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为谁成长(李玉民)-yy世外桃源-搜狐博客

 小青虫飞呀飞 2010-12-31

教师为谁成长(李玉民)

分享
2010-01-08 16:17

    

在与几位年轻的做教师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常常为教师成长而忧愁,忧的不是怎样去发展,愁的不是寻找成长的路径,而是为学校基于加快教师成长的种种政策、措施、活动而发愁。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拐点,各级各学校纷纷开展了诸如各类培训研修、校本教研、观课议课、磨课洗课等活动,采取了诸如“走出去,请进来”、加强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评价、结对子等措施,旨在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这本来无可厚非,而且对于提升教师整体水平、提高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为什么有不少的老师还怨声载道、满腹牢骚、被动应付呢?有的学校大搞形式主义,习惯搞运动,做表面文章,今天写笔记,明天造材料,教师成长的“好经”被某些不负责、不动脑的领导念歪了,这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积极性不高、发展欲望不强是可以理解的。毋庸置疑,也有不少的教师,天生就是被动型的,天生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有的存在本能的严重的“逆反”心理,凡是学校要求他做的,他都能找出不少的毛病和问题,凡是学校提倡的,他都毫不迟疑地怀疑这是学校的“计谋”,首先想到的是学校要得什么好处。有的老师就直言不讳地给我说,什么教师成长,什么专业化发展,还不都是为了给学校贴金?还不都是为了学生?还冠冕堂皇地让我去受“折磨”!

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客观存在!

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肯定是极其有利的。但为此就拒绝学校、社会为教师发展、进步、成功搭建的舞台吗?就怀疑学校、社会是功利主义吗?难道对个人的前途、命运就没有裨益吗?我们的工作单单是为了校长、局长吗?是为了张三、李四等学生吗?

我旗帜鲜明地坚定地认为:工作首先是为了自己!教师成长照样首先也是为了教师自己!

《你在为谁工作》(陈凯元著)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杰克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一年,由于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而且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有一天我要给老板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了。”

“你对那家贸易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对于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弄懂了吗?”他的朋友问道。

“没有!”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先冷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事务都弄懂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杰克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往日的拖沓习惯,抱着“复仇”的想法,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见到了他。

“你现在大概都学会了,可以跟老板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了,又升职,又加薪,说实话现在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工作不认真,又不努力学习;而后你痛下苦功,担当的任务多了,能力也就强了,当然会令老板刮目相看。”

我们大概也都知道,过去有个手艺较高的工匠,为东家做了多年的工,为东家造了很多的房子。但工匠很是忿忿不平,因为他认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报酬却有限,盖了那么多房子,却没有自己的一间,打算给东家盖完最后一栋就另谋高就。于是,他带着牢骚,带着不情愿,带着糟糕透顶的心情,应付着盖完了房子。等到完成了,东家却将房子送给了他。原来竟是房东为了感激这个任劳任怨的工匠而为他建造的。

这两个故事分明在告诉我们,工作其实是为了我们自己!

同样,学校想方设法花票子、搭台子、铺路子、找门子、压担子,也正是为了教师的长足发展和尽快成长。

有人会说,我们成长是为了什么?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充实、经验积累、思想丰盈、智慧生成的过程,是专业知识倍增、专业精神铸就、专业信念坚定、专业意识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养育的过程,成长就意味着你的飞跃,就意味着你的成功。有人会追问,发展了,飞跃了,成功了,那又为了什么?实现了人的发展的新的飞跃,就能赢得领导的肯定、同事的赞誉、学生的爱戴,就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就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还要说,即便是这样,还不照样是为了学校、为了学生?那么,我敢说,这种人基本上也就无可救药了,我可断定,这样的人干什么也不会干好,对他而言,无论干什么,无论干到什么程度,一辈子也是不会品尝到职业幸福的,因为他始终认为工作是为了别人,始终认为是别人对他有所企图,就是始终不承认是为了他自己,这种人也就无需为他的成长费神了。

我以为,做好一件事情,大抵要求解七个问题。

一是“为何”,就是要清楚“做什么”,解决目标问题。目标是方向。只有认识到位,理解清楚,才能明确方向,把握准确,才能用全心、倾全力。教师发展,首要的是使教师自身得到发展,挖掘潜质,提升品位。

二是“何为”,就是“为什么做”,解决目的问题。只有从心灵深处认识清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之所在,才能产生“真切”而“迫切”的需求,才能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和旺盛的活力,才能持久地做下去。

三是“想为”,就是“想做”,解决动力的问题。只有打心眼里想着去发展,想着去提高,才能滋生强烈的发展欲望,才能去想方设法地寻求发展的方法、策略和路径,才能激活自己的思维,而且这种“想做”的欲望越强烈,干劲越足,办法越多,意志越坚,行动越快捷,改变越显著。

四是“能为”,就是有能力去做,解决能力的问题。教师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谁都能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还要有发展的能力。发展的能力从哪里来?它来自于读书,来自于思考,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团队的互助。

五是“会为”,就是有办法去做,解决的是方法问题。无论是课堂的打磨,还是行为的改变,无论是教学的反思,还是细节的研讨,无论是教学模式建构,还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这每项内容的实施、每个目标的达成,都需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而这些课题本身又都是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六是“乐为”,就是开心地去做,解决的是态度的问题。乐观的人,会把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当作挑战和机遇,而悲观的人,常常把日常工作也会看做一种痛苦的煎熬,就像登山遇雨,有的认为是倒霉和糟糕的事情,自然影响了登山的心情,对他而言,此行徒增烦恼;而有的人认为是难得的景致和难得的体验,对他来说,登山变成了享受,自然收获多多。

七是“为好”,就是“做好”,解决的是成效的问题。对于专业化发展,善为、乐为的人,肯定会有克服种种困难的勇气,会在不断地坚持中,广泛汲取,大胆尝试,会在不断地探索中,注重反思,研究完善,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教师发展,不是任何人在如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的,它同样意味着一种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一种特殊的情怀。你能否得到成长,还看你是否坚信,成长其实首先是为了你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