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赞美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在艰难的旅途中跋涉,因消耗了大量体能而疲惫不堪时,那么吃一些巧克力喝一点水或干脆给他注射一针兴奋剂,就能迅速激发他的体能,让他振作精神。但如果一个人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攀登,消耗了精力磨损了意志,被自卑压的抬不起头来时,我们又能否找到一付灵丹妙药,既能帮助他走出压抑又没有副作用呢?有!那就是赞美。人世间最需要的是赞美,但人世间最缺乏的也是赞美。“花儿需要浇水,女人需要赞美” “地球上有30亿人每晚饿着肚子睡觉,但有40亿人每晚睡觉前渴望得到一句肯定和鼓励的话,却无所得。”美国职业演说家罗伯特说。 贝克斯特是个测谎专家,一九六六年有一天下班之后,他心血来潮留在办公室做研究。他将植物的叶梢衔接在有记录器显示的测谎器上,然后在植物根部加水试验其反应。结果记录器上显示无反应,接着贝克摘下其中的一片叶子放进热咖啡中,叶子还是没有反应。于是他决定烧掉这片叶子。烧掉这片叶子的念头,刚在内心萌生,记录器上却已出现急剧的改变——记录器上的笔如失去控制般的往上延伸。从此之后,贝克斯特和其他人便将对植物生态的理论研究,延伸到人类的感情和心态上。结果证明植物的反应随照顾者的态度而有所不同。如果得到称赞和赞美,他们会显得欣欣向荣,但是如果受到隔离和责难,他们便生长得不好,显得有病的样子。 赞美之于人心,如阳光之于万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赞美,人人喜欢赞美。这绝不是虚荣心的表现,而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爱听赞美,出于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经常听到真诚的赞美,明白自身的价值获得了社会的肯定,有助于增强自尊心、自信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小孩子也不例外,所以赞美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家长若想要孩子按照一定的行为方式去做,就必须肯定孩子积极的一面,鼓励他继续往好的方面发展。 在繁忙的社会里,我们为了生计及颜面,都不敢对亲人以外人直言不讳或恶言相加,下了班解除武装后,却对最崇拜你也是你最爱的孩子说出最恶毒的话,将赞美远远拋在一边,总认为那是赞美是虚伪的,最不真实的,殊不知,孩子与其它同仁一样,需要别人的鼓励与赞美。当亲子间的关系不再那么融洽,大方地送你的孩子几句衷心赞美的话吧!相信一定会使你亲子和乐。 为什么那么多人吝于赞美呢? 1、从赞美这一行为的技术角度来看,多数人都不懂得怎样使用赞美的技巧,尽管有的人也想给予别人赞美,可是不知道怎样去说、去做,结果屡屡不能如愿。 2、很多人不了解“赞美”所包含的巨大效益,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3、尽管许多父母知道对孩子赞美,显然可以增进孩子的自尊及强化亲子关系,但当父母的人偏偏很少做到。原因之一那就是大人在生孩子的气时,老是对孩子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训话说教一番,然而当孩子的表现令人满意时,却又吝于给予赞美、沉默不语(除非我们真的真的很高兴时,才会赞美孩子或对孩子表达亲情爱意)。 4、父母自己并不快乐研究表明:生活艰苦、不快乐的父母,很少能够给予孩子许多赞美,沮丧的父母对孩子比较疏离,甚至漠不关心。这些父母自顾不暇,哪还有力气称赞孩子,对孩子表达亲情。他们的孩子也明白这点。父母的精力也可能在长期工作压力下(包括挑剔的上司与艰巨的挑战)而削弱。此外,担忧年迈的双亲、担心个人的健康,或厌倦婚姻中的冲突,都可能消耗大人的精力。这些担忧与压力使为人父母者变得比较自我中心,而无法重视及奖励孩子的优良表现。这件事要告诉我们的是,想要适时表达爱意与赞美孩子、让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成长,做父母的人首先必须把自己照顾好,父母也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且不要把自己设定为无助、愤怒、烈士或牺牲者的角色。 一、赞美的原则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别人的赞美;每个人也都赞美过别人。赞美就像润滑剂,可以调节相互间的关系;赞美又像协奏曲,那和谐悦耳的声音让人如痴如醉;赞美像战鼓给人以鼓舞,是催人向上的最好动力,有效的赞美有时会改变一个人生活的道路。人人都喜欢别人赞美,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享受。尊重和荣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欣赏与赞美他人不仅会使孩子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你自己感到愉快,彼此得到了尊重,从而形成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当然,赞美、欣赏他人,并不是说可以毫无顾忌、不讲分寸,而是必须做得恰到好处。在赞美他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赞美的原则: 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孩子高兴。能引起孩子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毫无根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反而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怎么赞美才能让孩子觉得你是在真心地赞美他呢?你要有证据!比如说,你赞你的女儿,“你的作文写得很好。”她会说,“你不诚心,你说好,哪个地方写得好?”所以你必须要有根据,有细节,有交流,注重赞美"具体行为"和"具体细节"。写了文章,问他们自己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弹了曲子,不是说弹得很好就完了,而是让孩子告诉你,他们自己觉得哪些地方弹得好,哪些地方有不足。让小孩有反馈的机会,不是随便一口赞美就完了。 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可以使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欣赏的态度。许多人嘴上虽在赞美,思想上却不服气感到委屈或觉得自己在溜须拍马。赞美要坦诚得体,必须首先做一个美好的发现者,正如灵芝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人们的美好之处也往往存在于毫不起眼的地方,善于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之中找出别人的不平凡之处。也许有人会说:“我怎么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呀?我总觉得孩子一无是处,怎么夸奖他呀? 那不是很虚伪吗?再说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他还差远了,我怎么表扬他呀,一表扬不就骄傲了吗?”这话乍一听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显然是托词因为:(1)人人皆有可赞美之处,只不过长处优点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隐有显罢了,也没有一个人每天所有的表现都很坏,只要他有好的行为,就可以赞美他、肯定他;(2)对一个人的行为要以过去的表现为基准,即使缺点较多或长期处于消极状态的人,只要稍有改正缺点、要求上进的可喜苗头,只要他有了进步就值得赞美;(3)人们对虚伪的赞美很敏感,但只要针对孩子好的行为,而且是诚恳地赞美他,是一点也不虚伪的;(4)人们也许会担心过多的赞美会让人就此满足,不再努力做的更好,理论上有这个可能,但实际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相反,人们喜欢切合实际的赞美,恰当的赞美会使人更加努力进步。(5)在评价和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时要抱有宽容之心,也就是你要允许别人有犯错误的余地,你不能以你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你要意识到他们达到你的期望需要一个过程。当你拥有了宽容的心态,你就会觉得原来对别人说赞美的话语并不是如此违心,就会发现原来别人有如此之多的优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做对的事情从平凡的生活中挑出来,大加赞扬。不要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如果您"挑剔"的是孩子的缺点、短处,那么您传达给孩子的肯定是消极的信息。如果您"挑出"的是孩子的优点,那么,您自然会肯定孩子、赞扬孩子。(6)每一个孩子,生来独一无二,拥有不同的特质和长处,只要他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一定有优点存在。如果事情的结果不如意,那么孩子努力的过程一定值得加以奖励,可以赞美他的动机,鼓励他的进步…试图找出孩子的优点,然后给予真心的称赞。当你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也同时学会了以宽容的心去欣赏别人。 例如有的孩子细心、能记得事物的细节,有的孩子口才好、很能与人沟通,父母应该欣赏自己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发挥长处。“相信每个孩子只是特点不同,而非真正有优劣之分。”英国教育家赫伯特.史宾赛提醒父母。而且,不必要的压力和挫折常是比较来的,例如拿单一的标准对孩子吹毛求疵,或用考试成绩断定他未来的成就。 2、准确是灵魂。所谓准确就是要得体,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赞要赞到点子上。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过犹不及”,赞得过头了,就会有吹捧之嫌;赞得不够,赞得不到位,也很乏味,等于白赞。父母“看轻”孩子很容易,“看清”孩子却很困难。一但孩子看轻自己,再要他看清自己就更困难了。我们要这样想:目前孩子在什么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朝什么方向移动。要做到赞美准确,就必须对孩子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分析并抓住其本质特点。切忌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夸赞孩子并不具有优点、长处。对孩子的赞美,当然出于善意的鼓动,但往往不自觉地带有偏爱的倾向。你可以态度更热情,语气更热烈。但对人对事的评价决不能脱离客观事实的基础,措词也应当有一定的分寸。 赞扬也要适度,“写得真好,孩子,你简直就是个小诗人!”我们经常听家长这样称赞孩子。在大人的意识里,表扬孩子,会使孩子开心,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因为这种赞美而更听话。事实是这样的吗?没错,我们现在提倡多表扬孩子,但是多少父母注意到正确的表扬方法?对孩子,并不是事事都要赞扬,也并不是赞扬越多越好。称赞不当的结果,会使孩子产生紧张的情绪和恶劣的行为。有的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好乖啊!”可是孩子有时觉得他心目中的自己并不那么乖,这样夸他反而让他心里有压力,因而对父母的称赞产生了反感。所以,他得到的赞扬越多,为了表现“真正的他”,就可能有越恶劣的行为。 做父母的,可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就是那么好哄骗的,你说的话几分真几分假,孩子心里也有数呢。赞扬太过,他会觉得父母没有诚心,很虚假。时间长了,他很可能根本不把这些称赞的话放在眼里,也会对父母产生心理上的反感和排斥。另外,过分的赞扬会显得很抽象,孩子听了,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自己所得到的肯定。 赞美要选择适当的方式。不同年龄赞美方式有异,只有适合孩子的赞美方式才是有效的,在赞美孩子时要做到大小有别。对年龄很小的孩子,喜欢父母的拥抱、亲吻、抚慰或说一些亲切的话语,在口头赞美的同时,最好可以给他一个吻、一次拥抱或者其他的身体接触;而对大孩子这一套可能就行不通,表扬的方式则可以含蓄一些,父母可以写一些小纸条夹在他的书里,还可以采用心领神会地向他眨眼、竖大拇指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他的好表现、拍拍孩子的肩膀等方式。另外,也可以适量地对孩子比较大的进步进行物质上的鼓励,比如送一个小礼物,但不能滥用,不能让孩子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见人便说“好……,”。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请孩子帮一个小忙、出乎意料的叫出孩子的名字、认真倾听孩子的倾诉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家长应不断地尝试,留意哪一种赞美方式,对自己的孩子最有鼓励作用。 在表扬孩子时,大人一般都要态度热情,表情亲切,孩子自然会感到很高兴,很兴奋,这种体验可以加深对成功本身意义的认识,并且愿意在以后继续这样做。把握赞美时的感情浓度赞美时,爸爸妈妈的感情流露要“冷热”适宜。有些家长在孩子稍微有点进步时就欣喜若狂,赞不绝口,久而久之,必然让孩子产生骄傲心态;还有的家长尽管已看到孩子有很大的进步,但为了防止孩子骄傲,他们会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在语言、行动上显得冷淡,经常这样的话,必然会挫伤孩子的进取心。正确的方法是:在赞美孩子时,尽量做到“冷热”适度;有时对孩子轻轻的一个微笑,会胜过许多赞美之词。 4、独特是关键。就是说赞美要有新意。有一个小故事,让人感觉十分温馨,在巴黎浪漫的露天咖啡座,一个年轻男子双眼含情脉脉地,凝视着他的女伴美丽的双眸。在情人充满爱意的眼神里,那位女生羞红了双颊,不禁慢慢低下头来……,这时,年轻男子口中冒出了一句:“你的爸爸……,是不是当小偷的?”在如此浪漫的气氛下,听到这般突兀的问话,女生霎时诧异地抬起头:“不是啊!我爸爸……,你是知道的,他在当警察啊!你怎么会说他是小偷?”年轻男子伸出右手,抓了抓后脑勺,慢慢地道:“那就奇怪了,如果……,你爸爸,他不是当小偷的,又怎么能够到夜空里,将天上的星星,偷摘下来,放到你的眼睛里呢?” 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简单赞美,孩子就会陷进"赞美疲劳",所以还应该不断选择新的角度发掘新的内容,特别是潜在的优点,比如孩子如果学习好,仅仅是称赞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就显得没有新意,还不如赞美他学习方法独特,效率很高,以促进他更加注重效率和方法,会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从新角度上看问题,能从孩子表现出的细微处,及时发现孩子身上潜在的东西,给以赞美和肯定。不要只注意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小部分,也应著重在孩子不怕困难的决心和认真态度,特别应该赞美孩子最努力的地方。例如:孩子正在画一幅画,一开始他可能不太会画,於是他画了又擦,擦了又画,虽然时间花得比别的孩子多,但终於还是画好了。这时候做家长的,一定要对孩子有所鼓励,表扬他有始有终及求进步的学习态度,孩子在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余,就能建立努力就能克服困难的信心。对一些无关大局的小事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满口赞美的人是很难获得别人的完全信任的。 二、很多父母总吝啬给孩子赞美,大部分只以“还不错!”、“还行”这样含蓄的话来勉励孩子,代表的意思是:“做得好。但不可以太自满,还其它的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如此一来,小孩对父母的赞美不领情,反而把赞美当作是指责他的开场白,丧失赞美的好意。虽然如此,赞美有错吗?从赞美的目的而言,赞美可以使小孩在父母爱与关怀、欣赏的眼光中快乐自信,培养高昂的学习意愿与自动自发的自律精神,就本质而言,具有正面而积极的助益,然而父母运用赞美的时机与心态攸关赞美的成果。以下是父母在赞美孩子之前的几项思考: 1、你是真心赞美小孩还是别有指责的目的?父母欣赏小孩的学习成果,发自内心的诚恳赞美,使小孩感受被关注,就会增强努力上进的动力;若父母的目的是指责小孩的过失,赞美成为“包裹毒药的糖衣”,几次之后,小孩会质疑父母赞美的背后意义,甚至将赞美当成刺耳的讽刺而产生反效果。 2、你的赞美是否有夸大小孩的表现,还是真心感受与接纳小孩的努力?一般常见的赞美词如:“好棒喔!”“你是世界上最乖的小孩!”“真是天才儿童!”内容夸大、空洞未能肯定小孩具体的努力,容易使小孩膨胀自我而自傲。如果父母的赞美词从“你的作业写得棒极了!好聪明!”改为“你今天的作业写得比昨天整齐用心,有进步!妈妈感受到你的努力,真好!”,让小孩感觉父母注意到自己今天比昨天进步,辛苦努力的成果被肯定与欣赏,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才有可能使赞美成为支持小孩往正面目标持续努力的助力。 3、你的赞美内容是针对小孩的成长历程、体会小孩成长的喜悦,还是将小孩当成现实功利下的竞争战利品?父母的赞美内容往往影响小孩的价值观,有位妈妈注重小孩的考试成绩,天天拿小孩与隔壁邻居的小孩比较,对小孩的赞美是:“你好棒喔!考一百分,比隔壁的小强棒!”这种做法很不可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不比较别人的长处,只比别人短处的情况下,只会让孩子变得盲目和过於自信,形成自以为是、骄傲、瞧不起别人等心理。如此一来,容易使小孩产生虚荣心理,与别人斤斤计较,洋洋得意或是与别人争霸强出头,骄傲的副作用就产生了。因此,父母应该避免无谓的功利比较,肯定小孩自身努力的进程。然而,一般的父母却往往只注重成绩或形式展现,忽略小孩的努力,例如小孩也许不爱洗脸,第一天,连洗都不洗,第二天拿起毛巾随便擦擦,虽然脸一样不干净,可是同样不干净的结果却有不同的历程,因为后者已经开始行动了,因此父母若在这时忽略小孩的细微改变,还是责骂小孩不干净,下次小孩可能连拿毛巾都不肯了。反之,如果父母能赞美他:“不错,妈妈已经看你拿起毛巾洗脸了,有进步!”如此一来,小孩注意到父母对他尝试的肯定,就会再接再厉做得更好;曾经有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算十题数学,没有一题算对!我怎么赞美他?”然而家长如果将重点放在小孩的努力成果上,小孩尽管算不出结果,但是他列出算式,就可以加以赞美:“不错!列出算式了,再努力加油就算出来了!”如此小孩即能体会父母对他努力的肯定,而能再接再厉。因此,赞美绝非口头的漂亮字眼或训诫孩子的开场白,而是父母关爱的媒介。 4、不要随便赞美 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我们整个社会在提倡家长赞美孩子:孩子你真好,孩子你真棒,孩子你大胆的往前走,市面上流行一本书叫《告诉孩子你真棒》。孩子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话也不能说得太绝对了。之所以现在需要赞美孩子、表扬孩子,是因为过去赞美孩子太少了,所以现在孩子渴望得到赞美。在孩子不自信的时候表扬,他可以自信;他不需要表扬的时候你再表扬,可能就出现问题。如果象专家们所教导的,回家一见面就说孩子你真好,一起床就说你真棒。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这些表扬廉价了,也就起不到赞美的作用。比如,学习好的孩子,你天天表扬他,天天关注他,他不稀罕。他认为我学习这么好,就应该表扬我,不表扬我还不高兴呢,这样表扬就有了依赖性。表扬一定要有针对性,可以在孩子克服困难后再去表扬。学习不太好的孩子,一年也没有表扬过一次,今天老师表扬一次,记一辈子,因为你这个表扬是真心实意的,是重千斤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表扬不能廉价。过度、过分的赞扬,往往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总是做得很好。于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做的事。将来也未必能经受挫折和批评。 表扬孩子也不应该有规律,有的爸爸妈妈在宝宝每做对一件事,或每回答对一个问题时,就会用“真乖”、“真好”、“真聪明”之类的话来鼓励孩子,但过於频繁的赞美,只会让孩子失去新鲜感,反而没有鼓励的作用,甚至让孩子产生“不赞美就不去做”的依赖心理。 赞美、表扬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一点都没错。但是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儿童自信心的建立,远比我们过去认为的要复杂微妙许多。信心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对真实能力及状况的掌控度,光是频频赞美孩子,并不会因此而令他自信心大增,却有可能导致他怀疑你的真心,或是不再相信你的判断力。更糟的是,只习惯接受赞美的孩子,面对批评和挫折时,容忍度也会相对低落。 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甜言蜜语里。 适度适时的赞扬,对于鼓励孩子,帮他们建立自信是非常有用的。孩子日常在同伴之间所面临的竞争与批评,通常是尖锐而毫不留情的,他们分辨得出什么是空洞、言不由衷的赞美,也知道哪些是成人的哄骗和安慰。那么爸妈该怎么做呢?专家们的建议是:只赞美那些真正值得赞美的表现,而且任何称赞都应该真诚、具体。与其给予“你好棒!”“真不简单!”这样笼统浮泛的赞颂之辞,不如确切的指出:“你的颜色配得很协调。”“你的线条很灵活,把表情都生动的画出来了。”你不必具有专业的评论水准,只要诚恳的说出真实感受即可。而且,赞美孩子时,重点不要只放在结果或成品,更要嘉许孩子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这会让他了解努力是有回报的,因而鼓舞他凡事全力以赴,这样的讯息远比空泛的赞美更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更足以赢得孩子对你的信赖。下一次,如果孩子拿出来的作品乏善可陈,不妨诚恳的说出你的评语。当然不宜直接表示:“这简直是鬼画符嘛,去重新画一张!”你可以告诉他:“这不是你最好的作品,我曾经看过你画得比这更好。我知道你如果多用一点心,一定可以画得很棒,你何不试着改进一下?” 5、勿用物质当作表扬家长若要以物质来奖励孩子须慎重,一般情况下,仅对孩子口头表扬就够了,但如果孩子的表现特别,偶尔可以给予一些特别的奖励,但切记,过多的物质奖励容易成为孩子满足物欲的管道。 三、有效地表达你的赞美 赞美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赞美的话,另一部分是孩子们接着给自己的的交代和演绎。我们的话必须要像是一块具有魔力的画布,孩子在这一块画布上画他自己的时候,没办法画成别样,只能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我们的话必须能清晰地表达出我们是在赞赏孩子的努力、工作、成就、帮助、思考或创造,同时要加以适当地处理,使孩子听了我们的赞美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品格得到一个真正的结论。建设性的赞美应该是肯定孩子的感受、欣赏他的努力、帮助、工作和成果、说出他的表现和我们的观感。而不评价个性或判断品性。要据实报道,不要作判断,要留给孩子作自我评价。我们应该赞美对孩子讲明我们,孩子接着自己下结论。 肯定的评价可能带有否定的内涵,评价式赞美可能引起孩子的焦虑、拉长人际距离、紧缩沟通渠道,甚至终止人际关系。例如,一个学生拣到了50元钱交给了老师,老师说:“你是个非常诚实的孩子,我以你为荣。”这个学生脸红了,因为他本不打算上缴这50元钱,只是他担心被别人发现,当老师赞美他诚实时,他陷入了焦虑。他告诉自己:“我不能让老师知道真相,否则老师就不再以我为荣了。老师如果开始使用感激的赞美,就可能收到有益的效果。比如:”多谢你找到钱,你让失主安心了。“这样这个学生才可能高兴。所以赞美时,要赞美特定的行为表现,不要评论品性。故而,您不应该说:嗯,真不错,你的画赶上大师的水平了。您应这样说:这朵花画得很逼真,蛮好看的。您不应该说:你今天好乖呀。您应这样说:你今天把房间收拾得真干净,谢谢你,孩子。 对行为作评价式赞美可能意味着:因为我们预期的是坏行为,所以才会对“好”的行为感到惊讶。比如,在幼儿园大班里,十几个孩子一起吃生日蛋糕、玩游戏、唱歌,每个人都很乖。老师很满意,所以她说:“哎呀!今天每个人都很棒。你们真象是天使下凡。”不消片刻,战争爆发。整个生日晚会顿时宛如遭受轰炸。老师很苦恼,难道赞美对儿童不管用了吗?实际上当儿童觉得自己并不值得赞美时,他们会用出轨的行为向成人摊牌。反之,一位老师在类似的场合说:“很高兴在我们班上开生日晚会,谢谢大家把晚会举办得这么有趣。”孩子们微笑着。这位老师没有对孩子使用评价式的赞美,只是表达自己的愉快和感激之情。孩子们会自下结论,认为他们受到欢迎与重视。 比较或评价式赞美,赞美者实际是自抬身价以评审员自居,把孩子置于“较低的地位”假如我们遇见毕加索,不会对他说:“你真是伟大的画家,你画的真好。”也不会对老板说:“干的好!继续努力吧!”因为我们可以察觉这样的评价式赞美不但傲慢而且粗俗。我们也许会说:“毕加索先生,感谢您。您的大作让我的生命更加丰富。”、“李总,太感谢您了!没有您的帮助,今年哪能取得这么好的业绩。” 评价式赞美经常让人觉得象恐吓,它带来的是不安而非欢乐、惶恐而非愉悦。在评价式赞美的压力下,人们通常会不安。他们觉得这种赞美有试图操纵他们的企图。相反如果舍弃评价式赞美采用描述式赞美自会让孩子继续努力。比如老师看到一位同学射箭正中红心不是说:“你真是个神射手!”而是说:“你的箭正中红心!”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态度并不是依靠是否射中红心而定。人们不会因为知道一件事或射中红心就是好人,否也不会因为不懂一件事而变成坏人。这样学生下次当没有射中时,就不会对自己说:“我不好、我差劲、我是个失败者”了。 行为:你是一个好孩子。 衣着:我很喜欢你的上衣。 外表:你的眼睛真漂亮。 这些赞美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进: 确立表扬目标赞美孩子的进步,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可以事先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父母会赞美他。比如,家长的目标是要求孩子玩耍后,自己收拾好玩具;尽管孩子从来不这么做,你仍然要坚持不懈地重复此一要求,如果有一次,他主动把一个玩具放在玩具盒里,表扬的时机就来了,具体告诉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你把娃娃放进了玩具盒里,真不错,妈妈帮你把别的玩具收起来好吗?”又如,你跟别人说话时,孩子总爱打岔乱嚷,希望你不要忽视他,但是如果突然有一次,孩子开始静静听你和别人说话,你应该停下来赞美他:“大人讲话时不插嘴”,然后再继续讲话,隔久一点之后,可以再表扬他一次,这样孩子就学会了等待。当目标达到时,一种新行为完全建立起来,这时仍要视情况给予表扬及赞美。 1、 具体一些。 具体的赞美就是要针对孩子具体的行为、表现和进步,他做了什么事,就赞美什么;有什么行为就赞美什么,明确表明我们很欣赏他们的努力、帮助、工作效果、体谅或者成就,借此传达对他的承认、尊重和理解,这是真正的赞美之道。赞美切忌泛泛而谈,让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家长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赞美得愈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行为就愈清楚,愈容易了解何为努力的方向。比如,如果家长说:「你今天真乖。」孩子往往不明白大人所说的「乖」是指什么。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这样说:「你今天早上按时起床,上幼儿园没有迟到,放学时又帮陈老师收拾小朋友玩的玩具和小椅子,所以你是一个乖孩子。」用这种方法来肯定孩子守时和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再如,“小明,你把房间整理得好整齐,我很欣赏。”含糊笼统的说“你很乖”、“你很漂亮”,则无意义。 作家毕淑敏讲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位中国女士到北欧的一个国家去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五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极其美丽。这位女士送给她中国礼物,小女孩很有礼貌地微笑道谢。女士情不自禁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等女孩儿退走之后,教授严肃地对她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女士非常吃惊。教授于是向她解释: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的,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遗传基因,与她个人没有什么关系。可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由此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进入了误区。不过你也不要这样沮丧,你还有机会可以弥补。有一点,你是可以夸奖她的,这就是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请你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教授这样结束了她的解释。这是一个典型的在“赞美”方面有关中西文化冲突的例子。对于这位中国女士来讲,或者说,对于大多数中国妈妈来讲,看着孩子如天使般的成长,我们便忍不住要感谢上苍的赐予,忍不住要将诸多美好的言辞加之于孩子本身。 因此,对孩子的赞美不是没有原则的。这一原则的核心秘密就是:赞美孩子的时候,应该只赞美他的努力和成就,不应该赞美他的品格。而即使是努力和成就,赞美也要尽量具体。因为赞美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而一些泛泛的赞美如“你真乖”、“你真聪明”、“你总是想得真周到”、“你是一个第一流的孩子”、“你真了不起”等,虽然暂时能起到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作用,但由于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那里,为什么受到赞美,很容易养成虚骄的坏习气。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赞扬跟药品青霉素一样,不是拿起来就能用的。必须遵守使用的量和度,并注意可能产生的过敏性反应。再一次重申这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赞扬孩子应就他的努力或成绩而说,不要涉及到他的个人品格。周末的时候,孩子把家里打扫收拾了一番。妈妈看了,只需要对他说:“家里今天可真干净,看着叫人心里舒服。谢谢你,孩子!”就足够了。像其他什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今天真是乖呀!”这样的话,纯粹是画蛇添足,就不必讲了。说起来,孩子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他内心里也十分地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至于自己是否“了不起”、是否“乖”,他也许根本没想过。父母的赞扬只需中肯就行,孩子也能在这样适度的称赞中自行演绎出他的品格,不需要父母来给予某种肯定。 当赞美一个人聪明、真棒、出色、很乖、可爱、有礼貌、勇敢、慷慨大方时,不但产生不出赞美的效果,而且还会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或气馁,所以不要直接赞美某个人或者他的品格、道德、身体或精神。比如小孩对七巧板十分感兴趣,常常拼出一些新颖的图案,“这孩子真聪明。”或“这孩子脑筋真好!”这种赞美就显然不恰当,因为:(1)也许孩子自己不觉得聪明,你的赞美正表示你不了解他;(2)孩子会觉得你是客气或你是他的父母亲,才会对他有偏袒、歪曲的看法;(3)孩子也许会觉得你之所以对他有歪曲的看法,是为了顾全父母的面子和自尊;(4)孩子会觉得他成功的快慰被抹杀了,他做得好只是因为“聪明”,无异漠视他的努力。赞美时应当就事论事,可以这样说:“你摆的这个图案真是别树一帜。”你赞美这一点,让他知道是因此才得到赞美,他就会发扬光大。 人都有自动把局部夸大为整体的特点,因此赞美的时候只要从某个局部、某件具体的事情入手就可以了,其他的工作孩子会自动完成,而且局部、具体的赞美会显得更真诚、更可信。如果你毫无保留到告诉孩子你的喜好,让他相信你的话只适用于他一个人,而不是任何人,那么你的话就会更加有力,令人信服。例如,“我太高兴了,一进门看到家里收拾的这样干净、整洁!”(对比:“你真是一个勤劳的孩子”、“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没有你的帮忙妈妈都不知道怎么办了”你的赞美会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侯并不多见。因此,应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细微的长处和进步,然后加以赞美。赞美用语越是详实具体,说明你对孩子越是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越是看重。让孩子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在赞扬别人时,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述,像“嗯……有点意思”、“挺好”和“没那么糟”等往往比侮辱性的言辞还要糟糕,侮辱至少不会带有怜悯的味道。经常具体赞美孩子 任何人都喜欢听赞美胜过批评,只要回想一下你被称赞时曾有过的快乐及成就感,你就永远不会吝啬赞美你的孩子。除了用「你好棒」、「你做得真好啊」这些比较模糊的字眼,你应该更具体点出孩子哪里做得好,值得鼓励。例如「你这几天都自动写功课,不用人催,好棒呀!以后要天天这样做哦!」、「你早上看到邻居爷爷会主动问好,真是有礼貌!」如此,孩子可以从赞美中慢慢理解哪些是良好正确的行为,也会乐于继续这样做。 按照这一方式前面的例子可以这样修改: 行为:我喜欢你今天早晨的时候,没等爸爸妈妈布置就收拾了餐桌。 外表:我觉得你的眼睛的颜色和你的皮肤相配非常合适 衣着:你的这件上衣的颜色很配你的裤子.赞美的重点应该是在"努力"上,而不是"能力"上。对孩子的赞美和奖励应根据孩子是否尽了力,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提高。 2、称呼孩子的名字每一个人都会将自己的名字看得珍贵异常,认为自己的名字是世界上最动听、最甜蜜的声音,会对包含有自己名字的话格外加以注意。名字完全属于拥有这个名字的人,代表了拥有这个名字的人,使他在许多人中显得独立。文革时,常常在墙上看到“打倒某某某”,仿佛打倒了别人的名字就打倒了别人,侮辱了别人的名字就侮辱了别人。同样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实质就是对这个人的赞美。因此赞美时称呼孩子的名字也可以让他觉得你的赞美是专门针对他的。 依此上面的例子可以这样表达: 行为:沐沐,我喜欢你今天早晨的时候,没等爸爸妈妈布置就收拾了餐桌。 外表:沐沐,我觉得你的眼睛的颜色和你的皮肤相配非常合适。 衣着:沐沐,你的这件上衣的颜色很配你的裤子。 3、真实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包括对孩子的情感感受和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赞美才不会给人虚假和牵强的感觉。真诚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赞美别人时,还要善于表明自己的感受。例如,上楼的时候,四岁的沐沐一直拎着5斤重的油桶,父亲说:“油桶很重,足足5斤呢。” 沐沐:“但是我把它拎上楼了”父亲:“那需要很大的力气。” 沐沐(弯起胳膊显示他的强壮):“我很强壮!” 然后可以静默几分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愉快心情。做符合自己内心感受的事情,或者告诉孩子您爱他,或者拥抱孩子,也可以两种都做。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人难以接受你直接的赞美,出于谦虚,或者没有其他的回答方式,他们通常会拒绝你的赞美,而使得你产生挫折感,使你以后减少赞美的话语。 例如: 行为: 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外表:我不喜欢这种过于白的皮肤。 衣着:你怎么会喜欢这条旧了的裤子。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你都可以作些什么,让你的赞美更有效,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你可以在赞美之后加上问题。(开放式问题最好,但只要是问题就有效)如果这样孩子听到你的赞美之后就不用苦苦地找一个回应的方法,只需说声谢谢,然后回答你的问题。最后,把原来的赞美具体一些,加上孩子的名字,在加上一个问题就是这样: 行为:沐沐,我喜欢你今天早晨的时候,没等爸爸妈妈说就收拾了餐桌。告诉我干这些活时最麻烦的是什么? 外表:沐沐,我觉得你的眼睛的颜色和你的皮肤相配非常合适,你是怎么让你的皮肤这么漂亮的? 衣着:沐沐,你的这件上衣的颜色很配你的裤子,你怎样想到要买这件上衣的。 四、使你的赞美令人信服 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龃龉和怨恨。赞美是一件好事,但绝不是一件易事。赞美时最好不要撒谎,如果孩子哪怕只有一次对你的诚实表示怀疑,那么他就很难再完全接受你的赞扬了。要想使你的赞扬行之有效、感情动人,必须让孩子相信你的真诚。但是只有诚实和真诚还是不够的。具体来说作到以下几点,你的赞美会更加令人信服: 1、开始的时候,对孩子可以隔几天说句赞美的话,然后再慢慢提高频率。如果你平时很少对孩子说一些赞美的话语,那么只要简单的一句赞美就会立即引起孩子的注意。措辞相对谨慎一些。突然之间的非常夸张的赞扬之词必然会引起别人的疑惑。有研究认为对新认识的人应当偶尔称呼其名字。 2、善意的将孩子的行为、外表或者衣着与别人相比较,例如 “沐沐,爸爸注意到你是班里唯一一个每天坚持帮老师收拾教室的孩子,一定很累吧?” 3、雪中送炭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美名天下扬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尤其是其中被错当成“丑小鸭”的“白天鹅”。他们平时很难听到一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尊严复苏,大展宏图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对于同样一个人,最值得赞美的,不应是他身上早为众所周知的明显长处,而应是那蕴藏在他身上,既极为可贵又尚未引起重视的优点。这种赞美,为进一步开发他潜在的智慧与力量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有助于他在攀登事业高峰的征途上,更上一层楼。内容明确,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可贵、也更可信。与其空泛、笼统地赞美孩子很聪明、能干,就不如具体地赞美他办成的几件聪明事。这样才有助于他真正发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激发起更强的上进心、荣誉感、自豪感。
4、当众赞美。俗话说:“扬善于公堂”,一个人应该得到的赞美最好当着别人的面前得到。孩子的成绩当众传播了,这就是双重的奖励。如,孩子的妈妈对自己的朋友说:“这孩子很懂礼貌。”以后孩子总是十分小心地维持这种赞美,并且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每次将客人送到门外,都会说:“再见,请以后再来玩。” 5、 赞美时不忘提出新要求 在赞美的同时提出新要求,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小朋友拿著他新创作的一幅作品给你看时,在表扬他努力的同时,聪明的父母也别忘了提醒孩子:“如果你把用过的画画工具自己收拾好,那就更棒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