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中医理论基础中最为神奇的学说,经络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人体中呢?
经络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书中专门论述经络内容的文章共计二十五篇,涉及到的有六十余篇,是《黄帝内经》中最重要的理论系统。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系统是由经络组织连接成的一个整体,在内部连着腑脏,在表层则连着筋肉和皮肤。而这种连接的完成是通过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来实现的。因此,经络被中医看成是人生命机体的网络系统。同时,经络又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支,分别为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加上独立的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在分布上经脉处于人身体两侧的深层部位,手经运行于上肢,足经则行于下肢;每条经脉的起始位置和循行路线各不相同。 可是,经络是否真实存在,在中国历史上纷纷扰扰了几千年。直到2003年,专家们利用先进的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运用三维定位的方法,显示出了经脉气血运行的清晰路线。这一结果表明经脉具有一种流体通道的特性,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科学家张维波在这一基础上,把经络的研究推向了另一个高度。他认为经络就是人体中的组织液。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维波介绍:中医讲气如雾露之溉,而组织液实际上就是一种像雾露状的小水滴,在人体当中的一些缝隙里存在着一些小水颗粒。在同位素试验中经络的流动可以携带同位素分子做循经运动,于是他大胆的推测如果液体中有能够刺激神经兴奋的物质,就可以产生循经感传。另外,液体是导电的,因此有低电阻特性。于是他断定经络一定是可以流动的一种液体。 经络的起源 虽然《黄帝内经》是最全面记载经络的古代书籍,可是医史专家们在书中找不到任何有关经络起源的只字片语的记录。中医史专家马继新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试图从这里揭开经络起源的秘密。 1972年在湖南的一次震惊世人的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一批残缺的竹简和锦帛,专家们在上面发现了叙述经络的一些残缺文字。这次考古发现位于长沙东郊的马王堆,共发掘出土了三座保存完好的西汉古墓。在古墓中不仅发现了一具令世界震惊的2100多年不腐的女尸,还出土了大批的帛书和竹木简,内容包括医学、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诸多内容,多达十几万字。可惜的是帛书和竹木简出土时已残缺破损。在经过拼接修复后,工作人员发现文物涉及医学的总字数估计多达3万字左右,能够辨识的字数为2.3万字。 奇怪的是这些书都没有名称,以马继新为主的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只好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其中,有两本是专门论述经络的重要书籍《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这两本来自于两千多年前的书籍,在经过艰难的整理出版后,为后来的学者们研究经络提拱了难得的证据。 通过对这两本书籍的研究和解读,刘光亭发现马王堆经脉的起点多在手腕和脚踝附近,循行路线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只有起点和终点,而且脉与脉之间甚至和内脏之间都没有联系,经脉循行的方向也是单一的自下而上。这就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有着明显的区别。《黄帝内经》中记载了12条经络线,而马王堆出土的书中记载了11条,少了手少阴心经。书中只有经络的记载,而只字没有提到穴位。而《黄帝内经》从针灸两方面论述了经络运用理论和主治病症,并准确记载了365个穴位,而且每条经络线都与内脏有联系。 因此,有学者认为这些特征反映了马王堆经脉概念的原始和简单,但为后来《黄帝内经》的经脉学说奠定了基础,继而断定出土于西汉时期的这两本书,成书时间应该早于《黄帝内经》。 砭石的发明使中国古人偶然间找到了人体部位上的敏感反应点,这就是早期穴位的形成,此后又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研究,人们把这些反应点用线连接起来形成了有序的脉络,而这就是经络的起源。因此,经络、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和成熟,让中医成为了人类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