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常规该走怎样的路
(一)关于备课
1、传统的备课检查只注重形式,一是查进度,看是否与教学同步或周前备课;二是查是否详案,看篇幅,或备课环节是否完整。检查备课就是检查教案,其结果是,大多数教师疲于应付检查,大量抄袭旧教案或参考书,造成低效备课或无效备课。
2、新课程要求,对备课的评价应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做到有效备课。基本要求是: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色,促进发展目标明。
要实现四个转变:一转变观念:由“应付检查”向“服务教学”转变;二关注个性:由“统一要求”向“因人而异”转变;三改变检查:由“定时检查”向“多元化检查”转变;四改变评价:由“关注形式”向“关注实效”转变。目的就是让教师从大量的写教案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把握教材、研究学生上,保证教师有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能把自己的智慧、情感、个性、魅力自由地投入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和高效备课。
(二)关于上课
1、落实“三维目标”
①什么是“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②落实“三维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如语文课不讲生字词,新课程倡导学有用的知识。二是过程、方法目标,偏离于知识技能之外,为追求过程而将问题复杂化。如记生字“菜”字。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贴标签”的现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但是,有的课堂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为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起不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2、怎样上好课
一是创设情境,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激活学习意识,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二是改变教学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教学的本质是对话,自由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三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能让学生说的让学生自己说,能让学生想的让学生自己想,能让学生做的让学生自己做,正如: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给每一个生命一点阳光,让每个学生都灿烂。
(三)关于作业设计与批改
1、作业设计要多元化;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所以改变原来的只有书面作业的单一形式,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动手实验性作业,社会实践性作业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作业布置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作业,向“作业超市”一样,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要。
3、严格控制作业量:小学生尽量不留家庭作业,特别是一、二年级,要将“课外作业”转向“当堂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
4、作业要做到“四精四批”,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重点是提高作业质量,切实减轻学业负担,严禁惩罚性作业。
(四)关于评价
1、转变一个观念
传统的评价是关注结果,而新课程评价则认为,评价是一个过程,把评价当作学习的一个部分,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全面了解学生,有效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评价标准多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有语言、音乐、数理、运动等九种智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能发展程度。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只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要做到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目标有差异。
3、评价方法多样: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即有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有发展性评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度。
4、评价主体多元:包括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方面。
当然,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的影响,理想的评价与现实的评价还有很大的矛盾,这些需要我们去探索。
新课程正在深情地呼唤教学的新评价理念和方法。
(五)关于教学研究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所谓“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指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在学校中建立一种学习化的教学研究制度。
主要形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2、加强集体备课
要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发言人,学校领导要参与全过程。
几种常见形式:
(1)备共享教案:同科教案(各备几课,共同分享)。
(2)相互说课:研究说主题,执教说思路,上课说过程,自我说反思,同伴说观点,专业说理论。
(3)课后交流:课后共同总结、反思。
3、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
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要多种形式呈现:老教师“带徒课”,中年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新教师“汇报课”,还有研究课、观摩课、竞赛课等。
还可组织同课异构,同上一节课,同课同备,同说同上、同改等教研活动形式。总体要求:有听必评。
4、开展小型化课题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又一重要举措,要围绕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做到:
问题即课题:课题来源于教学实践;
教学即教研:在教学行动中研究;
结果即成果:成果又反过来服务于教学。
要求各校积极申报课题,认真开展研究。教育有规律,科研有程序,只要遵循规律,按照一定的程序,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一定能取得预期效果。
关于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观念下的教学常规管理还有很多要探讨的问题,这里主要是提供些基本的理念和做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广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我县特色的新课程教学管理新路子,为全面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全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做出积极地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