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zt)

 Shawshank Redemption 2011-02-20

公元前2000多年前,鄂温克猎民的祖先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唐代称此属地为"鞠国",清代史称鄂温克猎民住地为"使鹿之邦"、"产狐貂之地"。1658年,沙俄侵占清朝领地,鄂温克猎民被迫从勒拿河迁到额尔古纳河右岸地区,每年从山上下来几次,住在珠尔干河畔。

1965年9月,在根河市满归镇的敖鲁古雅河畔定居,生产方式以狩猎为主。2003年,为改善猎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条件,中央政府拨款5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拨款500万元,在根河三车间以西兴建了敖乡新村,并于当年9月28日,全部搬迁完毕。从此,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走出了山林,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敖乡面积为1767.2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及居住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471人,在山上的猎民点有猎民42人。由鄂温克、达翰尔、蒙古、满、俄罗斯和汉族等6个民族组成,其中鄂温克族234人。现建有房屋31栋62户,建有学校、博物馆、办公楼、卫生院、养老院、派出所等。敖乡现在的猎民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公费养老,可以说他们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他们的子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涌现出了很多的大学生、干部、画家、作家,整体民族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著名的鄂温克族画家有柳巴、维佳;著名的作家有呼伦贝尔市文联主席乌热尔图;鄂温克猎民有位百岁老人,叫玛利亚布,也居住在敖乡新村。

敖乡现在驯鹿存栏数为1043只,近年来,根河市政府为改良驯鹿的纯度,1995年,从俄罗斯引进30只良种驯鹿(价值60万元),大大改善了敖乡驯鹿的种群。在新址为每位猎户盖起了崭新的鹿舍,而且在根河市的阿龙山、上央格气、嘎拉牙、金林建有流动的猎民点,使猎民形成了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方式,将提高驯鹿种群的繁殖速度,同时也为根河市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文景观。
(鄂温克民俗)
"鄂温克"在鄂温克语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传统上以狩猎为主。由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生活、生产中大量使用驯鹿,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使鹿部落"。鄂温克人打猎,一般五六个人为一小组,称为"塔坦",猎人们最喜欢猎鹿。这不仅因为鹿的全身都是宝,而且因为鹿特别灵敏,最难捕获,因而猎获到鹿也是最光彩、最令人兴奋的事情。猎民一年中捕猎季节的划分是有规律的。这是按照各种动物的生长习性、生活特点形成的习俗。采集业及捕鱼业也占有较大的作用,是鄂温克妇女从事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采集业包括桦树皮的采集和缝制,以及采集榛子、木耳、蘑菇、野菜等。

(服饰)
鄂温克族传统的服装是皮衣,以鹿皮、狍子皮等为主要原料,揉兽筋为线,缝制皮衣和骨扣。服装样式古朴,形状符合生产、生活的需要。例如,他们经常用完整的狍子的头皮做出外形与鹿头、狍子头完全相同的皮帽子。猎人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达到迷惑野兽的目的。
(居住)
仙人柱是鄂温克猎民住的圆形帐篷,汉语称"撮罗子"。它由若干根桦木杆或柳木杆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盖干草、芦苇或桦树皮,冬、春季围盖兽皮。门多向东或向南开。几个仙人柱只能排成一字形或弧形,不许前后排列。

(交通)
鄂温克人主要以驯鹿、马、大轮车、马车、滑雪板、雪橇等作为交通工具。金勒,鄂温克语意为滑雪板,以松木为原料,前端上翘,后端呈坡形,中间有一绑脚的带子,踏上穿行于林海雪原中,风驰电掣,是鄂温克人的交通、狩猎工具。

(歌舞)
赞达拉嘎是鄂温克族民间小调、山歌之类的总称,短者数行,长者数十行,有世代流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旋律简洁朴素,一般不用乐器伴奏。鄂温克人热爱舞蹈,男女老幼都喜欢唱歌跳舞,歌舞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音乐舞蹈的特点是音调单纯、动作简单、边歌边舞。他们最喜欢的歌舞主要有"欢乐之火"舞、"阿罕拜"舞、"爱达喜楞"舞、"折辉冷"舞。鄂温克族崇拜天鹅,"天鹅舞"是妇女们最常跳的舞蹈。舞蹈者以红布盖头,穿白布披肩,仿照天鹅的动作和声音。传说,天鹅曾在战争中帮助过鄂温克族。鄂温克族的体育及游戏也很有特色,体育活动主要有赛马、射击、摔跤、滑雪等项目。

(婚姻习俗)
鄂温克族是一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民族。对他人也非常慷慨大方。鄂温克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是一夫一妻制,还保留着"氏族外婚"和"姑舅表婚"的氏族社会残余。无论男女自由恋爱,还是由父母包办,都要请媒人按照求婚礼节,向女方父母求婚。一般由媒人带两瓶酒,给女方父母敬酒、献哈达,通过求婚词对唱或对答。如果女方父母喝了酒并留下哈达,就是同意这门婚事。这样可以商定订婚日期和女方要求的彩礼。鄂温克婚礼有几种形式,即:迎娶式、送亲式、逃婚(抢婚)式和互迎互送式。

(丧葬礼仪)
鄂温克族丧葬礼仪,最早受萨满教影响,后来受东正教影响和佛教影响。所以在安葬方式、入殓、吊唁及送葬活动等方面,不同地区或不同氏族的习俗也不相同。如果70多岁去世,将看成是一种荣誉,称为"成佛"。在停灵方面,夏天多为当日安葬,春秋冬季一般停留三天后安葬。入殓安葬时,受东正教影响的则请牧师念经引路;受佛教影响的,请喇嘛念经或到寺庙念经。对死者洗身梳头,更换穿戴,放置殉品并入殓安葬。送葬后三天,一周年或每年清明节,进行悼念仪式。每三年祭奠一次,九年后就不在祭奠。非正常死亡者不能正式入葬。

(宗教信仰)
鄂温克民族绝大部分信仰萨满教,牧区的也信奉佛教,也有少部分人信奉东正教。萨满教是一种万物有灵论的原始宗教,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因满--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的巫师称为"萨满"而得名。鄂温克族信仰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萨满教活动。萨满教认为,萨满是人和神的联络者。萨满教没有经典教义,没有共同创始人,没有庙宇,宗教活动也没有严格的程序。鄂温克人称其巫师为萨满。萨满的主要任务是祭祀祖先神灵、驱除灾害和疾病。萨满活动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每年的"奥米那楞"萨满集会,也叫四月会。其内容之一是老萨满领教新萨满;之二是乞求"毛哄"的平安和繁荣。第二种是在每年春节,萨满在自己家中跳神,送旧迎新,萨满求神保佑人们,祝福新年。第三种是不定时的萨满职业活动,跳神赶鬼,跳神送葬,跳神求"乌麦"(保护婴儿生命安全的神),请萨满求子求福。


(熊崇拜)
混沌初开时,人类还未走出森林。一天有一个猎人在山中打猎,突然被一只母熊抓住了。母熊把他带进山洞,强逼猎人与它成婚。猎人被逼无奈,便在山洞里和母熊共同生活了几年,直到他们生了一只小熊。后来猎人乘机从山洞中逃了出来。母熊发现猎人逃走了,便抱着小熊去追赶猎人。追到江边的时候,发现猎人乘木排跑了。母熊为此十分气恼,就把小熊当场撕成两半,一半抛向猎人,一半留在身边。留在身边的成了后来的熊;抛向猎人的就是后来的鄂温克人。鄂温克猎民把熊作为了自己的图腾,甚至认为熊是自己的祖先,他们是熊的远亲。

历史上,把动物作为图腾的人很多。如伏羲氏、女娲都是兽身人首、黄帝本身也是熊。那么鄂温克猎民崇拜熊有什么表现呢?简单地说鄂温克猎民虽说以狩猎为生,在古时却不猎熊,随着社会的发展,图腾观念的淡薄,生产工具的先进,才打破了不猎熊的禁忌。但在猎熊、吃肉、葬熊的过程中直到现在仍不同程度地保存着禁忌和崇拜的残余。鄂温克猎民打死熊后,直到吃肉之前任何人都绝对不能说熊是我们打死的,要说"熊睡觉了"。在剥熊皮时,必须首先割掉睾丸,把它挂在树上,然后动手剥皮。认为这样熊见人才老实。剥皮时绝不能割断动脉,而必须把血挤进心脏里去。熊的脖子也不可随便切断,而先把小肠取出绕熊头三周后才可切断。剥皮用的刀子不能叫刀子,而叫"刻尔根基"(什么也切不断的钝刀之意)打熊的枪不叫枪而叫"呼翁基"(打不死任何动物的工具--吹火器)。吃熊肉也有一套仪式和禁忌:开餐前,年岁最大的长者坐在"撮罗子"的东北角的神位上,其余的人都依次围着篝火坐成一圈。长者先把熬好的熊油用小羹匙舀满倒进火里祭火神。油"滋啦"一冒火苗,大家喊:"火笑了,火笑了"。再齐声学乌鸦的叫声--"嘎嘎"。长者说:"是乌鸦吃你的肉,不是鄂温克猎民吃你的肉",说完把熊油分给每人一份,大家喝了以后才开始吃肉。熊的心、大脑(头)、食道、眼睛、肺、肝等都不能吃,因为这些都是风葬的东西。按照习惯,凡是猎到熊,必须由"乌力楞"的全体成员共同吃熊肉,一次吃不完,再吃第二次,直到吃完为止。风葬仪式:吃完熊肉或剥完皮后,把熊的心、大脑(头)、食道、眼睛、肺、肝和掌以及右上肋骨二根、右下肋骨三根、左上肋骨三根、左下肋骨二根,用桦树皮捆好,再用柳条捆六道。头向东,安葬在事先架好的两棵落叶松树中间的横梁上,实行风葬。参加的人都要假哭致衰,给熊敬烟,与老人的葬礼仪式相似。另外,还要在两棵松树阳面,刮开树皮做成一个平面,横刮12道小沟,在沟里涂上各种颜色,并且在第6道沟的两端,把熊的双眼嵌在树上。然后在上风处点燃火堆,用烟薰熊的尸首除污。对于害死人的熊,并不举行风葬,只剥下皮子留用外,其余的东西都扔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