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在中央大街上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中央大街上有欧洲常见的16世纪、17世纪、18世纪的建筑,这些建筑都体现了西方建筑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虽说我们都是地道的哈尔滨人,但是今天才是第一次真正领略哈尔滨的欧式风情。侃侃这些风格迥异的欧式建筑。
如今中央大街上还有许多仿制的欧式建筑,我发现中央大街一侧相邻的两栋风格迥异的欧式建筑,一栋属于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物主体四层,各层间以腰线分割,自下而上窗口逐渐缩小,给人一种稳定感,圆形扁窗着重体现了新艺术运动建筑特色。另外一栋建筑遵循俄罗斯式风格,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特色,由于气候寒冷,故建筑外形稳重、墙体厚实窗小,这两栋建筑一栋是保护建筑、一栋则是仿制建筑,您知道怎么区分保护建筑和仿制建筑吗?
马迭尔宾馆的女儿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女儿墙的花纹很漂亮,两个沿街的立面呈对称的形式。女儿墙的中段是三角形山花,犹如盛满鲜花的花篮。我还发现在中央大街的许多欧式建筑上都建有女儿墙。那么欧式建筑为什么在檐口以上构建女儿墙呢?通过进一步了解我才知道,其实在欧式建筑中在檐口以上部分才被叫做女儿墙。女儿墙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每一栋欧洲建筑上女儿墙的体现的特色都是不一样的。多数的女儿墙都以砖砌体为主,显示出和谐、活泼的意蕴。为整个建筑增添了一种虚实变化的美感,轻快而又舒展。
从马迭尔宾馆我又来到了中央大街上非常著名的教育书店,始建于1909年的教育书店是市I类保护建筑。一进入教育书店,精致的浮雕装饰、自由断折山花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欧式建筑的内部装饰,显然也是别具匠心。
在教育书店的第三层我第一次看到了保存较为完整的欧式建筑的内部结构。从三层可直接进入的半圆形花萼状阳台,在这里可以领略整个中央大街的欧式风情。如今许多欧式建筑的内部已经被重新装修了,新艺术风格的代表建筑马迭尔宾馆也到处充满着时髦的气息,长廊里悬挂的旧式油画依稀可以看到当年迷人的魅力。在马迭尔宾馆的二楼还保存着极富变化的穹顶造型,体现了西方建筑的精华。那么欧式建筑内部的装饰是不是也和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有关呢?
回到步行街,我仿佛穿行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又仿佛置身于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而铺就了整条步行街的一块块方砖,似乎可以见证这些欧式建筑的每一段历史。
现在的这条大街,是俄国工程师克姆特拉萧克,在1924年5月设计并监工铺设的。每块黄岗岩石长约一米形状如俄式的面包,整个中央大街总共由77万面包石组成,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倒是为什么要在地上埋下长约一米的花岗岩石呢?
中央大街欧式建筑研究结果
建筑名称等级风格始建时间风格特点
教育书店Ⅰ仿巴洛克风格1909砖混结构外表华丽,装饰复杂,
集中多种欧洲元素,
楼梯富丽堂皇,
屋顶为“盔顶”,
仿巴洛克痕迹明显
马迭尔宾馆Ⅰ新艺术运动风格1906砖混结构门窗弧线型,
女儿墙做工精致,
线条流畅,
铁艺多运用花瓣状,
屋顶为“宝瓶顶”,
该建筑为新艺术
运动风格的代表
道里秋林商店Ⅰ新艺术运动风格1919砖混结构运用花瓣状,线条流畅,
铁艺多门窗弧线型
哈尔滨摄影社Ⅱ新艺术运动风格1927砖木结构运用花瓣状,线条流畅,
铁艺多门窗弧线型
哈尔滨市教育局Ⅱ折衷主义风格1925砖混结构揉和了欧洲多种艺术元素
黑龙江机电设备公司门市部Ⅱ折衷主义风格1922砖混结构揉和了欧洲多种艺术元素
哈尔滨江沿小学校Ⅱ俄罗斯风格1914砖木结构具有俄罗斯地方性特色,
由于俄罗斯气候寒冷,
故建筑外形稳重,
墙体厚实,窗小
道里区牙病防治所Ⅱ新艺术运动风格1914砖混结构运用花瓣状,线条流畅,
铁艺多门窗弧线型
原联谊饭店Ⅱ仿文艺复兴式风格1907砖木结构文艺复兴式风格是14-15世纪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该建筑即模仿那一时期的特点
大台北鞋城Ⅱ折衷主义风格1923砖混结构揉和了欧洲多种艺术元素
妇儿商店Ⅱ折衷主义风格1917砖混结构揉和了欧洲多种艺术元素
精品商厦Ⅲ新艺术运动建筑1920砖混结构运用花瓣状,线条流畅,
铁艺多门窗弧线型
中央大街药店Ⅲ折衷主义风格1921砖混结构融合了欧洲多种艺术元素
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1898年,初称" 中国大街" 。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 中央大街" ,现在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10.8米宽。被誉称" 哈尔滨第一街" 的中央大街,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步行街自开通以来日接待游人20余万人次。步行街的夜晚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更有一番特色,充分体现出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
汇集欧式风情建筑
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欧洲风格满布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使得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为世上少见。
中央大街历史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建设城市,来自关内及邻省的劳工大量涌入哈尔滨,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便是中央大街的雏形。至1900年即形成" 中国大街" ,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由于埠头区的建立,这里俄国人的铺子也多了起来,牌匾多用俄文,他们经营杂货等,所以虽称" 中国大街" ,但两侧多为欧式建筑,商业也多为外国人经营,犹如外国城市一般。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铺路用的方块石为花岗岩雕铸,长18厘米宽10厘米,其形状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一块一块,精精巧巧,密密实实,光光亮亮。路铺得这样艺术,在中外建筑史上都是少见的。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值一个银元,一个银元够穷人吃一个月的。几百米的中国大街可谓金子铺成的路。据有关专家测定,中央大街的方石块还能磨上一二百年。
方石使得中央大街顿时显得华贵起来,当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道里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也颇有名气。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毛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德国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国的洋油、瑞士的钟表、爪哇的砂糖、印度的麻袋,以及各国干鲜果品均有出售,不亚于一个国际商品博览会。
1925年7月,中国大街正式改称" 中央大街" 。现在的中央大街,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街道两侧商业、饮食服务网点近200家,形成了门类齐全、服务较为完备的商服中心,特别是近年来,各商家纷纷重新装饰门面,贴金镶银,张灯结彩,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最富特色的商业一条街。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为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