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君康中国画水墨荷花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 - 画家安君康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安君康书画 2011-01-30

安君康中国画水墨荷花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

安君康书画作品选 2010-10-09 03:24:58 阅读167 评论15   字号: 订阅

 

安君康中国画水墨荷花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 - 画家安君康 - 安 君 康 书 画 作 品 展

中国画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安君康 作   甘肃天水 周女士收藏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每回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都会被他那些优美而自然的描述所吸引,偶然重新翻起唐人的那篇《爱莲说》,更是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多了几分喜欢。

  荷花,也即莲花,是多年生的睡莲科植物。生长在水塘湖泽之中。荷花的叶子呈圆形,似把绿伞,叶子正面碧绿,反面粉绿,有的团团浮于水面,象一片片翠玉,有的亭亭凌于碧波之上,象有人在水中撑起一把把小绿伞。每当盛夏来临时,你走到荷塘莲湖边,就会看到在碧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从水中冒出来,亭亭玉立,象含羞多情的少女,满脸绯红,向你微微含笑。你还可以闻到荷花的清香,使你留连忘返。

  关于江南采莲女的故事,我们是听得很多的,其中最有名的江南采莲女,我想莫过于西施了。其实有许多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是与莲花相关的。

  据载,在金元时期,有一对情侣,山盟海誓,非君不嫁、非卿不娶,但在那个没有婚姻自由的年代里,要做到郎情妾意是很难的,记不得是女方家长还是男方家长反对了,反正最后是不得在一起,于是双双相约投湖,做了一对亡命鸳鸯,后来湖上开了一种奇特的并蒂 莲花,传说便是那对有情男女幻化而来。后来这个故事被一个诗人听去了,也是极为感动,灵感顿生,写下了两首著名的《摸鱼儿》词,一首便是有名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另一首则相对比较鲜为人知了。这个诗人便是元好问,他在另一首词写道: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写得甚是凄惋动人。听过这个故事,再看过这首词,都不免要兴叹一番。

  但是与莲花有关的爱情故事,也有美好的就是。听凤凰于飞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便是美好的结局。说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女子名叫晁采,字试莺,很小就与邻居家的男孩文茂订了婚,两情相悦。长大后,文茂给她寄诗传情,晁采就用莲子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有一颗莲子落在盆里,开出了一朵并蒂莲花。她母亲知道后感叹道:“才子佳人,自然该有这种验证。”于是把晃采嫁给了文茂。这件事倒是很浪漫的,听说是在《钦定全唐诗》上有记载的,而世人知之甚少。我就笑话说于飞对这种才子佳人故事真是过目不忘呢。

  历代诗人墨客最喜爱荷花,他们给荷花起了许多美名,如芙蕖、水芝、水华、玉环、芙蓉、泽芝等等。荷花品种纷繁、姿色各异。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有的则是粉色桃红;有一梗一花的普通莲花,有一梗二花的并蒂莲,有一梗三花的品字莲;有夏天开的荷花,也有一年四季开花的四季莲,不一而足。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翠绿的荷叶,翠绿的罗裙;粉红的荷花,红粉的笑脸。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便向我们描绘了这幅动人的采莲图,其二云: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人与景浑然一体,荷花映衬了采莲姑娘,采莲姑娘点缀了莲花,叫人分不清是姑娘俊俏,还是荷花美丽。“乱入池中看不见”,一方面是采莲姑娘的罗裙和笑脸与荷叶、荷花的色彩一样鲜艳,另一方面说明姑娘与荷花一样的美。只是荷花不会歌唱,凭歌声,诗人才知道池中并不全是荷花。诗人用轻快的笔调,和谐的画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世界。

  李商隐写诗一向以晦涩难懂见称,但他的写荷花的诗,倒是一反常规,写得浅显自然,并与内容较好地统一了起来。《赠荷花》诗写道: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蒸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世人赏花,重花不重叶;诗人吟诗,也多题花少题叶,难怪李商隐发出这样的感慨。诗人对这种状况是不满的,他题荷花,便是花叶并重。碧绿的荷叶舒卷自如,粉红的荷花开合任天真,二者交相辉映,一样美丽动人。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白莲》诗,把白莲的风格写得极为传神,其中后两句犹其得到清代“神韵”派诗人王士祯的极赏,以为深得白莲之神:

  “素蒍(艹白为)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诗人抓住白莲少而素的特点,感慨它不应该生长在世俗人间,受色泽艳丽的鲜花的欺负,而应该生长在天国瑶池,咏出了白莲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选择的是一朵即将凋谢的莲花,倦立在残月清风的环境中,似有无穷的幽怨。这哪里只是白莲的形象,分明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抑郁的情绪。

  杨万里的“诚斋体”向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把事物描写得栩栩如生、细致入微为特点,杨万里有许多写荷花的名诗名句,都非常之生动,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那首《暮热游荷池上》也是一例: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诗人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到荷池边纳凉,微风吹来,小草摆动,在诗人眼里,那是小草点头致意,告诉我风来了。赶紧敞开衣襟,拦得西风。作者将自己怕热的感受,移到荷花身上,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作者所游的荷池,荷叶茂盛,像一把碧伞,荷叶低小,掩在荷叶之中。诗人将这一自然景观写成荷花怕热,打伞乘凉。想象颇为奇特,妙趣横生。只是单句读起来没有前面举的两联有味罢。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有一首题画的《荷花》诗,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以及高雅的生活情趣表现得非常充分: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翠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好似秋云,好似晚霞。这秋云和晚霞,既是荷塘的背景,又是荷叶和荷花的比喻,一箭双雕。盛夏的夜晚,阵阵晚风送来荷花的幽香和湖水的清凉。曹氏的这首诗就是幽雅的环境、荷花的清香送给他的,不施雕琢,明白如话。可你读这样的诗,却又如身临其境,芬芳扑鼻。这就是天工,是自然浑成。

  古人一向以花来喻美人,很少以花来比喻男性的,偶然翻书,却也翻得一例,引以诸人见识。《南史·瘐果之传》记载王俭任命瘐果之为卫将军长史,安乐侯萧缅在给王俭的书信中说:“入选到您尊贵的府上当一名幕僚,实是是很难得的事情,瘐果之如今漂荡在绿波之上,跻身在莲花之旁,多么美妙啊!”当时的人认为进了王俭府就如同到了莲花池一样惬意,所以萧缅信中这样赞美瘐果之升迁之事。韩渥的《寄河南从事》有“莲花幕下风流客”的诗句,赵嘏的《寄桂府杨中丞》也说“一从开署芙蓉幕”,都称道此事,传为美谈。谢灵运虽也有“初日芙蓉”的美名,但这是说他的诗,并不是说他的为人。

  中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开始种植莲藕,《诗经》上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蒸萏”的记载,在古诗文中,赞赏荷花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也只能选取这么一些喜欢的来读了。

    不经意翻起荷花的植物学介绍,却发现荷花竟是植物界最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之一,科学家在距今一亿多年前的地层里,发现了它的花粉化石;而莲子则是种子里的“老寿星”,其寿命长得惊人,曾发现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莲子,经处理,这些种子仍然能够萌芽、生长并且开花,据说现在北京植物园里,还种植有这种千年古莲。

    看来以莲子来比喻爱情的长久还真的有其科学根据的。想象盛夏时节,泛舟江南的湖泽之间,穿梭在田田的莲叶之中,采摘莲子,乏了也可就在舟中小憩,做回甜美的梦,也是件甚为惬意的事情呢。真的单是想想也心醉呀!       

    (来源: 园林在线  作者:佚名)

 

 

陕西书画家安君康近期活动掠影
   陕西书画家安君康2010年书画作品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