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高三地理 2011.2

 华夏蛐蛐 2011-02-21

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月考试卷高三地理  2011.2
审核人:高三地理备课组
说明:1.本试卷共两卷,13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卷Ⅰ答题时,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修改请用橡皮擦。除非你愿意本卷得零分,否则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清楚。

 3.卷Ⅱ为综合题,请将答案用黑色或蓝色笔直接填写在空格上,同时也要注意将姓名、班级、座号填写清晰,易于辨认,否则你就不用考虑本卷我们会不会给你分数或给你多少分了。
 4.祝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55.5分)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1~2题。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1.此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
 A.16时            B.8时      C.10时            D.15时
2.此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图2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3~4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3.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4.①、②、③、④四地中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山东及第中学2011届高考备考地理试题(五)精品组题解析)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读图完成5-6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5.该河谷地形的成因主要为
 A.岩层水平挤压,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岩层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沉积
6.城镇附近的山区森林被大规模破坏,使山麓地区频受泥石流的影响,这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持续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哈尔滨市第162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读图4回答7-8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8.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广东深圳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测试文综)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火。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弥漫到欧洲,给航空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回答9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9.上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 B.3,b  C.2,c D.1,d
 (山东辛县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完成10~11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10.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上海市奉贤区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 下图中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读图完成12~14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12.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线为山谷线,集水线       B.n线为山脊线,分水线
 C.q线为分水线,山脊线        D.n线为集水线,山脊线
13.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分布图,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B.n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C.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一定比n地近地面气压高
 D.n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低
14.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a>b>c,且图示地区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的地区,pq位于陆地,mn位于海洋,则此时
 A.p地一定盛行夏季风             B.地中海表层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低
 C.m地可能有寒流通过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浙江省2010年五校高三第二次地理联考试卷)下为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十二个地区的数值,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l5~16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15.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②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③由山麓向山顶分异 
 ④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甘蔗重要的种植基地
 2010年高考试地理真题(海南地理卷)详解)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10°E       C.135°E      D.170°W
18.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山西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河流的一段,读图回答19~20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19.若图中的河流为长江的一段,此时以下叙述可信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风沙肆虐      
 B.亚洲高压此时最为强盛
 C.墨累一达令盆地处在剪羊毛忙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的盐度达一年内的最大值
20.沿 ab 线所作的河床剖面图是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山西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21~22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21.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F处气温比G处高 B.E处气压比H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H处常出现阴雨天气
2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表示地下径流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属于环节④  

  (山西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我国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于“五一”期间进行野外考察,被突发的自然灾害困于山区,由于通讯中断,火源丧失,该小组欲利用古代的取火盆方式谋求火源,点燃篝火向空中的搜索飞机报警,以谋求援助。读下图,回答23~24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23.当上图所示自然灾害发生时,小组成员的最佳逃生方式是
 ①若正处平房,可迅速逃到室外
 ②若正在行驶的车辆中,应加速离开危险的区域
 ③若正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
 ④若正处街道上,应护住头部,远离楼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24.该小组成员在灾害发生后,积极进行救援活动,在救援过程中,他们发现甲乙两所学校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同,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甲距离灾害发生的源地较近,乙距离灾害发生的源地较远
 B.甲处受到破坏能量大,乙处受到的破坏能量小
 C.甲处位于断层,地质基础好;乙处位于台地,地质基础差
 D.甲处建筑物质量高,乙处建筑物质量低
25.下图是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P点吹北风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A.近地面气温甲低乙高
  B.阴晴状况为甲地多晴朗天气,乙地多阴雨天气
  C.水平方向上,气流甲地顺时针向内,乙地逆时针向外
  D.垂直方向上,气流甲地下沉,乙地上升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26~27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26.甲地附近的灌溉农业区    
 A.有“塞上江南”之称       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
 C.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该地区    D.黄河水是主要的水源
27.甲地降水主要来自    
 A.西风带 B.西南季风 C.北冰洋 D.东南季风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沿东经87°5′)。据此回答28~29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28.有关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坡雪线高度高于b坡
   B.c坡水能资源丰富
   C.乙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太阳辐射能沿b到d的方向递减
29.有关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为湿润性盆地,是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的理想地区
   B.丙地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以旱涝为主
   C.自北向南,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农耕区畜牧业向牧区畜牧业转变
   D.乙盆地内城镇、交通线沿盆地内缘呈环带状分布

 读经纬网,回答30~31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30.甲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其原因是   
 ①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③春季江河径流量少
  ④春季灌溉需水量大,而此时降水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1.甲地区的最大河流的下游近几年断流频繁,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现状 
 ②限制下游地区大城市的用水,提高水价 
 ③大量开采地下水作为补充  
 ④上中游地区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下图为“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及有关资料分析回答32~34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资料:  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效益。
32.南昆铁路沿线地区不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有                   
  A.峰林  B.冲积扇 C.沙垄 D .钟乳石
33.与南昆线相接的铁路线有                                             

  A.成昆线  贵昆线  B.湘黔线  黔桂线
 C.昆河线  川黔线 D.黔桂线  黎湛线
34.南昆铁路建设最大的社会意义在于                                    
 A.使西南地区资源优势与华南区位优势相结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有利于沿线“老、少、边、穷”地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C.有利于区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
 D.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条现代化铁路
35.如下图,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时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据此回答36—37题。
36.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 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37.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A.副高控制    B.湖泊减少     C.全球变暖      D.地形影响

第Ⅱ卷  综合题(共44.5分)

38.(湖南岳阳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 (10.5分)图18为某区域示意图,图19反映图18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20反映图甲对应的湖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1)图18中的河流流向是                                        ;(1.5分)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                                             。(1分)
(2)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分)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丙a、b中的        ,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                            
                                       。(2分)
(4)简要评价R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分)

 


39.(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1届高三月考试卷地理(七))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图22)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图23)。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材料二: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1)据图说明喀什、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3分)
共同点:                                                       (1分)
不同点:                                                            
                                                          (2分)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3分)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不同的优势条件 (4分)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40.(14分)材料一、二、三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季分配示意图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材料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

【材料三】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福建莆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2月)试卷高三地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2分)

 

(3)材料二显示,在1月和4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明显比7月和10月大,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的关系,结合材料三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4分)

 

(4)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4分)

 

41.(新高考地理备考40:基础能力60例纠错典例之2自然地理中)(10分)“厄尔尼诺”是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太平洋至国际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温的现象;而当同一纬度的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除水异常偏多时,称为“拉尼娜”现象。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图”,完成下列要求。

 新高考地理备考40:基础能力60例纠错典例之2自然地理中

 (1)甲、乙、丙、丁四幅图中,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海水运动和相应大气环流的分别是
                                              

 (2)下图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请将字母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新高考地理备考40:基础能力60例纠错典例之2自然地理中

 a.西   b.东    c.海平面上升   d.海平面下降   e.升高 f.降低 g.干旱少雨  h.湿润多雨
(3)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但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双选)
  A.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B.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C.大气温度的高低影响海冰的分布范围
  D.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解析】一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附近大范围内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东南信风的作用下,南半球太平洋大范围内海水被风吹起,向西北方向流动,致使澳大利亚附近洋面比南美洲西部洋面水位高出大约50厘米。当这种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其尽头为南美西海岸。受其影响,南美西海岸的冷水区变成了暖水区,该区域降水量也大大增加。同时因这里的冷海水上泛减弱,原来的渔业生产受到影响,渔业减产,以至于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影响全球的气候。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台风减少;②北方夏季高温干旱;③南方地区低温、洪涝灾害;④次年我国北方易出现暖冬。(2011年高考地理热点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成
【答案】(1)甲 丙 (2)bdcfegh(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3)B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