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时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

 朔方野老 2010-12-25

教育时评:生命教育不容忽视




      近日有媒体报道,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而卫生部在去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


  青少年在自杀人群中占了很大比例,显然与生命教育缺失有关。由于对生命教育的忽视,生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珍惜,一些青少年漠视生命,在遭遇困难和挫折后,往往会选择自杀这种方式来“解脱”自己,从而导致生命之花过早凋谢。


  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一些在校大学生在遭遇失恋、求职失败这种“简单”的挫折后,居然就萌生了自杀的念头。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连这点挫折都接受不了,那么,他们还有多少接受更大失败的勇气?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谁能不遭遇点挫折,而一旦遭遇挫折便万念俱灰,寻死觅活,这绝不是人类的生存法则,也不是现代社会的主流。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以学业为主,教师注重分数,学生看重成绩,家长关心升学。一切以分数为重,以升学为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更缺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一些在学校“又红又专”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却不知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应对随时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的困难和挫折,他们面对困难茫然四顾,遭遇挫折不知所措。由于他们思想渐趋成熟,生活逐渐独立,身边缺乏关心、开导自己的人,有一些人心结便会越来越重,最终导致心理防线崩溃,为轻生埋下了祸患。


  缺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其实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在不自觉中放任身边的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自闭,让他们变得忧郁、焦虑、孤独、烦躁、厌世,直至选择自杀。这种教训是惨痛的,应当引起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高度重视。


  此外,青少年也应当反思,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义务有理由活着,并且应该有信心活得更好,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开心一点、快乐一点、幸福一点,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对社会负责。(池墨)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1日第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