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药材,又称田七、金不换、人参三七。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部分。据了解,三七花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三七的头磨成三七粉,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三七根可以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等。日前,记者特别请深圳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中药师刘志承为大家介绍如何鉴别和使用三七。
“铁骨铜皮”先苦后甜
据了解,三七名字的由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它长有3个叶柄、每个叶柄生7个叶片,故名“三七”;有的认为它要生长3-7年才可以挖采,于是叫“三七”;《本草纲目》里说,由于它的功效能愈合伤口,“如漆粘物”,故称“山漆”(三七)。刘志承介绍说,三七分春七、冬七,这与它的采收时间有关。“春七”是打去花蕾、在7月收获的三七,体重、色好,产量、质量均佳。相比而言,“冬七”是结籽后起收的,体大质松,不饱满,也比较皱缩,比春七轻,质量较差。“除有计划的留籽外,一般不主张冬季采集冬三七。”
刘志承拿出一个三七根,指点给记者看: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有点像纺锤或者圆锥体;表面是一种黑棕色,比较光亮;顶端的茎痕不明显,周围有瘤状的突起;全部的“身体”表面,有断续的纵皱纹。
为什么三七的表面看上去好像涂了一层蜡?原来这与它的加工制作有关。三七根采收后,去净泥土,剪掉它的细根及茎基,晒到半干的程度,反复搓揉,然后再暴晒,重复数次,再把它放进容器内,加入蜡块,反复振荡,因此它的表面显得光亮。
看上去,干燥的三七根显得“很紧凑”,拿起来掂一掂,感觉也比较实沉。刘志承告诉记者,三七质地坚实,不易折断,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如果把它击碎,就会看到它的皮部与木部很容易分离开。它的木部质硬如铁,称‘铁骨’。横切面皮部灰绿色、黄绿色,称‘铜皮’。它的味道,是先苦而后有回甜,跟人参有点像。”
假冒品繁多需提防
刘志承告诉记者,市场上,多以其他植物的根部冒充三七,主要有以下几种:
莪术的根茎。有明显的环节,但没有瘤状的突起,断面是浅棕色的,整体也没有蜡样的光泽,味道也不一样,微苦而辛。
藤三七的块茎。它有瘤状的突起(是藤三七长出的侧芽)以及折断后的疤痕。三七不易折断,而藤三七较易折断,断面类似白色,颗粒状。咀嚼起来有粘滑的感觉。
菊三七的干燥根茎。拳形、团块状,有瘤状突起,顶端有芽基或芽痕。它的断面是灰黄色的,能看到放射性的纹理。味道淡,微苦。
姜黄的根茎加工品。卵圆形,或纺锤形,表面粗糙,头部钝圆,基部稍尖,有环状的节和须根的痕印。味道非常苦辛,咀嚼它的话,唾液会变黄塞色。
高良姜的根茎。先把它仿造成三七的外形,运用颜料粉“酸性大红”、并掺进适量的墨汁,通过染色加工而成。
市场上还有一种造假方法:用苦楝树和熊胆木的叶子,经过煎煮以后,提取液体,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再放进黄泥粉中搓滚,欺骗百姓。
服用三七应注意剂量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止痛,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就以三七为主要原料。除了具有止血、抗凝血的双向调节作用外,还可以免疫增强、抗肿瘤、抗衰老以及护肝利胆等。
由于三七具有止血、抗凝血的双向调节功能,因此刘志承提醒,使用时一定要把握好三七的剂量。几年前某外地医院曾发生一起药物中毒事件,医生用一种含有三七的药物很好地控制住了一名年轻住院病人的胃出血,但却继续使用该药物,终致病人失血过多而亡,这就是忽视了三七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关链接
三七的几种服法
除了入药外,对于普通人来说,三七还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比较简便的服用方法。
冲粉服:将三七粉碎,用开水冲服,每天两次,每次3-5g。
炖服:把三七敲碎,成蚕豆大小,取20g左右,可以鸡肉或排骨(500g)一起,用文火炖1-2小时,食用。
泡酒:如果用来泡酒,就要把三七100g敲碎到黄豆粒般的大小,用50度左右的白酒1kg,泡30天以上,每天适量服用。(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