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的艺术

 如意理想 2010-12-18

内容提要

 ◆关于“相互”听课   

◆怎样去听课   

◆听课听什么

◆新教师听课听什么   

◆听课感言

一、关于“相互”听课

    平时,有的教师抱怨没有机会外出听课学习,其实,本校内教师中就蕴藏着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资源,我们应当想办法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方法之一,就是相互听课。教师之间,应当注意经常相互听听课。

1.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的听课

    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相互听课,一方面可以了解同年级的其它班级的班级管理情况,以及这些班级在这一学科的教学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使听课者及时注意纠正自己的班级管理以及自己所教的这门课程的情况,扬长避短,更好的改进自己的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尤其是同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听课有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借鉴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

2.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听课

    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听课,一方面可以学习同事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先进的教法和教学机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听课,更科学分析借鉴学生在其他学科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帮助改进自己这一科的教学工作。这种听课,甚至包括对自己任教班级的另一学科的听课。因为即使是同一个班级,不同的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可能也会不同,通过听课可以得到相应的更正和优化。此外,对学生的看法,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看法,是教师很难改变的。但相互听课的过程中,或许你会发现原先自己一致认为无可救药的学生,在另一门课的课堂上却表现得那么优秀,这可能会启发教师从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源,改变对学生的不好印象和看法,正确看待学生的暂时落后。

3.不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的听课

    通过听课,便于更好地了解和从整体上把握本门学科的发展和连贯情况。也便于教师正确把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和表现情况。

4.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听课

    这种听课很少,但确实也有必要。这主要从学习其他教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方面去听。作为教师,应当适时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常严格要求自己,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听课就是很好的途径和方法之一。

二、怎样去听课

    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打算听谁的课,应该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准备怎样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不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俗话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师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有很多,或翻翻听课记录,或与执教者交谈,或将几节“互相牵连”的课做比较,或写一篇“听课体会”,或干脆将他人执教的内容拿到自己班上试试等。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收他人有益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听课听什么

1.听课要看重难点的突破

    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这其中就包括重点和难点。听课,不仅要听整个课堂的流程,教学环节的衔接,更重要的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看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针对性的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同一个知识点,有的教师越讲越糊涂,听课人都理不清思路,就更不用说学生掌握了。而有的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备课(确切说应该是教学设计)时的思考和设计,巧妙而又富有启迪的引导学生认识、领悟进而会应用课堂所学。因此,听课,要注意看重难点的突破技巧。

2.听课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是为了不教。如果教师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总是感觉不讲学生就不明白,不讲学生就不理解,所以凡事越俎代庖,事必亲躬,学生只能拼命追赶教师的思路,一不留神,就会听不明白,完全是灌输式。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吃力,更不用说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故设路障,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矛盾解决中有所顿悟,受到启发,不仅学会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思考的过程与方法,从而落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思维活跃,在学习活动中,心智得到了净化,能力得到了提升,人格得到了完善,个性得到了张扬。

3.听课要看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个小社会。充满着人情与事故。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表现和思想状况只有通过教师的精彩点拨才得以展示。因此,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以及教师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情况等等都是教师教学功底的大展示。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准备,没有多年的知识储备,没有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没有身经百战的临场问题的敏锐感知和处理,很难从容应对,左右逢源。这也正是教师从教的至高境界和追求。

4.其他方面

    比如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普通话、板书设计、体态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评价方法、教学内容的拓展、与生活实际的衔接、作业的布置等等。

四、新教师听课听什么

1.听课时该听什么

    听一节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对于新教师来说,听课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1)关注教师的教

    一般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新教师在听课时,要看指导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

例如: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并激活旧知识;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系统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除了注意每个环节的实现方式,还要注意时间安排,否则就会出现一节课“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况,使课堂结构显得不够严谨。

②重点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听课时就要听指导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他们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所得。

③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一般说来,板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此外,板书还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便于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等功能。

教学媒体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恰当运用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媒体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收到良好效果。所以听课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看指导教师媒体的选择、运用是否行之有效 

④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这种氛围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完成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是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是以激情感染学生,还是用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这些都是新教师听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2)关注学生的学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

2.听课时的角色定位

    在听课时,新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以下两种角色:

1)审美者

    新教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新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永远去追求。

2)参与者

    新教师在听课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新教师如果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就不能了解指导教师的意图,无法获取学生全面的、真实的课堂表现。要做到有“备”而听,而且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

3.听课后的反思、总结

    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指导教师的课,不一定没有缺点。一节课的好坏,不同时期、不同学科有不尽相同的标准。此外,一堂好课还要做到:要有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一指呈现的材料、知识、观点必须是正确的;二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特色。一节成功的课必须包含着教师特有的教学风格,没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就很难把课讲出色。同时必须体现一定的教育思想。一节课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结构严谨,密度合理。

    当确定为一堂好课后,就要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思考之后,要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案,并付诸实施,但不能生搬硬套。

五、听课感言

1.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课,或者其他课,备课非常关键

    要打有准备之仗。备课,这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深入、扎实备课的过程,既是教师了解内容、把握目标、分清重难点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查找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寻找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备课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教师酝酿感情,准备进入角色的过程,也是教师梳理讲课思路,优化教法的过程。只有备课充分,有效的学习时间才能得到保障,提高课堂效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教学,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之外,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精讲多练也才不是一句空话。课堂效率的提高也才能做到实处。

 

谈谈新教师的听课艺术

关键词       重要性  听前三做到     听课中四勤      听课后三要   倡议

听课,特别是听老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以及普通教学课,对新教师迅速“断乳”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无疑地,听课是新教师“备课——听课——授课——小结”四步走中的重要一环。我毕业试教满一年了,听课总时数约为150节,很高兴能把自己的点滴体会说出来,以期与新教师朋友共勉。
   
我觉得,要想高效率的听一堂课,至少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听课前的准备活动,听课中的常规技巧,听课后的自醒自查。
一、准备—— 听前三做到
1
做到充分预热。听谁的课,听哪堂课,应带那些相关材料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特别要对所听内容了然于胸,做到先备后听。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听课的重难点,发现课中的闪光点,捕捉课上的“小高潮”。
2
做到课前交流。上课前,不妨在去教室的路上,问一下老教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设想,重点难点,在心中有了粗线条以后,听起来才会顺理成章,头头是道。
3
做到结伴同行。以我的浅见,与一两位或更多同事一同听课效果要比自己一个人去听好得多。因为在听课中可以随时交换意见(不影响正常教学的点头、摇头、手势等),听课后可以交流讨论。如此,才能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领悟彼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独特价值取向。
显然,以上几点听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做或做得不到位,听课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我的个人看法是:如果准备不足,那么决不听课。
二、技巧——听课中“四勤”。
      
听课时,有几个常见的问题要处理好。其一,听课不是评课。我觉得新教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其二,多记还是多听。有的新教师听课时手中的笔挥舞不停,有言必录。其实,听课要多听少记,而且,记的学问也不可不学,愚意主要记下教师的教学流程,重难点处理,听者自己对教学闪光点的点评感悟等“精髓”就可以了。其三,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听什么与怎样听的问题。我粗浅的归纳为“四勤”,就是在听课时要勤看,勤听,勤想,勤记。
   1
.勤看。听课看什么?看教师的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清楚),教学的手段(是否多样),驾驭课堂能力(是强是弱),组织教学的方法(是否得当),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是否科学),师生感情(是否融洽),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否积极)等等都要用心去看,套用一句歌词就是:“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课堂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不过,光看不行,上边我已提到“审美者”这一角色定位,因此,看的宗旨应是对照比较自己教学环节中的优缺点,不足点,力求改正,而决不是做“批评家”,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2
.勤听。听的内容很多,我想指出的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听懂”,把自己看作学生,深刻理解重点难点,强化自己备课中的不足。其次要“听全”,既听教师的启发,也听学生的回答,既听课前预习检查、新课导入,也听课终的本节小结、作业布置;既听基本知识的讲解,又听基本技能的培养;既听课内知识,又听课外引申;既听教师的抑扬顿挫,又听学生的琅琅书声┅┅总之要强调一个“全”字。最后要“听透”,要烂熟教学内容,要吃透老教师对教材与教法的整合方法,要听透“青蓝工程”里老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真正能够消化吸收。
   3
、勤想。听课时,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这个教学环节有无更好的启发引导思路?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什么?对自己的启发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边听边想。
   
需要指出的是,听、想、看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听课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听有所得,所得丰富。
   4
勤记。与前文提到的“少记”相参照,也与“听、想、看”的做法有别,“勤记”的要求是在最佳的时机记下最佳的内容,“灵光”稍现即逝,重在随机把握。它强调动手,它要建立在勤听的基础之上。“勤记”的目的只有一个:备查用,助记忆。勤记,是经过听课者整合加工后的能动反应,别人记的自己可以记也可不记,别人不记的自己可不记也可以记。要做到“记我想记”。
        
当然,上述“四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我们在平时只有多听,多想,多加比较,多做研究,听课的技巧才会越来越有艺术性,最终深得个中三昧。
三、自醒自查——听课后三要
    1
要交流。听课后,要立刻与老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存疑问题。
    2
要对照。听课后,可以将听课记录与自己的教案或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大胆的去粗取精,必要时,不妨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后再与老教师探讨。
    3
要常翻。听课记录,是教学中的里程碑,上面撒满了你的酸甜苦辣,得失错漏,只有常翻,才能常新,才能使听课的意义落到实处。那种“为听课而听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可见,听后也要做很多工作,千万不能听课以后把听课记录束之高阁就完事大吉了。
   
在本文结束前还有一点倡议,就是听课的范围可以灵活,可以放宽。比如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校听课。听听与己截然不同的课堂,多加比较鉴别,批判继承,消化吸收会更好的开启教学思维,顿悟教学灵感,也有助于新教师早日成熟,缩短形成教学个性的磨合期,从而使听课成为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强力胶,黏合剂,最终登堂入室,青出于蓝,回报老教师付出的辛勤汗水。新教师必将在神圣的三尺教坛上挥洒自己的每一分汗水,品味自己收获的每一分甘甜!

 

掌握听课艺术,提升专业水平

 

听课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通过分析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正是基于此,听课被各校列入了校本教研的内容之一,成了每一名教师必不可少的份内事。

    然而,听课的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呢?应该说,大部分老师通过听课后业务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一部分老师将听课当作完成学校的任务,觉得这是一种负担,效果自然也可想而知了。的确,听课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眼、耳、手、心、脑多种器官协同工作:用眼睛观察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用耳朵倾听老师的语言是否精辟,学生的发言是否正确;用手记录下课堂的精彩,用手写下听课的感受;用心体会教师的匠心设计,用心聆听学生的独特感悟;用大脑思索每个教学环节是否环环相扣,用大脑想想自己该如何来教学这一课……假如总能这般去听课,就必能有所收获,有收获自然是快乐的,听课也就能成为一项乐趣,一种享受。

    但凡听课,少则就是四十分钟。对于工作量本身就比较大的老师们来说,我觉得听课也应该讲究艺术才不至于浪费时间。接下来,本人围绕“掌握听课艺术,提升专业水平”这一话题,结合自己的一些听课感受,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注导入艺术

在一堂课中,虽然“好戏”在后头,但“开腔”也不一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教师基本功是否扎实,教案设计是否切实,师生双边活动是否真实,一般前十分钟就能基本一目了然。若开头就能引人入胜,怎会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特级教师胡君老师执教的《四季的脚步》,就让我体会到了导入艺术的魅力,至今难以忘怀。请看——……………

老师这段导入既别出心裁,又贴切自然。她的这段开场白,是当时针对特殊的环境(在剧院的舞台上上示范课)、特殊的对象(借班上课)、特殊的课文(《四季的脚步》)来设计的。这样开篇,既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了师生距离,又以时髦的游戏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并为下一步自然引出课文做好了铺垫,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好的开头犹如高妙的棋手下棋,第一着就能为全局的胜利奠定基础。我们在听课时应多多关注老师们是如何导入新课的,像胡老师这样多费些心思,就能使导入成为“凤头”了。

二、关注课堂总结

作为一堂课的最后环节——课堂总结,一般占时很短,但作用很大,恰如“画龙”之后的“点睛”,是极需艺术功力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是十分重视自己的结课艺术的,他们往往会把“结课”既看作是一篇课文教学的“终”点,又看成是某种创新思维的“起”点。

    例如我校的黄美芳老师在执教《七颗钻石》一课中,在总结阶段让学生为课文续编一个结尾,模仿文章开头说说有了这条由爱心换来的小溪后,这个世界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种摹仿写作是富有创意的,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迁移应用,无疑又是总结课文的有效手段。

常有些老师听课至结尾处,匆匆记下几笔便盼着早点下课了,很少用心地去体会执教老师是如何进行课堂总结的,有何用意。其实,只要我们听课时多做个有心人,课后再花点时间去梳理梳理,那么我们也能“择其善者而从之”,进而能更好地把握课文,驾奴课堂了。

三、关注评价语言

所谓评价语言,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的评判。语文课堂是交流与对话的园地,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可能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一种因时而化、因人而异的教学智慧,是一种“即兴创作”。一位好教师能够通过激情感染学生,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舞学生,从而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实现高效的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这方面,于永正老师是我们的好榜样。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或看到这样温情脉脉的“细节”:“站起来试一试”、“你一定能行的”、“你看,你读得多好”、“下次一定有胆量了吧”等等,接着于老师再是一个抚摸、一个握手,甚至是一个拥抱什么的。于老师对学生充满期待的关注多鼓舞人呀!得到这样呵护的学生其情感、态度必将是自由舒展的,自信心也必将不断地提高。

因此,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应当关注执教老师的评价语言,看他们是如何抓住一切有利资源,灵活而果断地采取恰当的评价的。想想自己上课时,遇到类似的情景是如何评价学生的,有没有像甘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化作一股股前进的动力?“细节决定成败”,有意地积累他人有效的评价语言,并努力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相信,我们能渐渐营造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课堂氛围,创造师生心灵交流的和谐境界

四、关注教材处理

顾名思义,“教材”可看作我们手头拿着的是一叠教学所用的材料或素材,它是可以添加、删减或调整组合的。任何一个教师上公开课,都会认真地钻研教材,许多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更是颇具匠心,值得我们反复研究、借鉴吸收。我们听课时应当关注执教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把他人的创意变成自己的教育财富。

如我校沈金生老师执教的《老师领进门》一课,就是对教材重新调整组合的一个极好的典范。是一篇赞扬老师的记叙文。在表达的主题上,与第九册的开篇课文《给老师的一封信》相似。沈老师从复习《给老师的一封信》,谈对顾老师的印象入手来展开学习,在学生心中埋下了一颗赞美老师的种子,为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正因为两篇文章题材相似,所以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新学课文,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要认识的田老师是否也有顾老师那么神奇(像魔术师,像仙子)的本领呢?在结课时,沈老师还设计了让学生用《给老师的一封信》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话语来表达对田老师的感恩这一环节。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但这是一种意识:为了达成同一教学目标,不同年段的类似题材的文章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单元教学。这是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同一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便于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小学语文教师》上曾刊登的倪宗红老师送别组诗》的课堂实录,在教材的处理上和沈老师可谓是异曲同工。

我想,只要我们听课时多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分析其背后的理念支撑,定能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习惯,学会突破教材的束缚,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收获更多。

 当然,在听课中有待关注的还有很多方面,例如课堂中教师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师生是如何进行对话的等等。不管是从整体关注,还是关注某一环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多听课,善听课,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地加以消化吸收,相信我们一定能更快地提升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应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不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不论是同学科,还是其他学科。作为一个个体的人,他们都有一定的特点,表现在教学上,肯定有其特长,听课者应把他们的特长,转化为自己有用的教学方法,这就达到了听课的目的。但有些教师,并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课,这容易造成许多偏差。

一、应付心理

听课者应端正听课的目的,应将自己看成是一名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教学,不要对听课敷衍了事,形式主义。

二、相似心理

若听课者对被听的课是同学科的,不要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爱好等渗透到听课中去,这会影响对听课的作用的理解,以至这节课等于没有听,即没有学到什么知识。

三、形象心理

听课者往往先反应的信息,是被听课者的身材、服饰、年龄、姿态、表情等,以及教学中的第一行板书或开头的导语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以至后来,该老师更好的表现都没有学到。

四、定势心理

在同校教师间听课,很容易被以前该教师所取得的成绩所迷惑,只觉得该老师的板书、语言、教学方法,或内容的导入、问题的深化等都比自己好,或者都比自己差,从而造成了对好印象教师的课,只觉得无法学到、学会、学全,而对差印象教师的课只觉得一无是处。

为了改变上述不良心理,听课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科学的听课观

听课教师,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认真听课。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科学的听课目的和实事求是的听课态度。

科学的听课目的。听课不是为了检查教师、整教师、挑问题,而是为了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好学生为目的,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集体活动。

实事求是的听课态度。听课教师应认认真真地将整堂课听完,不要被其他听课教师的意见所左右,要有自己的见地,并能说出其理论依据或理由。

二、确定自己的听课目标

每位听课教师,都要认真制定听课的目标。如:①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②教学内容是否正确,重点是否实突出,难点能否分散。知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是否衔接。③教学方法是否适当,课堂教学是否组织得合理紧凑,是否运用启发式教学(如何设疑,如何解疑)。教学是否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如何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功能)。④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准确、生动、形象;板书是否工整、美观;教态是否自然、亲切、大方。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是用语言或形象或其他激发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⑥是否把教育的选拔功能和发展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否注意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合理需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选择正确的听课方法

教育学理论研究表明,听课交流是教师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方法,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环节。毛泽东同志说过:“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听课活动中,我们也要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才能使我们的听课交流取得较好的效果。

1、知识准备

任何学科都有其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一堂新授课,既要涉及很多旧知识、旧概念,又要学习一些新内容、新问题。听课时应特别注意弄清:这节课内容是怎样从上节课内容发展来的,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处在怎样的位置,有什么作用等等。所以,课前若没有一定的知识准备,课上就往往出现如听“天书”的现象。

要想听好课,先要准备好听课的内容,即使不像写教案一样,也要做到心中有“课”。在听课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你会很快判断出其意图;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改变会效果更好。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听课,才会获益非浅。

2、心理准备

教师间听课交流学习,如马马虎虎,搞形式主义,是不能达到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共同提高。因此,听课教师在准备去听课时,应有良好的心理准备:①有远大的抱负,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社会;②有旺盛的求知欲,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③有高度的自觉性,以更好地做好一名好教师的职责;④有顽强的意志,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

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就会有积极向上的听课态度,就能看清弄懂授课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课堂教学管理形式,以达成自己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教学艺术。

3、提高听课效果的几个做法

①熟悉授课老师的教学风格

尽管各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但是课堂教学的环节还是比较相近的:复习导入,讲解新课,总结归纳。听课老师要注意听懂授课教师在各环节上的衔接语言,如何使课堂教学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②搞清楚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

要搞清听课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搞清如何导入新内容,怎样分析新内容。看懂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新内容的教学任务。授课教师的思路是比较合理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的,听课教师应将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与之比较,从中获取优点。

③兼顾其他科目,获取长处

在听课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低年级教师不听高年级教师的课;本学科教师不听其他课程的课。任何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每位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组织教学的手段,都有给听课者学习借鉴的地方(包括失败的经验)。

④改进一些听课习惯

听课教师去听课,要抱着向他人学习的态度。但是有些教师的做法欠妥当,如: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生的参与程度、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重开场白、轻结束语。要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必须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教学理论学习,做一个有心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⑤交换意见,共同提高

听课教师应首先了解听课内容,然后设计该课的课型、教学方法等,并设问几个注意点。听完课后应与被听课教师交换意见,逐个讨论对问题的理解,并取得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所说的听课,是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通过这一活动达到相互学习,相互鞭策,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