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菌棒的新用途

 农业书屋 2010-12-31
 
 

废菌棒的新用途

 
(主持人)欢迎收看《科技苑》,种过香菇的人都知道,在菌丝发菌的过程中,杂菌污染那是防不胜防。严重的时候,污染率能达到5%,甚至10%,也就是说,种一万个菌棒,还没等到出菇呢,就得淘汰掉五百到一千个。菇农们面对这种污染严重的菌棒,一般都是一扔了事。可是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有个叫赵佩贤的小伙子,偏偏就看上了这种废菌棒,而且还花钱往回收。

    (采访)农户:拉点废菌棒,他回收,咱们也没有用了。

    (采访)农户:总共今天卖了有两千多棒,一棒两毛钱。

    (采访)赵佩贤:今年收了21万棒,花了四万块钱。

    这个花4万块钱收购了21万个香菇废棒的人叫赵佩贤,是牧牛乡南马峪村的村委会主任。路过的人看着这个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废棒堆都会奇怪,在菇农们眼中没用的废菌棒,赵佩贤干嘛要花钱往回收呢?这还得从他种香菇的故事说起。赵佩贤从2003年开始种菇香菇,规模年年扩大,到了2008年,他已经建起了十几个大棚,种植了40万棒香菇。但是因为杂菌污染的问题,赵佩贤每年的损失都不小。

    (采访)赵佩贤:咱那时候种了四、五十万棒,每年都得扔三万棒左右,,三万棒左右,成本就六、七万块钱。

    做一个菌棒的成本将近两块钱,看着这一车一车的往外倒的,赵佩贤那叫一个心疼。

    (采访)赵佩贤:那都是倒的是钱啊,当时一车一千多棒两千多块钱呢,非常非常的心疼。

    在牧牛乡,往大棚外面扔菌棒可远不止赵佩贤一个人,全乡一千多户种植香菇的农户,种得越多的,扔得也越多,损失都不小。

    (采访)香菇种植户:我们家今年种了20万棒香菇,然后坏了2万棒,损失了4万块钱。

    (采访)香菇种植户:种了21万,感染2万来个。那你这块损失得多大?损失将近3万来块钱。

    牧牛乡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被誉为“中国香菇之乡”。这里地处长白山余脉,海拔相对较高,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率高,非常适合种植夏季香菇。2008年,牧牛全乡的香菇种植规模达到3千万棒,以10%的污染率来算,菇农们一年扔掉的污染棒接近3百万棒。

    (采访)牧牛乡政府食用菌办公室主任 王志军 当时这个污染棒咱们没有集中处理,老百姓丢弃在河边、路两旁、田间地头,哪儿都是。

    被丢弃的这些废菌棒,既浪费了木材资源,又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采访)赵佩贤:最后08、09年的时候,这个东西没地方放了,整个大河边就是有一小拨就堆一小拨。弄到河道边污染也大,它这个东西弄到一定程度,绿毛漂移。

    废菌棒里面有大量的杂菌,菌棒的套袋破损之后,这些的有害物质会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并随着空气、雨水、河水等到处漂移,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导致来年香菇种植的污染程度加大。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菌棒的污染问题,当地的香菇种植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赵佩贤觉得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家伙,都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采访)赵佩贤:为了咱们下一年再种植,怕它漂移成堆,就老在想办法,怎么样能把它解决掉。

    为了解决废菌棒的问题,赵佩贤从县里面请来了一个技术顾问,这位叫李成岐的种菇大户种过好多种食用菌,有多年的种菇经验,可以说是个土专家。在了解情况之后,李成岐给赵佩贤出了个主意。

    (采访)李成岐:我说这个应该变废为宝。

    光是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斑块,就能想象得出,这培养料里面得有多少杂菌。已经被严重污染的废菌棒,李成岐凭什么认为它们可以变成“宝”呢?

    (采访)李成岐:这个呢,它虽然感染了,感染了,因为它原来的配方里头有木屑,20%的麦麸子,又加石膏、石灰,这个营养价值在感染过程中还没全部消耗,还有一部分营养价值,所以,再把它配上别的料,加点辅料,就可以种植平菇,扔掉是可惜了的。
 
(主持人)一个是种植香菇的大户,一个是有经验的土专家,两个人合计着要把这些被污染的废菌棒重新利用起来再种平菇。要说这个创新的点子非常好。不过,做事情光有点子是不够的,还得找到科学依据才行。李成岐觉得香菇污染棒可以再利用,主要是因为里面还有一部分营养成分,那么李成岐的判断有没有道理呢?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的刘庆洪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采访)刘庆洪:一般来说这种被污染的菌棒里边主要的营养成分,并没有发生一些实质性的太多的损失,那里边的碳素营养主要是以纤维素、木质素或者半纤维素形式存在的,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也就是说它里边的营养成分还是有非常非常多的。

    刘庆洪老师的观点印证了李成歧的说法,也就是说,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被污染的废料的确可以用来再次种植食用菌。不过这并不表示这些废菌棒可以拿过来就直接往上面接种。面对这些废菌棒,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彻底灭菌。

    那么,这些被污染的菌棒里边,到底有哪些杂菌呢?

    (采访)李成岐:这里面有绿霉,木霉,这是黄曲霉。

    对菌棒造成污染的,通常会有多种杂菌,比如绿霉菌、木霉菌、黄曲霉菌等等,它们对菌棒的污染,远远超出了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范围。

    (采访)刘庆洪:这些污染的菌它会产生很多的孢子,那么这些孢子如果再继续做食用菌栽培的时候,会成为一个二次污染源。

    其实,对于栽培食用菌来讲,即便是用新料,这杀菌灭活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有一些是用堆料发酵法;也有一些呢,是用高温灭菌法。那么,处理被污染的香菇废料,应该选择哪种方式呢?李成岐和赵佩贤商量之后认为,发酵和高温,一样都不能少。

    (采访)赵佩贤:因为它这个是香菇的感染棒,感染棒里边的杂菌太多,发酵的时候70度、80度之间,不能完全杀菌,所以我们要上锅再进行一次杀菌。

    处理废菌棒要先撕掉套袋,然后把散料重新堆积起来发酵。发酵周期必须达到20天以上。然后,把这些经过发酵的废料装到大锅里,进行高温灭菌。

    (采访)刘庆洪:像他们这种方式,我觉得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处理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发酵的过程当中,当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会产生一个70度的高温,它可以杀死很多的有害菌。

    通过发酵可以杀死很多的有害菌,这一点,李成岐和赵佩贤是知道的,但是发酵还能够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却是他们不知道的。

    (采访)刘庆洪:很多的木质素、纤维素、还有半纤维素、还有其它的一些高分子的、大分子的蛋白质,那么经过发酵可以对这些大分子的物质进行降解,那么降解产生了一些葡萄糖、氨基酸等等这些特别容易被食用菌菌丝利用的营养成分,这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微生物,能够对木质素、纤维素等复杂的大分子物质进行降解,从中分解出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更加有利于食用菌的菌丝吸收利用。发酵产生的最高摄氏70度的温度,能够杀死大多数的杂菌。但是有一些耐热杂菌还是能够存活下来。所以,发酵之后再经过高温灭活,才能达到彻底杀菌的目的。

    那么蒸料需要多长时间呢?李成歧和赵佩贤商量之后觉得,只需要2个小时就可以了,可是刘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

    (采访)刘庆洪:高温杀菌像两个小时是可以,但是时间是稍微短了一点。如果能够用这种高温,就是100度的处理到10个小时,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为什么蒸料的时间只用2个小时呢?那是因为赵佩贤有一种担心。

    (采访)赵佩贤:我们种平菇用这个料是香菇的感染棒,感染棒就是在种香菇的时候,已经蒸了36个小时,种平菇的时候,我们要是长时间去蒸,就把木质里的营养全没有了。

    原来赵佩贤是怕蒸的时间长了,培养料里的营养流失,那么他的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呢?

    (采访)刘庆洪:对培养料里边像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这些东西,不用说10个小时,30个小时,对它这些影响并不很大。

    按照刘老师的建议,蒸料的时间最好能达到10个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充分杀死杂菌和虫卵,消除污染隐患。

    经过两次灭菌处理之后,曾经的污染棒又变成了可以利用的培养料,那么这些培养料二次利用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品种呢?是不是还可以继续接种香菇呢?李成歧反复比较之后认定,不合算!

    (采访)李成岐:种香菇比较费事,这个得晒干以后,烘干了以后,加在新的木屑里头,再去做它,这个成本比较高。

    李成岐大致算了一笔账,如果是利用香菇的废菌棒再次种香菇,需要添加更多的营养,原料和人工成本都会比较高,每生产一个香菇菌棒需要再投入一块五到一块八毛钱。相当于把菌棒的成本提高了将近一倍,所以李成岐觉得,用香菇废料再种香菇不合算。而且,李成歧还知道,香菇废棒再用来种香菇,产量并不高,因为他曾经做过尝试,但为什么会这样,李成歧可说不清楚。还是让我们听听刘老师的解释。

    (采访)刘庆洪:这个是因为在某一个食用菌生长的过程当中,它实际上为了它自己生长得好,它会产生一些东西,不让其它的菌再长起来,实际不让其它的长起来,就是说对它香菇自身,它就有一种密度上的限制。
 
 原来,为了让自己的子实体,也就是我们看得到的香菇个头长得更大,菌丝会分泌一种物质限制自身的生长密度,这种物质会长期存在于在培养料当中,造成二次种植同样品种时产量下降。所以,培养料二次利用再种食用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不同的品种,这有点类似于种庄稼需要倒茬一样。而且,这二次栽培的品种,在对营养的要求上,还必须得下一个台阶,这可是一个原则问题。

    (采访)刘庆洪:这个原则就是,对培养料的利用,营养的要求不是非常的严格,实际上做鸡腿菇,做平菇,就这些非常容易去利用各种各样营养成分的,这些品种是非常适合的。那么它如果营养要求很苛刻,可能就做不到。

    刘老师从理论上判断,认为二次利用的培养料用来种平菇比较合适,而李成岐呢,他从自己多年的种菇经验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也称得上是殊途同归吧!

    (主持人)虽然都是被严重污染了的废菌棒,但是里面还有营养,而且平菇呢又不太挑食,所以香菇废菌棒可以变成平菇的培养料,对于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土专家李成岐,还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刘庆洪,两个人都认为可行。但是,没有了杂菌的培养料还是不能用来种植平菇,因为营养不够。所以,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要补充营养成分。

    这些二次利用的培养料,在营养上是有一定损耗的。因为之前接种过香菇,香菇菌丝的生长消耗了部分营养,之后感染了杂菌,杂菌菌丝的生长又消耗了部分营养,这剩下来的,就没法满足平菇生长的需要了。平菇是食用菌当中比较容易种植的品种,因为它对培养料的适应性比较强,无论是木屑还是玉米秸秆,平菇菌丝都能照吃不误,这一点倒是很像动物界里的杂食动物。

    (采访)李成岐:平菇,一般的豆粕、玉米秸、酒糟,还有棉籽皮都可以种植它,用木屑都可以种植,所以它的适应料比较广,一般都可以用。

    虽然平菇的菌丝不太挑食,但是如果长期营养不足,它们也是长不好的,那么应该往这些培养料里面添加哪些辅料呢?李成岐和赵佩贤添加的第一种辅料是玉米芯。

    (采访)赵佩贤:这感染棒当中,就是碳和氮的比例已经降低了,所以我加玉米芯是为了把碳氮比例、营养补充回来。

    培养料里面的营养成分,大体上可以归为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两大类。那么玉米芯补充的,究竟是哪一类营养物质呢?

    (采访)刘庆洪:香菇菌棒被污染了以后,这个污染的菌它也会利用一部分里边的碳素营养,而补充碳素营养,我们这里边主要的成分就是玉米芯,玉米芯实际上补充的绝大部分是碳素营养,让它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这样对它将来的生长是比较有好处的。

    玉米芯是在培养料发酵的第7天添加进去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只添加玉米芯这一种辅料呢?

    (采访)赵佩贤:为什么要先撒玉米芯?就是在玉米芯当中也有少量的绿霉,在发酵过程中,把绿霉一样杀死。

    用玉米芯补充碳素营养是一个既省钱又有效的好办法。不过在添加之前,要先把玉米芯粉碎成颗粒状,而且还应该先浸湿。赵佩贤觉得,这样处理之后,对发酵很有帮助。

    (采访)赵佩贤:就是这玉米芯吸水性好,热量够,就是说在这个料当中有足够的水分,发酵效果会更好。

    虽然玉米芯的成本低,但也不是加得越多越好,一般来讲,按培养料重量20%的比例来添加就可以了。在培养料发酵完成以后,李成岐和赵佩贤又往里面添加了另外几种辅料,包括尿素、磷酸二氢钾、还有石灰。添加这些辅料,又是要起到什么作用呢?

    (采访)赵佩贤:磷酸二氢钾起到一个什么呢?一个磷肥和钾肥的补充的作用,尿素起到一个氮肥的作用,石灰起到一个杀菌和调节酸碱度的作用。

    (采访)刘庆洪:应该说不太确切,像尿素是补充氮肥这是没问题的。那么后面那个磷酸二氢钾,钾元素补充,确实是在里边补充了钾元素,但是它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让培养料里边的酸碱度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包括里边加的石膏或者叫石灰,那么在补充钙质的同时,更重要的一种作用就是调解,稳定培养料的酸碱度。

    尿素是一种速效氮源,用它来补充氮素营养没问题。而磷酸二氢钾和石灰,一方面可以补充矿物质元素,比如补充钾元素、钙元素,而它们更重要的作用是平衡培养料的酸碱度。因为食用菌的生长,通常需要稍稍偏酸一点的环境,但是也不能太酸。

    (采访)刘庆洪:一般讲被污染了以后,它的pH值都比较偏低,起码应该在6或者比它更低这个范围之内,pH值越低,它的酸度就越强了。但是,我们一般栽培平菇的时候,前期最初的时候,我们都是pH值接近于7左右,因为我们这些平菇菌丝在生长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定的酸,到最后这个pH值,也就是培养料的酸碱度是偏酸一些,但是不是过酸,再加上里面有一些石膏,磷酸二氢钾,这个对pH值的稳定,那么它最后达到的酸碱度是非常适合于平菇的生长的。

    虽然对于辅料所起的作用理解得还不是那么准确,但是这辅料他们确实还是选对了。那么,这些辅料应该怎么添加呢?李成岐根据自己过去种菇的经验,确定的添加比例是,每1000公斤培养料,添加0.3公斤尿素、0.7公斤磷酸二氢钾、以及1公斤石灰。在添加的时候,他先把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化在水里,然后把水浇拌到培养料上,而石灰呢,则是弄碎了直接撒上去,然后把这些东西一边搅拌,一边装锅,经过10个小时的高温之后,这些蒸透了的培养料要尽快运到消过毒的大棚里,等放凉了,就可以用来接种平菇了。

    虽然添加了这么多辅料,但是合算到每袋平菇,成本也就一块多钱。而且李成歧依据市场行情判断,平菇的产量比较高,效益应该不差。

    (采访)李成岐:平菇来讲它产量比较高,利用废料栽培,一袋它要出到三斤,平均每斤要是一块二毛钱到一块五毛钱,产值就三块六七毛钱,本钱就是用它加点辅料,也就是一块多钱,纯利润达到两块多钱。

    经过一年的小规模试种之后,赵佩贤今年放开手脚,用香菇废棒种植了五万棒平菇,终于获得了丰收。

    (采访)赵佩贤:我今年种了五万棒平菇,用的是六万棒废棒,后期投入一棒用的是一块钱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钱,我这五万棒平菇,今年至少得挣十万元。

    看到赵佩贤用香菇废棒种平菇挣到了钱,牧牛乡的菇农们都坐不住了,往日里被当做垃圾扔掉的东西,如今被大家伙当成了宝贝往回捡。

    (采访)王志军:废料利用种平菇之后,现在我们的公路边,包括河边、田间地头,这种污染棒就没有了,减少了,几乎不见了,都归拢起来,老百姓重新利用,这样提高了经济效益。

    (主持人)李成歧和赵佩贤通过让废菌棒变脸,重新利用,不但解决了牧牛乡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为菇农们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径。据行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每年的香菇种植量达到600多亿棒,以平均5%的污染率来计算,每年扔掉的废菌棒就有30多亿棒,核算下来,全国种香菇的农户,一年要白白扔掉60多个亿的现金。如果能够解决好污染棒的二次利用问题,不但能挽回这60多个亿的损失,还能创造出更多地经济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