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烦恼的对话

 .了了 2011-02-02

[原创]关于烦恼的对话

(2010-12-21 17:56:48)
 

问:烦恼是自己的头脑造成的对吗?

苏子:烦恼都是因意念而生,诸如此类的情绪是意念作用于身体的反应。我们生活在意念里,意念让我们有了二元分别。因为分别,我们才会有如此多的烦恼和恐惧。没有分别,我们就没有了一切""。分别的消失,不在我们如何想要消除分别的努力里,而只有在我们成为那个分别时才会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在我们成为了我们的所有念、所有的情绪、所有的感知等等一切时,分别才会消失。这个成为意味着没有排斥,没有执著,没有抗拒,没有恐惧和逃避等如此这样的努力。有念头不是问题,执著于念头,或是排斥、逃避、恐惧念头才会带来问题。念头起时,静静地看着它,活在其中,任它来去,就是活在当下,就是活在宁静中。

问:我们怎么会成为那个分别呢?

苏子:当我们有一个念头产生时,头脑会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对这个念头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对这个念头做出好与不好的判断,这就是分别。因为有了这个分别,所以我们会做出接下来的反应,执著、排斥、否定、逃避或恐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纠结在意念情绪里的原因。

问:如果要消除这个分别,就要不去制造分别,对吗? 

苏子:不是不去制造分别。分别是无法被消失的,不去制造分别的想法本身已经制造出了一个无分别与分别的分别。

问:分别既不能不去制造,又不能消除,有分别又会生活在痛苦烦恼当中,那要如何做呢? 

苏子:当觉察到分别产生时,全身心地进入到这个分别里,分别好比一只船,乘上它,而不是在船下判断它、追逐它或是逃避它、排斥它。全身心地进入到这个分别里,与它静静地相处,看见它,看着它。如此,分别就会在你的看中消失。当你处在这个看中,那个看的你就是你所看的,你与你所看的已经成为一体,这就是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观者即所观之物的状态。 

问:乘上了又当如何? 

苏子:只要我们活在这个身体里,就一定会不断地产生念头。无念并非没有念,而是成为你的念。当我们知道如何面对念头和情绪,有了一些体验后,更多的念头和情绪会不断到来,似乎是在检验你,在考验你,这是好事情,是我们深入体验和学习的机会。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

问:是成为那个念还是观察那个念啊?如果说是观察那个念我还好理解,成为那个念该如何理解? 

苏子:是成为那个念。单纯的观察就是体验,体验就是成为。在这个单纯的观察里,没有一个观察的你,也没有你所观察的对象。你即是观者,也是所观之物。如果带着念去观察,就有了一个观者与所观之物的分别,那不是真正的观察。

问:关键的问题不是不要认同那个念吗?不要被那个念所控制,如何做到呢?

苏子:这是做不到的。用念头来摆脱念头是徒劳的。其结果是蛇咬尾巴,在念头里打转转。 

问:那要如何做呢? 

苏子:什么都不做,任由自己在意念里飞。如此,就没有什么可以再束缚你,你已经看见那个束缚你的就是你自己,那个束缚者与被束缚的,都是你自己。这个时候,你就象是自由的小鸟,你与天空已经合二为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