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元将变脸 中国外储如何操盘

 george su 2011-02-16

2011-02-15 21:39:36

归档在 经济评论 | 浏览 38 次 | 评论 1 条

 

    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  世界经济学家  吴东华

    写于2011215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笔者在200910月份,预测美元从20107月份到20113月份为贬值周期,去年3-4月份进一步重申这一预测。现在是2月份,还有一个多月就面临美元变脸,由贬值周期进入升值周期,中国外储如何操盘呢?

    美元3月份变脸有哪些依据呢?

    笔者认为,第一,根据笔者多年对欧美元趋势研究的经验来看,美元贬值周期为9-11个月,从去年7月份到今年3月份是9个月,这表明时间周期即将到期。

    第二,根据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美元空头头寸在21已经达到249亿美元,即将达到上一次出现大幅调整时的极限水平,华尔街据此认为美元即将大幅反弹。但是笔者认为,欧元最近受到埃及总统辞职影响资金避险导致美元坚挺而被动贬值。如果没有这件事,美元指数要到75附近了,而非现在的78附近。欧元要到1.42附近了,而非现在的1.35附近。很明显,埃及拖住了欧元升值的步伐,但是欧元周K线显示出两阳夹一阴多方开炮,而且多方已经开炮了,现在是多方开炮后的第三周横向盘整。笔者认为,等到埃及稍微平定后,不再有避险资金买入美元,美元将在强大的做空盘下继续贬值,欧元将被动升值。很明显,埃及事件不改美元继续贬值、欧元继续升值趋势,只是拖时间而已。

    第三,美国失业率从201011月的9.8%下降到12月的9.4%,进一步下降到20111月份的9%,国内普遍解读成这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号。笔者认为这并非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号,而是因为美国股市大涨,他们可以通过投资股票来获得财富,使得失业人员超过6个月后不再去登记失业。如果一旦美国股市下跌,他们没有赚钱的机会,就会进行失业登记,变成失业率又快速上升。这将使资金流出美国股市,笔者预计3月份美股见顶。

    第四,欧元在去年下半年的1.428高位时,德国政府要求在20136月底以后允许私人投资者救助欧洲主权债务,并承担损失。结果变成爱尔兰国债遭到投资者狂抛,避险资金流进美元。欧元迅速回到1.3,最低到1.28附近,美元指数从74左右快速上升到82附近,美元瞬间升值11.5%,但是通胀并没有下降11.5%。如果美元指数再从82回到74附近时,与去年下半年高位持平左右,但引发的全球通胀程度比去年下半年高位时强得多。如果美元指数再回到74,相当于美元指数去年下半年跌到68附近的通胀效果。正是美元贬值引发的通胀低估了11.5%,将加速新兴发展中国家恶性通胀,加息不管用,相互控制出口粮食变成相互拉抬粮价。而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更是火上加油加速上涨。新兴发展中国家只好通过加工资、让货币升值来对付通胀。这样,将会使经济陷入困境,出口下降,企业加速倒闭,失业率上升,股市继续下跌,资金流出,越加息越导致企业资金链加速断裂。新兴经济体增长率先回落,稍后欧美经济体股市和经济增长也回落。如此,全球经济变成大B浪反弹之后的二次探底。笔者认为3月份是全球经济大B浪反弹的顶点,美元即将见底,欧元即将见顶。

    那么,中国外储在剩下的一个多月里如何操盘呢?

    笔者认为,第一,做空非美货币,尤其是现在兑美元升值最厉害的货币。比如巴西雷亚尔、日元、马来西亚林吉特、欧元,比如菲律宾、泰国、印尼、印度等国货币。今年9月份可以逐步套现,预计获利平均超过20%,进入点是全球外汇交易市场。第二,全面抛去外国股票,见好就收。第三,可以少量买入石油期货进行做多,在前高147美元附近套现。第四,利用全球经济大B浪反弹结束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以在3月份介入国际铁矿石期货、国际期铜等大豆、食用油期货,进行大力做空。第五,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抛空日韩国债。第六,在最后一个多月里,尽量用欧元去支付、去投资,把部分欧元外储兑换成美元,等待升值套利。

    综上所述,美元即将变脸,中国外储要乘早调整仓位和品种。从传统保守的单一买债,转变成先进激进的投资全球外汇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同时抛空日韩国债、海外股票。这就是中国外储当下操盘的基本方向,接下来抄底逃顶。对于两房债券,笔者建议到9月份抛比较好,一方面能赚外汇升值13%左右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从二季度进入二次探底,避险资金会抬高美国债券的价格,这又是一次获利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