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欲攻周

 小脚大丫 2011-01-13

【提要】
    
不战而胜,求得道德和大义上的美誉,是谋略的较高境界。如前文所说,西周在战国时还是名正言顺的天下之君,在道统和道义上颇具有正当性。在天下大势还没有大混乱大颠覆之前,侵犯西周必然会惹起众怒、践踏道义,授人以柄,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原文】
 
秦欲攻周,周最谓秦王曰:为王之国计者,不攻周。攻周,实不足以利国,而声畏天下。天下以声畏秦,必东合于齐。兵弊于周,而合天下于齐,则秦孤而不王矣。是天下欲罢秦,故劝王攻周。秦与天下罢,则令不横行于周矣。
  【译文】
   
秦打算进攻西周,周最对秦王说:真的为大王的国家利益着想的话,就不应该攻打西周,秦如果攻打西周,对秦国自己毫无现实利益,反而会在国际间把名声搞臭,为天下诸侯所唾弃。到时诸侯们不再联合秦,相反都会到东边和齐国联合。秦为攻周陷于疲惫,天下诸侯联合了齐国,那么秦国就不能称霸诸侯了。可见攻周一事,完全是诸侯们为了使秦军精疲力尽,才怂恿君王干的。当秦国和天下诸侯们的实力都消耗尽了,那么任何国家的号令都不能通行于周了。
  【评析】
    
作为有实力者更应该重视名誉对自己长远利益的巨大帮助。千万不能因为蝇头小利干那些有损自己声誉的事。对那些人所共知的道义形象,应该是保护和利用,而绝不应该毁坏他。政治家们最善于树立道德形象,对那些血统高贵的遗老遗少、文化名人、道德楷模一定要加以尊重,以笼络人心、以德治天下。
    
在乱世中对待前朝皇帝最好的模式当属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维护了王朝的道统,获得了道义上的唯一合法性和权力上的威严性,在天下普通民众眼中,显得很具有道德形象。当然,对手和智者很会看穿这种手段,但是天下之大,有头脑又有话语权的人又有几个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