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的历史和现实
作者:老愚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近日披露,去年一年中国人输液104亿瓶,人均8
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
偏离中线太远,过度用药这是毫无问题的。
1831年,正当霍乱肆虐西欧之际, 苏格兰 医师ThomasLatta用煮沸后的食
盐水注人病人静脉,补充因霍乱上吐下泻而丢失的体液。因此,ThomasLatta医
师理应被认为是第一位成功地奠定人体静脉输液治疗模式的医师。随后人体静脉
输液进人了快速发展时期。1907年捷克人JohnJansky确定ABO血型系统,使得经
静脉输血成为安全的急救手段。
但是,当时困扰医生的是静脉输液治疗当中的感染和热源反应问题。所以在
1930年之前静脉输液仍只能被用于急症患者,所有输液用液体均为医院自行制备。
1931年,美国医生Dr.Baxbr与同伴合作在改造后的汽车库内生产出世界上第
一瓶商业用输液产品一5%葡萄糖注射液,这种工业化生产的输液产品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被大量应用于伤、病员的抢救。
以上这段历史引自网上,大致是可靠的。历史的细节是很难弄清楚的,这里
没有提到茂菲氏滴,没有茂菲氏滴管,是不能做静脉连续滴注的。从1831年
---1931年,经过一百年的酝酿,1931年才完成,这时大概已经有了茂菲氏滴管,
又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广泛使用,输液手段才更加完善。
在我国1945年前后,可能有一段交替期,大液体的注射,因为缺少茂菲氏滴
管,还用皮下注射,注射后一片肿胀,要进行按摩和热敷,所用液体是500毫升
的安瓿,锯掉两头,一头接输液管,一头通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救济物资中,有生理盐水,有干血浆,都附有输液
管,这些管子,经冲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
在上世纪50年代初,茂菲氏滴管,国内只有少量生产,像皮管的质量很差,
那时输液反应频繁出现,医生使用静脉点滴,还是比较谨慎的。到60年代出现部
队大比武,带动了点滴注射技术的提高,穿刺和排除空气,有了很大的改善。到
80年代,有了头皮针,在穿刺方面,又进一步改观,且可保留针头。用一次性塑
料输液管,输液反应也大为减少。这给输液的增加,创造了基本条件。
青霉素因过敏反应严重,又产生抗药性,因而效果不佳,现已很少使用,现
有抗生素除口服外,大多不能肌肉注射。这又使增加静脉点滴,多了一个因素。
社会的浮躁,使人对待事务的方式,不能采取“既来之,则安之”的方式。
医患双方都是如此,患病的一方要求医生能“神仙一把抓”立即见效。
医生的问题则更加复杂,医生本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应当是学者,是绅士,
而现在的医生,不说全部,而是大部已沦为社会痞子。
这个现象,使由于三十年的思想改造,又加以三十年的利益引诱而造成的。
“输液好的快”成了浮躁对浮躁的一种手段。
《西氏内科学》序论中,对医生应有的素质,有这样两段话:
“医生的职业的辛苦与受的约束既是自愿又是被选定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
古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同情心,这真诚地关心病人,对人体知识、策略、
沉着、保持渊博的学问、求知欲与高标准的伦理要求。还应当加上体格和精神上
的健壮,因为医生的生涯不会是懒散与悠闲的”
引自艾钢阳《临床医学与科学》
在严重创伤、休克、手术当中,开放一条静脉通道,是一种好方法,因此,
不少的病人得救。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一种好的给药途径。问题是使用是否得当?
在婴幼儿中,在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采用静脉滴注,并可随时加药,不必
另行静脉穿刺,不失为较好的选择。
过度用药、滥用药的问题,现在非常严重,也非常普遍,可以说所有的药都
存在滥用,不仅是静脉滴注和抗生素,只使用轻重程度的不同。最严重的还是中
成药,中医可以用,西医也可以用,并且可以到药房买,听说别人吃了好,就去
买来吃,这能不滥吗?
在医院打静脉点滴的,有两类,一类是感冒发烧,用抗生素,点滴注射。另
一类是为疏通血管,注射右旋醣酐和丹参等。
“疏通血管 ”这个概念,是由医生发出的,但是已有专家在央视节目中,
认为这种按时疏通血管是无用的,主张不要使用。现在仍有不少人使用。
感冒除“达菲”以外,并无什么特效药,因为感冒病程是一周,达菲所起作
用也有限。发烧时用点退烧药,用抗过敏药减轻症状,病程一过,自然会好。发
烧时,不要捂盖,要让热量散发,可以用物理降温,可以饮些冷水。感冒不但不
要打点滴,甚至不要用药,感冒用抗生素,是一种错误观念。
感冒不用抗生素,可以大大减少打点滴。
由感冒继发的扁桃腺炎、肺炎、鼻窦炎,是要认真对待,在早期该怎样用药,
医生有时也难掌握的很恰当。
这几天由于对打点滴输液的谴责,中医又抓着一条理由,马上出来刺“不打
针爷爷”.其实,中医药本身,就是一种过度,大部分是滥用。
(XYS2011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