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版
所有内容来源于医学类权威资料,更专业,更准确
失眠是指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或因睡眠障碍以至于人们在醒后觉得睡眠不足。失眠并不是病,而是一个多因素所致的综合征。这些因素包括情感及躯体障碍和药物使用。不管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出现失眠,常伴发于情感障碍如激动、焦虑、抑郁或恐惧。有时人们难于入睡仅仅是由于脑及身体尚未疲乏。
当人变老后,睡眠减少,睡眠时相也发生改变:4期睡眠变短并最终消失,各期中清醒时间增多。
失眠
这些变化虽然是正常的,但常使老年人觉得他们睡眠不够,目前尚无证据说明老年人需要与年轻人一样多的睡眠或需要药物来纠正这些正常的与年龄相关的改变。
早醒类型在老年人中较常见。一些人可正常入睡,但几小时后即醒且不能再次入睡。有时他们会时睡时醒睡眠不满意。任何年龄出现的早醒都可能提示抑郁。
睡眠类型被打乱的人可能经历睡眠节律倒错:他们在不恰当的时候入睡而在应当睡时却睡不着。这些倒错常发生于有时差(特别是从东到西),不规则的夜班,工作时间经常变换,或过度饮酒,也可能是药物副作用。脑内生物钟的破坏(如患脑炎、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等)也可打乱睡眠节律。
诊断
回目录
诊断失眠,医生应评估病人的睡眠类型,有无药物、酒精和禁药的使用;精神压力及体力活动的程度。由于一些人需要的睡眠较他人少,所以失眠的诊断应根据个人需要而定。通常医生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指无明显相关生活事件压力的长期失眠,后者则继发于疼痛、药物、激动、抑郁或极度压力等因素。
治疗
失眠的治疗要根据原因及严重程度。老年人的年龄相关性睡眠改变通常不需治疗,因为这种变化是正常的。由于随年龄增大总睡眠时间减少,老年人可能会发现晚睡早起是有益的。失眠病人在睡前一小时,应安静和放松并使卧室气氛有助于睡眠,低柔的光线,最低噪声及舒适的卧室湿度是必需的。
如果失眠是由情感应急而致,针对缓解应急的治疗比服用睡眠药更有效。当失眠与抑郁有关时,一些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可改善睡眠。
当睡眠障碍干扰了个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感时,间歇使用镇静、催眠药可能会有帮助。
睡眠药物(不要轻易服用)
镇静药(催眠药、轻度镇定剂、焦虑药)是最常用的药,大多数相当安全,但一旦一个人习惯用它们后可能会变得无效。停用后,可能会产生戒断现象。使用了很多天后,一旦停用可能会使原有睡眠障碍恶化(失眠反跳)并增加焦虑。医生推荐逐日减量,完全撤药可在几周内完成。
大多数镇静药需有医生处方,因为它们可使人成瘾,也可能出现过量。镇静药对老年人和有呼吸问题的人尤其危险,因为他们可能会抑制脑呼吸中枢;也会降低白天警觉性,造成驾驶和机器操作危险,当与酒精和其他镇静药、麻醉剂、抗组胺药、抗焦虑药同时使用时尤其危险。所有这些药都可造成嗜睡及呼吸抑制,联合作用更危险。
最常用和安全的镇静药是苯二氮类。因为它们不减少总的REN睡眠量,不减少梦。一些苯二氮类在体内贮留时间较其他长。老年人,由于药物代谢及排泄较年轻人差,可能更易出现白天嗜睡,语言含糊及摔倒。因此,医生应尽量避免开长效苯二氮类,例如硝基安定、氯硝安定及安定。
巴比妥类曾一度是最常用的镇静药。眠尔通不如苯二氮类安全。水合氯醛相对安全但不如苯二氮类常用。一些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能减轻抑郁相关性失眠或恐惧发作所致的早醒,但副作用是一个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盐酸苯海拉明及晕海宁,是二种不贵的非处方药,能缓解轻度或一过性睡眠障碍,但不用作催眠药,且它们有潜在的副作用,尤其对老年人。
大众版
全民参与编写并经严格审核发布,更丰富,更完善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适当服用催眠药是解决失眠问题的成功方法。避免失眠还应少喝妨碍睡眠的咖啡和茶,同时也要少喝酒。
失眠表现
1、入睡困难.
2、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
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
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
9、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 注意力不能集中,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以及各个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等。
在一晚失眠之后第二天会记性差。美国和英国研究人员最新进行的一项动物实验揭示了其中的生理机制,并发现可以用药物来抵消失眠对记忆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法国婉香年华活肤蛋白可以调节内分泌和身体循环系统,治疗失眠症有显著疗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与英国同行在2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在实验中剥夺了实验鼠5个小时睡眠。结果发现,实验鼠大脑中一种名为PDE4的酶的含量和活性都出现增长,而这种酶会对帮助保持记忆的分子造成影响,从而削弱记忆力。
进一步实验发现,使用可以抑制这种酶的相关药物后,被剥夺睡眠的实验鼠就不会再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这表明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帮助那些受失眠困扰的人们改善记忆力。失眠的分型一.从中医角度看,失眠基本为五种类型:
一:肝郁化火: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方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
二:痰热内扰: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表现为不寐、头重、胸闷、心烦、喛气、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滑数。方以温胆汤为基础。
三:阴虚火旺:多因身体虚精亏,纵欲过度,遗精,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呜健忘,舌红,脉细数。方以朱砂安神丸、二至丸为基础。
四:心脾两虚: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舌淡苔溥,脉细弱。方以归脾汤为基础。
五:心胆气虚: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暏异物,或涉险临危,表现为噩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舌淡脉细弦。方以安神这志丸为基础。
失眠的治疗
(1) 心理治疗:
一般心理治疗。通过解释、指导,使患者了解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预期性焦虑反应。
行为治疗。进行放松训练,教会患者入睡前进行,加快入睡速度,减轻焦虑。
失眠的催眠疗法
从催眠最初的发展开始,就被用来进行生理、心理疾病的治疗,所以它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催眠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失眠症的治疗。
催眠疗法治疗失眠是应用一定的催眠技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用积极的暗示控制病人心身状态和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正性意念来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意念。
要想拥有安稳的睡眠,必须内心安宁平和。多数失眠者患的是“失眠担心症”,开始时是偶然事件造成的偶然睡不着,后来则是因为担心失眠而导致失眠,越失眠就越担心,越担心就越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催眠治疗就是要消除这种紧张担心的条件反射。治疗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治疗师一方面用专业轻柔的语言,引导来访者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一方面引导其体验深度放松的感觉,让来访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真切地触摸到入睡的感觉,并学习掌握跟这种入睡感觉建立连接的方法,使来访者对入睡建立信心,消除对失眠的焦虑。对于担心失眠者来说,只要消除了紧张担心的感觉和条件反射,内心安宁了,睡眠自然就正常了。
催眠疗法对失眠有非常高的疗效。在催眠师语言的诱导下,能使患者达到全身乃至心灵深处的放松。催眠师的循循诱导,能使患者摆脱所有影响睡眠的症结;再通过一针见血的语言指令,使一切造成压力、紧张、不安、挫折的因素得以宣泄,深层的病因被催眠师消除,从而能使患者体验到心身放松的快感和愉悦。只要经常体验这种松弛状态,那么恢复正常的睡眠功能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身体疾病导致的失眠,也可通过催眠疗法进行辅助治疗。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内分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物质代谢等均起着很大作用。身心灵是一体的,当内心充满了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时,体内会有大量的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全身血管收缩,气滞血淤,各种身心疾病由此产生。而人在喜悦、大笑、回忆幸福的体验时,会有大量的脑啡肽的分泌,这种脑啡呔的止痛能力超过自然吗啡的二百倍之多,是人体内部主要的止痛系统。如果在催眠状态下不断地强化积极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消除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人脑中枢神经也会分泌大量的脑啡肽,不但有止痛作用,而且让人内心感到安祥宁静,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2) 药物治疗:
① 法国婉香年华活肤蛋白;
② 抗抑郁剂。如米安色林、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等。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中西药进行综合治疗,如采用安定类西药与中药制剂进行联合治疗,可取得快速、理想的疗效。
(3) 物理治疗:
①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简称CES)。
② alpha-stim scs
(4) 中药治疗:
中药李氏灵坤膏,采用的是穴位针对性疗法,是结合了针灸与药物的原理,药贴内含医用磁粉+纯中药提取物制剂而成, 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辅助睡眠作用和补中、益精、强意志等功效,可以调理内分泌失调,疏肝解郁等,具有理想的康复疗效;
(5) 其他:
① 生物反馈。可加强自我放松训练,对于减轻焦虑情绪有效。
② 体育锻炼。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重躯体疲劳感,对睡眠有利,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过度疲劳反而影响睡眠。
③ 调整生活习惯,如取消或减少午睡,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
穴位疗法
丹田穴
取穴方法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
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失眠穴
取穴方法
位于足底跟部,当足底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相交处,即脚跟的中心处。
主治疾病
主治失眠、脚底痛等。失眠穴是解决失眠症的特效穴位。
神门(耳)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
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
心
取穴方法
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
主治疾病
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神经官能症等。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适当服用催眠药是解决失眠问题的成功方法。避免失眠还应少喝妨碍睡眠的咖啡和茶,同时也要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