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中医辨证论治之昼夜法 发表者:赵东奇 1.发热:猝发者:阳盛者甚于昼,午后热甚者为湿热在脾肺或阳明腑实,夜间热甚者为阴虚或热入营血;宿疾发热:早晨烦热上冲或身热无力为寒水闭阻火气虚清阳失升,午后甚者为湿热或食积,午后至前半夜甚者为阴虚或血虚,瘀血。 2.恶寒:猝然恶寒:为风寒在表;宿疾恶寒:白天恶寒而热在夜间者为气血俱虚或阴阳俱虚,昼夜均恶寒而夜间反甚者为肾阳亏损,阵阵寒热而夜间烦热者为瘀血。 3.身痛:宿疾身痛:昼轻夜重者为瘀血,血虚或阴虚,昼重夜轻者为气虚。身重:白昼身重者多湿热或痰热,夜间身重者多阳虚湿盛或气虚湿盛。 4.汗出:白天稍劳即发者为气虚或阳虚,早晨睡眠初醒突然烦热汗出称肝经郁热,夜间睡眠中汗出者为阴虚盗汗。 5.头痛:宿疾头痛:早晨起床后猝然头痛者为肝郁阴虚或痰浊内郁,阳虚失升,中午头痛为心肝阴虚火旺,夜间头痛者为瘀血或阴虚火旺,痰积,后半夜头痛者为阴虚。 6.眩晕:宿疾眩晕:每至黎明即发者为肾虚,早晨至上午10时即发者为痰饮阻郁或清阳失升,肝郁血虚,中午眩晕必发者为心肝实火或痰火上扰,午后眩晕者为阴虚阳亢或痰浊内阻,上午重而下午轻者多气虚,下午重上午轻者多阴虚。 7.口渴:昼夜均渴者为火灼津液,夜间口渴者为阴虚,夜间口渴不喜饮者为瘀血,白天口渴而夜间反痰甚者为痰浊内阻。 8.胸痛:夜间胸满胸痛者为痰饮或胸阳闭阻,夜间胸痛而胸满不剧者为瘀血,起床时突然胸痛者为肝郁血虚。 9.胸满:昼轻夜重者为痰湿或胸阳不振,午后胸满加重者为痰湿。 10.胸中烦热:夜间胸中烦热者为心肾阴虚或瘀血,白天胸中烦热者为心肝实火或痰火,白天烦热时时上冲为肝经郁火。 11.胸胁痛:猝然胁痛昼轻夜剧者为瘀血,昼重夜轻者为肝郁气滞;宿疾胁痛:昼轻夜重,胁痛烦热者为阴虚或血虚络瘀,昼重夜轻者为肝郁气滞;早晨胁痛者为肝郁血滞,夜间突然加剧者为寒实凝滞。 12.腰痛:夜间剧痛者为瘀血或肾气亏损,白天痛而夜间轻者为带脉不足。 13.胃脘痛:夜间疼痛加剧或夜间发作者为寒凝血滞,早晨醒后突然剧痛者为肝郁克脾。 14.腹痛:夜间疼痛即发者为瘀血,夜间满痛者为寒湿兼瘀血,夜止昼痛者为湿热郁滞。 15.腹胀痛:午后腹满加剧者为脾阳虚夹寒湿,午后至前半夜加剧者为脾肾阳虚,早晨腹满者为脾虚木乘。 16.四肢疼痛:夜间疼痛加剧者为血虚络瘀,早晨加剧者为血虚气滞,白天痛夜间减者为气虚湿热。 17.四肢麻木:麻木夜剧者为气血俱虚,白天麻木夜间减轻者为湿痰夹风,夜间麻木白天消失者为阳虚络瘀。 18.四肢拘挛:夜间拘挛头痛加剧者为阴虚或瘀血,白天拘挛而夜间减轻者为阳虚或气血俱虚。 19.四肢厥冷:手足厥冷时发时止或厥热交替者为热郁,夜间手足烦热而白天反厥冷者为气血阴阳俱虚。 20.半身不遂:夜间半身不遂疼痛者为瘀血。 22.喘促:夜间喘促不得平卧者为痰饮,早晨起床后一阵咳喘为痰阻于肝或中焦。 23.咳血:每至夜间咳血者为阴虚火旺,白天咳血夜间不咳者为心肝火热,早晨或日落前咳血者为瘀血' 24.呃逆:夜间呃逆加剧者为肾气不纳或瘀血,白天呃逆夜间停止位在气分。 25.呕吐:每至早晨必吐为寒水,白天饮食俱吐为脾阴阳俱虚。 26.泄泻:每至早晨黎明即泄者为脾肾阳虚,每至夜间肠鸣腹满泄泻为阳虚寒湿,早晨虽泄但一日数次者为寒热夹杂。 27.妇科阴痒:夜间剧痒者为血中燥热,白天痒夜间止者为气虚夹风。 28.目赤:夜间加剧者为阴虚血滞,白天痛剧者为心肝实火。 29.目痛:夜间疼痛者为心肝阴虚肝火,早晨痛剧者为肝阴不足郁火。 30.眼珠生翳:夜间眼痛赤涩味阴虚血瘀,白天疼痛加剧者为实火夹风。 31.耳鸣:白天鸣夜间不鸣者多实,白天不鸣夜间鸣者为虚。 32.耳痛:夜间或性交后痛为阴虚火旺,早晨疼痛者为肝肾阴虚郁火,中午或上午痛者为心肝实火。 33.鼻塞:白天通夜间塞维阳气虚,白天塞夜间通者为湿热或风热。 34.鼻流涕:每至早晨起床即喷嚏流涕为气虚清阳失升或肝郁夹风,白天涕多已经反少为肺热。 35.鼻衄:夜间经常鼻衄为阴虚火旺,早晨大量鼻衄为肝经郁火,白天衄夜不衄为实火。 36.口舌生疮:夜间疼痛加剧者为阴虚火旺,白天痛夜不痛为实火。 37.牙痛:昼夜均痛白天较剧者多实火,昼轻夜重者为阴虚或瘀血。 38.齿衄:夜间齿衄为肾阴不足,白天齿衄为实火。 39.咽喉疼痛:昼轻夜重者为阴虚火旺,白天痛而夜减者为风火。 究竟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麻疹、水痘、感冒、肺痈、肠痈、痢疾、消渴等,皆属疾病的概念。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痴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 证候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反映了证候的时相性特征。如肺痈(肺脓疡)在不同的病变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出现不同的证候,当采用相应的方法治疗。证候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证候的空间性特征。如感冒病分为风寒、风热、风燥、暑湿等几种类型,它们都可出现在疾病的同一阶段,一般不表示病变发展的时相性。临床辨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证候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理机制不尽相同,因此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候。孤立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或证候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由于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只能反映疾病某一阶段和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故中医学在辨识证候时,要求同时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向,即辨明疾病从发生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辨病因:即利用病因理论分析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推导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得出以病因命名的证候,为针对病因治疗提供依据。如病人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紧等表现,可判断为风寒邪气为患,证属风寒感冒。病因一旦辨出,证候随之确立,治疗也就针对病因处方遣药。对外感性疾病,辨析病因是辨证过程的首要的环节。但多数内伤性疾病,运用病因辨证的方法并不能找到直接的病因,只能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推断其某阶段和某类型的病机特点以确定证候。如消渴病在其一定发展阶段可表现为肾阴亏虚的病机特点,临床就断定其为消渴病的肾阴亏虚证。 辨病位:即确定病证所在的部位。不同的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病证。一般说来,外在病邪多侵袭人体之表,引起表证,然后由表人里;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则易直接损伤脏腑精气,病变在里。辨明病变部位,既可推知致病邪气的属性,又可了解病情轻重及疾病传变趋向,因而对确立证候是非常重要的。如水肿病,若腰部以上水肿,或全身水肿而以头面、眼睑明显者,乃外感风邪所致,病属表,称为风水,治当发汗;若腰部以下水肿,以两腿为重而头面不肿者,多为脾肾功能失调所致,病属里,称为石水,治当利尿。病变部位不同,致病原因不同,因而证候有别,治疗也就不一样。 辨病性:即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奋起抗邪而引起邪正相搏的结果。邪正之气的盛衰决定着病证的虚实,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然致病邪气有阴阳之分,人体正气也有阴阳之别。不同属性的病邪侵犯人体,人体相应的正气则与之抗争,导致不同类型的阴阳失调而出现寒热性病证,即所谓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辨病势:即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伤寒论》把外感热病分为六个病期,以六经表示其不同的病期和发展趋势,其传变规律可概括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一厥阴。温病学家们则用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表示温热病和湿热病的传变规律。对内伤杂病的传变,《内经》是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表述的,现在趋向于以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表达。掌握了疾病的传变规律,可以洞察疾病发展变化及转归的全局。这不仅对确立证候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类型大有裨益,而且对该证的来龙去脉,即上下联系也随之明确,因而提高了辨证的准确性。另外,在辨析疾病之传变中,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全方位考察,将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辨明了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及传变规律,则可认清疾病过程中某阶段或某类型的病机特点,从而对疾病、证候作出明确的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因证立法:即依据已经辨明的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候,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证候是辨证的结果,也是论治的依据。只有确立了疾病某阶段或某类型的证候,才能针对该证候的性质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如辨明病属风寒感冒证,当用辛温解表法;病属风热感冒证,当用辛凉解表法。 随法选方:即据证立法之后,随治法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或措施,并予以处方。治疗手段,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又有内服法和外用法之分;非药物疗法内容很多,包括针灸、推拿等法。处方,是在选定治疗手段的基础上,依据治法的要求,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如选用药物疗法,应开出符合治法要求的方剂及其药物组成,并注明每味药的用量、制作方法、服用时间及一次用量等。若选用针灸疗法,应开出符合治法要求的穴位配方以及针灸手法、刺激量、刺激时间等。在治疗同一证候时,可选用一种治疗手段,也可几种疗法联合应用。 据方施治:即按照处方,对治疗方法予以实施。治疗的实施一般应由医务人员执行,某些情况下可由医生指导病人自己执行。 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认识疾病,确立证候;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法和处方遣药。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辨证正确,才能立法无讹,疗效自然显著。因此,辨证与论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因而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具有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因而一种病可能有多种证,一种证也可能存在于多种疾病中。在诊治疾病中,要掌握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如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治疗麻疹病有初起解表透疹,中期清肺热,后期滋养肺阴胃阴等不同的治法。感冒病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出现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皆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 中医学虽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但临床上从来就存在着“辨病施治”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初,证候的概念尚未从疾病中分化出来,就是以“病”作为辨析目标的,治疗也就依据病来施行。如《内经》13方基本上是以病作为治疗靶点的;《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等著作也多以具体疾病作为治疗目标,如以“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等。即便在近代,中医学在注重“辨证论治”的同时,也仍在运用辨病治疗思维。如对肺痨、肺痈、肠痈、湿疹、疟疾、麻疹、水痘、天花、蛔虫、绦虫病等的防治,主要是基于辨病的思维。因此,中医学的辨病思维与辨证思维是同时存在的,交织在一起而综合运用的。 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四诊来采集有关病变的资料,并作相应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检查,然后分析综合所有有关疾病的材料,作出疾病诊断的思维和实践过程。疾病的诊断确定后,就要根据“病”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某些病可用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中药单方或复方治疗,如疟疾则可用常山治之,痢疾一般可用黄连、三颗针、马齿苋等治之,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等。但以一方一药治疗一种疾病,并非中医学治病方法的主流。 在辨证思维过程中,以证候作为辨析目标反映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特色。但若只考虑证候的差异,即只考虑疾病的阶段性和类型性,不考虑疾病的全过程和全貌,要想认识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必定是困难的,辨证的准确率也必定不会高。反之,若只将疾病诊断清楚,而没有运用辨证思维辨出反映疾病阶段性和类型性本质的证候,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疗。 因此,要发扬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的诊治特色,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辨证的准确率,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症,可发挥辨证思维的优势,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出证候,随证施治。 来源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560416323.htm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的全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上有其特点,首先是部位在口腔粘膜上,并有四大特点:“红、黄、凹、痛”。生口腔溃疡时溃疡的周围会红肿,但溃疡本身一般是黄色的,形状是凹进的,通常比较疼痛。从中医的角度上讲,口腔属脾胃所主,其表面发生病变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胃积热:此型最为多见,约占口腔溃疡患者的70%以上。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阳虚:此型较少见,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幼儿,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虚弱型:多见于女性患者,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补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炙黄芪30克,红参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口腔溃疡的发生多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泌变化、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此外,梅毒也会引起口腔溃疡;一些属于自身免疫性方面的疾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如红斑狼疮,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各家不一,直至今日,诸家见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实火,但单纯用凉药反而无效,有的认为是虚火,按法治之,效果也不明显。其实,由于个体差异性和疾病的阶段性的原因,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发生此病,但不论是哪个阶段,其最终导致此病的根源是心热脾实,临床治疗时必须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才能取得较佳疗效,余临证常用甘草泻心汤,大泻心汤和大小柴胡汤等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疗效甚佳。 中医辨症治疗参考医案一数年来根据辨证论治,自立方体,治疗的部分杂病医案,在此公开。希望有志于中医及中草药爱好者参考。能够更上一层楼,为继承发扬中医(草)药事业做出贡献、以简、便、廉、效的中草药服务于更都的病患者。希望大家喜欢,如阅后有疑问可咨询。 雪风疮医案(一) 邓某 男 61岁 03年4月29日 诊:双小腿部皮肤雪风疮样病变瘙痒,现有出血点1年不到。苔白燥、脉尚可。原有胃病史。 处方:清热凉血、解毒疗疮。 野胡椒15克 鸡矢藤20克 川牛夕5克 忍冬藤30克 生甘草5克 皂角刺5克 白鲜皮10克 地肤子10克 大枫子打5克 生地15克 黄柏5克 赤药10克 紫草10克 丹皮10克 蚤休10克 黄芩3克 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二次温服,第三煎外洗。共用上药10帖。 追访:7月1日来我处告知基本痊愈。 皮肤瘙痒症(二) 何某 女 25岁 02年6月14日 诊:全身性皮肤瘙痒,抓透出疹,一年半左右,月经少,三天净,身泛头晕,饮食差,脉平。 处方:祛风活血、补血止痒。 益母草30克 女贞子20克 野胡椒10克 蝉衣5克 僵蚕5克 胡秃根10克 白鲜皮10克 地肤子10克 紫草10克 蚤休10克 荆芥5克 防风5克 苍术5克 当归10克 火麻仁10克 大枫子打5克 5帖 二诊:6月19日 临床症状大部份好转,效不更方,继服6帖。7月2日来诊巩固5帖。 三诊:8月1日来诊、上方服后大部份皮肤痊愈,稍有部份地方复发,改方如下: 益母草30克 女贞子10克 野胡椒10克 蝉衣5克 僵蚕5克 白鲜皮10克 地肤子10克 紫草10克 蚤休10克 忍冬藤30克 荆芥5克 防风5克 苍术5克 当归10克 火麻仁10克 大枫子打5克 6帖 注:9月26日前来告知,痊愈后未复发,睡眠很好。后多次介绍皮肤病患者来我处医治。 癣症性瘙痒(三) 陈某 女 57岁 2000、5、11。 诊:全身皮肤瘙痒、癣症性13年、经中西医诊治无数次无效,已失去治疗信心,经人介绍来我处,现舌质红、脉沉实。 处方:中药凉血祛风、 紫草15克 蚤休15克 皂角刺15克 生地20克 丹皮15克 赤药20克 白鲜皮15克 地肤子15克 麻黄5克 银花10克 黄柏5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大枫子打7克 7帖 二诊:5月17日 上方服后有效,追服10帖后有很大好转,5月27日来我处基本痊愈,本人要求巩固再服10帖。 神经性皮炎(四) 赵某 女 成 97.1.16. 诊:双手背神经性皮炎4年左右、其它尚可。 处方:透表活血 紫草10克 桂支10克 地肤子10克 当归5克 红花3克 千里光15克 生大黄5克 白鲜皮10克 生甘草2克 6帖 外用药:皮肤酊、败毒酊、消肿酊三种药水组合外搽。 追访:6帖痊愈。 药物中毒案(五) 盛某 男 60岁 96.11.16. 诊:四肢股部脓疮样毒疮、便少脉数、原有胃痛史、右上肺结核病。经中西医三大医院治疗无效,病情加重,住院时拒服用一切药物回家。我处诊断为药疹,使行治疗。 处方:拟予清凉败毒为主 一支黄花10克 蚤休12克 生甘草5克 千里光20克 黄连5克 三叶青20克 黄芩5克 鸡矢藤20克 忍冬藤50克 木芙蓉10克 白鲜皮10克 赤小豆15克 地肤子5克 猪苓10克 人中白15克 车前子10克 大黄后下15克 6帖 每帖煎二次内服,第三煎外洗。刺破脓疮败毒。 二诊:11.22. 上方一服后第二天就有明显效果,现头部时有疼痛,余毒未清,脓疮毒基本痊愈,肿胀消退。 处方: 一支黄花10克 蚤休5克 千里光20克 鸡矢藤10克 天癸子5克 白鲜皮10克 地肤子5克 猪苓10克 人中白10克 马兰根10克 大黄后下15克 白芍10克 白芷10克 川芎5克 金银花10克 蝉衣3克 6帖 三诊:11.29. 身以下痊愈、鼻部肿痛、苔白、脉数。 处方:普济消毒饮加味 黄芩5克 黄连5克 板兰根12克 薄荷6克 柴胡10克 陈皮3克 甘草6克 马勃3克 僵蚕3克 桔梗6克 玄参10克 连召12克 大力子6克 升麻3克 党参10克 3帖 追访:治愈后到05年未复发,身体健康。 阴虚瘙痒症(六) 朱某 女 成 96.7.2. 诊:二年多来每到晚上皮肤发疹瘙痒,苔白,脉迟,肝脉弱。诊断为血虚生风。拟予祛风药 54帖,有效果,但不理想。96年8月14日,诊此病血虚生风,血不养皮,故改用补气补血、祛风。 处方: 防风6克 人中白15克 紫草10克 僵蚕15克 柴胡6克 黄芪15克 当归12克 白鲜皮12克 红枣4枚 党参10克 一枝黄花15克 白芍10克 熟地10克 8帖 另外用米泔水洗澡,追访痊愈。 湿痹无汗症(七) 徐某 女 58岁 2000.7.15. 诊断:头多汗,身无汗,怕凉5年左右,夏天不能吹风,舌红、脉细。断为风湿热痹。 处方:白虎汤加味 野胡椒15克 生石膏30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桂枝5克 米仁30克 防风30克 防已10克 连召10克 甘草5克 忍冬藤30克 苍术15克 六月雪20克 海桐皮10克 粳米20克 三剂 另:背部拔推三日一次。 二诊:7.18. 临床症状有好转,舌淡红、有白苔、脉细数。 处方:野胡椒15克 生石膏10克 知母5克 黄柏5克 桂枝10克 米仁30克 防风30克 防已10克 连召10克 甘草5克 忍冬藤30克 苍术15克 六月雪20克 海桐皮10克 粳米20克 三剂 三诊:7.22 现风扇少吹无妨,舌淡红、脉细数。 处方:野胡椒15克 知母5克 黄柏5克 桂枝10克 防风20克 防已10克 连召15克 甘草5克 泽泻10克 桑枝10克 忍冬藤30克 苍术15克 六月雪10克 海桐皮10克 鸡血藤30克 三剂 四诊:7.25. 中焦开始有汗,舌红、脉细数。 处方:野胡椒15克 知母5克 黄柏5克 桂枝10克 防风20克 防已10克 连召15克 甘草5克 泽泻10克 桑枝10克 忍冬藤30克 苍术15克 六月雪10克 海桐皮10克 鸡血藤30克 石膏10克 粳米20克 六剂 五诊:7.30. 舌红、有少量白苔、胃脉虚、巩固一方 处方:野胡椒10克 知母5克 黄柏5克 桂枝10克 防风10克 防已10克 连召10克 甘草10克 泽泻10克 桑枝10克 忍冬藤30克 白术15克 六月雪10克 海桐皮10克 谷麦芽各20克 神曲20克 六剂 经上方调理后基本痊愈,后靠自已平时保养。二年后追访未复发。 银屑病案(八) 严某 男 61岁 05.6.5 诊:皮肤瘙痒干燥,每天抓出痂屑二大把,全身无汗,脉跳每分钟100次,洪大,舌白燥黄。 经中西医治疗半年无效,医院诊断为银屑病。 处方:透表发汗、清解湿痹 生麻黄15克 石膏30克 知母10克 苦参20克 苍术10克 黄芩5克 紫草10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生地20克 乌梢蛇10克 白茅根20克 赤药10克 丹皮10克 拾帖 二诊:7.10. 皮肤颜色每次10帖后都有好转,共服上药30帖,增强发汗力量。 处方:生麻黄30克 石膏10克 知母10克 藿香10克 苍术10克 当归10克 半复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生地10克 野胡椒20克 丹参10克 赤药10克 黄芪20克 制川乌10克 苦参10克 甘草10克 拾帖 诊:7.20. 少有汗感,舌苔白,脉每分钟70次。痂屑减少。 处方: 生麻黄30克 石膏20克 知母10克 当归10克 半复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丹参10克 黄芪30克 制川乌10克 苦参20克 甘草10克 乌梢蛇10克 水蛭粉3克分二包吞服 松笔50克 贰拾帖 诊:8.10. 全身皮肤颜色基本正常,不瘙痒,开始有少量汗液,双脚原有雪风疮同时有好转但瘙痒,舌苔白黄,比以前好了一半左右,继服上方拾帖。 诊:8.24. 腿以上全部治愈,皮肤有汗完好无瘙痒无屑,现原有小腿部原发性雪风疮瘙痒未清,改用下方: 乌梢蛇10克 川牛夕10克 制川乌10克 制首乌10克 独活10克 皂角根10克 水蛭粉4克分二次吞服 共服20剂,基本痊愈。 解:此病主要以发汗透表,毛细孔有汗出,皮肤就能得到养份,银屑自消。 中医常见心病辨证及方剂五脏辨证(和八纲辩证配合)是中医最常用的辨证方法。它是根据中医脏腑有病时所表现的证候来加以分析和归纳的。 西医对照:心神经官能症,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可见心气衰竭虚证。周围循环衰竭等可见于心阳虚脱证。 心阳虚:是指的心脏生理性搏动力量相对较弱,近似于西医所说的窦性心律不全,如脉率不齐,搏动缓慢搏动无力,血压过低等一些心脏功能性症状。 [特效腧穴] 内关 极泉 天池 心气虚:可用四君子汤加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以养心安神。(衡体57) 舌淡苔白润或腻,脉结,是心阳为痰浊阻滞,宜用温胆汤加党参、玉竹以除痰通阳。(御茶 银杏氧通) 心血虚、心阴虚证的定位症状多见以下几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这组症状在心的阴血虚方面比较多见。如果舌红、升火、脉细数,或有盗汗测可辨为心阴虚。缺少红、赤、热、汗的症状,或见有脉细、舌淡、面色不华,则可辨为心血虚。 西医对照:某些器质性心脏病,贫血,神经官能症等可见此证。 [重点经脉]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阴脾经 [特效腧穴] 血海 三阴交 内关 心悸,眩晕等心血虚证,可用四物汤加阿胶、柏子仁、益智仁、炙甘草治疗。 西医对照:癔病,精神分裂症可见此证。 [重点经脉]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草本C 天能 膳食纤维) [特效腧穴] 三阴交 足三里 膳中 痰迷心窍而昏迷不醒的,用温开法(苏合香丸);属于痰迷心窍而舌红苔黄脉滑数的,用凉开法(至宝丹、牛黄丸)。 西医对照: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癔病等可见此证。 [重点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经 [特效腧穴] 血海 三阴交 足三里 (御茶 叶绿精粹 花清精粹) 5.心血瘀阻证 西医对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等可见此证。 [特效腧穴] 血海 至阳 至阴 6.心火炽盛证 西医对照:神经官能症,心脏病及舌炎,膀胱湿热,月经不调等可见此证。 [重点经脉]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任脉 [特效腧穴] 血海 三阴交 阴交 若兼便秘,消化不良等加大黄、山楂、谷芽、麦芽等消导药;若精神紧张,失眠,脉细数加麦冬、枣仁、鸡蛋黄等养阴药;若与月经有关而脉弦,加柴胡、白芍等疏肝养肝药。 [重点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特效腧穴] 腕骨 阳谷 天枢 大横
[重点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特效腧穴] 血海 三阴交 天池 [重点动作] [重点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特效腧穴] 膻中三阴交养老 备注 [对症方药] 吃15天停15天见效停用 最多连续服用3次最好买大厂家的 [特效腧穴] 每天二次每穴不少于5分的按揉 [重点动作] 每天二次每个动作不少于10遍 摇头摆尾 九鬼马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