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hansa 2011-03-14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10-09-14   刑厚媛     
 
  自2000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在保增长、稳外需、调结构和促进我国商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相对于不断深入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谋划企业“走出去”的新方略,将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成就显著  
  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各项业务快速发展,企业国际化成效显著。在拉动外贸出口、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互利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各项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投资跳跃式增长,对外工程承包发展迅速,对外劳务合作稳步推进。
  对外直接投资跳跃式增长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从2000年的6.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0亿美元。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上扬,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59亿美元,2009年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达到433亿美元,增长6.5%,是同期少有实现正增长的外经贸业务。
  截至2009年底,我国约9000家各类所有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近180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约13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2200亿美元;形成境外资产总额约11000亿美元。
  除了绿地投资以外,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工业园、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BOT等投资模式都得到较快发展。2008跨国并购占全年投资总额的50.7%,2009年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并购金额达175亿美元。
  对外工程承包持续快速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自2002年营业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之后,先后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突破200亿美元、300亿美元、400亿美元、5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2009年的营业额达到777亿美元。
  参与公开竞标、EPC总承包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路径和方式。在我国制造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除了传统的公路、房建和电力项目以外,我国企业在冶金、石化、电信、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情况下,对外工程承包成为为数不多的贸易顺差产业。
  对外劳务合作稳步推进过去十年来,对外劳务合作稳步推进,2009年完成营业额近90亿美元。我国劳务人员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制造业、建筑业、海运业、IT业、农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广泛的领域,都活跃着中国劳务的身影。  
  2、企业国际化成效显著  
  伴随对外投资合作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迅速提升了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十年来,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内陆企业逐年增多,2000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内陆企业仅有9家,而2010年7月公布的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内陆企业43家上榜,其中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石油3家企业跻身前十名,座次再破历史纪录。十年前排名第59位的中石化如今位居第七。  
  3、拉动对外贸易稳定外需  
  对外投资合作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稳定外需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每增加1美元,可带动直接(含资本货物、半成品及原材料)出口3美元。根据我国现阶段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阶段,对外投资至少可以带动相当于投资额150%的出口。同时,对外承包工程还可以直接带动合同额20%左右的出口。2008年和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逆势增长,其所带动的出口无疑对稳定外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扩大利用外部资源   
  对外投资合作在自然资源开发、智力技术资源利用方面功不可没。多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占据了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部分。截至2008年末,我国企业在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资累计达到230多亿美元,促进了我国与东道国的资源合作,弥补了国内部分矿产资源不足的缺口。同时,我国企业还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建设科技园,在开发利用国际智力资源方面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5、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对拉动东道国(地)经济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外贸出口、促进产业升级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我国境外企业在东道国纳税达到93.4亿美元,雇佣当地员工30余万人次,为所在国就业和税收做出了贡献。虽然曾遭遇西方的质疑和指责,但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开始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2009年7月,世界银行发布题为《搭建桥梁: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基础设施融资中不断增长的作用》报告称,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极大改善了非洲的基础设施状况并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非洲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对外投资合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外投资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经受严峻的挑战。  
  1、外部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形势分析,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依然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发达国家遭受危机冲击较大,产业调整势在必行,对国外和国内部分产业的投资减少,给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机遇。
  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有所好转,金融体系逐渐恢复,新兴经济体经济回升,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稳,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升温,部分国家发生的主权信用危机尚在继续,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加大。  
  2、国内需求和动力  
  从国内形势分析,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不断巩固,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稳定外需的任务依然很重。在新的形势下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越来越多地需要参与经济全球化,需要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然而,在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量和流量当中,对制造业的投资仅占5%左右,远远不能承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重任。而且,由于地方政府对对外投资合作的支持力度远远低于外贸和外资,加之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导致地方企业总体上在推动当地经济外向国际化中作用不大。  
  3、“走出去”的物质基础更雄厚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部分地区更高,已经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发展时期;外汇储备充裕,超过2万亿美元;我国拥有全球最高的储蓄率,达到50%以上,为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了资金来源;人民币坚挺,有助于以较少的出资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外向国际化与“走出去”战略设想  
  党的十七大把我国经济的国际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相提并论,足以说明中央对经济全球化的准确判断和高度重视。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历程是打开国门迎接世界,那么今天和未来,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特征将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这个过程就是我国经济从内向国际化,走向外向国际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开放型经济的两个轮子。“引进来”是内向国际化,是开放市场;而“走出去”是外向国际化,是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的主动力。因此,外向国际化,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基本特征。  
  1、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进展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构成是国家经济国际化和企业经营全球化。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就是要实现经济国际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国际化发展评估关于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水平评估,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世界经济论坛与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使用的衡量一个经济体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有:(A)保护主义倾向;(B)出口商品与服务;(c)进口商品与服务;(D)出口年均增长率;(E)进口年均增长率;(F)贸易差额;(G)吸引海外直接投资;(H)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保护程度;(I)企业进入国际市场;(J)与外国公司的关系等。
  与上述指标相对应,国内学者认为能够反映经济国际化深度的指标包括:(1)贸易依存度:进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2)贸易结构水平:出口结构,世界进口结构;(3)资本依存度:长期资本流动总额/国内生产总值;(4)投资结构水平:投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额/长期资本流动总额;(5)生产依存度:本国企业境外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6)实际关税总水平:关税收入总额,进口贸易总额。
  本人认为,衡量经济国际化深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不同时期一个国家GDP与GNP的关系;当GDP>GNP时,则处于内向国际化阶段;当GDP  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阶段一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从商品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会融国际化。从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看,中国处于贸易国际化发展鼎盛时期,同时与内向的生产国际化并存,2009年外商投资工业增加值占全社会的6.2%,占外贸出口的50%,属于经济国际化的中期阶段,但我国GDP远远高于GNP,低于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的平均水平,和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不相称。所以,下一阶段我国应该把经济外向国际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整合更多的世界资源,提高经济竞争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2、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战略取向  
  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历史性,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制约。
  外部环境特征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得到深入发展;市场全球化进一步融合;以服务外包为核心的生产全球化体系发生深刻变革;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取得革命性发展。
  内部动力特征加工生产能力继续增大,对外部市场依赖程度继续增加。资源瓶颈更加严峻,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加大。人民币继续坚挺;外汇储备继续增加,金融改革迫在眉睫;国内储蓄率居高不下,社会游资急于寻求境外投资机会。现行的对国际投资的保护政策抑制经济发展。企业竞争压力增大,需要更大市场空间,迫切需要进行国际化战略调整,从以出口拓展国际市场到以投资和并购参与国际竞争。
  战略取向面对经济全球化新的发展态势,中国应适时调整战略方向。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考应当由“面对”转为“应战”,由“适应”转为全面“参与”,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由“市场换技术”向“市场互换”战略转变,主动调整战略架构,积极实施新的战略转型,在更高层面上参与国际商品转移、国际技术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国际资本转移、国际人才转移,建立新的经济国际化战略体系。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国策,建立内外联动、安全高效、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由商品国际化向全要素国际化的战略转变,重点是实现外向的生产国际化和内向金融国际化。
  推动多边、区域和双边合作,营造更加有力的经济国际化外部环境。争取多边谈判取得新的进展;加快自贸区战略实施,扩大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金砖成员、资源大国和经济大国的经贸关系。
  推进国内经济运行体制、制度的国际化。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是在国内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同样需要以国际化的标准、国际化的方式、国际化的行动来规范。否则,我们就会遭遇不适应症,就会出现“文化休克”,就会屡屡犯规。
  强化技术创新,继续打造世界级加工制造业基地,重点是提高“中国制造”在技术标准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以服务业为核心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服务业国际化。2007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500亿美元,其中出口1216.5亿美元。从贸易依存度角度,服务所占比重远远低于世界服务贸易前10位的平均水平。
  积极开展国际产业合作,重点推动金融、教育、IT等领域的资源整合与监管合作。
  重新定位国际化的主导力量,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在跨国公司控制全球生产的地位不断增强情势下,中国经济国际化必须以中国的跨国公司为载体。  
  3、新时期“走出去”的战略重点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新一轮调整,包括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在内的加工工业和低端服务业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我国面临良好的产业升级机遇。富余产能对外转移、落后产能强化发展,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外向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产业重点外向的生产国际化:“走出去”产业战略的轻型结构与重型结构。从过去的轻工、家电向农业、资源、重化工业转移;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步伐,如银行、保险、物流、电信等。
  双向的金融国际化:强化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重新布局上海、北京、深圳和重庆作为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加大对国内金融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为其他产业国际化提供支撑;深入研究国际金融体系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大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当中的话语权。
  双向的教育国际化:开放教育市场的同时,支持中国教育机构与海外联合办学,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重点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和”字当先的思想理念。
区域市场重点周边国家依然是首要;发展中国家继续是基础;避税地和自由港的地位应该更加突出。
  要抓住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中国一新西兰、中国一智利等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自贸区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达成的协议成果,扩大对这些重要市场的投资合作。  
  落实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深化与上合组织成员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投资合作。
  紧紧抓住非洲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好时机,继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合作,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更加深远的作用。
  加大对巴西、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深化能源、农业合作,探索机械、电子、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合作,让遥远的拉美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国际化的新兴市场,成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的增长点。
  重点战略路径  适应对外开放新阶段的要求,我国经济的外向国际化需要开辟新的战略路径。
  国际化的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的阶段性特征是:国际贸易从单纯的商品国际化向商品和服务国际化并举发展;生产国际化从内向国际化到外向国际化,即从引进来在国内开展加工生产向在海外布局加工生产体系;在整体发展阶段上,从生产国际化向金融国际化推进。
  “走出去”的发展区域。多数企业国际化的重点区域从国别市场向区域性市场推进;率先实现在区域性市场跨国经营,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走出去”的业务内涵。从单纯的直接投资向直接和间接投资并举过渡;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并重,以金融资本给产业资本铺路。
  发展模式创新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外投资合作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根据新的市场机遇和我国企业的能力,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的跨越。
  政府明确导向和职能定位。在企业的跨国经营愿望和能力都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政府在经济外向国际化阶段要承担新的使命,即将工作重点放在营造外部环境上,放在协调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合作政策上,建立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保障和服务体系,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便利,以实现整体利益均衡。
  明确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模式。明确中国特色的企业国际化指导思想和政策导向,尽快走出对英美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认识误区,既要借鉴早期英、美模式,也要学习日韩综合商社模式,在企业国际化中,我国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建立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支持性政策体系。
  对民营企业取消准入限制。近年来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实践证明,在资源、金融等领域,民营企业获得商机更加便利,遇到的政策阻力更少。
  各类企业携手“走出去”。国企和民企、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内陆企业与港澳台企业,要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内部资源,携手并肩推进国际化,共同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大制造业企业在产业链两端的投资,带动制造业整体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制造业企业要科学评估自身在国际同行业中的位置,通过战略联盟、跨国并购或技术合作等模式,加大对研发和分销服务环节的对外投资,合理布局国内外产业流程,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走和谐共赢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与以往的大国崛起不同,中国经济的外向国际化选择了和谐共赢的发展模式,即海外企业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风俗、实现属地化管理,以一个合作者的姿态融入当地社会,关注民生,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发展。
  风险防范体系 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必然潜藏新的风险隐患,加之与经济内向国际化阶段不同,无论我国政府还是企业在外向国际化中有诸多因素难以掌控,所以,风险防范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国际化中的重要任务。
  组织体系。建立由外交部、商务部、驻外使馆、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及相关企业共同参加的对外投资合作风险防范的组织体系,各方分工负责。
  工作机制。建立协同一致的对外投资合作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协调对外政策,协商内部风险管理。加强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专业性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融资、项目评估等关键环节的作用,重点监测敏感国家的投资合作风险。
  信息平台。提高对外投资合作公共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对高风险国家投资合作环境的提示,及时发布风险预警,降低企业决策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