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风景名胜 2009-05-24 18:21 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河南省,有着8000多年悠久灿 烂的人类文明史。裴里岗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贾湖骨笛,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批彩陶,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塑龙图腾等,折射出中原黄河流域是华夏早期文明的曙 光。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灭亡的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 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无数英雄豪杰金戈铁马,逐鹿中原,八方圣人贤达、名流雅士荟萃,在中原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产生深 远影响的历史话剧,并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殷商甲骨文、商周的青铜器、春秋礼器、战国车马坑、汉代画像、砖雕石刻、北魏、隋、唐石窟造像 艺术等,无不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龙门石窟的恢宏壮丽、河南博物院的大气磅礴、少林功夫的高深博大叵测、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清明上河园的宋都风情 以及蕴含于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无不展示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人们把河南誉为一座“天然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一部“看得 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走进河南,您可以从这片沁润着黄河母亲乳汁的土地上,去探访东方文化之源,去追寻中华民族之根,去解读华夏八 千年历史文化的奥秘。同时,您也可以一睹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少林功夫的高深莫测,黄河风光的雄浑古朴,太行山水的巍峨壮丽。 西沃石窟 西沃石窟位于新安县正北40公里西沃村东、黄河南岸的垂直峭壁间。它背靠青要山,面临黄河水。自东向西依次有浮雕石塔四座,石窟两座。在塔与石窟间有若干 个小佛龛。石塔均为浮雕楼阁式方塔。一号七级,高200厘米,每级之间有大房檐,塔顶有相轮、宝瓶。从下至上,一至三级每层刻一佛、二菩萨、三层以上,每 层刻一佛。石塔右下角刻供养人题铭,下部正中是造像记,左、右及下部是供养人。二号塔三级,三号塔七级,四号塔五级。 一号窟为主要洞窟,洞宽174厘米,深156厘米,高150厘米。洞门北向,窟内三面环绕低宝坛,全部造像均在宝坛上。正壁一坐佛结跏跌坐于方台座上,高 74厘米,台座下部正中为博山炉,两侧二狮子。二弟子高60厘米,立于圆台座上,二菩萨高64厘米,立于圆莲座上。左(西)右(东)二壁各雕一立佛二菩 萨。立佛通高97厘米,菩萨通高80厘米,在东壁立佛身光上有小佛若干。窟顶作穹窿状,雕饰为一个宝盖。宝盖中心是莲花,外绕四身飞天,一身莲花化生童 子,面向立佛,合十供养。飞天头戴莲花宝冠,披帛飘扬,手捧供物,双腿后曲。飞天之外是彩云,鲜花在空中流动。最外是莲瓣、流苏。 二号窟洞宽95厘米,深54厘米,高94厘米。正壁主佛是帷幕龛下释迦佛,结跏跌坐,说法印。两侧为二弟子四菩萨环侍。窟顶并刻二朵莲花。左壁刻造像题记,右壁刻供养人行列。 西沃石窟是黄河中下游岸边的唯一的一处北魏石窟,它的发现,为我国石窟寺艺术研究增添了一项新资料,为确认北魏石刻佛像型式建立了年代学上的依据。 EXIF版本:0210 相机品牌: 相机型号: 拍摄日期: 西晋辟雍碑 西晋辟雍碑,1931年出土于洛阳东郊15公里,偃师县大郊村北,原西晋太学遗址,今保存在东大郊村。 该碑高3.32米,宽1.1米,系用一整石块凿成。碑首有蟠龙伏绕,正面碑额隶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碑”等二十三字。碑文隶 书三十行,行五十五字,记载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衷亲临辟雍视察的事迹,碑阴刻有行政学官太常、散骑,教职人员博士、助教、主事、司成,以及学员的 郡籍、姓名等,多达四百余人。该碑立于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十月,碑座于1974年在太学遗址发掘出土,后与碑身合为一体。 洛阳太学,始创于东汉,太学生最多时有三万人,直到西晋,仍达一万余人。该碑对研究我国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代教育、对考察学生分布情况,是极为珍贵的资料。该碑晋隶书法灵活,似用改制的扁笔书写,这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王铎书法馆 王铎,故居孟津。聪颖慧敏,博学尚古,善诗画,为我国明未肩初著名书法大家。王铎书法馆,位于孟津城北,占地9干平方米,座北向南,属明清式建筑。 馆内收藏:(一)王铎书法石刻共260余件,其中大型条幅74幅。有《拟山园帖》、《琅华馆贴》、《龟龙闰帖》等10余种碑帖,5种石刻长卷 。(二)王铎遗墨真迹,奏章、诗稿、王氏家谱、书画、自画像等。(三)当今海内外书法名家作品360件,刻石290余方。 王城公园 王城公园因建于东周王城故址而得名,位于洛阳市中州中路西北侧的涧河两岸,是目前洛阳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僻有动物园、金鱼房、狮虎山、熊猫馆等,还有游泳池、滑冰场、儿童乐园等多种游乐设施。牡丹园内的大型雕塑牡丹仙子沾淑丽端庄、牡丹阁华丽大方,此处为每年牡丹花会的主会场。 此外,当人们在园内游览时,都会看到刻在园中石碑上的“河图洛书图”。 传说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和“书”画成八卦,后人以演绎,形成了河图与洛书的外,图形。 万安山 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东南侧,位于洛阳、偃师、巩县三县交界处。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为洛阳东南之要冲。魏文帝尝猎于此山时有虎超乘舆,孙礼曾拔剑刺之。今山坳有魏明帝的高平陵。 从洛阳东打的直达 天津晓月 天津桥,在洛阳桥东100米处,古时用铁索连起无数大船而形成的一座浮桥。建于隋炀帝大邺元年(公元605年),后来,被隋末农民起义军烧掉,到唐代,才 改建为石桥就,隋唐城周围五十余里,人口百余万。洛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天津桥横跨其上,北与皇城的南门、端门相应,南与长达“七里一百三十步”“街宽百 步”的定鼎门大街相接,为都城南北之通衢。每当凌晨时分,晓月还挂在天空,天津桥上的行人就熙熙攘攘车马如流了,无怪乎唐代诗人列希夷写道“马声回合青云 外,人影动摇绿波里”,真是写景如画。天津晓月历来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因此唐宋诗人有不少歌咏天津晓月的诗篇。可惜自宋以后,历经五百余年的战火,天 津桥被破坏了。 石窟寺 巩县石窟寺是继龙门石窟之后,北魏时期的又一座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位于京都洛阳东北约55公里处,邙山东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黄河,面向伊洛。这 里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葱郁,自古以来就是洛阳地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石窟寺初名希玄寺,是一个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石窟雕刻始于宣武帝(元恪)景明 年间(公元500-503年),以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直至清代雍正年间,都进行过重修。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续刻以北齐和唐代较 多。 石窟寺有石窟五处,千佛龛一个,小佛龛二百五十五座,摩崖大佛三尊,大小石窟共七千七百四十三个,碑刻题记二百余品。 第一石窟为正方形,高、阔各6米。正中有一根方柱,四面雕有佛龛。龛内各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座下面两侧有一对石狮子,蹲伏披毛,形象逼真。 佛像的背光刻有火焰纹,两侧有对称的飞天、化生和莲花。弹琵琶、横吹笛的伎乐飞天,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构成以佛为主的对称、协调的成组石雕。方柱的基座 每面都雕有力士,力士下面雕有姿态各异的神王。方柱上端每面都有由化生、莲花和垂鳞纹、彩铃、飘带组成的垂幔,刻工精细。美丽而庄重。门内两侧有三层绝美 的浮雕--礼佛图。左侧三幅是皇帝礼佛图,右侧三幅是皇后礼佛图。帝、后身后跟着文武大臣和成群的嫔妃,帝后皆有侍女搀扶,前有僧人导引。礼佛图构图协 调,刀法熟练,造型逼真,充分表现了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技巧。 第二窟为一尚未完工的窟穴。东壁有三个佛龛,是北魏初期的作品。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座下刻二狮子。中心方柱南面从上到下开凿三个佛 龛,最下面的一个较大的为唐代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所造。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分立于莲花或莲蓬之上。龙楣刻有七个佛像,其两侧刻有飞天。龛 外两侧刻雕有比龛门还高的两个菩萨。 第三窟、第四窟从形制布局到艺术风格与第一窟大体相同,仅比第一窟略小一点;也有帝、后礼佛的浮雕,刻工之精,如出一手。 第五窟突兀在壁面之外,窟高3米,四壁边长2米,是一平面正方形的小窟。石窟门外上方和两侧有许多从北魏到唐代的小型佛龛。在窟门左侧雕有一座佛塔, 九级,下三级为楼阁建筑形式,每一级都有佛像,为世所罕见,对研究北朝的建筑史有重要价值。窟内设有中心方柱;窟顶为方形藻井;藻井中心是一个特大的莲 花,周围环绕六个凌空高翔的飞天,四角有图案化的化生佛并间有忍冬。整个藻井是以莲花为主题,构图匀称,美观大方。 千佛龛石壁较低,内有一个较大的佛龛,为唐代乾封年间(公元666-667年)所造。龛高1.5米,宽2.12米,龛额为拱形。后殿平直、规整,有一 坐佛。殿壁刻有排列整齐的小佛龛,有小佛九百九十九尊,加上中间的大佛,恰巧是一千尊,故曰“千佛龛”。龛外两侧有许多摩崖造像,刀法多变,形象生动。 石窟寺是把外来的佛教艺术同中原汉族艺术相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表现了由北朝向唐朝过渡的艺术风格。整个石窟小巧玲珑,造像维妙维肖,在中国佛教艺术灿烂的花苑中,堪称为一束绚丽的花朵。 上清宫 上清宫在洛阳市西北4公里邙山之巅的翠云峰上,始建于唐代,初称老君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故又称玄元皇帝庙。后因避玄 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再改称上清宫。其时规模宏伟,殿堂巍峨,门外有石狮石马,内有“画圣”吴道子所作壁画,十分辉煌壮观。历代文人在上清宫中留下了不 少墨宝,比如杜甫有“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的著名诗句。该庙于金元时被毁,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重建,因为山高风大,改殿顶小瓦为大型釉瓦 (俗称琉璃瓦),屋脊置铁瓦,故称大殿为铁瓦琉璃殿,今庙内尚存其时铁瓦数块。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殿宇震毁,其后历经康熙、雍正等朝重修。修后庙宇,南北 500米,东西300米,有戏楼、山门、一、二、三殿以及配殿厢房等。可惜抗战时期为日寇飞机炸毁。现存有山门、窑洞(翠云洞)和配房数间,翠云洞上有玉 皇阁三间。 地址/路线/联系: 门票:4元 从洛阳市区坐车到邙山直达 升仙太子碑 升仙太子碑在洛阳市东南约35公里,今偃师县府店缑山之巅。此处原有升仙观一座,今已不复存在,仅留此碑,高6.70米,宽1.55米,厚0.55米,盘 龙首龟座高1.3米。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 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 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 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 地址/路线/联系: 从洛阳市区坐长途车到偃师县府店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又称西会馆。是清代山、陕两省商人在洛阳的聚居之地。位于老城南关马氏(市)街。清康熙、雍正年间,山、陕两省的富商大贾集资修建,嘉庆及道光十 五年两次重修,用银25000余两。现存琉璃照壁、山门、舞楼、正殿、拜殿等建筑及石狮两对,碑碣数通。其中照壁高12米、宽13.2米,由青色雕砖砌 成,正中用彩色琉璃方砖镶成3块方形壁面,其上雕饰二龙戏珠、花卉、人物等,色彩鲜艳,基座雕饰有精美的图案。正殿为中心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 式顶,琉璃覆瓦,勾连斗拱,别具一格。该馆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路线/联系: 门票价格:15元/人 青要山 青要山位于洛阳市西新安县境内。《山海经》载: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即皇帝密宫)。美丽之传说为青要山蒙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王铎,故居孟津,聪颖慧敏,博学尚古,善诗书,为我国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大家。王铎书法馆,位于孟津城北,占地9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属明清式建筑。 地址/路线/联系: 青要山门票大概20元一张 从洛阳市乘长途车到新安县,然后坐青要山旅游专线。 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位于新安县城西的铁门镇,距洛阳市区约45公里,是我国唐代墓志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为辛亥革命元老,新安铁门人张钫将军收集民间散落的志石,在其营建的园林"蛰庐"内,修建十五孔拱式建筑,将志石镶嵌于壁,保存至今。 千唐志斋所存墓志从唐代第一个年号武德到最后一个年号天佑,几乎每个年号都有,这些志石记载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武则天改元,安史之乱等。 千唐志斋是研究书法的宝库,它集书法名家的作品于一室,还有世人鲜见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政治家狄仁杰的书迹。 千唐志斋被国务院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门票:30元 平泉朝游 在洛阳城南30里,龙门西边的山脚下,有个梁家屯村。这里山峦环抱,林木掩映,泉水源口,清溪萦回,这就是唐武帝廛宰相李德裕的别墅一平家庄遗址。李德裕 和当时住在洛阳的白居易等饮酒作诗,因此白居易有《醉游平泉》诗:“狂歌箕踞酒樽前,眼不看人面向天,洛客最闲唯有我,一年四季到平泉。”每当朝阳从东山 升起,整个山庄顿时被涂上一层金色,农民扶犁云中走,牧童笛声飞对山,所以平泉朝游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地址/路线/联系: 从市区往南自驾车15公里到达伊川县梁村沟 民俗博物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位于洛阳市老城东关新街南端,原为潞泽会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规模宏大,建筑巍峨,环境清幽,古色古香。 1987年改建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陈列,展览豫西地区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每年牡丹花会期间举办洛阳民俗文化庙会。 地址/路线/联系: 门票价格:20 从洛阳市区坐车到洛阳东关新街东侧潞泽会馆直达 邙山 邙山古名郏山,东西绵延三、四百里,犹如一条长龙般横卧在洛阳城北,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邙山峰峦起伏,风光绮丽,它的最高峰翠云峰树木葱茏,苍翠 如云。历代名人纷纷来此游览。相传老子曾在此炼丹,道教遂于山巅兴建上清官以奉祀老子。唐宋时期,每逢重阳佳节,上邙山游览者络绎不绝。傍晚时分,暮色苍 茫,华灯初上,云烟缥缈。人们站在峰顶远望,但见周围群峦起伏,山川秀美,城郭巍峨,宫殿宏丽,顿觉心旷神怡。因此,“邙山晚眺”被誉为“洛阳八景”之 一。邙山上还有秦相吕不韦、南朝陈后主、南唐李后主、西晋司马氏等历代名人之墓。 地址/路线/联系: 邙山黄河游览区30元 从洛阳市区做公交车直达 洛浦秋风 洛浦秋风是洛阳八景之一。洛河东西横贯洛阳全城,沿河两岸筑砌堤防,遍栽花草树木。清风徐来,碧树婆娑,景色宜人。每逢夏秋,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洛水河 畔,游人如织,流连忘返。隋唐时期,洛河水量浩大,桃李夹岸,杨柳成荫,芳草鲜美,长桥卧波,帆樯林立,四季风景如画,尤其“金风消夏,半月横秋”时节, 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故有“洛阳自古多才子,无人不咏洛阳秋”之说。魏王堤、波月堤、窈娘堤、斗亭等是洛河两岸比较著名的景点。 从洛阳市出发坐车直达 洛河 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的灌举山,东过熊耳,流经河南卢氏、洛宁、宜阳、在洛阳以东汇合伊河后,东北经巩县神堤注入黄河。全长453公里,流域面积为 12000多平方公里。洛河水清可鉴,严冬不冰,故谓之“温洛”。古时洛水纳伊、涧诸水后,流量大增,因而颇富航运之便。 地址/路线/联系: 门票:30元/人 从洛阳市中心坐计程车直达 吕祖庵 吕祖庵又叫吕祖庙,在洛阳市北约2.5公里的邙山上。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曾“憩鹤于邙山之颠”,后人在此处修庙塑像,即今之吕祖庵。现存建筑为清代所留。 该庵座西朝东,依山临水。庵院小巧玲珑,古树参天,风景清幽,历来就是游览避暑胜地。现有歇山式山门、卷棚、大殿(原供吕祖像)、二殿、配殿及厢房等建 筑,另有石狮一对,古碑碣十余通。 从洛阳市区坐公交车到洛阳市北 龙门山色 隋唐时因其位置正好遥对皇宫南门,所以称为龙门。洛阳南郊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名“伊阙”。这里山青水秀,以瑰丽的石窟艺术蜚声海内外。 西山又称龙门山,为石窟精华所在,还有珍珠泉、禹王池等名胜。东山又名香山,因出产香葛而得名。其北为琵琶峰,因平面形似琵琶而得名,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的墓园所在地。峰南为香山寺。雄伟的石拱桥犹如长虹卧波,横跨龙门口上,凭栏四顾,只见如画青山矗立两岸,清澈的河水潺潺北流,山上林木葱茏,鸟鸣婉转, 碧泉飞溅,滚珠落玉。人间仙境般的美景吸引着中外游客趋之若鹜。地 从洛阳坐车到南 灵台遗址 灵台遗址,在洛阳汉魏故城南郊,东汉中元元年(公元56年)曾建有一座天文观测台--灵台,现仅存遗址。 灵台遗址,面积达44000平方米。其中心为一方形夯土高台,其基址南北长约41米,东西宽约31米,高约8米。夯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筑 有回廊,其北面正中有坡道上通二层平台。上层平台四方,原各有五间建筑,每间面阔5.5米。遗留下来的西面建筑的墙壁涂以白粉,东面涂以青粉;南面建筑的 铺地砖上有朱红色粉的痕迹。这种依方位的施粉方法,与崇拜四灵(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习俗有关。 灵台是当时最大的天文台,是太史令的下属机构。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曾经二次任职太史令,亲自参与主持领导过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 灵台连续使用达二百五十余年,为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洛阳市区坐计程车直达 灵山寺 灵山寺原名报忠寺、报恩寺,亦名凤凰寺。在洛阳市西南40公里,今宜阳县城西灵山北麓,背依山崖,面临洛河,座南朝北,和多数中国佛寺方向迥异。相传周灵 王寝葬于此,故名其山为灵山,灵山寺也因此得名。寺内建筑原有山门、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楼及左右配殿等。现仅存山门、中佛殿(又名大悲殿)和大 雄殿等。大悲殿、大雄殿皆作单檐歇山顶,斗拱梁枋,还保留着金代建筑的遗风。大雄殿内的三世佛像为明代泥塑作品。后面砖墙上嵌有历代题咏石刻二十八幅。大 雄殿前阶下有一座七级佛塔,建于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寺东角门外有塔林,东南有凤凰泉。灵山寺古柏葱郁,云烟缥缈,流泉潺潺,殿宇玲珑,自古被 誉为“乃一方之奇观,光千古之名刹”。 灵山寺5元 从洛阳市区坐公交车到宜阳县城西灵山北麓 洛阳周王天子驾六博物馆 洛阳周王天子驾六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中心的王城广场,东周王城遗址区的东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的专题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占地1700多平方米,分为两个展区。步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展区。分四个板块,一是洛阳地区5大都城与当代洛阳相互位置关系的图版;二是东周王城概况;三是王陵的探索与发现;四是珍贵的东周文物。 看完第一展区,向西穿过一段走道,便进入了第二展区,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展区。这里展示的是2002-2003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17座车马坑 中的2座。其中北边一座,长42.6米,宽7.4米,规模系国内少见,其车马呈纵向两列的排放,宛如出行阵列的场面,更显精彩。最令世人瞩目的是唯一一辆 “驾六”的发现,以直观清晰的形式印证了古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这也是中国唯一一处原址展示的“天子驾六”。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以其进给的文物陈列,壮观的车马坑实景展示,向世人展示了古都洛阳悠远的城建历史,璀璨的物质文化,她必将成为提升古都洛阳的城市文明,向海内外宣传新洛阳的文化窗口。 门票:20元,学生和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半价。 乘车路线:从洛阳火车站坐56路、48路、5路、81路公交车到王城广场下车,即到。 偃师商城博物馆 偃师商城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类专题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西南。1985年10月兴建,1987年4月建成开放。该馆建筑为模拟夏商二里头一号宫殿,呈“四阿重屋”式仿古建筑群。 该馆馆藏文物近万件,主要有:青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金银器、漆器、陶器等。另外收藏碑碣造像、石刻墓志、绿松石微雕近千件,其中有西汉画像石、汉甘陵相尚府君碑、建初二年侍廷里父老僤买地约束石券、北魏、北齐造像碑、造像龛等。 该馆专题展览有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出土的大批礼器和生活用具。陶斝、陶鬲等生活用具以及偃师商城出土的饕餮纹铜尊、龙纹铜鬲、铜戈、铜鏚、铜 镬,还有玉器、象牙器、陶器。该馆复原了夏商二代城池宫殿模型,配有图板、照片、文字说明。该馆还举办有“历代珍品”、“唐三彩”、“佛教艺术”、“中国 历代货币”等临时展览。 从洛阳汽车站坐车到偃师县城 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 振。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 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0,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 塔之侧。 万山湖风景区 黄河新安万山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新安县北部,距三门峡市100公里、洛阳市30公里、省会郑州市150公里。周围区域性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公路、铁路、航空 等交通条件便利。在中原旅游网络中,区位条件较好。范围包括黄河小浪底库区新安县境内的168平方公里的水域及库区南岸的峪里、石井、西沃、仓头、北冶、 曹村6个乡的部分地区。北以黄河为界,与河南省济源市、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本县的石寺、正村、五头乡接壤;西与渑池县比邻;东临孟津县。万山湖生 态旅游区主要包括黛眉山旅游区、荆紫山旅游区、龙潭峡谷旅游区、青要山风景名胜区、大禹峡旅游区、始祖山旅游区、鹰嘴山旅游区、汉函谷关旅游区、土古洞生 态保护旅游区、郁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 从洛阳市区坐长途车到新安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