不得向下抛掷物料。 作业人员不得相互戏嘻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改动或拆除防护设施。 攀登作业 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要攀爬脚手架杆件或在阳台之间跨越和攀登。 上、下梯子时,要面对梯子,双手扶牢,不要手持物件攀登。 不要站在阳台杆件上、钢筋管架上、模板及其支撑上作业。 不要在屋架上弦、檩条及未固定的物件上行走或作业。 在脚手架上作业或行走要注意脚下探头板。 建筑施工中对高处作业有哪些要求?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应该结合工程特点,相应地制定各种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其要求如下: (1)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所涉及到高处作业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要尽量采取地面作业,减少各种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问题,范围较为广泛,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网等,也有各种专项措施 (3)高处作业人员,一般每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可安排他们从事这项作业。 (4)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5)攀登和悬空作业(如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人员危险性都比较大,因而对此类人员应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件后才能持证上岗。 (6)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和装卸。对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等,都应随时加以清扫干净。拆卸下来的物体、剩余材料和废料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时不能抛掷。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要一律先行撤除或者加以固定,以防跌落伤人。 (7)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务必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擅自移动和拆除。有些确因施工需要而暂拆除或移位的都要报经施工负责人审批后才能动手拆移,并在工作完毕后即行复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