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结合所学课程,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您认为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答:
1、要关注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看,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全体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要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的公平问题可以分解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的公平问题。⑴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是指不同阶层的子女(人人)均有享受相同质量教育的权利,即所谓的“有教无类”。⑵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不同的学生要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每个学校都有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的责任,也就是说应该实行差异教育,真正地落实因材施教。⑶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完成学业后,能按自己所学的方向发展,而且无歧视现象。
3、要继续关注素质教育问题,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要使学校的内涵发展成为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发展学校特色为品牌的发展;成为以追求质量为目标的发展。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创办现代化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4、要进一步关注教育管理规范问题,必须依法履行基础教育管理责任,进一步切实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要强化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抓住重点,认真解决好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要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机制。
5、要继续关注学校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学校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己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作为学校,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管理条例》;《学校工作规程》;《民法通则》等,制定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家长接送孩子安全须知等等。以提高教师、家长安全责任意识。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作业2:请简略分析并评价本课所述“办学风险分担论”这一观点
答:我很赞同劳所长的“办学风险分担论”的观点,即把学校的办学活动纳入保险责任范围,将办学风险适当分散到社会,使学校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在我看来,它能减轻学校的负担,最大限度保护受伤害的学生,能促使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也有利于社会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
1999年我所在的海门市三厂镇初中曾发生过学生在运动会上跳高不慎摔伤造成骨折的事件,家长要求学校赔偿,而学校以“开运动会无过错且已经采取保护措施”为由拒绝赔偿,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学校以上门慰问的方式才平息了该事件。
学生在校期间难免有磕磕碰碰,很多事故防不胜防,可一发生伤害事故,家长总是不依不饶,学校正常的办学活动也受到干扰。劳所长的“办学风险分担论”这种分担机制最典型的是保险,通过保险理赔这一途径保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虽然分担了风险,但作为我们学校在组织学生活动时,也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是分担风险的具体表现。
后来,我校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学校也办理了“校方责任险”,同时也加大了安全教育的力度,各条块都设置了安全员,安全工作几乎天天讲、天天查、天天纠,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将学生伤害事故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因为办理了保险,使学生在活动中偶尔难免出现的“风险”得到相应的理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的承担责任,便于学校开展工作,也便于解决因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家校矛盾。
作业3:提升教师专业情意,重点要关注哪四大因素?
答:在本讲座中,陶西平同志指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就要引导教师“爱教、会教、教好”,让教师“充满激情、尊重规律、关注效能”,真正“教好每一个学生”。所以,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这一问题上,“教师专业情意”的提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我意识到,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情意,必须要关注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四大因素。
所谓专业理想,我认为就是指一个教师的奋斗目标,也是教师自己发展的动力。专业理想的不断实现能使教师自我产生成就感。专业理想包括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精神两个方面,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包括诸如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方面内容。有良好专业理想的教师能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所谓专业情操,我认为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一定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及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所谓专业性向,我认为就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是一个有见识、有奉献精神、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富有预见性和独立性的人,就在人际关系中,也一定会是一个耿直、坦率、幽默、诙谐的人极富个性的人。
所谓专业自我,我认为就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应该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己要具有足够的认同感、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和自我价值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作为独特的个性“自我”来进行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作业4:请简要评析对学生的“无缝隙管理”
答:对学生的“无缝隙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在各个方面都关注到位,不能有任何疏漏之处,不能给学生留下任何的管理上的缝隙。也就是说,学生的一切行动,比如像学习、生活、吃饭、穿衣,甚至上厕所等等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下,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由空间。
这种管理目前在中小学是司空见惯的,我所在的学校也不例外。之所以这样,我个人认为,这一方面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关,也与当前学校的安全工作有关系。一方面,把学生所有的时间全部占据了不留下空间,可以保证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这是校方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另一方面,现在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社会上的老百姓都要求学校教育不能出现任何的不安全事故。否则的话,学校将承担不可想象的压力。正因为这样,现在的学校就只能采取近乎于封闭式的“无缝隙管理”,从周一至周五,从早晨到晚上,学校的大门时刻紧锁,学生的活动时刻在教室的视野之下,学校的领导要求教师要像保姆一样时刻跟随着自己的学生。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得时刻跟随,似乎只有这样管理,校长才能放心,教师才能放心,家长也才能安心。可以说,这样的管理使我们的教师疲于奔命。老师们常抱怨:“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在这种管理下,学生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所有行动都在老师的监控之下。长此以往,学生背负了太重的心理负担,造成了厌学的情绪。更有甚者还逃学、离家出走。这样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使学校教育走入了困境。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无缝隙管理”并不科学,在封闭式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不会健康发展。学生应该有学生自己自由支配的空间,“无缝隙管理”也绝对不是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的最佳途径。仅仅为了学生的安全就把学生封闭起来,完全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我认为,学校要通过依靠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要通过分散学校的办学风险,把学校的事故责任社会保险化,让学校、社会(保险)、家庭共同承担学校办学过程中的责任风险,这才是对学生安全最大的负责。在我们江苏,今年省教育厅推出了“五严”规定,要求各校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给学生减负,减压,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我认为,让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学习中成功的快感,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童年,让学生自由轻松地健康发展。
作业5:结合所学课程,谈谈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
答:郑金洲教授在本次讲座的报告中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经历与经验,是支配力与影响力的统一,职务权威与自然权威的统一,知识、态度与能力的统一,主要由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执行能力构成。
由此可见,一个校长的领导力包括了校长的决策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执行能力。在本次讲座的报告中,郑金洲教授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对这四种能力开发的具体内容。他指出:要提升校长的领导力,首先得开发校长的领导力。在开发决策能力方面,校长要加强政策解读,把握大局大势,捕捉关键问题,注重调查研究,另外还要有宽广的胸襟。在开发沟通能力方面,校长要遵循“白金法则”,提升非言语沟通水平。要能够破解沟通障碍,综合运用多种沟通渠道,努力改进沟通方式。在开发团队建设能力方面,校长要明确团队目标与愿景,形成和谐的团队氛围,遵循共同的规范与方法,建立团队建设的良好运行机制。在开发执行能力方面,校长要具备结果导向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永不言败的工作作风和多维整合的工作能力。
作为校长队伍中的一员,我在学习了郑教授的报告后,也来谈一谈对提升校长领导力的粗浅看法:
作为一种领导智慧和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校长领导力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校管理中自觉修炼、积极践行的结果。
首先,校长要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校长有了强烈的角色意识,就能自觉地进行角色学习,自觉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行动,把角色的义务、权利、规范、情感、态度等内化为支配行为的角色观念。校长明确了自己角色意识,就会安其位,行其职,就能使学校稳定、协调发展,自身的领导力也随之得到提升。提升校长领导力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职业角色,明确职业身份和专业发展要求,强化职业认同感,这样才能尽职尽责地履行角色义务,以满足社会期待,同时提升自身的领导力,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其次,提升校长领导力重在行动,重在自觉地行动,重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行动。校长应当成为“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的践行者”,成为科学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的实践者和创造者。要重在行动,就得深入课程,校长要积极参与并领导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倡并坚持校本行动,继而取得领导课程和教学的主动权,提高对课程和教学的领导力。
第三,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反思实践在校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没有参与实践,有在实践中的思考,校长难以自主发展,提高领导力也就是一句空话。校长要高瞻远瞩、卓有成效地进行学校管理,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哲学思想作指导,要有科学的管理哲学素养,尤其要具有反思实践的能力。“管理就是行动的哲学”,反思实践正是把思考与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正是在反思实践中,校长领导力才得以提升。
第四,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校长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开展脚踏实地、卓有成效的校本研究,逐步形成适合并引领学校发展的有特色的校本理论,同时提高校长发展学校的能力和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成功的学校管理者无不是以科研为先导,带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而校长就要成为教育科研的愿兵和带头人。
作业6:谈谈当前本校(或本地区)推进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如何解决?
答:我们南通市是全国最早进入课改的地区,我们海门市又是南通市最早进行课改的实验区域。早在2001
年7月,我校就开始进入了课程改革阶段。在推进课改的这几年中,我觉得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我们也不断地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首先,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制约着改革。比如,教师习惯于在课上讲,不习惯于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在理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等等,这些观念都制约着改革进程。对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我们的做法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每年暑期,我们都开展为期10天的教师培训,通过请专家做讲座,本校教师自己的现手说法,引领教师们共同提高。通过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然后回校宣讲心得体会,让教师有更深切的感受。前后送三批教师到课改典型学校——江苏省洋思中学等学校学习,撰写学习体会。南通市教育局也多次在我校开展观摩课来推动课改,使教师受益匪浅。
其次就是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制约着学校的课程改革,他们总认为,如果教师在课上不讲,要教师做什么。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改的不同意见。为此,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请家长到学校来听课,让学生汇报课改后自己的变化来让家长改变观念,形成教育合力,支持学校的课改。
二、缺乏教育资源的制约。
我们学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教育资源比较缺乏。有些课程缺少专任教师,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器材和场地也奇缺,而文件规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初中每学年不少于20天,所以教师觉得无从下手。我们虽然有自己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如海门的“江海风情园”等等,但是这种基地并不能无偿为学生提供服务。我们近期组织学生去“江海风情园”,就很为车费、门票头疼。对于教育资源困乏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自己培训教师,让一名教师具有实践课程辅导的技艺;没有实验器材,我们向镇党委政府申请拨款,购买了一批。同时也积极参加由海门市教育局组织的初中生“一日实践活动”。
三、单一评价机制的制约。
学校传统上单一的考试方式无法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制约我们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我们搞课程改革,老百姓却盯着中考成绩不放松。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学业评价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促使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由于它们与中考一般不是硬挂钩的关系,故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与家长还是很重视考试分数与名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中考成绩在事实上成为人们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
所幸的是,我们南通市今年开始改革中考方案,在评价方式上,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在录取方式上,扩大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中的作用,扩大学校的招生的自主权限。南通市的中考改革必然引领南通的课程改革进程。
虽然我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不断克服困难,课改一定能继续获得稳步推进。
作业7:谈谈本校(或本地区)在管理教育科研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答:我校一贯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使“向教科研要质量”成为全校教师的努力方向,使教育科研在质量立校上真正发挥其作用,走出一条“科研先导、特色明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路子。具体做法有:
1.我校由教学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建立由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教师的教育科研网络。切实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作用,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2.我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发表到学校网站上,每年根据教育科研活动开展的情况,召开一次教育科研经验交流会,举办科研专题讲座,从而形成特色,全面辐射。
3.我校每年将拨出专项资金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经费,采用以奖代拔的形式,根据教育局教科室对课题研究的评定结果,给予教育局所发的同样奖励。
4.我校每年召开一次教育科研年会,举办学校科研成果展览,表彰奖励有关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由教科研领导小组依据课题来源、创新性、成熟性、发表论文刊物级别、表彰奖励级别和学校“校内结构工资实施方案及补充说明”予以鉴定,表彰奖励有关科研教师或科研小组。现已经将该项奖励纳入教师的绩效工资30%的奖励工资部分。
5.我校还规定,初级职称教师在任职三年内至少应有本人校级以上一项立项研究课题或参与课题研究,并把此项原则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依据之一。其他教师提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特别是有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要积极带头。并把此项原则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当学期的教学心得(论文)一般应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论文)。当学年有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评聘、晋级评先评优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6.我校还规定,每学期每个教师必须完成下列科研任务:第一,继续教育学分每年达标;第二,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篇读书心得。
多年来,我校对教育科研工作高度重视,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道路,求真务实,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教育科研措施,更新了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增强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作业8:请简要评析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答: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大模块:预习
—展示—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
这种教学环境变化,是基础教育新课改呼唤的变化,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首先,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第二,学习内容实现了“大容量”;第三,教师驾驭课堂颇具功力。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带有很强的原生性特点,它是一种基于朴素教育理念的实践。而正是这一朴素的实践,回归了教育的本真:培养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自主发展的人。也正是这一朴素的教育实践,实现了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想”的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举步维艰的今天,给了我们勇气与信心。也许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者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实践集中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很多去过该校的专家、学者或者普通教师都认为,第一,这是一种关注生命、关注实践的教育观;第二,这是一种主体自主发展的学生观;第三,这也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使课堂教学实现了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主体的彻底转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是较为鲜见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底蕴是丰富的,其根本点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充分挖掘“主体”的潜能,通过有效的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师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杜郎口中学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综合素质比较高。
从朴素的改革意识到明确的改革方向,从零散的尝试到整体改革,从经验上升到模式,杜郎口中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实践和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着杜郎口人坚定的改革决心和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客观地说,他们的改革并不算完美,但他们的确走出了在欠发达农村地区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子,这对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乃至城市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业9:结合所学课程,思考本校在学生学习管理上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解决?
答:目前,我校在学生学习管理上确实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学校中也是很常见的。
其实,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还是和“无缝隙管理”有关系的。比如,从早到晚,不让学生闲一会,老师把学生看管得死死的,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作保障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课堂上实施填鸭式教育,在追求分数的压力下,不顾学生能否接受,从上到下,一灌到底。在学校追求分数的路上,教师在后面拼命的赶,学生艰难的爬。这就是目前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
在前面的作业中我就已经指出,“无缝隙管理”并不科学,在封闭式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不会健康发展。学生应该有学生自己自由支配的空间。在我们江苏,今年省教育厅推出了“五严”规定,要求各校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给学生减负,减压,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我认为,让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学习中成功的快感,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童年,让学生自由轻松地健康发展。我们南通市今年开始改革中考方案,在评价方式上,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在录取方式上,扩大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中的作用,扩大学校的招生的自主权限。南通市的中考改革必然引领南通的课程改革进程。
课改以来,我们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实际上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表层上,根本没有深刻地、科学地分析了解学生,没有掌握好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制定的教学计划是没有针对性的,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效果,效果不佳。因此,要在教师、班级、年级开展详细的学生分析调查,做到各个层面心中有数。
我们还要创造使学生成功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以成功为动力。成功给人以肯定、信心,是对学习活动的正强化。教师教学的艺术和生命在于要不断创造使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对那些经常遭受学习挫折、丧失学习信心的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努力通过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顽强、坚持、自觉、自制等优良的意志品质。
我们还要加强学生学习的科学性。要从校级指导、年级指导、学科指导与个别指导三个层次进行科学指导。
我们还要加强对教师、家长的学习培训。学生的成长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直接影响,要想搞好对学生学习的管理,首先要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水平。教师培训我校有着系统的安排,效果显著。但是对家长的培训系统性与科学性都不够,只停留在考试后的家长会与每学期的一次家长会,效果不佳。家长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学生能否积极地学,科学地学,影响很大,因此学校要在家长的态度和教育方式进行强化培训。要科学性与系统性地培训家长,才能充分调动家长教育的积极性,改进家长教育的态度与方式,与学校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