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瓜的确不好区分(下)

 昵称190769 2010-12-27
 

 

这些瓜的确不好区分(下)

 9,意大利瓜

 

 

 

 

 

意大利瓜(ZucchiniZucchini squash),也就是绿皮密生西葫芦,夏季产南瓜之一变种,也叫美洲南瓜;也叫北瓜、栉瓜;有人称之为“节瓜”,可能有误。这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叫法,英国和新西兰的叫法不同,称为courgette,拉丁语叫cucurbita pepo。还有一种黃意大利瓜(Yellow Squash),也叫黄色长南瓜,或者黃南瓜,也是变种。

 

意大利瓜原系美洲的野生植物,殖民时代传去欧洲,逐渐成为欧美人经常食用的一种蔬菜。但现在北美地区广泛种植食用的,并不是本地原始土种了,而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意大利移民带到美国的改良品种,所以反而叫意大利瓜。意大利瓜的营养没有什么很特别,因没有找到文献,估计与西葫芦差不多。

 

 

10,苦瓜

 

 

 

 

 

 

 

 

苦瓜(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 L,或Momordica charantiap,英文:Balsam pearBitter gourdBitter melonBitter melonBitter cucumber),别名凉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状草本植物。茎、枝、叶柄及花梗披有柔毛,腋生卷须。叶子的直径达312厘米,有57道掌状深裂,裂片呈椭圆形,外沿有“锯齿”(实际上,苦瓜品种很多,有的锯齿很深,有的锯齿比较圆滑,甚至趋于消失)。春夏之交开花,雌雄同株,黄色。果实长椭圆形,表面具有多数不整齐瘤状突起。种子藏于肉质果实之中,成熟时有红色的囊裹着。

 

    苦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原产地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是原产于热带地区。在南亚、东南亚、中国、和加勒比海群岛均有广泛的种植。苦瓜作蔬菜以食用嫩瓜为主,口感清爽稍苦;老熟瓜因其血红色的瓜瓤味甜清香,少数地区将其当水果食用;印度、东南亚地区、印尼及菲律宾还食用其嫩梢、叶和花朵。苦瓜作菜肴有“君子菜”之美誉,得名于其与主菜配炒、煮、酿或做汤时苦味不沾染其它食品。传统的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无毒。老瓜色赤,味甘性平。主归心、脾、肠、胃,有“解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之功效,其种子益气壮阳,根、藤、叶均可入药。主治中暑发热、烦热口渴、胃毒、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尿血和糖尿病等。

 

 

11,砍瓜

 

 

 

 

砍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于中国南瓜的一个变种。其生长特性和种植技术,与普通南瓜基本相同,对自然环境、土壤要求不高,春夏均可种植,每棵瓜秧能结24个瓜,每个瓜长0.91.7米,重69公斤。

 

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雄花着生在茎基20厘米处,雌花着生在茎基130厘米处,主蔓结瓜为主,杈瓜为辅。瓜形长圆柱形,瓜色先由绿后变金黄色。在生长期的瓜被砍后伤口愈合仅需3分钟,每天继续生长68厘米。

 

 

 

砍瓜之所以能砍掉再生,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植物愈合素,这种成分可加速伤口恢复。其愈合素具有很高的医药科研价值。其实,普通南瓜也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由于其植物愈合素含量相对砍瓜要少得多,因此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反复实验,砍瓜无论吃馅、炒菜,还是做汤,味道都不错。最可贵的是,它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12,八棱瓜

 

 

 

棱瓜,别名:八棱瓜。一年生爬蔓植物,属于丝瓜类。棱瓜皮绿色,无绒毛,质硬,有明显瓜棱(一般10条),瓜肉白色,可以食用,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清热解毒、保健美容之功能。瓜蔓断后溢出来的汁,叫做“天罗水”,在中药中有止咳、除痰等功效。鲜嫩的棱瓜可以实用,多用鸡蛋做汤菜,成熟以后晒干,抠出瓜瓤可以洗澡,洗刷锅碗,山东寿光地区多有种植,还有丽水水阁是八棱瓜(棱瓜)的集中产地。

 

另一种说法,棱瓜也叫线瓜。据学者考究,丝瓜明朝即从印度尼西亚引种至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线瓜来华的历史应与之相当。对于线瓜的种属,有一种说法称之为棱角丝瓜,它虽有别于普通丝瓜,但它尚属丝瓜之一种。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线瓜的味道、瓜藤、瓜叶颇似丝瓜来看,此说是极具说服力的。线瓜,为湖南冷水江之特产,是冷水江人餐桌上的骄傲。说来也怪,这线瓜只产在冷水江,附近的涟源、邵 阳、安化均不产此蔬。广东潮州和广西南宁多产线瓜,但菜商仍然要跋山涉水来冷水江,因水土之异,广东潮州和广西南宁产线瓜,味道与冷水江产线瓜相比差之远矣。

 

 

线瓜

 

线瓜,长者不盈尺,平常者筷子长短,外表暗绿,色如丝瓜。从瓜蒂至瓜尾有凸起的侧棱,这是有别于其他瓜类之最大特征。大凡好吃的东西都是难于加工的,这侧棱颇让家庭主妇头痛,只好用刀削,但速度慢。于是就有了专门对付这侧棱的刨子,长约五寸,刃口宽寸许,称线瓜刨,削之颇快。过了这关就容易了,用刀将线瓜削成斜片,或清炒,伴之以肉末,或开汤,点缀以鲜椒,均为蔬中上品。扬州酱菜中的行业所谓的线瓜,是指皮上有深色线条的嫩黄瓜。

 

线瓜的味道的确像丝瓜,但比丝瓜好吃得多。如果 说丝瓜的味道是甜而柔软,细腻滑畅,那么线瓜的味道就是甜润脆爽,清淡纯和,口感极佳;丝瓜炒熟后颜色会变暗,而线瓜炒熟后瓜皮部分呈鲜绿,瓜肉部分还显白嫩;丝瓜做汤会变得十分软塌,而线瓜做汤仍稍显硬挺;丝瓜纤维多线瓜纤维少。

 

 

13方瓜

 

 

 

 

方瓜,有的地方叫南瓜、西葫芦;北方的长南瓜,叫方瓜。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又名番瓜、番蒲、倭瓜、北瓜等,是一年生草本瓜果类蔬菜,属葫芦科植物。茎蔓生,呈五棱形,无刚刺。叶五角状心脏形。花冠裂片大,黄色,分雌雄。果长圆、扁圆等形,果面平滑或有瘤,老熟后有白粉,夏末秋初果实成熟,呈红黄、黄褐、红褐、黄白等各色。原产地有亚洲南部、中国南方、中美洲等,现世界五大洲都普遍栽培.南瓜是我国消夏解暑的优良瓜果之一。果实圆筒形,长约20厘米,横径13厘米,皮淡黄色,瓜面有不规则的突出纵棱约8条。果肉厚,脆嫩多汁,绿肉,味甜,含糖量14%左右,香浓,单果重0.51公斤,亩产量2000公斤左右。抗病性强,适应性强,凡种植西瓜、甜瓜的地区均可种植。

 

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消炎止痛、解毒杀虫之功效。南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瓜氨酸、精氨酸、天门冬酸、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葫芦巴碱、腺嘌呤、胡萝卜素、葡萄糖、蔗粮、戊聚糖、甘露醇及大量的维生素BCE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镁、铁、铜、硒、锌等。南瓜能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因此,南瓜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和一些肝肾疾病。老方瓜呈橘红色,具有降血压,防糖尿病的功效。常吃南瓜,可使大便通畅,肌肤丰美,尤其对女性,有美容作用,清代名臣张之洞曾建议慈禧太后多食南瓜。南瓜还可以预防中风,因南瓜里含有大量的亚麻仁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甘油酸,均为良质油脂。治疗高血压,可炒南瓜子吃,每日用量以2030克为宜。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14蒲瓜

 

 

 

蒲瓜(学名:Lagenaria sciceraria;英文:(Var. Clavata),别称:扁蒲、蒲仔、瓠子、匏仔、葫芦。原产于热带亚洲、印度、北非。葫芦科。依果型可分为7类,包括水壶蒲、杓子蒲、长扁蒲、葫芦蒲、海豚蒲、球形蒲、疣廮蒲。果实长圆筒状,长达5070厘米,直径610厘米,上下粗细几乎相等,也有呈棒槌状的。全株密生软毛,具卷须,能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生长,叶互生,心形,细锯齿缘,同株雌雄异花,夜开性,通常在傍晚开花,翌日早晨凋谢,花冠白色。通常分为大葫芦与小葫芦,前者可做鲜食用而后者纯为观赏。全年均有生产,510月盛产期,103月淡产。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528度,15度以下或35度以上容易导致生育不良。施肥:以富含腐植质之砂质土壤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蒲瓜性味:甘、平滑、微寒、无毒;苦味者有毒。入心、肺、小肠。清热利尿,除烦解毒,润心肺。主治:消渴,恶疮,口鼻烂痛,心热,烦热,消肿胀,小便不利,石淋。脾胃虚寒者及脚气虚肿者慎食之。蒲瓜有味甜及味苦两种,外表相同,而味苦者有毒,不能食用。本品系指味甜之蒲瓜,用于清热利尿则煮汤食用。

 

 

15,蛇瓜

 

 

 

蛇瓜(学名:Trichosanthes anguiua;英文:snake gourd),别称:蛇王瓜、蛇豆、蛇丝瓜、大豆角、豆角黄瓜等。原产于热带亚洲,广泛分布于印度及东南亚,印度栽培已有2000年历史,台湾在日据时代就有零星栽培,在西非、美洲热带和加勒比海等地也有栽培。葫芦科、栝楼属中的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蛇瓜

 

依果体分为短果型、长果型。依皮色分为灰白色系、绿色系、青黑色系。 在广东地区,有些蛇瓜初成熟的时候为绿色;渐渐变老为黄色;有些留种的外皮可变成红色。茎蔓纤细,茎横切面5角形,叶密生绒毛,掌状37裂,同株雌雄异花,花瓣白色,5裂或6裂,雌花之花托肥大,酷似一条扭曲的小蛇瓜,果实两端渐尖细,长30160厘米。观赏兼食用,一举两得。

 

清热生津、清湿热、杀虫。主治热病热邪伤津、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多尿、消渴、黄疸。甘、苦,寒。肺、胃、肝、大肠经。果含糖蛋白。花含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赖氨酸、丙氨酸等。种子含油29.1%、油含石榴酸4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