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野钓鲫鱼钓获的两个重要要素
一、鲫鱼属广谱性鱼类。在自然水域虽常常能见,但并不等于处处都有,即使最活跃的春秋两季,也有它们一定的活动范围和栖息集聚之地。故在钓场它根据表面水体来选择水下藏鱼的有利位置。一般可按以下几种情况来考虑。
1. 宽河钓窄窄钓宽,不占凸地就占湾。这是因为若水域特别宽大,尤其在一年中的春秋两季鱼儿比较活跃时,鲫鱼多爱窜至窄处游弋觅食。反之,要是水面过于狭窄,它们又常居宽处隐蔽藏身。凸地,向河心延伸,这更是鱼儿上下游弋的必经之路。湾处,水草密集,浮游生物较多,且能避风躲浪,恰是它们觅食栖息的安全港。 2. 方正池塘钓四角,长堰直岸钓中间。选择池塘四角,是鉴于四角常常是鱼儿沿岸游弋至转换方位弯角时,多有逗留的习性。且此处不管风向如何,始终有两角处于下风口,天然浮游生物较多。尤其养殖塘的进水口、喂食台,洗衣淘米的位置更佳。水面无凸凹的长堰直岸,除冬春可以选择堰头、堰尾外,夏秋鱼儿多在中间两岸的壁坎处游弋觅食。 3. 岔河流水钓进口,挨到草边去下竿。岔河、主支流进水口,流水汇集,天然浮游生物甚多,尤其若是滩脚且有上游鱼儿爱戏水而下,下游鱼儿想逆水而上的习惯。钓鱼挨草。这是因为草丛周边自然食料丰富,氧气充足,水流平缓。对鱼儿产籽、夏避阳、冬取暖都有益处,是它们四季栖息的安居之地。 4. 深浅水界找坑塘,乱石桥墩树下边。河面两岸大石处,河床底下有乱石的地方和桥墩旁,大树下,一般水都较深,是冬夏两季大鲫鱼的藏身之地。深浅水位交界处,河底必然有坑塘。俗话说:“河底有塘就是‘窝’,塘塘里头鲫鱼多”。在这里下竿,准能丰收。 二、野钓鲫鱼,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异常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撒窝下竿后,一直不见有任何反应。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位置没有选好,水下根本没鱼。若果真如此,应考虑换窝;二是挨草边撒窝,明草下面或许有你看不见的暗草,喂料全部撒落在草上,没有被鱼发现。应用空钩前后左右反复探测,真有暗草,要重新撒喂或换窝;三是钓饵不“对路”,尤其若发现窝里有鱼星而不咬钩,要马上更换钓饵。 2.起竿获鱼,突然就不见它咬钩。这种现象,也有三种原因:一是鲫鱼本身就是成群结队,四处游窜,把它们“一伙”钓了后,另一群还没有进窝,要耐心等待;二是或许窝里有其它水生动物干扰,若有黑鱼之类的凶猛性恶鱼会撵散鲫鱼,钓者应注意观察窝里窝边迹象,必要时只有暂停下竿,让它离去或者换窝;三是有鲤鱼、草鱼之类的大鱼进窝,要是发现有它们的鱼星,要立即换用钓具、钓饵,临时改钓大鱼。 3.非小杂鱼闹窝,但又老是扬竿不中。其原因在于:一是提竿过早,鱼还没有衔饵进嘴,要准确地把握好提竿时间;二是或许钩钝,要检查换钩;三是用钩太小或钩门太窄,也应考虑另换;四是穿饵臃肿,素饵硬质或捏的颗粒状太大而阻塞了钩弯的钩门,致使钩尖没有刺进鱼嘴。要注意调整饵的形状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