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节 酰胺类除草剂的应用 - 除草剂药害诊断原色图谱 - 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白鹤隐士 2011-01-23
第一节 酰胺类除草剂的应用     
字体 [大]   [中]   [小]

一、酰胺类除草剂的主要特性

酰胺类除草剂是一类发展最快、除草效果高、选择性强的新型除草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类除草剂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使用时期来看,酰胺类除草剂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茎叶处理剂,如敌稗、新燕灵、氟草胺; 二是土壤处理剂,如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克草胺、萘丙酰草胺、杀草胺、毒草胺等。

酰胺类除草剂的共同特点有:①几乎所有品种都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特效除草剂,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差。②大多数品种都是土壤处理剂,主要在作物播后芽前施药,用于防治一年生杂草幼芽; 而部分品种,如敌稗只能进行茎叶处理,施入土壤无活性。③土壤处理的品种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短,一般为1~3个月。而在植物体内易降解,毒草胺一般5d、甲草胺与丁草胺多在10d内被植物代谢分解。④所有品种的水溶度中等偏高,挥发性小。

二、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原理

(一)吸收与传导

酰胺类除草剂,多数品种是土壤处理剂,其中氯乙酰胺类占重要地位。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幼芽,而双子叶植物则主要通过根,其次是幼芽吸收。以禾本科杂草对甲草胺的吸收为例,芽吸收约占90%,种子吸收5%,根吸收5%,芽吸收后几乎全部停留在叶内。

酰胺类除草剂中部分品种是通过茎叶吸收并传导的。敌稗是一个典型的叶面处理剂,它被稗草叶片迅速吸收,向生长点传导。戊草胺在处理后10min内便被番茄叶片吸收,24h内吸收大部分药剂。新燕灵、甲氟胺和异丙甲氟胺是酰胺类除草剂中防治野燕麦的品种,它们均是通过叶片吸收,在燕麦草叶片内主要是从下向上传导,被吸收后在叶片内迅速转化为酸,然后经韧皮部向茎生长点传导,酸比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速度快,故在茎的顶端积累的药剂量多,抑制作用增强。

(二)作用部位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品种通常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使幼芽严重矮化而最终死亡,而2-烷基-2-氰基乙酰替苯胺可以抑制根与芽的生长。甲草胺、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作用部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主要抑制次生根数、胚轴和胚芽鞘的伸长,对主根影响不显著。各品种施于高粱根区时,对高粱生长无影响,施于种子及芽区时抑制作用最强。对于阔叶作物,以豌豆为例,施药后必须通过雨水淋溶至豌豆根区时,才使其严重受害。这些说明,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对禾本科及双子叶植物的作用部位存在着差异。因为禾本科植物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与豌豆及其它阔叶作物间存在差异,禾本科种子发芽时,长出初生根并迅速向下生长,然后中胚轴伸长,促使胚芽鞘向上穿过土壤,接触日光时,胚芽鞘顶端停止生长,次生根从土表的胚芽鞘节长出,由于光照对胚芽鞘和伸长的中胚轴的作用,根系一直处于地表部位,而次生根成为主要根系;双子叶植物的主要根系是初生根,它们生长于种子之下,而禾本科植物的次生根来源于种子之上,这种差异可以说明,芽区 (次生根生育区) 是禾本科植物对氯乙酰胺最敏感的部位,而根部则是双子叶植物的最敏感作用部位。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占酰胺类除草剂的绝大部分,它们严重抑制幼芽或根的生长,杂草不发芽或从胚芽鞘抽出的第一片叶畸形、变厚,胚芽鞘不能伸展,因而阻碍未展开的幼龄叶片,其后生出的叶片畸形而死亡,这种变化乃是植物体内部结构变化的外部表现。

(三)作用机制

酰胺类除草剂可以抑制多个代谢过程,如抑制脂肪代谢、蛋白质合成等,但其明确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酰胺类除草剂的主要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脂肪合成,可能主要是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包括对软脂酸和油酸的生物合成; 也可能是抑制发芽种子α-淀粉酶及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幼芽和根的生长; 另外,也能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作为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解耦联剂而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并能干扰植物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分裂,影响膜的生物合成及完整性。敌稗还能够有效地通过抑制光合作用中的希尔反应而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选择性原理

酰胺类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有三个方面: 即位差选择性、体内降解的差异和吸收与传导的差异。

位差选择性在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安全使用中起着较大的作用,此种选择性受除草剂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土壤特性、气候条件以及植物吸收药剂部位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除草剂在土壤中的位置及作物种子的播种深度。氯乙酰胺类除草剂播后芽前土壤处理对豌豆产量影响和这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移动性或土壤吸附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证明,豌豆产量随除草剂移动性增强或吸附作用下降而降低,这种相关性说明,此类除草剂影响豌豆及其它阔叶作物生长的主要作用部位是根系。随着土壤湿度上升和温度下降,玉米与豌豆对甲草胺的抗性下降,愈接近马铃薯萌芽期施用甲草胺,药害愈重。而对棉花的选择性主要决定于播种深度。

敌稗是酰胺类除草剂中防治水稻田杂草的高效除草剂,水稻具有高度抗性,稗草则极度敏感。水稻具有高度抗性的原因在于能迅速降解敌稗,它降解敌稗的能力至少比稗草高20倍。这种降解作用是通过芳基酰胺酶进行的,其降解能力因植株年龄而异,3叶期稻苗对敌稗的降解比种子快4~10倍,而4片叶或4片叶以上的稻苗芳基酰胺酶的活性又比4片叶以前稻苗高3倍,第五片叶展开前稻苗内酶活性最高。

氟草胺对大豆与苍耳选择性的部分原因在于传导的差异,苍耳从被处理的叶片向植株其它部位的传导数量约比大豆多2倍。

N-苯基-丙氨酸类是酰胺类除草剂中茎叶处理防治小麦田燕麦草的特效药剂,如新燕灵、甲氟胺和异丙甲氟胺,它们本身对植物并没有活性,它们在植物体内必须转化为相应的酸后才产生除草作用,而它们在小麦和大麦体内的转化十分缓慢。

三、酰胺类除草剂的降解与消失

1. 光解 酰胺类除草剂在光下比较稳定,溶液为中性或碱性时能促进光解。

2.在土壤中的降解 酰胺类除草剂在土壤中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降解与消失。其降解速度取决于土壤的湿度、温度、pH值等因素,一般在土壤中的持效期为1~3个月。

3. 在植物体内的降解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降解包括α-氯与酰胺键的水解,形成羟基乙酸,而后者是天然代谢产物,从残留的观点上看是安全的。敌稗在水稻体内水解为3,4-二氯苯胺与丙酸,这种水解是通过芳基酰胺酶进行的。有机磷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抑制水稻体内的酰胺酶活性,故在使用敌稗前后喷施杀虫剂时,水稻会发生药害。新燕灵、甲氟胺和异丙甲氟胺在植物体内的降解主要是酯水解为相应的羧酸,然后羧酸进行轭合作用。

四、酰胺类除草剂的安全应用技术

酰胺类除草剂中大多数品种都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特效除草剂,而对阔叶杂草次之,对多年生杂草的防效很差。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如乙草胺、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等是土壤处理剂,是防治禾本科杂草的特效药剂。敌稗是茎叶处理剂,可用于稻田防除稗草。

所有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其除草效果和用量均与土壤特性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通常在高温和土壤高湿条件下,土壤处理的酰胺类除草剂除草效果高,用药量可以适当降低; 低温时效果差,用药量应加大。但施药后如遇持续低温及土壤高湿,对作物会产生一定的药害,表现为叶片褪色、皱缩,生长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恢复正常。此类除草剂的药效高低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密切,通常表土层含水量达15%~18%时,药效才能充分发挥,喷药后15d内需15mm降水; 在干旱条件下,喷药后宜浅混土或在作物播种前喷药拌土,或与作物播种同时进行带状喷药并盖土。敌稗、丁草胺等是酰胺类除草剂中用于稻田的主要品种。

目前生产中应用的重要品种如下:

1. 乙草胺(acetochlor,禾耐斯) 乙草胺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芽鞘,选择性主要靠位差实现,因此播种较浅时作物易受害。乙草胺的使用剂量还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有机质含量低的沙质土壤上使用,应用低剂量。在使用时,如遇雨水多、持续低温、且为沙壤土时易产生药害,生产上不宜使用。黄瓜、菠菜、韭菜、谷子、高粱、西瓜、甜瓜对乙草胺敏感,不宜应用。水稻秧田绝对不能用,移栽稻田单独的用量为50%乳油150~300ml/hm2。高温、高湿下使用或在药后遇雨水种子接触药剂易产生药害,出苗后叶片会出现皱缩、发黄,但一般会在10~15d后恢复正常生长。乙草胺对移栽油菜高度安全,以移栽前用药为好,有时叶色略受影响,但几天后很快恢复;直播油菜田苗后施药,易对油菜秧苗造成伤害,如推迟使用,则效果不佳,不宜使用。

2.异丙甲草胺 (metolachlor,都尔) 播种较浅时作物易受害。施药后遇持续低温高湿时可能发生药害。移栽稻田单独的用量超过72%乳油450ml/hm2,秧苗出现矮缩药害。

3. 甲草胺 (alachlor,拉索) 甲草胺遇低温高湿时易发生药害,土壤积水易发生药害。高粱、谷子、瓜类、胡萝卜、韭菜、菠菜等对甲草胺敏感,不宜施用。甲草胺对水稻药害严重,水稻播种覆土后或水稻苗1~2叶期施用甲草胺会对水稻产生明显的药害,其药害为丁草胺的10倍。

4.丙草胺(pretilachlor,扫茀特) 以30%丙草胺乳油1500ml/hm2对经过催芽播种的直播稻表现出很好的安全性,但施量过大时,药后5d稻苗自心叶、叶尖至叶缘褪绿,心叶卷曲,植株生长受抑,分蘖减少。北方寒温带气温低,水稻生长慢,若播后很快用药,稻谷因没有很快扎根,对安全剂无吸收能力,易出现药害。水稻扎根后与稗草1.5叶前是确保水稻安全和除草效果好的两个必要条件。药后保水时间在长江流域中稻田以48h为宜,各地应先试验,保水时间过短,会影响除草效果,保水时间过长,则影响稻苗素质,排水应安排在晚上,以利稻苗恢复。

5. 敌草胺 (napropamide,大惠利、萘丙酰草胺、萘丙胺) 敌草胺对芹菜、茴香等有药害,不宜施用。黄瓜幼苗期药液不能直接喷施在生长点上,否则有药害。大豆田宜在播后芽前施药,如在子叶期喷药,真叶出不来,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推荐剂量下,对后茬小麦及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但对后茬青稞出苗及幼苗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用药量过高,会对下茬水稻、大麦、小麦、高粱、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产生药害。在持续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药害。

6. 敌稗 (propanil) 由于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能抑制水稻体内敌稗解毒酶的活力,因此水稻在喷施敌稗前后10d内不能施用此类农药。敌稗与2,4-滴丁酯混用,即使混入不到1%的2,4-滴丁酯也会引起水稻药害。应避免敌稗与液体肥料一起使用。应选晴天、无风天气喷药,气温高除草效果好,并可适当降低用药量。杂草叶面潮湿会降低除草效果,要待露水干后再施用,避免雨前施药。盐碱较重的秧田,由于晒田引起泛盐,也会伤害水稻,可在保浅水或秧根湿润情况下施药,施药后不等泛碱及时灌水和洗碱,以免产生药害。

7.丁草胺(butachlor,马歇特) 用药适期试验结果表明:秧田在播后3d用药,综合防效达90.3%~100%,除草保苗效果最佳; 播后当天(秧苗芽期)用药,由于秧苗抗药性弱,除草效果虽好,但安全性稍差,一是降低成苗率,二是影响秧苗素质;播后7d用药,杂草抗药性增强,除草效果锐减。在秧田与直播稻田,丁草胺用量不能超过有效成分90g/666.7m2,并切忌田面淹水,淹水时间6h以上,会明显削弱秧苗素质,表现为出叶速度慢、叶片狭小、植株矮小、茎秆细瘦、分蘖减少,因此,出苗期不能漫灌、深灌,以防产生药害。早稻秧田若气温低于15℃施药会有不同程度的药害,不宜施用。丁草胺对3叶期以上的稗草除草效果差,因此,必须掌握在杂草1叶期以前施用,3叶期施用,水不要淹没秧心。目前,麦田除草一般不用丁草胺。丁草胺用于菜地,若土壤水分过低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于水稻播后芽前用药3~5d后稗草幼芽扭曲呈鱼钩状,阔叶草幼芽畸形肿大,叶色深绿,并陆续死亡,大约10d后达死亡高峰。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撒播田使用丁草胺防除杂草,当水稻处于秧针期时施药,必须先把苗床上的渍水或水层排掉,施药后3~4d才可重新灌水,这样就可避免或减少药害的发生。其原因在于: 丁草胺是一种乙酰替苯胺类除草剂,水稻种子在发芽后吸收此类除草剂的部位是按习惯称为秧针的幼芽。当施药时和施药后3~4d,苗床上无积水或水层,秧针接触不到或接触很少的丁草胺,可使水稻吸收丁草胺的量大为减少而达不到产生药害的程度; 但是当苗床上有积水或水层时,施入的丁草胺便有部分混溶于积水或水层中,而使秧针的全身或部分浸泡在含多量丁草胺的水中,导致进入体内的丁草胺超过水稻幼苗的耐药力而产生药害。

丁草胺出现药害的关键因素是用药量和使用技术,大面积推广时,各地应当据此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1)用药量: 水田以每666.7m2用纯药50g,旱地50~75g为宜。

(2)施药方法:稻田不宜对水喷雾,可采用毒土、毒沙、毒肥法(每666.7m215~20kg),旱地视土壤湿度每666.7m2对水50~75kg喷雾。

8.异丙草胺(propisochlor蔼,普乐宝) 目前在国内外登记的作物有大豆、玉米、花生、甜菜、马铃薯、豌豆、洋葱。作物播种较浅时易受害。施药后遇持续低温高湿时可能发生药害。稻田施用易出现药害。

9. 双苯酰草胺 (diphenamide,草乃敌) 该药在一般条件下,在土壤中的残效期较长,施用后1年内不宜种植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及瓜、菠菜等,否则,可能发生药害。

10. 苯噻草胺 (mefenacet,苯噻酰草胺) 土壤对该药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土壤中的渗透少,在一般水田条件下,所施药剂大部分分布在表层1cm以内,形成处理药层,其持效期在1个月以上,秧苗不要与此药层接触,否则,易发生药害。在水稻苗期施药,不能在秧苗的出苗期应用。在移栽田施药、弱苗施药、返活前施药、茎叶喷施均易发生药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