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害

 cai.sf 2010-12-17
雪害
摘要
雪害是指积雪对作物的危害。中国常见的雪害多发生在早春,刚返青的冬小麦遇到较长时间的田间积雪,就会发生“烂麦心”现象。有的年份因冬季积雪过深,时间过长,越冬作物常有真菌病害发生。
概述
 
        雪害(snow damage)是指积雪对作物的危害。是由水分因子引起的农业气象灾害中冰雪灾害的一种。中国常见的雪害多发生在早春,刚返青的冬小麦遇到较长时间(4-5天)的田间积雪,就会发生“烂麦心”现象。这是由于雪覆盖层下的麦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逐渐黄化造成的。在中国的新疆北部、苏联欧洲部分地区和日本东北等地,有的年份因冬季积雪过深,时间过长,越冬作物常有真菌病害(如雪霉病、菌核病)发生。此外,冬季经常出现因雪层压力太大,使果树枝条折断的现象。

防御雪害除采用耐雪性强的品种之外,还可以应用高垅栽培、撒土、撤草木灰以及积雪前在田间撒布药粉等方法。

此外,积雪对公路的交通运输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


  
牧区雪灾
 
牧区雪灾是由于冬、春季雪量过多,气温低造成积雪持续不融化,草场被积雪掩埋,致使家畜采食困难或不能采食而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牲畜伤亡事件,并可能伴有牧民冻伤、交通阻塞、电力和通讯线路中断的一种雪害。

牧区大雪



  冬、春降雪多少,是能否形成雪灾的前提,而积雪掩埋草场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则是形成雪灾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在当发生雪灾时,积雪掩埋草场,家畜处于饥寒交迫的环境条件下,畜体得不到草料补充,膘情显著下降,对外界不利环境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常常造成母畜流产、仔畜死亡率增高和老、弱、病畜的伤亡。同时,还将影响家畜放牧,妨碍交通、压损棚舍等。由于各类放牧家畜的生理特性不同,从而表现出在积雪较深的情况下,破雪采食能力有异。因此在遭受雪灾危害的时候,各种家畜损失也不一样。在重雪灾的年份,不同家畜死亡程度是不同的。根据调查资料综合分析:马在积雪深度达20~30cm、绵羊为10~20cm、牛<10cm时,会造成家畜采食困难。所以在同一灾情年份,各类家畜损失情况各不相同。因为马的破雪采食能力较强,因而抗雪灾能力最大,损失最小;山羊、骆驼次之,绵羊损失较大。牛的破雪采食能力最差,抗雪灾能力最弱,所以死亡率也最高。



  

风吹雪雪害
 
风吹雪雪害是我国北方公路上频发的雪害之一。每年由于受气候的影响,在我国新疆、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自治区,都有强大的风吹雪出现,致使公路严重积雪,能见度极低,造成交通中断,车辆被埋,冻死冻伤过往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公路交通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公路风吹雪雪阻几乎年年发生,一旦发生雪阻,就会对该地区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抢险保通,每年政府交通部门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风吹雪灾害已是长期困扰公路运输的一个难题。



公路雪害防治原则
 
  (1)道路雪害的防治,应贯彻以预防为主、工程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方针。预防的重点应该是在路线方案选择上多下功夫,即通过调查观测、综合分析、比较,把路线设计到积雪薄,积雪时间短的地理位置上,以便尽可能地消除隐患。在这个基础上,对可能受雪害的局部地域,再设置一些治理工程,在设计防治工程时,应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防雪技术。同时,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除雪机械,清除自然积雪和在治理工作失效或尚未设防的地段的风吹雪,实现冬季山区公路车辆通行安全。
公路雪害

  (2)对每年发生风吹雪雪害两次以上的路段采取永久性治理。治理措施可根据风吹雪出现的次数,及每米移雪量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对一年中只出现一次或几年才出现一次的大风吹雪雪害,暴风雪雪害,当雪害发生后及时清除风吹雪,尽快恢复交通和各项经济活动。

  (3)治理措施,要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构筑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力求经济适用、便于维修、使用时间长的构造物。根据经济实力,应尽量考虑设置经济有效和永久性工程,土、石方等组合工程,就地取材,施工简便,修复容易。

  (4)在选择工程措施时,应注意就地取材。尽可能采取土石型工程(如土丘、水平台阶、土石型雪堤、浆砌片石、红砖等),如采用土石型工程措施有困难,可采用其他工程类型如水泥柱铁丝网、栅栏等,个别地段也可选用遮蔽建筑物。

  (5)在林区应强调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结合退耕还林,营造防雪林等措施,达到防治公路风吹雪雪害的目的。

  (6)在农田条件困难的地段,也可以利用高棵农作物秸秆、树枝条等作为临时防雪措施。

公路雪害防治方法
 
  (1)防雪林。在公路两侧营造防雪林,使风吹雪携带的雪粒在防雪林带及其附近堆积,减轻和防治道路的雪害,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它既能防雪害,又能绿化环境,为国家提供木材。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采用营造防雪林的措施来防治风吹雪的危害。

  防雪林的防治效应与林带构造有密切关系。防雪林的结构一般是上下都比较紧密的林带。气流与林带遭遇,受树干和树冠的摩擦力影响,通过林带风吹雪的动能损失很大,速度大为减小,风吹雪携带的雪粒沉积在林带及其两侧风速减弱区域内,从而达到保护路面的目的。

公路雪害



  防雪林带的防雪效应还与风向有关,林带和风吹雪方向垂直时防护效果最好;风向与林带的交角在60°以上时,防护效应没有显著减弱;但风向与林带交角小于15°时,林带的防护效果就很差,甚至失去作用。所以防雪林设置时应充分考虑道路雪害的位置、雪害程度、主导风向等有关因素,合理设置。防雪林的走向应尽可能与风吹雪方向垂直。防雪林宽度以9~20m较合适。防雪林和道路的距离要设计适当。林带离道路太近,不仅不能防雪,而且会增大道路积雪量,造成更大的危害;离道路太远,也不能起到防雪作用。林带与道路的距离一般为林高的10~15倍较好。根据黑龙江省经验,防雪林距公路边沟30m以外最佳。防雪林应采用乔灌结合方式效果较好,一般株距、行距各1m的防雪林带效果较好,但应注意树长高时要及时修剪,否则会降低防治效果。

  (2)简易防雪杖。防雪林的防治效果虽好,但需要占地较多,而且也不是立刻就能见效的。实践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设置的简易防雪杖效果相当不错,简易防雪杖的阻雪效应与防雪林相同。实践中一般利用当地产的玉米秆、向日葵秆、树枝等编结而成,一般高度在1.5~2m,距边沟20m以外设置,雪量较大时可连续设置多道防雪杖,效果会更好。

  (3)阻雪堤。利用已有的积雪修筑雪质阻雪堤,达到以雪治雪的目的,更是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实践中有的利用已有的积雪在公路迎风一侧将积雪筑成1.5~2m高的阻雪堤,阻雪堤分段修筑,使其每段与主导风向垂直。第一道阻雪堤一般距边沟15~20m,随着阻雪的增多,可继续利用新的积雪加高原有的阻雪堤。同时,利用新的积雪在原阻雪堤的外侧再修筑新的阻雪堤,形成多道组合阻雪堤,以达到更好的阻雪效果。当然这种方法是临时性的,应该注意残雪处理以及残雪对公路两侧农作物的影响。

  (4)植物防雪。植物防雪,就是利用公路两侧植物防治风吹雪的简单方法。根据公路雪阻路段相对固定的特点,在春天播种季节,由公路管理部门与公路两侧农民协商,在雪阻路段两侧种植高棵作物,如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待秋天收割时只收果实而不割倒秸秆。利用这些未收割的秸秆,形成植物防护带,使风吹雪受阻,从而达到防治风吹雪的目的。

 (5)公路除雪。由于受地形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路段不能做到有效预防雪阻,因而每年仍有不同程度的雪阻发生,因而公路除雪仍是冬季公路养护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除雪方式以机械除雪为主,主要机械有除雪机、平地机、装卸机、推土机等。除雪时应尽量将积雪推至下风一侧,以防重复雪阻。

  (6)育草蓄雪技术。育草蓄雪是通过减少气流中的含雪量,有效减轻风吹雪对公路的危害的一种新型生物防治措施。采用育草蓄雪技术不但可以减轻风吹雪雪害,还能增加植被盖度,提高牧草产量,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有利于交通建设事业的重要举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