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1004白衣先生在中华诗学院的讲演:词曲创作讨论稿

 蝉宝宝 2010-12-15
列位老师,列位同学,晚上好.

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野人献曝,应当说,我学词时间并不长,没有什么高明经验奉献。叶吟兄是我的老朋友了,他一定要我讲,我只能谈些入门时的小经验,小教训。方家在此多多,对我只有批判。
 
我也是上网才学诗词的,很早了。去年接手了一个51群组,叫白鹿书书院的,今年又接手了一个民间的中华诗词网站,就是同学们常去的论坛基地了。我的诗词,也是网上经过名家和朋友们薰陶出来的。想想,受益良多。
 
前些日子,我在一个地方诗词学会作了一次讲演,水平不高,地方也小,所以反响不大。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哦。且在本群就教于各位高手和同学们。
 
【诗词风云】在“恩施州诗词楹联学会总结报告会”上关于词曲创作的讨论稿
 
  今天很荣幸能跟各位一起探讨有关“词曲创作”的话题。说实话,在这方面,自己是后生,才疏学浅,今天在这个讲台上,只是出于大家的共同爱好,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和对联、赋、诗、曲、文、小说等等一样,同样属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范畴。爱好和钻研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不仅仅能陶冶自身的情操,而且,能让自己的人生,收获更为丰富的知识。确实,这不是我们的自我夸赞,而是本着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在词的创作上,把前人的一些经验和自己进行词曲创作时的感受,进行一个融合和总结,就教于方家。
 
  至于说我说得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我想,夏继臣老师亦是出于“培养后来人”的动机,而把这样的一个机会给了我,所以,好与不好,是大家在理解时,所处的角度的问题,所谓仁者见仁嘛。这里借用夏继臣老师在其《试谈格律诗词的创作》一文中的一句话来为我们今天的交流开个场:“我则姑且说之,各位则姑且听之,可以批评,可以打瞌睡,可以逃席”。
 
  关于一些“什么叫词” 、“起源于什么时候” 、“兴起于什么朝代”等等一些理论上基本的东西,我这里就不提出来了,过多的阐述前人的文字,无一例外的就成了拾人牙慧,永远成不了自己的东西,所以,今天鄙人拿来的所有与大家交流的东西,仅仅作为大家的创作长调时的一个参考。我也希望通过一种生动的语言,让大家能有个深刻的体会,避免走入老生常谈的误区,所以,这里且先就不谈那些平平仄仄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一起花四个课时,主要分填词的章法、填词的技巧、填词的意境和当代填词的几个误区这几个章节跟大家一起交流。
 
(一)  填词的章法
 
  刘坡公在《学词百法》中对于填词的章法上有其独特的见解:“词之章法,不外相靡相荡。如奇正实空、抑扬开合、工易宽紧之类是也。词之承接转换,大抵不外纡徐斗健,交相为用。所贵融会章法,接脉理节拍而出之。”这句话是概括得比较好的,词的章法,讲究修文不慌,层层展开,要如抽丝剥茧般慢慢道来。我们通过前期夏继臣、刘礼鹏等老师的讲课中知道,写诗讲究起承转结,填词也一样,同样讲究起承转结(“小令篇幅甚短,著墨不多,中间无回旋之余地,故其起处须意在笔先,结处须意留言外。起处不妨用偏锋,结处最宜用重笔。前半从旁面、侧面做出姿态,略略翻腾,点到本题立即煞住,而又不可将意思说尽,方为佳构”(刘坡公<学词百法>)。所以,我们今天主要交流“起”和“结”,主要是因为任何一篇好的词曲,从手法上学习,最难的就是这两点,关于“承”和“转”,这里就不谈了,简单的带过,我们放到下一课时再着重交流)。说到章法,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北宋词人柳永,他的词讲究铺陈,手法上善于在铺叙中渲染情感,将情景层层展开,层层推进,渐至极境。所以,这里我们主要结合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来交流一下词作的章法。先看看这首词: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北宋?柳永?《夜半乐》
 
  我们姑且先按照章法的法则,把这首词分成四个部分。“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是“起”,“渡万壑千岩……含羞笑相语”是“承”,“到此应念…..杳杳神京路”是“转”,最后“断鸿声远长天暮”是“结”。
 
  “起”――→填词中,把词作的开篇之句,叫做“起拍”。在选好词牌、韵部之后,首先要布局谋章,然后可以开始进行创作,所谓“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起句,不仅仅有全篇的发端,而且还要能引出下文。个人认为,一般来说,起拍有以下几种手法:① 景起 ②问起 ③情起,以上述柳永词为例,用的就是景起之法,“何处望神州?”(《南乡子》辛弃疾)用的是“问起之法”,“ 人间离别易多时”(《江梅引》姜夔)用的就是“情起之法”。
 
  “承”――→这里简单带过一下,起句之后,根据起句展开描述,我们称之为“承”。
 
  “转”――→同样一笔带过,顺应“承”,并且向中心思想的过渡,我们称之为“转”。
 
  “结”――→和“起”一样,对应的就有 ①景结 ②问结 ③情结。一个好的结尾,不仅仅有助于对词作本身情感的抒发,而且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遐想,做到情景相衬,虚实相间,发人沉思。上述柳永的《夜半乐》就是属于景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属于问结;“可怜白发生!”(《破阵子》辛弃疾)属于情结。相比之下,①更能寄情虚处,引发读者遐想;②更能引起读者的反思沉吟;③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各有千秋,可以供作者在行文的时候,适时适事的选用。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柳永的这首《夜半乐》,就清楚多了,起句道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同时,也为下面的“承”埋下了伏笔,“离江渚”就有所见,所以“承”的部分,开始描述所见所闻。好了,有所见所闻,必定有所感受,于是“到此应念”四个字一笔荡开,转为感叹,最后,化虚为实,将自己的这些感慨、情思等等,托付给天空里的一声雁鸣,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因而回味无穷。
 
  刘坡公云:“作文之法,一题到手,先审明其题理,然后命意布局,首尾如何起结,中间如何扼要,振笔疾书,自无枝枝节节、格格不吐之病。作文然,填词亦何独不然。故作者每得一调,必先视其字数多寡,以定局势之广狭;再审其音节之抑扬高下,以定字面之虚实轻重。腔之顿挫处,即词之顿挫处;腔之转折处,即词之转折处。古人填词,往往前半阕写景,后半阕写情;或先写情而后写景,或景中带情,或情中杂景,或单调不尽而双调;而三叠、四叠者,类如叠嶂奇峰,层层入胜;绝非叠床架屋,处处增厌也。总之,填词之法,先当审题择调,次则命意布局,务于起结之处,首尾衔接,过变之处,血脉贯通。无论几许波折,自能一气卷舒也。”坡公在这《学词百法》中,对于作词的手法上,是有着独特的见解的。虽然我前面有说过,过多的阐述前人的东西,就是在拾人牙慧。但是,古人也好,今人也罢,一直提倡的是“小令→中调→长调”的创作步骤,于我而言,我反而提倡“长调→中调→小令”的学词方法。因为小令字数教少,相对的,对于语言文字的凝练度,就要求甚高,有“一字抵万字”之说,所以,在没有一个基本的保证下,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先学习小令,反其道而行之,从长调入手,学好其章法、手法,然后用中调加固,开始慢慢的感悟小令之妙所在,最后入笔小令,如此,小令、中调、长调都学了,何乐不为?反而言之,有多数字的长调都写不清楚,如何写文字相对较少的中调呢?中调都一知半解,又如何去满足小令对文字凝练度的高要求?词作的章法上,讲究的是一脉贯通,情景兼容。填词行文,首先讲究的就是一个心态,切勿急躁为之,应于心平气和之下,娓娓道来,切忌拼凑,为韵而词,那样,终究给人的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也就难免要给人虚假、不真实之感了。
 
(二)  填词的技巧
 
  前面我们交流了有关填词的章法的问题,今天,结合本人自身的创作经验,谈谈我们在填词中,有些什么样的技巧可以运用。我们不妨先从一首词的赏析中开始,然后大家可以试着从中去感悟,然后我们再具体交流:
 
  庾朗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南宋?姜夔?《齐天乐》
 
  这首词词前有小序,说明了作词时的背景是“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所以这首词起句用“景起之法”,首句说的是庾信当年著有《愁赋》等哀愁之作,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起句之后,顺着听到的蟋蟀声,想起曾经听蟋蟀的地方,然后呢,“哀音似诉”四个字,又把词人从回忆中拉回来,承住前面的“凄凄更闻私语”,然后,“哀音”二字又引出下面“思妇无眠,起寻机杼”,上片最后一结,开始写思妇对远方之人的想念之情,由景物朝情思开始有一个引发了,“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下片,开首几句,最有“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一直以来被后人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脉络暗通。“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以下“侯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豳(bin)诗漫与”四个字,又把词人拉回现实,呼应了前面的“凄凄更闻私语”, 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但是,我们要看到作者本身的才华所在,词评家陈廷焯在其所著《白雨斋词话》中评这句说:“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以乐笔写愁然,正是姜夔的匠心妙用。于是,“写入琴丝”四个字又与前面“豳诗漫与”相呼应,然后融合前面“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引起尾结“一声声更苦”,正用的是“情结之法”。
 
  其实,任何一篇佳作,一个好的承结,在整个词作中,是最具有技巧性可言的。它不仅仅是词作语言上的过渡,更多的,也是作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的转变。我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具体怎么运用这样的技巧呢?鄙人不才,略为总结了一下:
 
  ① 起――→宜先于题意作进一层说,或先笼罩全首大意,或从大环境入笔,奠定全词感情基调,不宜开头言情直白;
 
  ② 承――→词作自起句发端,则应顺承而下,层层描写。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小到大,抑或由大到小;
 
  ③ 转――→词以婉转为上,宜若九曲湘流一波三折。在转的时候,不光要照顾下文情感的引发,而且要顾及到上文景物等等的承接。或隐或直,或明或暗;
 
  ④ 结――→大多数长调分上下两片,每一片有一结,前结如奔马收缰,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势。后结如泉流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方能使通体灵活,无重复堆垛之病;我前面有说过,结句一般分景结、情结和问结三种,任何一种,都可以做为结句,景结更能寄情虚处,引发读者遐想;问结更能引起读者的反思沉吟;情结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就看作者本身如何选择罢了。
 
  好的,我们再谈谈填词中语言组织的技巧。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词汇量不一样,就直接导致了在语言组织的时候,词汇量的缺乏,增加词汇量,不失为一个语言组织技巧中最不是技巧的技巧。然后,我们要注意到,每一首佳作,作者对于领字的处理,是十分到位的。以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为例,先从大环境入笔,然后,用一个“望”字,引出“长城内外…”等景,然后在“须晴日”之后,又用一个“看”字,引出作者的遐想。下片,用“江山如此多娇”起笔,总括上片全文,又用一个“引”字,转入情感的抒发,接着,再用“惜”字引出作者对历代风流人物的感慨或不屑,最后,用“俱往矣”一笔收住,与李清照《声声慢》中“这次第”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再用一个“数”字,道出了豪气冲天的气势。
 
  因此,对于语言组织的技巧,我们通过了解,可以总为两点:
 
  ① 增减词汇量;
 
  ② 处理好领字,并灵活运用。
  
  运用好典故,可以加重词作本身的厚重性,所以,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关于用典故的技巧。前人有这么一句话:“苏词伤律,秦词伤典”,说的是苏东坡的词不协律,故不能歌;秦少游的词用典故比较少,所以缺乏厚重感。李清照在《词论》中评秦观的词时说:“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词作用典,大概可分为用事、用诗、用句、用词四种。
 
  ① 用事典:就是指把故事、传说等等提炼成句子,运用到词作中。例如:姜夔《疏影》中“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句,就化用了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午睡时梅花飘落眉心留下花瓣印,宫女争相仿效,称为“梅花妆”的故事;
 
  ② 用诗典:指隐括前人整首诗或几首诗入词;例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③ 用句典:指使用前人现成的诗句入词;例如:辛弃疾《阮郎归》中“儒冠多误身”一句,就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
 
  ④ 用词典:指把故事或者前人的文句浓缩成一个词语入词;例如姜夔《踏莎行》中“分明又向华胥见”中“华胥”二字,就从《列子·黄帝》中“(黄帝)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句而来。
 
  总之,化典的方法可分为明用和暗用两种,前者醒目,后者自然,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而用之。但是要注意的是,明用必须知道所用典故的原意和引申义,才能运用,暗用虽不明示其典,也能读通,但若要理解更深些,也需要明白其原意和引申义,方能运用。
 
  我们做个题目上的小结:
 
① 章法技巧;
② 语言组织技巧;
③ 用典技巧;
  
(三) 词的意境
 
  王国维先生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任何一首没有意境的词,好比是没有灵魂的人,只是行尸走肉罢了,永远空洞无物。我们今天主要交流的是,如何在填词时,融入意境的美,或者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如何打造词的意境。一般说来,词的意境的表达,跟词作本身需要表明的主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里,主要结合拙作一首,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本东来,还东去、楚天辽阔。滇池外、阳关唱遍,铮铮如铁。但觉而今分袂后,烹茶长忆春城月。①要甚时、州府又相邀,调笙瑟?②
  客千日,终有别;君一语,情犹烈。道“无须歧路,罗巾沾彻”!只合秋山重九万,登临笑看芦飞雪!③恁何须、劝酒总频频,空悲切!
               ――――――《满江红·与巴山兄春城作别》
注:
  ①烹茶:巴山兄赠我普洱茶;②州府:恩施市是恩施州的首府,故称;③芦飞雪:滇池有一景为“芦花飞雪”;
 
  上片写景,下片寄情。起句用我们前面所说“景起之法”,然后承句中“阳关(即<阳关曲>)”二字呼应前面“还东去”,并暗道离别在即,引出离别时一番感慨后,设问为结――“何日是重逢”。下片“客千日”呼应前面“我本东来”,“终有别”呼应前面“还东去”,“君一语”引发下文的“无须歧路,罗巾沾彻”(化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然后用“只合”承接上句“无须”,“登临”对应前面的“歧路”,“笑看芦飞雪”对应前面的“罗巾沾彻”。然后,化前人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句,并用我所谓的“情结之法”煞拍。当然,别无卖弄之意,实在是探讨到“词的意境”这个话题上来的时候,我是有点不知所措的。因为本身而言,“意境”这两个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表达出来,是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因素的,好比是我们画风的时候,是需要画出草斜竹歪来一样的。然后,我们可以就拙作本身,探讨“词作的意境”这个话题了。
 
  我们填词,首先弄明白了章法,才能谈的上技巧,同样的,意境从何而来?还是要从作者的笔触而来,需要从作者的文字中表达出来。这里,我总结了一点小经验,拿来与大家交流:
 
  ① 所有意境的表达,还是需要通过作者的笔触来呈现,所以,不断加强学识的修养,是所有表现意境之方法中,最为简单实用的一个;
 
  ② 古人填词,通常是上片写景,下片寄情。情中有景,景中融情,情景兼容。所以,大量合适的景物描写,也能更好的烘托意境,渲染主题,而情景的恰当搭配,也绝对是塑造意境中屡试不爽的办法;
 
  ③ 对于作品本身的提炼,要反复加强,反复推敲。有时候一个或者几个字,会给烘托主题,渲染意境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 “云破月来花弄影”,再如“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如“波心荡、冷月无声”等等;
 
  ④ 要有丰富且大胆的想象力,我菲薄的认为,既然作为诗人词人,那么他的想象力以及他的思维的活跃性,是应该是超出常人一大截的,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看到月亮想起嫦娥,看到粽子就想起屈原的这样一个狭隘的层面里;
 
  ⑤ 要用真实、客观且实在的笔触来进行创作。用一些匪夷所思的片段,拼凑出来的文字,永远是没有生命力的。例如,填的词中,前面是寒冬腊月,梅蕊浮香,后面又“腾”的冒出些莺歌燕舞,落叶秋霜来,这样难免让人有些莫名其妙,也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意境”了。
 
  ⑥ 用一些大家都明白的事物进行语言组织,不要用一些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东西。当代有个网名叫“李子梨子栗子”(简称李子)的“诗词学者”,创作出一些相当怪诞的文字,形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风格,用小沈阳的话说就是“李子的词,是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比如他的平韵格《忆秦娥》中有这么一句:“花儿疼痛,日子围观”,在其《临江仙》中又有这么一句:“因为你存在,老虎渡河来”。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看都让人看不明白了,还谈什么“意境”?

(四)  当代填词的几个误区
 
  其实,与其说是误区,倒不如说是几个有趣的现象更贴切些。因为种种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当然,在进行交流之前,也希望大家不必对号入座,不要想得太多。我是就事论事,当然,有持反驳意见的,欢迎大家在本次交流结束之后,多多沟通。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当代填词的几个有趣的现象:
 
  现象一  望洋兴叹,不敢为文
 
  我的一些朋友听我说起填词的时候,总是报着两种态度,一是不屑,认为这东西没有什么用,而且迂腐之至,他们是极不情愿与我谈这个话题的,保持这个态度的人所占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另一个态度,则跟前者大相径庭,满眼都是“我崇拜你”的神色,甚至用一种怀疑的态度看我,意思是说“那么难那么高深的东西,你也敢碰?”持有这种态度的人所占比例是百分之二十。言归正传,其实,很多喜欢古诗词的人,通常对古诗词抱有很大的敬畏之心,认为那是学问修养要到很高程度的人,才有资格创作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说,填词是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但绝对还没有到那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步。那些虽然喜欢古诗词但又不敢进行创作的人,不是不能为,是他们确确实实不敢为,首先从信心上,就给了自己当头一棒,这是极其不好且错误的一面。填词难不?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上说,不难,倒不是因为我要说自己把这个钻研透了,而是真正迈出了第一步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起码,我是这样的)。
 
  现象二  “自度曲”
 
  这是一个十分让我感到悲哀的话题(或者现象)。当代有很多的这样的人,他们有这个爱好,也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但是,一旦横七竖八的凑出一些长短不一的句子,然后码在一起,乍一看,确实有“长短句”的味道,细一看,横七竖八,参差不齐,真是壮观。如果给了韵脚,又没有相对应的词牌,就冠之以“自度曲”的名称,虎皮大旗越扯越大,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词曲,就要被这些人的这些个做法,“善意的强奸”。我们知道,词在登上文坛之前,一直是配合乐曲用以歌唱的。古人能自度曲的,都是音乐家,例如:柳永、周邦彦、姜夔等等,他们精通音律,讲平仄,守四声,在所度曲旁,都附有工尺谱,极其适合演唱。你说你连什么叫“四声”、什么是“宫调”、什么是“乐律”都分不太清楚,还度个什么曲?与其这样,倒不如干脆叫做“自由曲”或许更好。
 
  现象三  “意境大过天,不要用格律来束缚自己”
 
  这纯属扯淡,意境从何而来?还是要从你的文字表达上呈现。有些人就开始了一系列的“举例论证”,从王国维先生的“词以境界为最上”到林妹妹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统统的拿出来作为其不拿格律当回事的幌子。那么王国维先生和林妹妹说的对不对呢?答案也不一定,只能说是拿这个当幌子的人,实在是有些断章取义的水分在里面。只要翻过《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的人,都不难看出除了李太白等人的古风,基本上,格律是没有问题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了绝大多数的佳作,依然是在尊重格律的前提下完成的。再者,李太白,那么一个不拿格律当回事的牛人,在其填词的时候依然是按照格律来的,不信可以去看看李太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你就不难悟出一个道理――越是才华横溢的大学者,在填词时,越是尊重格律。格律、意境、章法等等,永远是并驾齐驱紧密相联的,缺一不可。
 
  现象四  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忘了自身责任所在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首词填下来,一片叫好之声。难道真的就是好么?先不谈这词真好与否,稍微留意,就不难发现,那些个一味叫好的是些什么人呢?答案很简单,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等等名不见经传之鼠辈耳。我说这些话,或许有些偏激,或者就在我所谓的这些个“鼠辈”中,就有大方之家,但一个真正的大方之家,是绝对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的存在价值的。而且,真正的大方之家做这样的事,不是在鼓励,这是在祸害作者。如此,作为大方之家,身上所应有的教育、传承的责任又在哪里?倘若你真觉得好,请不妨说出好在哪里,觉得不好,不妨说出不好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建议。但是,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结果,害了自己不说,还误了别人。诚然,我们不能保证自己所说都对,但是,一个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的人,如何得到进步?所以,我提倡说真话,说实话,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即便是说错了,自己也得到了进步,何乐而不为?
 
  现象五 “我只要从中得到了快乐就行,所以我不管格律意境”
 
  这不是我所提倡的。你当填词是游戏,谁也无权过问,但是你也得遵循一个游戏规则不是?举个不太雅观的例子,一个劳改犯刑满释放了,一回家就要和老婆亲热,也难怪,憋疯了嘛,快乐不?很快乐。但是你怎么就只能顾自己爽了快了,而就不管别人受不受得呢?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来,谁受得了呢?要自我陶醉,自我膨胀,你大可以把大门一关自封皇帝自封诗仙词圣,谁也管不了你,岂不更好?既然你当填词是游戏,又为什么不尊重游戏规则?做这种事的人,好比是在吃大蒜,只顾自己吃着香,就不管别人闻着臭了。所以,我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是极力反对这种说法、做法的,起码说来,有这样想法、有这种做法的人,心理是有点变态的。
 
  总而言之,词曲的创作,是一个多方面都需要考虑和顾及的文字编辑活动,要做到情景兼容,实在是需要我们在创作的路上多加练习,反复提炼。我也是一个正在学习中的爱好者而已,所以,在这次的交流中有些东西,也还没有真正的涉及到,比如“择韵择牌”,比如“字句的处理”等等等等,由于时间关系,也未和大家一起交流。再如对“音律”、“宫调”等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实在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结合当代填词的实际性,是确实没有太大必要了解和考虑的。因为词,作为单独的文学体裁流传到今天,已经不再是配合演唱的歌词了(起码现在还是这样),他已然是一种独立、特色的文学体裁了,我们只需要用老祖宗留下的词谱、词韵进行创作就行了,至于所谓的“自度曲”,以《钦定词谱》为例,老祖宗留下了八百二十六部共计两千二百零六体词谱,我想,也足够写人间万情万物了。
 
  最后,续貂几句,夏继臣老师和各位前辈能给我这次机会,作为后来人,我实在是很感谢的。首先,于我而言,能于各位方家面前舞文弄墨,撇开遭人耻笑就不谈了,首先我得到了许多的经验,也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实在是令我们后来人感到欣喜的;于各位老前辈而言,与其说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倒不如说是在各位老前辈面前,拾人牙慧般的做了一次学习报告罢了。诚然,作为后来人,我也是能体会到老一辈人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所寄予的希望的,所以,给了我这次机会。另外,我最近听到了一则消息,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现在其在中国本土的受欢迎程度,已然不如国外所兴起的“中国国学热”了,我是有些担忧又有些欣喜的,欣喜的是中国的文化,走向了世界。担忧的是,再过多年以后,诗词这块中华民族的瑰宝,还能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被尊敬多久?
 
  最后,再次就群中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我这次机会,表示感谢。再者,由于时间关系、个人认知程度的问题,这次的交流,只是将个人创作的一点心得体会匆忙的讲了出来,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漏,一并恳请大家指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