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共4份试卷)

 昵称1705697 2011-03-09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一)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共29题)

 

1、植物的生命过程中要经历(    )、(    )、(    )、(    )、(    )的过程。

2、植物从一粒(    )成长为一株植物,在这株植物上又结出数粒(    ),循环往复,延续它们的(    )。

3、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方法有(    )和(    )。

4、有些植物用(  )、(  )、(  )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大多用(    )繁殖后代。

5、有些种子太小了,我们要用(      )来看。

6、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各不相同。

7、一年之计在于(  ),春天是(    )的好季节。凤仙花播种的季节是(    )。

8、凤仙花在花盆中的播种方法有4步:①、    )。要挑选那些(    )的、没有(        )的种子;②、准备好    )和(  ),把一块(      )放在花盆的(      )上,然后放入(    )的(  );③、用    )在土中按23个(    ),深度约(      ),每个小坑放(  )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  )盖上;④往花盆中  )适量的(  ),使(    )湿润,将它放在(    )的地方。

9、除了在花盆中播种凤仙花,我们还可以到校园的(    )中播种凤仙花。

10、要看到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过程,可以用这个办法:①、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  ),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②、把种子放在    )和(  )的中间,也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都放置种子;③、往土壤中浇适量的  ),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11、种植植物是一项(    )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    )、(    )和(    )等多项工作。除在(        )的过程中,每天记录(  )次(  )的长度外,从(  )出土开始,每(  )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    ),观察叶的(    )和(    ),并记在(        )上。还可以用(    )、(    )和(    )等方式写观察记录。

12、从土壤中连根拔出一棵树是(        )的,这是因为植物的根有(    )作用。

13、种子萌发先(    ),再(        ),植物的根向(  )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

14、植物根的作用是:①、吸收土壤中的    )和(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②、将植物    )在土壤中。

15、种子播种后,我们先看到了(  ),后来种子又变成了(    ),(  )越长越高,最后开花和(    )了。

16、植物的(        )不仅需要(  ),还需要(    )。(    )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7、植物自己能制造生长所需的“食物”,即(    ),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  )色的(  )依靠(    )提供的能量,利用(        )和(  )制成的。

18、植物叶子利用(        )和(  ),在(    )的作用下生成(    )和(    )的过程叫(        )。

19、1771年,(  )国科学家(          )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    )。证明了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利用(  )把(        )和(  )转化成(    ),并释放出(    )。

20、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    )和(      ),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    )。

21、植物茎的作用是:植物的茎具有(        )及运输(    )和(    )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  )向(  )将(  )吸收的(    )和(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  )向(  )将(    )制造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2、把收集到的植株高度数据制成(    )图,就能发现植物生长的(    )。

23、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是:(                    )。

24、凤仙花植株包括六大器官:(  )、(  )、(  )、(  )、(    )和(    )。凤仙花植物生长发育需要(    )、(    )、适宜的(    )和(    )等。

25、凤仙花又叫(    )、芨芨草和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    )植物。凤仙花原产(    )、印度和马来西亚,共有500多个品种。

26、凤仙花的果实会像弹弓射石子一样把种子弹出来,所以有人把凤仙花的果实叫成(      )。

27、植物的茎形态多种多样,高的有(    )余米,直径粗的达(    )米以上,矮的只有几(    )。

28、“无地上茎”不是说没有地上茎,而是地上茎(    )或不明显。茎的横切面多数是(  )形;也有(    )形,如蚕豆和金钱草的茎;少数成(    )状,如仙人掌的茎。

29、任何植物的茎都有(  ),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凤仙花的茎叫(    )茎,牵牛花的茎叫(    )茎,葡萄的茎叫(    )茎,红薯的茎叫(    )茎。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二)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共29题)

 

1、自然界中的动物的很多种,它们身体的(    )、(    )以及(        )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    )、(    )、(    )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叫(        )。

2、不同动物生命周期的长短和变化是不同的,有的数(    ),有的长达(      );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    )。

3、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    )的(    )。

4、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    )。

5、因为蚕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和温度,所以,天气干燥时要在蚕卵上洒些(  )。

6、养蚕窍门有:①、小蚕爱吃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    )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②、要让小蚕吃  )吃(  ),桑叶要(    )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③、经常清除蚕的    )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④、把小蚕放在        )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      )。

7、我们可以用观察、测量、拍照、画图、写(        )、制作(    )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

8、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    ),换下旧皮,这叫(    )。蚕的一生要(  )好几次皮。

9、蚕的身体分为(  )、(  )、腹三部分。身体两侧各有6只黑褐色的单眼,蚕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胸有3节,胸部长有3对胸足;腹部有10节,腹部长有4对腹足和1对尾足。全身共有8对足。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的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这是它的气门。

10、在蚕吐丝前,要为它搭一个(      ),或用纸做些小格子,这是为了让蚕在那里(    )。

11、蚕吐丝变成蚕(  ),蚕茧里有蚕(  ),蚕蛹会变成(  )。

12、养蚕、抽取蚕丝织成(    )是我国伟大发明之一。在(    )年以前,我国就开始养蚕。现在人们能养出彩色的蚕并吐出彩色的丝了。

13、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  )。雌蛾体大翅小,雄蛾体小翅大。

14、蚂蚁、蚕蛾和蜻蜓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昆虫,身体都分为(  )、(  )、(  )三部分,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15、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四种形态。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    ),蚕蛾是蚕的(    )。

16、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天。

17、蚕生命的开始是蚕卵里孵化出(    ),蚕生命的结束是(    )的死亡。

18、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变成(  ),从蛹里出来的蚕蛾交配产(  )。

19、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食物、(    )、有害(    )、(    )等。

20、生命周期的时间又叫(    )。所有动物的生命周期相同点是:都包括(    )、(        )、(    )、(    )四个阶段;不同点是:有的要经过变态,有的不经过变态,有的卵生,有的胎生。

21、动物幼年和成年的样子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如蜻蜓、蝴蝶和蟾蜍、青蛙等。

22、要经过变态的动物有(    )、(    )、(    )等;不经过变态的动物有(    )、(    )、(    )、(    )和人等。

23、从卵孵化而来,即卵生,卵生动物有:(    )、(    )、(    )、(    )、(    )等。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即胎生,胎生动物有:(    )、(    )和人等。

24、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    )不一定相同,周期(    )也不一定相同。不经过变态的动物,幼年和成年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25、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也一样。人的生命经历了(    )、(        )、(    )、(    )四个阶段。人按年龄段划分可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共四个年龄段。

26、人一生中有(  )个日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        ),即胎儿期到出生后(  )岁,共1年零9个月,(    )和(    )都飞速增长。第二个时期是(          ),即(  )岁~(  )岁间。

27、人的大脑在第(  )个生长发育期最快。(    )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人生中重要的时期,因此,我们应合理的(    )、足够的(    )、充足的(    )、加强(        )。

28、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  )牙,一副(  )牙。牙齿的生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        )阶段。共有(    )颗牙。②、          )阶段。(  )岁开始换牙。        )阶段。成年人共有(    )颗~(    )颗恒牙,恒牙长出后终生(    )。

29、完全变态的昆虫有(    )等,不完全变态的有(    )等。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三)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共28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来表示,符号为(    )。测量物体冷热常用的工具是(      )。

2、温度计要小心(    ),谨防破裂。温度计受热后里面的液体就会(    )。

3、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以下问题:①、这是一支    )温度计吗?即温度的单位是(      )吗?②、温度计上的每一个    )表示多少?③、它能测量的最  )温度和最(  )温度分别是多少?

4、25摄氏度可以写成(      ),30℃诗作(        )。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      ),-10℃诗作(          )。

5、不同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不同的温度,我们应选择正确的角度是(    ),而不是俯视和仰视。

6、测量水的温度应选择测量值在0℃~(    )℃范围的温度计。

7、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  )端。②、将温度计  )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与(  )。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④、在液柱不再    )或(    )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的水。

8、水的温度低于20℃时,人体触摸时会感觉凉或冷,超过45℃时会感觉烫。

9、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    )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    )。

10、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  ),从液体变为(  )体,液态变固态,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

1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冰开始(    )变成水,从固体变为(  )体,固态变液态,冰融化后体积会减小。

12、往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的作用是:盐可以制造更(  )的温度。

1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让冰吸收更多的热量可以加快冰的融化,如把冰放到温度高的地方,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把冰块焐热等。

14、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  ),从气态变为液态。装冰的玻璃杯和冰棍塑料外壳的小水珠就是水蒸气凝结后变成的水。

1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水蒸发要吸热。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    ),凝结要放热。

16、由于水蒸发要(    ),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温度来加快水的蒸发,如给水加热,把水放在温度高、空气干燥、有风吹的地方。

17、水会(    )成水蒸气跑入空气中。河流和大海中的水(    )在蒸发,因而空气中充满了(      )的水蒸气。

18、从水里蒸发出来的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    )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19、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    )。

20、不在自然界有三种形态:(    )、(    )、(    )。

21、下面是水的三态循环图,在括号里填入水的三态:

  

22、江河里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海洋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而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因为水在大自然界中(   )的结界。

23、请仔细看图,正确地读写出温度计上的温度:


1温度计诗作:            写作:           4温度计诗作:            写作:     

2温度计诗作:            写作:           5温度计诗作:            写作:     

3温度计诗作:            写作:           6温度计诗作:            写作:     

24、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25、英国医生(        )发明了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体温计。

26、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把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的华氏温度计作了改进,他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  )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度,中间划分为100个格子,每一枚定为(  )度,这就是今天我们常用的摄氏温度计。

27、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   )℃~(   )℃之间。

28、测量体温时,必须把玻璃管里的水银柱甩到玻璃泡里的(   )℃以下才能使用。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四)

 

 

第四单元:磁铁(共26题)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  )形磁铁、蹄形磁铁、方块形磁铁、圆饼形磁铁、槽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和环形磁铁等。

2、磁铁的用途很广。如磁性白板、磁性文具盒、电冰箱的门、柜子门、扬声器(又叫喇叭)、电话机、耳机、麦克风(又叫话筒)电动机(又叫马达)、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

3、磁铁能吸引物体的性质叫(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    )。

4、磁铁主要吸引铁,还能吸引镍、钴等金属。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但有些不锈钢磁铁是不能吸引的。磁铁能吸引录音带、录像带、但磁铁不吸引电脑用的磁盘。

5、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    ),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    ),指南的磁极叫(    )。北极用字母(    )表示,南极用字母(    )表示。

6、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    );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相互(    )。

7、用(    )方法可以找出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8、两个相同的磁极叫(    ),不相同的磁极叫(    )。同极相(  ),异极相(  )。

9、把两块条形磁铁左右平放,并让它们相互接近会产什么现象?把结果填在括号里。提示:在括号里填“吸引”或“排斥”。


10、
同一个磁铁在没有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它的磁力大小是不会改变的。但是把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就会发生改变,有的磁力会增大,有的磁力会减小。

1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一些,但不是成倍增长。如果把多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大,但是每次增长的磁力会随磁铁个数的增加而变小。

1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        )的仪器。

1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    )之一。

14、能吸铁的矿石叫做(    )。

15、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用磁石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称之为(    )。

16、“司南”的勺柄指向(   )方,勺指向(  )方。

17、900多年前,人们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制作出了两种指南针,它们是(      )和水浮式指南针。

18、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人们制造出了叫做(    )的定方向的仪器。有了它,就不会在大海里迷失方向了。

19、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①、把指南针盒放  ),让磁针(    )转动;②、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        ),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③、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20、      )来确定方向。

21、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    ),用同样的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和铁片具有的磁性强。

22、如今人们已发明了比指南针更精密的定位仪器了,如:(      )全球定位系统。

23、英国医生吉尔伯特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有(    )的物体。

24、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铁相同磁极相互(    )的磁力让列车悬浮起来的。最高时速可达500千米。

25、请用文字或字母标出右边一块磁铁的磁极,并填在括号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