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人户分离现象日益普遍,本市日前开始试点按居住地统筹安排就近入学政策,以让更多孩子免去奔波之苦。对很多城郊居民及从市中心动迁至市郊商品房基地的市民来说,能就近入学固然好,问题是:家门口新办的学校和名校质量究竟有没有差别?
市教委统计显示,2007年及2009年,本市先后启动两轮郊区农村小学初中委托管理工作,43所郊区学校接受托管,惠及学生32000多人。“十二五”期间,上海还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名校托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对于这个话题,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老校长张正之很有发言权:“托管是为了最终‘不管’,帮助学校建立一套适合其特点的运作机制。”
2005年起,受徐汇区教育局委派,他带领上师大附中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导师团,托管了在徐汇区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都排名几乎垫底的龙华中学,龙华中学也成为本市第一所接受名校托管的学校。针对学校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特点,托管之后,学校从中层岗位到普通教师进行全员逐级聘任,确保每人发挥其最大效益。对教学中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教研组开展集中研究和专题研讨。
而上师大附中托管的第二所学校——浦东新区高桥西校,情况却有所不同。它教学基础已经不错,很多老师满足于教好课就行了,学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学得累、学得乏味。于是,张正之和他的团队将提升校园活力、革新教学方法作为工作重心。依托上师大附中的艺术教育优势资源,学校开设了学生管乐、舞蹈、空手道等“艺体类课程”,组建了篮球社、动漫社、趣味数学小组、古诗词吟唱等多个社团。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宝贵的尊严,孤僻的孩子也在活动中找到了伙伴,带着愉悦的情绪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5年过去了,龙华中学有了第一位特级教师,学校原先两个班都招不满,如今每到招生季生源都很旺;在高桥西校,学生赢得了第一座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奖杯,学校中考优秀率从44.3%提升到53.7%。
本学期,上师大附中将目标瞄准了人口导入众多的闵行区浦江镇。民办上师初级中学于本学期挂牌并招生,并将已在上师大附中试行的“小学科全英语教学”作为其显著的办学特色。在张正之看来,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名校有责任、有义务将其获得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经验,和更多同行分享,让更多学生受益。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