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ershi si jieqi
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与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从根本上讲,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 从黄经0°起,每15°为一节,每月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全年分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以后合称为节气, 共为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自西汉起,历代沿用作为掌握农时的依据,直到现在仍为广大农民所习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起源于黄河中下游, 春秋时期已运用圭表测日影, 定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有二分、二至、四立、雨水、惊蛰、小暑、白露、霜降等节候名称。到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二十四节气全名。由于二十四节气是阳历,宋代科学家沈括曾主张用二十四节气改革当时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很早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家 。日本在江户时代(1603年以后)已有节候记载, 并一直流传至今。 二十四节气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依据, 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为内容。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气候适中: 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来: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降雨季节的开始:惊蛰是冬眠蛰虫开始复苏、出土活动;清明表示天气开始转暖, 草木新绿, 景象清新: 谷雨是降雨开始增多, 有利于谷物的生长: 小满表示草木开始繁茂, 夏熟谷物子粒开始饱满; 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夏种: 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处暑表示炎热的季节结束; 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快,湿度尚大, 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辐射冷却快,凝结的露水温度低;霜降表示天气渐冷,开始结霜:小雪、大雪表示进入降雪季节;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二十四节气如实地反映了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特点, 表示温度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气温五天平均最冷的时期: 西安在1月16日到20日, 济南在1月16日至20日,开封在1月16日至20日, 正好在小寒后至大寒期间。最热时期: 西安在7月25日至29日, 济南在7月25日至29日,开封在7月20日至24日和7月25日至29日, 正好在小暑后至大暑前后。表示降水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大部分在春播和秋播季节,强调水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雨水节气表示降雨开始和雨量开始增多两个含义。降雨开始的日期: 西安平均在2月17日, 济南在2月10日, 开封在2月3日, 大致在雨水节稍前的时节。但就降雨多少而定,雨水节气的后一含义较为明显。在这些节气中白露、寒露和霜降虽是降水现象,但温度的意义更重要,也可以作为表示降温程度的节气。表示日照长短的有二分二至, 反映了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中的这些节气明显地表示气候的季节变化和转折。其他节气中,惊蛰间接表示地温的升高,清明、小满通过物象表示气温的升高, 芒种以农事活动表示盛夏到来。节气都表现出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与发展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在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早期, 由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就开始洞察自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进入铁器时代, 开始出现早期的不完全的节候名称。到了秦汉时代,农业已相当发达,和这种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便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中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农时和节气的运用。东汉《四民月令》记述按月和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阐明以节气为依据安排耕、种、收。后世各代也都以二十四节气为决定农时的根据。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趋向丰富,而且农事活动因地区而有不同。例如冬小麦播种, 黄河流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到了华中就为“霜降点麦”,华南则到了立冬才种麦:而收获期,华北为“麦到芒种”,华中是“麦到立夏收”, 华南则在春分就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