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战

 太极养生拳 2011-02-03
太极拳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拳法,自创始以来,是以实战闻名,杨露禅传太极拳于北京,也得以“杨无敌”的盛名。从种种传说和记载上看,太极拳之所以能闻名天下全仗太极拳“能打”,而民国期间,太极拳高手辈出,都是以技击功夫闻名天下,太极拳虽说始于明朝中后期,抑或有更早的说法,但是真正以太极拳的名字和系统面世却是在王宗岳的拳论传出以后,在短短的一百年间,太极拳武闻天下,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这个名望,乃是一辈一辈的太极高手用一身的绝艺打下来的。太极拳产生于乱世,在那个烽火硝烟弥漫的岁月,拳术一学自然以保家卫国为第一目的,所以练拳的最主要目的乃是技击实战,太极拳被称为“安邦定国”之术,也就是所谓“国术”。当然太极拳能成为所谓“国术”,也不完全是实战,还在于它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渊源,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国学”作为理论基础的拳术理论。自太极拳产生发扬以后,就成为流传最广的拳术之一,各家各派都有所借鉴,近代很多著名拳家,如韩慕侠等人,也都精通了解太极拳。建国以后,有了强大的人民政府,国家安定太平,加上科学现代化武器的发展,武术产生时作为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主功能,自然渐渐淡化,不仅仅是太极拳,也包括其他各门拳术作为实战的功能都成为了次要的,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武术要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其主要体现在强身健体的功效上,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演化,传统武术的体系被更加细化,以新的面貌展现于大众,而太极拳在健身方面的功效仍然是举世瞩目,到今天位止,太极拳的普及仍然是最深最广的。当然,随着武术技击功能的淡化,今天的人们渐渐遗忘了今天所谓民间武术当年在实战方面的辉煌,而太极拳的“慢练”致使他的实战功能更受质疑。根据这一情况,我想结合古代拳术理论,来讨论一下太极拳的实战机理,虽不是强调太极拳的实战功能,但是为了匡正认识,了解武术的本来面目,还是必要的。
(一) 从“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谈太极拳的力
认为太极拳不能实战的第一根源,乃在于太极拳的“不用力”,而进一步认为太极拳“不练力”。这个想法其实非常荒唐,但是也不是没有根据,拳术肯定离不开力,但是力,肯定不是武术之本,设想如果谁力气大,谁实战就更强,那拳术就不会产生了,大家都去练力气就可以了。拳家有所谓“一力降十会”的说法,也是基于拳术本身的技艺而言的,并不是说只要有力气就可以。此外,不用力并不等于不练力,不练力也不等于就没有力。按照现代物理学力学原理的理论,所有运动都是力的运动,没有力,不会有位移,也就不会有运动,太极拳当然不例外。太极拳正是看破了力的本质,才真正在训练体系中贯彻了力学的原理。
人的力量并不源于肌肉而是源于体重,试想如果在一个没有重力的环境下,人即使肌肉力量再,恐怕连一棵草也没法拔起。所以《打手要言》说根在脚,脚连着地,正是借助地面反弹,将自己的体重调动起来,最后利用腰的旋转控制方向,最后在手表现出来。所以看似一只手,一根手指的力量,其实凝聚了全身的重力和运转时的加速度。这个力量不是任何人可以用局部的肌肉力量和支撑力量能够抵挡的。
太极拳练得不是自身的蛮力,而是自己身体能够运转和运用的力,这种力是相对于自身体重而言的,所以在太极拳的训练体系中纯粹的、局部的肌肉力量的训练是不被重视的。而是强调在运转自身体重的过程中,掌握对自身的控制力。做到时时刻刻都能把自身的本能运用自如。

(二) 从“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谈太极拳的速

第二个误区就是太极拳的慢,我听到过很多种说法,有的人说“太极拳这么慢,只能健身,不能打人。”,有的人说“太极拳是练时慢,用时快。”,还有说法,说慢是现代人的练法,以前练太极的都有快练的方法,比如有的太极拳里还有快架。对外人是慢练,自己还另有练速度的方法。这里也要做个说明,快架诚然是有,但并非是非以快架练速度。慢架同样可以练出速度,而且太极拳里想要快,必须先慢慢练,没有哪家太极拳法一上来就把拳打的呼呼生风的,陈氏的二路,也必须是在有了扎实的一路基础之后才练。太极拳虽有快架,但是仍然是以慢练为基础和主体的。“练时慢,用时快。”这种说法也不准确,并且容易产生误导,好像速度不用练,到时候自然就快了。其实前人理论已经说得很明白,拳论有云“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快慢都是跟着对手走的,没有一定之规,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打手要言》做了很好的解释,“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太极拳的慢练是培养意气合一的能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精神和动作统一起来,只有注意到自己身体运动的每一个细节,快才不是瞎快,盲目的快,我们知道每个人下意识的反应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是他们不能把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变成实战的动作。这正是太极拳慢练的意图,我们有意无意的意气运行,是培养内外合一的习惯,让人神经的瞬间反应,变成自己平时潜意识里的习惯动作。当反应成为一种习惯,才有了拳论中说所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实战机理。 (三) 从“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谈太极拳的松

 

 

 

 

 

   
误区之三,是有人认为,现在的太极拳,开口就让人放松,“松松软软的”,怎么实战?健身还差不多。这其实也是个非常荒唐的想法,很多人以为只有绷得紧紧的,才有力,浑身的肌肉都鼓起来,才是力量的象征,这其实大错特错,任何一个技击的行家都知道,实战最重要的乃是放松,浑身紧张,既影响力量的发挥,也影响速度的发挥,根本不可能进入实战的状态。如果真要以这种状态实战,那只能是所谓“三脚猫”的功夫了。那么放松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不用心、意、气去解释,是没有办法说清的。松,不是完全的松懈。如果是完全的松懈,那么放松就太简单了。我常说一句话“练拳的松和实战的松不是一回事,”练拳的松只要不用力就可以了,实战的时候,要放松的同时不能让外力作用于你,这就很难了,你可以松,但怎么在松的状态下,化解外力呢?很多人没有注意《打手要言》里的一句话,而片面的强调松,其实是一种误导。《打手要言》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而意不断。”这句话的重点是落在“非松”上的,松,只是表面现象,看上去是松的,没有展开,也没有劲了,但实际上却是“非松”。非松就意味着紧张。回过头来我们看“乃能收敛入骨”就好理解了,什么收敛入骨呢?是把紧张的意识、精神收敛入骨,而外示安逸,不在肌肉和筋骨上显示出来,白白消耗体力。所谓“精神能提的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
只有筋骨肌肉松开,精神灵动,才可能在瞬间调动整个躯体,达到松、活、灵、快的境界。

   太极拳虽然只是一家拳法,但是其成型较晚,也吸收了各派之长,并融合入了中国传统智慧的精华,上面所说的理论虽然是以太极拳的理论为表达形式,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原则就没有在其他流派的拳术中运用,只不过,太极拳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率先用一种比较精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总是在不断进步,随着太极拳和其他拳术的不断发展,后人当有超越前人的思想和理论,在这里,只是对前人理论的一个小小的体会,后人认识若有不及于此者,当慎加体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