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尊齐白石

 诗小雅 2010-12-13

本尊齐白石

2010-12-12 14:28:10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跟贴 0 手机看新闻

齐白石在北京,可算是美术馆的常客了。每每有老人展讯,我都会第二时间赶到(第一时间老是有事)。不错,我爱老人。以画画为生者,笔下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份文人气,带好了,穿衣正确,带不好,简直小月月。或许是当木匠那会儿爬梳出的功夫,对这份文人气,农民白石天然免疫。

我是拖到闭幕前才赶到,那天的北京真冷,风吹出缕缕火烧云。展厅里绰着几个人影,人手一部相机,都在咔嚓。哎,喜欢白石的不独我一人也。刚要开看,手机忽然响起,那边是领导了我N年的声音,别买油啊,先生说,我买了。谢天谢地,他怎么知道我今天没时间去超市?

好久没在美术馆这类地方心存感激了,经过那些烂展的摧残,我对艺术这个冤家经常心情复杂,不见还好,见了想逃,看来,这是一个恶补感情的机会。

白石老人没让人失望。这里是一个中国乡村的缩微版,瓜果桃李样样齐全,一门心思经营它们,不惦记农转非(老人的愿望:以农器谱传吾子孙),才有这般的好看和耐看。最大看点:白石真是一个农民,朴素到前卫,每张画都有魂儿。蹭在本尊身边,我老惦记着那双把稻菽当花看的眼睛……下面……那张嘴,到底合上没(张着的“它们”,真有仙气啊)。在齐白石的世界里,雪个的冷逸,青藤的樟脑味统统没有,那些蛤蟆、白菜、萝卜、辣椒、老屋、僧人,个个活着,面带喜相,我在这些含着喜气的笔墨前驻足,心里不断感激两样东西:木匠和农村。

昨晚,翻箱倒柜把白石画语录找出来复习,又一次认识了白石,他真是一个认真的人,比农业口的皮毛类还肯钻研业务(他的印文:老夫也在皮毛类),你看:

“玫瑰的刺多向下长,所以挂人衣服。”

“南方的紫藤,花与叶齐放,北方是先花后叶。”

“枇杷梗要粗大,冬瓜梗要细小。”

“菊花蕊只长在花心,牡丹花蕊每一层花瓣下都有。”

在笔洗里养虾,把稻黍当花看,这些都很齐白石,可是,郑重对待枇杷梗,玫瑰刺,甚至把陈宣的最好位置留给草虫,这些更显老人本色。

画小鸡二十年,白石称,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马上揪发,我才写字两个月)。

那盘放了若干年的樱桃,我俯身研究半天,登时跺脚,把樱桃小友包在“圈圈”里,我当年素描的鸡蛋就这路数,被老师左撇子一样硬拧过来,真狠啊。

屏幕上,侯一民在谈论齐白石,还有靳尚谊、徐冰。他们都很主旋律,也很官方。不过,齐白石之所以是齐白石,就像他的画一样,跟体制和学问,楚河汉界完全不搭(比如“官入民家,主人不利”,比如“平生以见贵人为苦事”,比如“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等等),放弃了这些念想,再加上胎里的聪慧和朴素,才出来一个齐白石(祖父故去时,他不吃不喝哭了三天,朴素若此,哪个能及)。那张架着花镜,永远合不上嘴的面孔出现时,我在心里一浪一浪划过白石老人自述中的文字:说话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画画要画人家看见过的东西。

发聩,听起来真像是一声棒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