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 重视“小实验”的作用,让学生的“实践活动量”有足够的保证,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实验 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小实验”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小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按初中物理大纲的要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应力求做好。若限于条件暂时做不了的,可以用类似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来代替,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多做一些,适当增加少量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此外,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也是十分有益的。而对于这些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不重视,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实验的教学要求、教学目的不同于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一、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高,实用性强。许多小实验及小制作学生动手时不感觉难,是能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用具;还有一些小实验的制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自制密度计”、“自制验电器”等。
1)“自制密度计”的小实验 取细圆木棍一根,表面涂上石蜡,在细木棍一端绕上适量的保险丝,以使木棍能竖直浮在水中,上端露出水面1/5为宜,分别放入三种液体(如:水、牛奶、盐水)中,可观察到在牛奶中上端露出液面最短,在盐水中上端露出液面最大,这可说明:三种液体中,牛奶密度最小,盐水密度最大。 浮力现象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总是迷惑不解。“自制密度计”的演示效果较好,在制作“自制密度计”的过程中,学生对物体的沉浮条件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2)“自制验电器”小实验 方法1:在干燥的冬天,找一玻璃瓶,洗净晾干,瓶塞中穿过一根拉直的曲别针,它的两头最好磨圆,不留尖刺,另一头弯一个小圆圈,一头弯个直角,从香烟铝纸上剪下一个约40mm×6mm小条,对折后挂在直角边上,就做成了一个验电器。 方法2:找一只大小适宜的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在塞上露出瓶口部分横插一根大号缝衣针,在针上挂上对折的铝箔纸条,也是一个最简单的验电器。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后,将玻璃棒接触上述自制验电器顶端,可看到铝箔纸条张开一定角度。
2、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正文,理论联系实际。小实验有些是根据教材正文选编的,有些是另外推荐的,但都与教材主题配合贴切,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如“筷子提米”、“找粗细不均匀细长木棒的重心”等小实验。
1)“筷子提米”小实验 在玻璃杯内装上半杯大米(不能装满或装的太少)筷子插在中间,把米压紧,使筷子直立,加入少量水后,不能立刻就提筷子,稍停一段时间,等米吸水涨开后,再提筷子。根据压力增大,表现变粗糙,磨擦力度大的原理,当米吸水以后发涨发涩,这样既增加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又增大了米与筷子,米与玻璃杯之间的粗糙程度,因此筷子与米以及米和玻璃之间的磨擦力也增大,所以提起筷子能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实验形象、直观的说出了压力增大,表面变粗糙,磨擦力变大的原理。
2)“找粗细不均匀细长棒的重心”的小实验 把粗细不均匀的木棒放在伸直的两只食指上,使它保持水平,两只食指互相靠近,这时一只食指在棒下滑动,接着另一只手指滑动,交错进行,反复多次,最后两指相遇,并在一起,棒平稳地搁在一食指上,这时棒的重心就在两指间的上方。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很容易确定。而质地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不易确定,此方法正是利用二力平衡原理巧找形状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3、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大部分小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要求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组合装置工序简单,易操作、易观察。如:“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吹不大的气球”实验,“乒乓球托住水瓶”等实验。
1)“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常用两半球的密封性能不好,做不成功,其实两只衣挂钩(吸盘式的)就可以用来代替两个半球,实验时只要将两只衣挂钩用力按合在一起,就成功地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一般一个学生用两手拉是不容易拉开的,这样此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既简单、省时,效果又好,如果多买几只还可以达到每个学生都动手做实验的目的。
2)“吹不大的气球”实验 把未吹气的气球放进瓶子里,气球嘴翻在瓶口上,任凭你使劲往气球里吹气,气球怎么也不会变大。
3)“乒乓球托住矿泉水瓶”实验矿泉水瓶装满水,用乒乓球盖严瓶口,手按住乒乓球把瓶子倒过来,放开手后水不会流出来。
这些实验都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能起到比任何语言描述得更好的效果。
二、小实验的教学意义和作用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通过小实验的实验习惯、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通过对小实验的教学,达到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和提高的作用。小实验的原理应用的都是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小实验”是课外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多翻阅有关资料和参考书,精选一些简单、易做,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去做,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操作实验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机会。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完成课外小实验,不但要布置,而且经常督促、检查,可利用家长会、家访之机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课外小实验的情况,以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和足够的活动时间。
一些“小实验”可在“学生实验”的教学中完成。在学生实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把与学生实验内容相关的小实验加到学生实验前,作为实验前序,通过小实验来达到预习学生实验必备的知识,为学生实验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还有一些“小实验”可在教学中完成,或变成演示实验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并把实验过程、现象、结论编成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讨论计算,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重视课外小实验的作用,让学生的“实践活动量”有足够的保证,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加强了非智力心理品质(兴趣、情感、意志)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教学上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教科书 2、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七中学 02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